业翔民安乙巳蛇年,侨乡澳头村。 盛举春晚闹,纷呈精彩,享视听魂。 锣鼓歌声蹈舞,赛马二胡奔。 骠国舞姿跳,轸念犹存。 鹭岛胞波参与,廿四翁青媪,逾古稀人。 矫健身躯在,灵动有精神。 忆往昔,时光倒转,岂奈何、岁月不饶人。 争朝夕、余生短暂,报效诸恩。...
由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翔安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澳头华侨联谊会承办的“侨连五洲·2025第四届厦门澳头侨乡春晚”在乙巳蛇年正月初一晚八点开播了,它以侨乡文化为纽带,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为观众呈现一场以“侨”为特色的文艺视听盛宴。 在欢度灵蛇迎春的新年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文艺队,献上独具缅甸特色的歌舞,与全球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欢度新年,共贺新春。当欢快的缅甸歌曲传来,缅甸象脚鼓及乐器的响声,伴随五彩缤纷闪烁的背景屏及灯光,胞波们踏着婀娜的舞步缓缓而来……银钵里的圣水泼淋着,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翻腕、每一次回眸……淋漓尽致展现了缅甸舞蹈的独特魅力。 缅联会文艺队春晚参演人员,有年长78岁的老归侨,除了归侨、侨眷,还有侨二代、侨三代,他们共同演绎别具一格的缅甸特色歌舞。老归侨们的舞姿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渗透出对缅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缅甸歌舞的钟情。他们的参与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传承与鼓励,也是对缅甸历史文化的一种坚守。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缅甸文化内涵的魅力,更是一种爱国爱乡精神的传承。 此次我们参加澳头侨乡春晚表演,离不开永远会长陈汀阳和副会长杨锦强的不懈努力,胞波们都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通过演出把我们的快乐和祝福传递给全世界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参演人员来自厦门六个区共24人,其中男归侨6人,女归侨7人,侨眷、侨二代、三代9人,为历史之最。每次排练时大家都会面临工作、事务缠身,难于全员到齐。还要面临参演人员因各种原因的缺位替补练习和磨合。经过监事长陈婉映的总编导,所有参演人员全力以赴,克服困难、积极协调配合,团结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彰显了缅联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1月11日录制节目,演员们早早到“归侨之家”进行演出前最后的排练;下午到达翔安澳头超旷美术馆小剧场参加彩排、化妆;晚上进行节目的正式录制。录制夜间温度只有6-7℃,整整一天没有一人退缩,依然保持着最佳的状态,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团队合作精神,为侨乡春晚节目的成功录制,为观众呈现最完美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网络直播中的高度评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厦门缅联会文艺队坚持每周四、日上午唱缅甸歌曲、排练缅甸舞蹈,为每年举办的泼水节嘉年华活动准备节目,力争把泼水节嘉年华活动办成品牌特色活动,让缅联会胞波们感受缅甸文化的魅力。这不仅仅是对老归侨长辈们的崇敬,抚慰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眷念之情,也是对中缅友好关系的接力传承。缅联会积极参加厦门市、区侨联举办的侨界文艺活动,展示原汁原味缅甸歌舞的风采,让侨界同胞目睹缅甸归侨侨眷共筑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传承归侨爱国爱乡的精神,成为中缅文化交流的使者。 澳头侨乡春晚不仅是文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侨乡文化的魅力,见证了华侨华人的坚韧与拼搏,我们共同期待着侨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 年宵花市燈如晝,信步芳叢今勝舊。玉蘭搖曳水仙妍,銀柳嬌柔霜菊瘦。 迎春鴛侶雙牽手,人面桃花相競秀。伴遊繾綣有山妻,不懼風寒欺老叟。 书法 一〉劉北照二〉茂松三〉黃玉靈四〉阮偉生五〉吳錦蓮六〉尤肖松七〉岑建平 . . . . . ....
夏日艳阳似火球,热浪烤炙身心疲。微风习习树荫下,一壶茗茶降暑燥。思潮起伏脫缰马,天南地北任驰骋。上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迎来一股移民潮,从缅甸移民来美国南加州的人潮中,有不少是原缅甸仰光南洋中学的教师和同学。经多方联系走访,终于在1994年成立,南加州缅甸南洋中学校友会,后经正名为”南加州南友联谊会”,老师校友总算有了个向心点,不再游离分散。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到如今南友会也即将迈入第30个年头。其间我们度过3年新冠疫情的凶险灾难,风风雨雨,人人自危。如今拨云见日,总算平安度过。浴火凤凰,涅槃重生。30年峥嵘岁月,而今迈步从头越。历经风雨的洗礼,南友会更加蓬勃,充满活力。已经从小树苗,长大成材。 为了增强会友们的健康体质,在各方领导的热情支持下,于2010年10月10日成立”南友健身班”活动由林碧华同学负责安排指导,林碧华同学组织能力強,有热心公益的精神,义无反顾的挑起这项重担。兢兢业业,帶领大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活动筋骨,增强体质。如今已有13年之久,精神可嘉,获得会友们的赞赏。2012年经由陈秀梅学姐的热情推荐邀请雷倩美老师来教授太极拳。雷倩美老师是一名留学生,热情阳光,毕业后成家立业。自小酷爱中华武术,师从武术大师,习得一手好拳法。刀、枪、剑、鞭……五花八门的兵器,样样精通,年轻有为,人品好,涵养高,温和友善。自己在外开了家武馆,为了弘扬国粹,每年和同好一起每年一次在洛杉矶举办”全民健康日”活动,推广传承中华文化,今年已是第十四届。雷老师百忙中还抽空每周日,到会所义务的谆谆教导我们学太极拳,太极扇。并为我们纠正原来二十四式太极拳的错误手法。又毫无保留的传授八式,十六式太极拳,八段锦,八法五步,五十二式功夫扇,莲花太极扇(又称澳门回归扇)。十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务求大家都能学会。雷老师也每招每式包括手法,口令,身体方位都耐心,不厌其烦的教大家,但老师在上面讲解,往往下面就有人叽叽咕咕和其他学员攀谈,分散影响其他人不能集中注意力,无法全神听老师讲课。我们年轻时也经过学生时代,老师在课堂讲课,理应给于尊重,不要分神,集中注意力,务求不要辜负老师的教导。 武术是我们祖宗经历千百年来,在生活、生产中揣摩各类飞禽走兽之间的搏斗,进而得到启发,发展出各门各类的格斗术。用于防身、強身健体,保家卫国。是中华文化的四大国粹之一。有幸得到雷老师的无私传授和指导,我们学会3套太极拳,两套太极扇.一套八段锦、一套八法五步。由于小草即将迈入耄耋之年,头脑反应有点迟钝,记忆力衰退,四股关节柔韧度不好,动作不灵活,实有亏于老师的期望。不过小草对于老师传授的二十四式太极拳,八段锦和莲花功夫扇(又称澳门回归扇)情有独钟。因这三门套路,简单易学,适合老年人強身健体,活络筋骨的运动。还包含了激励人心的英雄主义精神。 (一)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综合各门派的太极拳套路进行简化改进,使之简单易学,适合开展大型群众运动。最主要是改革开放,对外交流,让外国友人也能容易我们的中华文化。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伟人小平先生也留下”太极拳好”四字墨宝,鼓励国人开展太极拳的群体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二) 八段锦的故事由来。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灭了五代之周朝,黃袍加身建立北宋皇朝。初始宋朝国力非常強盛。但到了后期贪官污吏当道,扰乱朝政。北方辽国南侵,于是就产生了,杨家将、杨门女将的满门忠烈,可歌可泣的抗辽卫国的英雄故事。108条好汉被逼上梁山水泊,落草为寇,替天行道”水浒传”的英雄故事也是发生在那个年代。公元1127年,金灭了辽国,继续南下入侵北宋,靖康事变北宋皇帝被金兵虏走至此北宋被金灭了。赵构逃到南方登基建立南宋皇朝。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第十一屆世界缅华同僑联誼大会开幕式集体照 世界緬華聯誼大會源自2000年元月,為增強祖籍国和第二故乡—緬甸的友誼、加強僑胞之間的交流溝通、团结互助、繼續傳承兩國的文化和優良傳統,澳門首次成功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緬華同僑聯誼大會(下面簡稱同僑會),從此開啓了兩年一次的同僑會之旅,在世界各地輪流隆重舉辦。每屆的同僑會都別具不同規格和風範、各有特色,鮮明的宗旨和健全理念引領着同胞們勇往直前、齐心协力、共襄盛舉意義非凡的同侨联谊慶典,歲月匆匆,流年似水,至今不知不覺間己経度過十個年頭。 苏焕光主席在大會上致词 原本訂於2020年紐約要舉辦的同僑會,因為新冠肆虐全球,人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面临困境、实屬無奈,搁置了三年之久,想到其间难圆同侨欢聚之梦,不禁令人唏嘘!無時無刻,纽约缅甸華侨联誼会苏煥光主席魂牽梦绕、心中記掛庆典大事,一直挥之不去。今日此時,眼見云开雾散、疫情消褪,经济稍為有点起色,時机漸成,苏主席的坚持依旧,本着愛國爱乡、广泛团结海外侨胞的坚定信念…….終於风雨过后見彩虹,在循序渐进的天時、地利、人和情勢下,経常難休難眠、呕心沥血的劳苦奔波、多次的開會研討,緊鑼密鼓的幾個月的复雜籌措、與会長、会员们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种种困难,第十一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会於2023年7月份在纽约如期举办,圓滿成功。 有朋自远方來、不亦樂乎,大家開心合照 回顧举办过程艰辛,首先,缅甸打算來参加的一百多位同胞不能及時得到入境簽证,每日翹首以待、換來的结果令人沮丧和失望;其二,由於世界各地同胞代表團、多因年事己高,体力有限,雖然極積響應、渴望參加,但經不起長途跋涉、舟車勞頓,难於成行,只有望洋兴叹!遙遙送上最高祝福和誠摯賀辭;其三因為全球経濟大衰退,造成人們生活上的沈重負担和压力,難於應付高昂的國際旅行成本,上述各种原因给予了同僑慶典大會巨大的衝擊和阻力,影响非常之大,難於言表。但儘管如此,苏主席意志坚韌、鍥而不捨、決不退縮和气餒,以他的友善和睿智發揮了超強的組织策划能力,應用他在社會上廣泛的人脈交往关系、想方设法、排出萬難,最终扭转情势,爭取到纽约华人社团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加上南北加卅缅华联誼会协辦極极相应配合、各地缅华会的响应和鼓励,出乎意料的发展到伍佰多人踴躍参加,因而不局限於只是缅甸领域的同胞們,無意中造就了與往有點不同,独特的同僑慶典,令更多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走到了一起,团结友谊之花骤然怒放盛开,同胞們情感交流融汇在一起,凝聚力量更胜一筹,為共創美好未來打下深厚基礎。 左至右:蘇煥光主席、黃屏總領事、張維健副會長、伍錫富會長 大會安排在七月八、九兩日,第一天在New Yorker Hotel & Terrace on The park (晚宴)隆重開幕,開幕之日,有中國驻美大使黃屏總領事、國會議員孟昭文、紐約市各政要以及眾僑團領導等貴賓應邀出席。大會設在酒店二樓大廳,宽敞明亮、只見座無虛席、賓客們互動熱誠交流、新知舊雨共聚一堂,場面和諧溫馨。黃屏總領事和領導层們的演講賀詞給予了大會最大的關懷、贊譽、支持和鼓勵。十點左右,舉辦了有關美國移民需知、健康養生、醫療保險等論壇講座,聽者獲益良多,有助於行。 我會與中華團體精彩的文娛節目...
《罗刹海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作品描写了一个虚无飘渺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完全是一个颠倒过来的世界,此篇乃愤世嫉俗之文章,作者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旁敲侧击。 今天分享罗刹海市(连环画版)给大家,希望更好地了解这篇文章,更清晰的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中央政府和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香港共有粤剧、凉茶、长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龙舟游涌、香港潮人盂兰胜会、大坑舞火龙、古琴艺术、全真道堂科仪音乐、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黄大仙信俗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政府还从非遗列表的480个项目之中,选出另外十个项目纳入代表作名录。 2016年6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展示和教育中心,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传承人示范和工作坊等,提升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 每逢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香港薄扶林村均组织舞火龙活动。数十名健儿舞动火龙,在街巷巡游,祈求合境平安。2017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说是来源于一场瘟疫,居民为祈求驱除瘟疫。 香港荃湾葵青坊众会与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同学会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推动和积极开展非遗传统文化入社区活动,在香港民政事务总署的资助下,于8月5日盛情邀请深圳市卓忠明(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会员、香港艺术家协会主任委员、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同学会艺术顾问)前来进行非遗树叶(首创花瓣、金叶笛)吹奏的技艺交流传承,和非遗含义~非遗之路~非遗作品~非遗传承~社会效应~非遗创新的讲座,历时90分钟。由于安排合理,内容新颖,讲解风趣,曲子入胜,学员们兴致颇高,有的表示收获多多下次再来,有的提出与乐队合奏的建议,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此项活动原计划于2019年开展,因疫情阻隔,延至今日举行,其中的坚守和毅力令人佩服。 左-右 张则桦-荃湾葵青坊众会理事长、卓忠明、赵恩光-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同学会副会长、黄映贞-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香港同学会执行会长 张则桦理事长和学员们再三考究“毫米之差”的发声点 学员们不畏困难,一丝不苟,认真学习 来宾们对9月2日,10月8日的两场活动怀有殷切期待。...
纽约11届同侨大会泼水节活动 缅甸华侨自古至今生活在缅甸,繁衍后代,与缅甸各族人民鱼水相依,同甘共苦,缅甸人民把我们华侨视为同胞兄弟(胞波),这是华侨移居海外各国绝无仅有的最高荣誉。缅甸华侨随乡入俗,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是获得殊荣的一个重要原因。 缅甸虽然国土面积不是很大,可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特别优越,地上地下宝藏出奇丰富齐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些宝藏,属世界最高品质,稀缺品种,得天独厚。全国各地均可耕种粮食,经济作物,鱼米粮仓。缅甸人民自古以来,国家繁荣,生活富裕,无忧无虑。缅甸农曆每个月均有节庆活动。其中每年的缅曆新年泼水节活动,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大人小孩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吃喝玩乐,连续三,四天,人们喜笑蹦跳,如意吉祥,场面隆重非凡。自始至终,缅甸华侨参与同乐。 彩龙腾飞表演开始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缅甸华侨由于种种原因,大量移民到世界各地,可始终怀念着第二故乡,从语言风俗信仰到穿着饮食歌舞,随身带到落脚新地。包括最隆重的缅曆新年泼水节庆。澳门,台湾,美国纽约….。后来大量缅甸人移民到世界各地,来到我们洛杉矶,洛杉矶缅甸侨民每年举行泼水节,我们洛杉矶缅甸华侨积极参与,一起同乐。 纽约缅甸泼水节活动有个特点,由于每年四月份,纽约天气还很冷,不适合泼水,所以推迟到每年七月份举行。此次11届同侨大会于7月份举行,因此,主办单位将纽约泼水节活动加入其中,更加丰富了大会活动内容。 左:媒体采访泼水节活动现场盛况 右:公园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7月9号中午约12点,当我们参观完纽约市部分景点,来到曼哈顿唐人衔罗师傅公园泼水节活动现场,公园里人山人海,人们笑容满脸,身着盛装,熙熙攘攘,舞台上开始播放中缅歌曲,各路舞蹈团队演员忙着化妆打扮,观众席上陆陆续续来客就坐,著名的缅甸美食鱼汤米线(莫兴加),咖喱香饭(丹暴),椰子面(翁诺靠瑞),缅甸风味甜品饮料,应有尽有,摊位一字排开,准备就绪。正在接受华文媒体记者采访。 我马上换上缅装;米黄色缅甸民族外套(袋崩因几),红绿皂黑方格纱龙,头绑花巾,鼻孔下贴上乌黑大鬍,打开特意从缅甸带来的勃生小花伞,信步走到舞台近旁,立刻引起到场观众的注意,大家好奇又惊讶,似乎滑稽无比的"吳瑞龙"从天而降,坐在观众席上的年轻黑人小伙子,迅速来到我身边,要求与我摄影留念。美国华裔小姐和各队舞蹈演员纷纷跑来与我留影,我也主动与维持会场秩序的华人警察,校友汤琼秀,林冰雯,班友曹婉玲姐妹们留影,有一个老华侨与我留影之余,翘起大拇指夸奖我,你是今天到场观众中打扮得最好的人,了不起,了不起。 左:纽约缅华联谊会上演缅甸歌舞 右:纽约华人团体上演民族歌舞 特别使我难忘的是澳门代表卢金菊女士,指着我胸前掛牌"苏顺路"说,她特别喜欢这个名字,多次和我留影之余,扶我小心走在湿地公园,当我想上洗手间时,她说公园边的厕所很脏,牽着我的手过马路,到斜对面的,她亲戚开的艺术品商店上洗手间,可谓照顾倍加,关怀备至,令我感激不已。 ...
古有鴻雁传书,今有网络问候,微信替我们传送。声声祝福,句句问好,那怕是大洋洲彼岸,天涯海角,隔着屏幕,送上温暖! 三年多的新冠疫情,使人们困在家里,被生活折磨失去了信心,所庆幸的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虽然宅在家里,也没有与世隔绝。在困惑中,得到关心你的人的关怀,给你勇气和信心,相互鼓励,共同战甠心魔。 亲人,老同学,老朋友,以及文友每天传来暖暖的问候,让我无比感激和感恩! 舒心的早晨,送去亲切的问候,让美好的一天,帶给你滿滿幸福与快乐! 一个问候,吉言妙语暖心扉,笑对生活每一天,伴随時光乐逍遥! 一个祝福,让人精神爽朗;一声问候,让人倍感亲切;一句善语,让人心旷神怡;牽挂中,共度风风雨雨,问候中,伴随平平安安;祝福中,又迎來新的一天,愿時光不老,我们大家都好! 暑热連連,炎曰让人烦躁,送你一片树遮挡烈日,问候甜甜,岁月悠悠,情谊不丟! 人生如书,记载了昨天和今天;...
。 一聲響彻破天荒, 從此工農有武裝。 百戰揮戈騰熱血 八年抗日騁沙塲。 驅倭倒蔣開鴻業, 保境安民護國疆。 彪炳千秋尊泰岱, 金甌永固鑄輝煌。 (书法) 一)陳其吉 二)練子明 三)岑建平 四)阮偉生 五)尤肖松 六)陳其吉 七)葉珠...
——海外华人华侨文化艺术的摇篮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悠久和崇高的声誉。 2017年,来自马来西亚沙巴州斗湖陈奕杏“艺心坊”学院的学生刘鼎峰、刘紫优兄妹登上了祖籍国的家乡大舞台,轻松淡定地以一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船歌》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至今,依然激动着亿万华人华侨炙热的心。2019年,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斗湖卓氏宗亲会卓道仁会长力荐下,卓忠明受到了陈奕杏“艺心坊”校长和她的师生们热烈的欢迎,深深地被她们坚守与奋力拓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所感动。 右–左 陈奕杏校长、卓忠明、卓道仁会长 卓忠明用自创鸡蛋花吹奏,与刘鼎峰、刘紫优共同演绎《船歌》 “艺心坊”的刘鼎峰、刘紫优等学员们纷纷在国际大赛中斩获殊荣 《晨报》等媒体做的报道鼓励了学员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非遗树叶吹奏传承的信心 近期,大家又惊奇地欣赏了10岁的马来西亚华裔小女孩同在2017年第一次在祖籍国的舞台上用美妙的歌声和自己发明的超前绝技——“海浪声”发声法演绎的《山路十八弯》,不仅愉悦了千万听众,而且还不可思议地吸引了海中鱼儿跃出海面倾听,赢得了满场经久不息的喝彩。她能真正打动人心的不仅是美妙的歌声,而且是创新的唱法。她的演唱让我们不由得想起了一百年前发明口罩的马来亚伍连德医生,挽救了千百万人民的性命,哇塞,坚守力和创造力是多么伟大的力量! “艺心坊”的师生们与马来西亚许多华人华侨一样,长年与祖籍国——中国,以及血脉相连的中国人民保持亲密无间的交流合作。愿海外更多的华人华侨“艺心坊”为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更辉煌的贡献。 7-30-2023...
南加团欢迎晚宴留影 第11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于7-7-2023在美国纽约顺利召开,9号圆满结束。给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本来大会的活动表里,7号只是报到,自费晚餐。回顾历届同侨大会,头一天即有单纯报到,也有招待晚餐。临近召开大会时,主办单位修改了活动内容,决定7号安排欢迎晚宴。我们洛杉矶代表团,7号出发早,纽约时间下午3点到达机场,刚好赶上欢迎晚宴。三藩市代表团则由于飞机起飞延误,8号凌晨三点才到纽约,错过了晚宴。 苏焕光主席开幕式致词 当我们来到纽约唐人街喜運来中餐馆,厅内灯光灿烂,各地代表已经纷纷就坐,主办单位苏焕光主席笑脸相迎,我们见到了许多老朋友和新代表,提前从缅甸,澳门,台湾,三藩市,洛杉矶等地来的外宾,连同本地的主人,十多桌,一百多人。 我们凌晨四点赶赴机场,从洛杉矶到纽约,飞了六个钟头,只提供两次飲料,餓得发慌,所以,丰盛的中式晚餐,特别可口香甜,我们个个狼吞虎咽,吃得肚饱肠涨。宴席间,大家畅所欲言,快乐非常。苏焕光主席引领诸位领导,亲至各桌敬酒,热烈欢迎各位代表,不远万里,前来出席第11届同侨大会。苏主席还与各桌代表合影留念,亲密无间。 左:纽约缅华团精彩歌舞, 右:纽约华人团体精彩歌舞 7月8号是第11届缅华同侨大会举行开幕的日子,从早到晚内容丰富多彩,上午举行大会论坛,历届论坛,均具有当地特色,此次美国纽约大会论坛,同样具有地方特色,如美国移民需知,律师保险医疗卫生等,增加了许多有关知识,获益匪浅。 历届文娛表演是与晚宴时间同时举行的,可是此次论坛后同时同地午餐,接着举行民族文化表演和外地代表歌舞表演,内容包括,纽约缅华会各民族歌舞,纽约中华团体各民族歌舞和外地各代表团带来的各色歌舞,均濃妆登台,服飾亮丽,舞姿翩翩。纽约缅华会的节目最多,中缅舞蹈齐全,当地中华团体的节目水平较高,均受到观众好评。 左:陈锡泉演唱缅甸名歌, 右:朱国盛演唱英文名歌 外地代表团的节目则是三藩市南友团陈锡泉演唱的中缅经典歌曲颇受青睐,掌声此起彼伏。我们南加州代表团朱国盛用英语演唱"纽约 纽约",在纽约歌颂纽约,声音洪亮,掌声不断。蔡煜群先生登台演唱拿手台湾名歌"爱拼才会赢",台下观众拍手随和,场面动人。85岁的我以亮丽的缅装,五六十年代缅甸著名舞蹈家瑞曼丁貌的名歌成功"昂把摄"登台献丑,因为很少有男士跳缅甸舞,物以稀为贵,得到与会观众的欣赏。我在舞台上跳,台下观众打拍助威,有的纽约女演员在下面学跳,手舞足蹈,配合默契,场面十分热闹。...
七月十四日,董事長許秉正通知我們在七月十六日那天中午要到會所,因為美國南加州緬華聯誼會要贊助靑年組愛心捐贈善舉活動。要我們拍攝視頻。 通過組織這次活動,是為了需要幫助無家可歸的人籌集一些東西,以我們的微薄之力,傳遞愛的希望 。讓他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和關懷,幫助他們樹立起戰勝困難、英勇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時,通過這次愛心善舉活動,可以進一步提高緬華聯誼會青年組的團結凝聚力,讓他們學會了如何關心他人,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使大家互相增進了解,增進友誼。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將會陪伴他們一生。 准備發給無家可歸人的東西 先把要發的東西分類好 大家忙著包裝 這次捐贈給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有好多物品與曰用品,其中包括男性內衣、女性內衣、熱毯、雨衣、襪子、超大衛生護墊、潤滑液、毛巾、紙巾還有整套洗漱用品以及一些食品………等等。那天中午,緬華聯誼會青年組 的成員們陸續來到了會場,他們熱情洋溢、聽從指揮、積極配合、分工合作、各盡所能。大家無私奉獻愛心,充分表現了堅強與團結的力量,他們用自己的愛心善舉彰顯了人類的善良,大家齊心協力合作,終於圓滿完成任務。 工作中的商量 把分類好的每一份物品放入小紙袋里 工作結束後的喜悅 當天出席參加緬華聯誼會青年組的捐贈活動有:董事長許秉正、董事呂良奇、陳永聯、杜國和、王珍珍、林鴻沛和蔡煜群與及本次活動策劃者副會長粟麗虹還有一些熱心的會員參與。 南加州緬華聯誼會青年組參加捐贈活動的全體成員 參加捐贈活動的全體會員合照...
点击图片或链接观看 美国南加州缅华联谊会赞助青年爱心善举活动(Passion Care Action Volunteers: Sponsor by SCBCA)2023-7-16...
。 昨天,收到香港发來的一個有关嗩呐(搞笑)的視頻,这使我回憶起一九七四年的国庆节,那年我有幸在廣州观看了文艺演出,印象很深刻;该剧院談不上豪華,(可能是解放前的建築), 但滿座,剧院里的座位設計是往后面斜上去的,因此,观众有着居高臨下的視覺。 当晚演出什么节目全忘了,但有一個节目至今难忘,那就是「嗩吶独奏」,這嗩吶吹的实在悦耳动听,演奏家在曲尾拉長音,鼓起双腮,瞪著双眼,使勁的將尾音吹完,可是……他沒有吹完啊…..,觀众鼓了几次掌……,他繼續吹……,我也在座位上替他憋了好几囗气,不管用……,終於,這场精彩表演結束了,观眾起立,掌声不息,不在話下! 有一天,我走進一家乐器行,買了一把嗩吶,不會吹,也就沒有什麼試音了,買了就走,多少錢?忘了,但很便宜,便宜到什麼程度?告訴你,便宜到連乞丐都能買得起的价位,实在难以置信! 兴冲冲找到一位老師,拿着嗩吶原封装去讨教,老師拆封,看了一下說,少了一個口哨之类的配套,啊…..,去补回再说吧⋯⋯,這一晃,十幾年过去了,至今,我这把嗩吶从未发过响声,我也不知把它放在哪裡了,有些事情還真是「有緣無份」! 即然不會吹嗩吶,那就写写「嗩吶」吧,反正听多看多了,也有些心得,願与大家分享。 嗩吶一响帷幕升,二胡瑟琶齐助陣, 喜庆節奏乐不停,台上台下嗨翻天! 嗩吶一声源村头,还有鸣锣來开道, 四人花轿门前过,原來新娘嫁他村! 嗩吶一吹勾断魂,哭哭啼啼伴它行, 人生來世走一遭,時辰一到归尘土! 嗩吶一奏起歌舞,「百鳥朝鳳」譜成曲, 莫道「嗩吶」民間物,中华乐器它称王!...
一位老朋友看了我的演出视频——花瓣吹奏《青藏高原》,慷慨陈词,热心调侃:卓教授,你上舞台表演时的穿着,哪像八十高龄的老人啊!简直是帅哥一个!让人刮目相看! 我看了,暗自欣喜,作了以下的简单回答。 亲,我在舞台上的模样是:穿着80岁的服装,运着70岁的灵气,装着60岁的表情,露着50岁的笑脸,扮着40岁的神色,翘着30岁的大嘴,闪着20岁的念头,做着10岁的梦幻,鼓着8岁时的(60天)番薯气! 所以,我才敢站立在舞台上。 人生,不论台上台下,快乐就好。 注明:“60天”,是海南兴隆1950年代种植的一种60天可挖的红薯,快长但口味差。 2023年7月10日...
—— 树叶~花瓣~金叶~金叶笛传习展示课剪影 6月17日下午,一场暴雨过后,福田区桥香村党群中心106室汇集了应邀前来参加卓忠明“挖掘大自然中的宝藏”有关非遗树叶(花瓣~金叶~金叶笛~迷你笛)吹奏传承展示课的数十人。人们为非遗而聚,为快乐而学,为成功而乐。几位幸运者同时吹响了树叶和花瓣,也成了世界上少数的奇特人。从以下剪影,可以分享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愉悦。 传习展示课刚结束,就收到了社区领导和网民给参与和工作者热情的点赞支持,大伙更加增添了学习热情和信心。...
美丽的大熊湖雪山风光 5-3-2023日,我侄儿苏伟扬,侄媳苏宝珍,带着侄孙苏骏豪,由新加坡经日本到访美国,先到洛杉矶我们家。侄媳在新加坡一家医院眼科调测处工作,五年前公费来洛杉矶短期培训过,这是第二次来美国圣地亚哥培训,可带家属自费随行,所以侄儿和侄孙一同来美国。 侄儿执有国际驾照,第二天我大儿子带他去租车,领他上高速公路试车,熟悉环境、操控导航,下午侄儿一家自行驱车前往圣地牙哥,侄媳经过四天培训,9号下午他们回到我们家。 大熊湖碧水蓝天 1984年,我太太的二哥加入美藉,立即申请在香港的兄弟姐妹移民美国,1993年,在香港的四个兄弟姐妹同时得到批准,先后来到美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哥和小妹放弃绿卡,返回香港,只有我们一家和小弟一家定居下来,並且先后入了美藉。大哥和小妹多次来美探亲。此次侄儿一家来访,是我方面的亲戚首次到美探亲,因此,我的心情格外激动。 10号儿子带侄儿一家到各大超市购买西药补品及食物。 11号儿子租一辆大车,驱车带我们到两小时车程的洛杉矶著名大熊湖景点。随着汽车往山上攀爬,天气越来越冷,山腰上不时见到尚未解冻的白色冰块,风景如画。中午12点,我们来到大熊湖景区,首先映入眼睑的是连绵的松树林和深藏林间的尖顶小木屋,别致无比。 品尝中餐美食 儿子带我们先到掏金沙场,让侄儿家玩沙地掏金游戏,三人均没有掏到金子,只掏到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石块。进一家西餐厅吃午饭后,我们去小旅馆休息。小旅馆是木制结构的,分上下两层,三间睡房,刚好能容纳我们七人。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电视机、厨房、浴室洗手间、儿童玩具应有尽有,入住感觉十分舒服 。本来租一晚两百多元,因儿子是退伍军人,半价优待,十分划算。 下午去一家中餐馆用膳,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太阳落山前,我们在大熊湖畔漫步。蓝天碧水,空中鸟儿飞翔,水面野鸭戏水,风景格外优美,特别是太阳在湖边朦胧横山徐徐降落,晚霞染红了蓝天,让我们陶醉在大自然的神奇境界中,久久难醒,流连忘返。 合掌伏首拜别长辈 侄儿一家从炎热的新加坡来,此时那里的气温高达三十多度,眼下山上夜间的气温降至十几度,所以夜晚开暖气给他们过夜,他们觉得很舒服,我们却觉得过热,当晚並不好睡眠。第二天上午9点,我们按时退订旅馆,从入住到离开,没有见到一个职员,彼此之间完全用网络结账,交付费金,密码进出,科技进步,生活方便。我们进湖边的西餐馆用膳,有点像中餐馆上午饮茶。原计划餐后上游船,环绕湖沿观尝湖光水色,记得多年前我们首次来此,坐船参观,船长兼职导游,边开船边介绍,实在少见,至今仍有印象。那时游船至少一天航行两趟。疫情之后,游客甚少,美国的经济欠佳,物价飞涨,加上非节假日,只有我们七个人,按不超过十个乘客,不开船之规则,我们的计划落空,只好驱车环绕大熊湖一圈,从不同的角度摄影留念。约下午3点,离开景区。5点回到家。 参观迪斯尼乐园...
入乡随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在海外的中华儿女,承袭了这一优良传统。无论旅居在何方,除了传承自己的文化习俗,也入乡随俗,跟随当地的传统习俗,和当地居民一样,过他们的传统节日,和当地居民同庆同乐,融为一体。 南加州缅华联谊会遵循当地习俗。每逢父母双亲节,尊师敬老,感恩圣诞,除夕夜倒数计时迎新年,都会举办聚会庆祝。但从2019年底开始,因新冠疫情的肆虐,为配合当地政府的抗疫政策,连续三年停办了此类活动。直到2023年初,当局正式宣布疫情结束,恢复一切社交文体活动。南加缅华联谊会,筹办了三年以来的首个2023年春节聚餐团拜活动,并破记录的席开55桌。可见三年居家生活,大家憋得慌,大有松绑解压之感。 六月十八日是洋人的父亲节,恰逢六月十六日是我会德高望重的粟福祥老师的生辰吉日。为此南加缅华会决定在六月十八日,一并办场父亲节和粟老师的生日聚餐活动。粟福祥老师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的缅甸语教授粟秀玉教授的親弟。是我缅甸南洋中学,高中第二届毕业的优秀校友。后进入缅甸仰光大学进修,毕业后重回母校执教。小草上高中一上时转读外文班。自那时起,粟老师就是小草的化学课老师。粟老师讲课明了易懂,不辞辛劳为我们编辑了三百多条,物质分子结构的化学方程式,并教导我们,根据各物质化合价的不同,在物质结合中怎样换算、平衡它们的分子式,使我们受益良多。在缅甸政府全国会考中,同学们的化学课都考得好成绩。 1986年粟福祥老师移民来美后,时刻惦念着南中的教师和校友的下落,后经叶英华、陈先施、黎天宝、许秉正……等等校友、老师们的四处奔走探访,逐步联络上在南加州的各位南中校友。于1994年成立了”南中校友会”,而后因有许多校友的家属也加入,就更名为”南友会”。粟老师当选为第一和第二届的南友会主席。由于粟老师的组织能力強,平易近人,团结友善,在各理、干事协助下,把南友会办得有声有色,会务蒸蒸日上。又于2003年至2006年当选为南加缅华会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两任理事长,又于2012年至2014年再度当选第十九届南加缅华会理事长。在粟老师和历届理事长及众理干事,发挥团结互助,群策群力,把南加缅华会办得逐日壮大,硕果累累,今非昔比,大家有目共睹。 随着时代的进步,为了侨友们能跟上时代潮流,在粟老师提议下,跟许秉正、吳兆庆、林鸿沛……等开办了一个电脑入门学习班,让大家能初步掌握到操作电脑的入门知识。2014年粟老师和王旭山、朱徐佳、吳兆庆、许秉正、黄国胜、丘伟文、叶国治、程文荣、林鸿沛、蔡煜群、高泰山、董宝庆等开办了南加缅华网让大家有一个品诗、赏文、创作的園地。 为弘扬中华文化,跟上世界学中文的时代热潮,粟老师又邀约许秉正、王旭山、陈甸清等校友和丘国政先生一道开办一个汉语拼音补习班,鼎盛时期来上课的有四十余人。学员年龄从八、九岁的小童到八十多岁的耆老,学员中还包括有缅甸友人,场面可热闹着呢!只可惜碰上新冠疫情肆虐,被迫停办。 粟老师热心公益,每当有自然灾害发生,他就义无反顾的和大家一起慷慨解囊向受灾地区伸出援手。粟老师为人和善,平易近人,宜师宜友,刚正不阿的伟岸形象,深受大家的爱戴敬崇。 六月十八日早晨,云淡风轻,气候爽朗宜人,侨友们纷纷到会所礼堂做晨运锻炼。各位会友从家里带来自制的各式美味糕点,琳琅满目摆满一桌。此时向缅甸餐館订制的莫兴卡(鱼汤米粉)也送达,久违的家乡味。空气中顿时弥漫着各式美食的诱人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上午十时左右,由朱徐佳、林碧华、丘丽琴、林慧吟、陈瑞爱……等一众妇女同胞齐心协力,排放桌椅,分送食物、各类糕点和饮品,今天是父亲节男同胞就坐享其成,妇女同胞也乐意提供服务。今天的联欢会主持人朱徐佳女士,她文才、口才一流,妙语连连,帶动大家的欢乐气氛。她告诉大家,今天是父亲节也是为南加缅华会的元老,我缅甸南洋中学的杰出校友、教师87高寿的粟福祥老师的庆生会。于是全体与会者用中、英文高唱生日快乐歌,并请粟老师上台讲话.,敬请牵手陈秀梅上台和粟老师手把手共切生日蛋糕,在一片片祝福声中粟老师温馨的亲吻了秀梅姐。兩位相濡以沫,恩爱情深的高寿老人,获得大家的热烈的掌声和祝福声。学生借此也祝福您们二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幸福安康享晚年。无独有偶,丘国君老前辈即将在七月初庆祝85岁大寿,晚辈在此也敬祝您老幸福安康和瑞爱姐年年岁岁有今天,恩爱牵手共享夕阳红。 6-23-2023...
校长胡军亲切地和我们师兄妹们合影 暨南大学香港校友会成立37周年大会暨庆回归联欢会于2023年6月11日如期举行,来自香港和各地的人员近800人在诺大的会场欢聚一堂。三年疫情隔离之后的重逢格外珍贵,彼此好像隔世相见,显得异常的兴奋。 大会安排了十二个独唱、舞蹈等精彩节目,其中有我的金叶笛演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我站在麦克风前激情地说道:”尊敬的胡军校长力荐我在2016年母校110周年庆典晚会上,用一片树叶为老师同学们,以及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领导嘉宾们吹奏了女高音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现在我用自己按照树叶吹奏原理发明且取得国家专利的金叶笛为各位演奏具有伟大现实意义的一首怀旧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来到台下,胡军校长高兴地握着我的手说:“母校120周年校庆再次邀请你上台演奏”。我激动地回答道:“谢谢校长的支持和关爱。”一瞬间,感觉到非遗树叶吹奏及其衍生乐器越来越受到著名母校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喜爱和欢迎,内心充满无比的喜悦。 我和屏幕上的伙伴们用合奏、二部轮奏演绎了《我爱这蓝色的海洋》 独特新颖的演奏曲在大厅里回荡,引起了我对辽阔宽广的祖国海疆和日夜守护的海军将士们无比的崇敬。 在暨南大学2016年110庆典晚会上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令我记忆犹新 祝愿祖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母校110-120的发展日新月异。 2023年6月11日...
端午节,小妹又一次送来粽子。闻着粽子香,思念飘过江,与妈妈阴阳相隔,思念不变。粽子里有米,我心里有你,吃口粽子入嘴,想你想得迷醉。送来一袋粽子,香香的馅料,美美哒滋味,送来一袋惬意,大大的关心深深的请谊。 酒酿、粽子是妈妈的拿手厨艺。她包的粽子有:红心咸蛋黄、红豆沙、五花肉粽、纯糯米素粽子……等品种。端午节前两天,妈妈就要采购粽子叶,新鲜包粽子的叶子越大越好, 新鲜棕叶子大叶还要一把粽绳。在使用粽叶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煮的方法来杀菌杀毒的,如果是去年的干粽叶,需要将粽叶放于冷水中浸泡一夜,使其吸收充足的水分,变得柔软一些,如果是用温水泡的话,则需要泡一小时即可,然后用手轻轻的漂洗。 粽子包好后,拉紧芦苇叶,用一只手摁住芦苇叶的叶子,另一只手拿住绳子,嘴巴咬著一头。然后另一端用拿着绳子的手在粽子外绕两三圈,用剪刀剪去多余的绳子,双手为绳子打结,最好是活结,有利于吃的时候容易扯开绳子,方便食用。活结打好后,这个绳子就绑好了。 大枣洗好后,切成小丁和花生米、剥了皮的蚕豆拌在一起,待粽子熟了大枣周边的米甜甜的口感更好。 取三张粽叶握成漏斗状,然后加入馅料、糯米与口齐平。馅料、糯米装满后拍打手指两侧,让米紧实些。盖上粽叶,注意手的力道,顺三角形状绕过去。用新的一片粽叶盖在外面再绕一圈,粽子表面就光滑了。 红豆沙馅料用低糖红豆沙。红心咸蛋黄粽子材料用咸蛋黄。白米粽子用纯糯米集成新鲜素粽子。 端午节前的晚上,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就搬把小凳子坐在哪里看。一家老少围坐在一起,爸爸虽然不熟练也一起动手包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神色。。端午节的早上起床后,爸爸在门上 插了一把艾草,艾叶香,香满堂,艾枝插在大门上。妈妈用艾草煮过的鸡蛋给我们吃,听说吃了就不会长疮了。感受妈妈亲手包粽子那种氛围再也体会不到了! 做酒酿的小窍门 妈妈不在了,她的厨艺在后人中延续。...
2023年5月31日,香港惠州侨友联合会,假借黃大仙某大型洒家,成功举办了“岁月有情,感恩父母联欢会”活动,出席大会的都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约500侨友左右,高棚滿座,氣氛无比欢乐,相互问好问短,联欢会上节目丰富,载歌载舞……还有侨友林总赠送的爱心礼物一份,人人都有。 洒家時间方面安排,从中午十二至下午四点。特別腾出大半个礼堂,临時搭了一个舞台给大会活动。 从十一時开始,大会安排各分会(有一,二,三,四……分会)的侨友上站照像留影。時间相隔三年多,大家的脸颜两頰多了银白鬢髮。 香港惠州侨友联合会主席阿May讲话,感谢侨友们的支持! 岁月沧桑,時光蹉跎,三年前被突如其來的疫情大爆发折腾。我们好无奈地停止了每兩个月一次的“老友記茶聚”。 当時,大家都互相鼓勵,要注意保重身體,等待疫情有尽头,再来相聚……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因疫情三年多停止了荼聚的“老友记“前来参加大会喜相逢,分外兴奋,互祝健康,心情永远阳光。 . 香港惠州侨友大多数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尼和緬甸排华時被安置在惠州潼湖华侨农场的侨友。他们经历了十年多的艰难困苦,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用劳动的汗水为当地作出贡献。他(她)们是把惠州潼湖华侨农场当成第二个故乡。他(她)们是在七, 八十年代才移居到香港。 香港惠州侨友联合会在疫情之前,每年都有举办二次侨友活动,或者到惠州地区旅游,如参观惠州仲凯科技园参观等,充满活力和生气,受到当地领导的盛情接待。每年香港惠州侨友联合会举行侨友欢聚時也派代表前来参加。此次惠州华侨农场的年迈的知青也派代表前来参加。 我们感恩香港惠州侨友会此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增进侨友们的互动和友谊。 侨友自编自导的腰鼓舞,英姿飒爽。 请点击欣赏以下视频 2023-06-03於香港...
第一次学习树叶吹奏之地-太阳河畔 195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从兴隆华侨集体农庄小学放学回家,在国道兴隆南区岭的太阳河旁,见到师傅——兴隆小学同班同学归侨林招龙顺手摘下一片树叶欣喜地吹奏起东南亚著名歌曲《梭罗河》。当时,夕阳西下,河水泛着金光,稻田金黄一片,归侨职工们在香茅、咖啡、胶林里愉快地放歌。大自然原生态的动人吹奏曲与海南岛热带大自然风光容和的景色令我陶醉,下定决心要学会树叶吹奏。 一转眼,68年过去了,树叶~花瓣~金叶~金叶笛~迷你笛~卷金笛伴随着我愉快地走过国内许多省市和几个国家,度过了非遗人生美好的日子,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美丽故事。 绿叶与红花对歌《春天来到太阳河畔》 回忆起两千年以来华侨下南洋,郑和七下西洋,据传也带去了宫廷树叶吹奏技艺。如今,树叶吹奏悠扬的声音与自己根据树叶吹奏单簧气鸣原理发明创新的姐妹小乐器(花瓣~金叶~金叶笛~迷你笛~卷金笛)曼妙之音律仍然飘扬在祖国宝岛上空,世界网络银屏,国际友人舞台,让我和弟子们对未来人生充满了憧憬和幸福之感! 2023年6月5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