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BBC News"

  • 综合新闻
    TikTok挑戰特朗普禁令第一輪全勝,美商務部暫停制裁 – BBC News 中文

    2020年11月13日 11月12日,美國商務部表示,暫不執行禁止互聯網運營商TikTok提供服務的禁令。 如果該禁令得以執行,從技術上講TikTok應用程式在美國可以完全被停用。TikTok是中國網絡科技公司字節跳動旗下產品。 今年9月,三位TikTok短視頻平台上的創作者想費城法院提起訴訟,挑戰該禁令。法院在10月底下達一項針對總統禁令的臨時禁制令。美國商務部隨後不得不暫緩執行特朗普的總統禁令。 但對於這家在美國飽受波折的中國科技公司而言,還不能鬆氣。該公司還於11月10日針對特朗普發出的另一條剝離TikTok的禁令發起訴訟,希望進一步贏得這場生存之戰。ADVERTISEMENT 特朗普的TikTok下架令被美國法官叫停 TikTok交易: 越發撲朔迷離的反轉和亂局 前車之鑒:TikTok之前 一家中國公司剝離美國資產的經歷 如何走到這一步 實際上,針對TikTok,特朗普總共發出兩條行政命令。 第一條關於TikTok的行政命令在8月6日發出,依據為《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該行政命令分為兩個時間點:9月27日起將禁止TikTok在美國境內的下載和更新;11月12日起將禁止美國互聯網運營商為TikTok提供服務。 該禁令如果全部實施,將意味著TikTok在美國被完全禁止使用。 9月23日,TikTok向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挑戰行政令中關於禁止下載和更新的部分,9月27日晚禁令生效的最後時刻,該法院發出禁制令。 隨後,在費城的訴訟又成功挑戰該行政命令中關於禁止互聯網運營商提供服務的部分。 至此,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發出的行政命令被法院全部叫停。不過,美國司法部已對該項禁制令提起了上訴,這起官司仍將繼續。 危機未除,第二條禁令何去何從 然而,TikTok還面臨特朗普發出第二條禁令帶來的威脅。 第二條禁令在8月14日發出,依據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提供的建議。該禁令要求字節跳動在90天內剝離TikTok,到期之日同樣是本周四(11月12日)。 2017年,字節跳動收購有中國背景在美國註冊的短視頻分享應用Musical.ly,並與自家的抖音海外版(TikTok)合併,大舉進軍北美市場。 此舉使TikTok獲得了Musical.ly擁有的大量美國用戶信息。去年10月,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盧比奧和民主黨籍參議員舒默要求審查這起收購案。去年11月,CFIUS決定開啟對TikTok收購Musical.ly的審查。直至今年8月14日,特朗普根據CFIUS建議發出剝離TikTok的行政命令。 充滿爭議的是,TikTok收購的Musical.ly原本也是一家中國背景的企業。2014年,上海學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美國註冊子公司Musical.ly Inc.,運營短視頻業務。 分析人士一度認為,兩家公司都是中國背景,以及認為短視頻業務不涉及國家安全,或許促使收購時未選擇向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申報。這給後來的審查埋下隱患。 針對該禁令,TikTok也選擇訴諸法庭。11月10日,TikTok在華盛頓特區上訴法庭挑戰特朗普要求其剝離在美業務的行政令。 「由於不斷收到新的要求,而且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能否被接受還不明朗,因此我們要求將行政令延期30天,這一點在8月14日的行政令中也得到明確允許,」TikTok在一則聲明中表示,「由於未得到延期,我們別無選擇,只能上訴以捍衛我們的權利。」 美國財政部周三稍晚表示,仍努力就字節跳動收購Musical.ly帶來的國家安全風險達成解決方案,並表示,「我們已經跟字節跳動明確說明解決這一問題所需採取的必要舉措。」 TikTok隨即發表聲明稱,「我們仍致力於繼續與美國外資審議委員會(CFIUS)接觸,並期待達成一項能解決他們安全疑慮的方案,儘管我們不同意他們的看法。」 TikTok雖然在美國倍受波折,但在中國的經營狀況頗為樂觀。 路透社援引兩名知情人士表示,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今年有望在中國創造至少1800億元人民幣的廣告總收入,這將鞏固其在中國數字廣告市場上排名第二的位置。而聞名海外的TikTok目前僅佔其廣告收入的一小部分。...

  • 侨友动态
    日本廣島和長崎 老照片紀念原子彈爆炸75週年 – BBC News 中文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在日本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隨後在8月14日宣佈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結束。 警告:本文圖片可能造成不安。 目前記載的原子彈爆炸死亡人數僅為估計。一般認為廣島的35萬人口當中有14萬人死於這次原爆,長崎則至少有7.4萬人。核彈之後,核輻射另外造成數以千計的人死於其他疾病。 這兩次原子彈攻擊令亞洲的戰爭迅速走向終結,日本於1945年8月14日向盟軍投降。 不過,有批評者指,日本在原爆之前就已經臨近投降。 那些在原爆中生還的人們被稱作「被爆者」(hibakusha)。他們在兩座城市的廢墟中承受著可怕的後果,包括輻射和心理上的創傷。 1945年5月7日,歐洲戰事結束。盟軍7月28日要求日本投降,但是限期過後日本仍然沒有投降。 在對日作戰中,來自英國和英聯邦國家約71000軍人死亡,其中包括12000被日本抓獲的戰俘。 1945年8月6日,日本時間早上8:15美軍B29轟炸機—艾諾拉·蓋(Enola Gay)在廣島上空投下一顆原子彈。 這是人類戰爭中第一次使用原子彈。 被投在廣島的原子彈被稱為「小男孩」,相當於約12000噸到15000噸的TNT烈性炸藥,摧毀方圓13平方公里的地區。 但是日本仍然沒有投降。 三天之後,8月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時間是日本上午11:02。 長崎被投下原子彈時,羽田麗子(Reiko Hada)九歲。 她向英國攝影記者凱倫·李·斯托(Karen...

  • 综合新闻
    SpaceX太空任務:美國「載人龍」太空船艙成功返回地球 – BBC News 中文

    SpaceX:首架由私人企業營運的載人太空船成功「海面濺落」 隨著兩名美國太空人以「海面濺落」形式回到地球,人類第一次由商業機構載人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的任務成功完成。 由私人機構SpaceX提供的「載人龍船艙」(Dragon Capsule)運送太空人道格·赫利(Doug Hurley)和鮑勃·班肯(Bob Behnken)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彭薩科拉(Pensacola)南面的墨西哥灣海面降落。 一艘回收船前往該海域接收了返回地球的「載人龍」,並幫助太空人離開太空艙。 此次海面降落標誌著阿波羅號指揮艙最後一次太空任務之後,45年來首次有載人太空艙在美國領海降落。 赫利和班肯的船艙於北美東部夏令時約14時48分(格林尼治標凖時間18時48分)抵達海面。圖片版權 @SciGuySpace@SCIGUYSPACE SpaceX:商業機構首次成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NASA與SpaceX的新任務:拆解這個標誌航天走向商業化的太空旅行 宇航員太空服半個多世紀今昔對比 「這實在是我們的榮幸,」赫利在抵達地球的一刻這樣說道。 SpaceX的任務指揮團隊則回應說:「代表SpaceX和太空總署(NASA)團隊歡迎你們回到地球,感謝你們使用SpaceX飛行。」...

  • 综合新闻
    中國洪水:至少141人死亡或失蹤,鄱陽湖水位至歷史最高 – BBC News 中文

    連續多周的極端降雨天氣讓中國南方長江流域遭遇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水災害。洪水所到之處衝垮了房屋,甚至引起決堤,已導致至少141人死亡或失蹤,27個省份共3789萬人次受災。 7月12日,中國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由Ⅲ級上調至Ⅱ級,顯示洪水災害在繼續加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就洪災做出指示並承認,中國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官方的新華社報道稱,截至目前,此次洪水災害已經導致353萬公頃(兩個中國首都北京的面積)農田受損,2萬8000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超過822億元人民幣(117.4億美元)。 中國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此次全國洪澇災害的受災人口、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與近5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9%、51%、70%和13%。 不斷加重的洪災 位於中國東部的江西省是此次汛情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位於該省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水位已上漲至超過22.52米,超出警戒水位19.5米,為歷史最高位,水域面積達近十年最大水平。在擁有160萬人口的鄱陽縣,水位已高出堤頂1米多。 根據中國中央電視台報道,鄱陽湖流域已有多處農田防洪堤決口,面臨著1998年以來最嚴峻的防汛形勢。江西省已在11日將防汛應急響應等級上調至最高級別。 中國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13日表示,6月以來,中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界水位以上洪水,33條河流發生超歷史洪水。 汶川地震十年系列—念念不忘的細節仍在風中飄蕩 2020多災多難:BBC盤點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難 暴雨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 連續近兩月的強降雨天氣是此次洪災的主要原因。從6月2日至7月12日,中國中央氣象台連續40天發佈暴雨預警,這是該氣象台2007年使用暴雨預警業務以來歷時最長的一次。 《中國氣象報》分析稱,6月1日至7月9日,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達到369.9毫米,較因暴雨發生大水的1998年多54.8毫米,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 中國長江委水旱災害防禦局副局長寧磊對該報表示,今年梅雨季來得比往年偏早10天,且6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較往年平均值多20%。 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也對汛情有很大影響。有專家向中國媒體表示,長江流域尤其是湖北受疫情影響大,在備汛上的凖備時間不充分。中國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程曉陶稱,今年許多地方水利冬修春修受疫情影響,一些應在汛前完工的涉水工程未能如期完工,一些應開展的防汛檢查、防汛培訓未能如期開展,這些都對防汛產生不利影響。 關鍵期仍未到 中國專家稱,與1998年洪水相比,此次南方暴雨時間更長,範圍更廣,且暴雨過程位置偏北。...

  • 综合新闻
    生育率之惑:研究顯示本世紀全球將面臨新生兒數量全面下降 – BBC News 中文

    有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的大幅下跌將肯定會對社會造成「令人咋舌」的衝擊,而全世界遠沒有為此做好充分凖備。 生育率的下降意味著至本世紀末,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可能出現人口萎縮。 包括西班牙和日本在內的23個國家的人口,預計到2100年的時候將會減半。 多個國家還會出現高度的老齡化,進入80歲年齡段的人口將會和出生的人數一樣多。 全球生育率將接近減半 生育率,即平均一名女性生育的孩子數量,正在下降。 如果這個數字下降到2.1以下,人口的總規模就會開始下降。 1950年時,每個女性一生的平均生育率是4.7個小孩。 而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全球生育率至2017年已經將近減半至2.4。研究人員在學術期刊《柳葉刀》(Lancet)發表的報告預測,這個數字至2100年會跌至低於1.7。 研究人員預計的結果是,全球人口總數將會在2064年左右達到最高峰的97億,之後會在世紀末時下跌到88億。 「那是頗大的一件事:世界的大多數地方正在過渡至自然的人口下降,」研究人員之一克里斯托弗·穆雷教授(Prof Christopher Murray)向BBC表示。 「我想,要想通這一點,並且認識到這件事有多大,是極其困難的;這超乎尋常,我們必須要對社會進行重構。」 生育率為什麼下降? 這和精子數量或者其他在談論生育率時通常會想到的問題並無關係。 相反,它更大的驅動力是來自女性的教育程度和工作,以及更多的避孕方式,使得女性選擇少生孩子。...

  • 综合新闻
    肺炎疫情:美國抗疫新答卷上的四錯與三對 – BBC News 中文

    夏天來了疫情就能緩解?這樣的夢想,在美國似乎破滅了。 近日,美國單日新增持續保持在六萬以上,記錄一破再破。好幾個州、特別是西南地區,疫情第二波來勢相當兇猛。 怎麼會這樣?難道注定是這樣? 歐洲、亞洲其他一些工業化國家採取了更加嚴格的防疫措施,加強監測、追蹤,解封更緩慢、更謹慎。至少到目前,這些國家還沒有出現象美國這樣兇猛的第二波。 比如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每日新增確診總數相當於整個歐盟,但是,歐盟人口等於該州的60倍。 美國疫情進入第五個月,看不到終點。美國最新提交的抗疫答卷上,幾道題對了、幾道題錯了? 特朗普終於戴口罩了 但美國新冠感染數還在創新高 美國兩萬億空前紓困計劃覆蓋和忽略的人群 肺炎疫情:這場危機映照出的美國和美國總統 四個錯誤答案 一、有些地區解封過快過早 一個月前,美國疫情至少看似穩定,傳播速度降低了,新增曲線壓平了。這讓一些州—包括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亞利桑那等在內—開始解除封鎖。 這些州當中,有許多其實並沒有滿足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的解封標凖:包括病例連續14天下降、檢測結果低於5%呈陽性等。 後來發現,全國性的統計數字有誤導性。比如疫情最先爆發的地區、包括紐約、新澤西等,數字確實在下降,但是其他一些地區的數字剛開始上升。 現在,這些州出現的不是穩步上升、而是急劇上升!更加糟糕的是,包括住院、死亡等這樣的後果可能還在後面。 得克薩斯、加州、亞利桑那等重新關閉商店、要求人們戴口罩。但是,這些措施或許並不足以避免另一場公共衛生危機。...

  • 综合新闻
    中美關係:從華為紛爭看美國遏制中國是否為時已晚? – BBC News 中文

    美國政府堅持說,美國反對在關鍵信息系統中使用華為技術,完全是出於對安全的擔心——比如華為可能在其產品中安裝「後門」,以及中國政府與中國高技術公司的密切關係等。 當然,兩國之間的商業競爭可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畢竟,信息技術對全世界的經濟前景至關重要。 但是,是否還有其他因素?這會不會是一場遠遠超出傳統貿易戰的巨大博弈,而我們目前看到的只是其第一場戰役? 美國科技禁令:中國科技企業滑鐵盧還是世界秩序新起點 華為”封殺令”:芯片公司ARM要求員工停止與中國科技巨頭合作 華為被斷供後 美國供應商可能承受的痛 多年以來,中國的崛起,以及隨之而來的世界經濟重心東移、美國國力相對衰退,早已成為國際評論家的談資。但這些趨勢本來就難免造成摩擦。現在,美國已經開始反擊。 美國反擊 美國政府發言人開始將「全球競爭的新時代」掛在嘴邊。最初的焦點集中在軍事上——美軍不再將反恐和局部戰爭作為重點,而是開始為大國之間的軍事衝突作凖備,並將俄羅斯和中國視為競爭對手。 但是,在美國與中國的爭斗之中,經濟是一個根本因素。特朗普(川普)政府似乎已下決心使用美國的經濟力量,不僅要限制華為這樣的中國公司,還要迫使北京開放國內市場,並改變其長期以來飽受在華西方企業詬病的監管行為。 在北京看來,這是美國在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這種看法可能是正確的。 但這場爭斗涉及的決不只是經濟行為和商業市場。這是一場關乎兩國國力之根基的搏鬥,將產生巨大的戰略影響。換句話說,西方正在漸漸重新認識一條基本的法則——經濟實力是國家力量的基礎,也是軍事實力的前提。而北京對此法則早已了然於心。 華為遭封殺:中國呼籲英國考慮自身國家利益 華為遭斷供:失去谷歌三寶的手機用戶日子怎麼過 兩個多世紀以來,這個道理在西方早已成為不言自明的常識。十七世紀的軍事革命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密切相關。商業和經濟實力助長了軍事技術的革新,從而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催生了海上殖民帝國;在十九世紀殖民帝國通過鐵路擴張。 全面競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徹底取代英國,成為西方世界的霸主。當時的世界上,一度只有一個擁有核武器的超級大國。當然,蘇聯曾試圖在政治和經濟模式上與美國競爭,但最終無法維持其軍事超級大國的地位。當蘇聯共產主義體制崩潰以後,美國再次成為唯一一個能夠在全球範圍內行動的軍事大國。但現在看來,這個「單極時刻」只維持了很短的時間。 美蘇在冷戰期間的對峙可能有些借鑒意義。這不是因為美蘇爭霸與今天中美之間日益升溫的緊張局勢相似,而是因為兩者完全不同。目前的中美經濟爭端,歷史上並沒有先例。 在冷戰中,蘇聯的經濟基本上與西方隔絶,其技術發展受到限制,除了在幾個關鍵領域之外,科技比西方相對落後。西方對蘇聯實行貿易限制,阻止各種技術流入共產黨陣營。 中國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中國經濟和製造業體量巨大,而且完全融合於國際經濟系統之內。要想將北京隔離於關鍵經濟部門之外,現在恐怕已經為時過晚。中國崛起的步伐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差不多十年前,美國經濟總量還是中國的三倍。而現在情況已經完全變了。 華為任正非最新回應美國禁令的四個重點 美國對華為連出兩招,後續手段更值得關注 現代美國還從未有過規模相近的經濟競爭對手,有能力超越美國的對手更是聞所未聞。中國的崛起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儘管可能已經太遲,但這個挑戰已經促使美國從根本上重新認識經濟競爭,將經濟實力重新擺在其應有的位置上,將其看作是國家戰略和國力的最主要基礎。 中國人一直都懂得這個道理。十九世紀,中國是西方擴張和掠奪性貿易的犧牲品。中國人還記得這段歷史。但在西方,鴉片戰爭和法國佔領越南北部的軍事行動都已幾乎被遺忘。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與一連串國家建立緊密的經濟聯繫。其目的不只是打入國外市場,獲取原材料,更反映出中國的戰略考慮。中國長期以來致力於在全球各處購買和擴建重要港口設施,也促進了這個戰略的實施。 中國將經濟發展看作是國力的關鍵決定因素,推行「一帶一路」就是為了保障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 中國推行「一帶一路」,是因為中國領導人知道,儘管美國和日本目前是中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但長遠來看,這種關係不一定會持續。中國已經進入了擁有數十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市場。中國經濟儘管目前遇到困境,但一位消息靈通的美國中國問題專家告訴我:「他們有大量工程人才,有專注的領導人,有市場導向,還有具有前瞻性的視野。」 特朗普總統似乎已經下決心要制止來自中國的競爭。美國已採取一系列措施,以限制中國引進美國技術,阻止中國進入美國經濟的重點部門。  遏制中國 但是他能不能成功呢?我們不知道,特朗普將維持他目前的做法,還是會像他經常做的那樣,突然轉向。他最近曾說在華為問題上有可能讓步,這似乎顯示,他的外交政策戰略性較少,而更具交易性。但這個問題不只影響特朗普本人,美國今後的幾任政府都將面臨同樣的挑戰。 但這還只是短期內的問題。美中戰略競爭的關鍵要素將持續存在。要促使美中經濟脫鉤,就必然對雙方都造成短期甚至長期的損失。但尤其令人擔心的是,日益惡化的經濟衝突可能會蔓延到安全領域,引發軍事衝突的危險。不管是擦槍走火,還是故意挑起,都可能導致局勢惡化。 特朗普的國內政治對手中,許多人都同意中國是一個「問題」,但他們不同意特朗普採取的解決辦法。他們認為,國際經濟體系需要更新,貿易和安全法規應該涵蓋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挑戰。他們擔心,特朗普推行的戰略過於狹隘,民族主義色彩太重。 他們還認為,最重要的一點是,美國應該團結盟國。如果中日之間、中歐之間和中美之間的貿易糾紛被分割開來,分別應對,北京就將佔上風。 曾幾何時,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基本政策是試圖使其成為國際體系中的一個「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就是說,如果中國遵守國際普遍承認的經濟規則,它就會被國際社會接納。 但現在,中國已經崛起,而且勢不可擋。中國對國際規則有了自己的看法,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目前,許多人都在討論如何遏制中國。但是,這也提出了一個問題:中國是否已經大得無法遏制了?...

  • 综合新闻
    美國新增病例再創新高 經濟復蘇喜憂參半 – BBC News 中文

    美國本周四新增病例數超過5.5萬例,創下全球新的單日最高紀錄,而且在過去一周數次刷新單日增幅紀錄。 特朗普發推特表示,「新冠病例上升,是因為我們的檢測範圍非常龐大且工作出色,遠勝於其他任何國家。」 與此同時,最新的數據顯示,隨著一些地區解除封鎖,美國6月非農就業崗位增加480萬個,也創下193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點。 同時出現的兩項紀錄——抗疫上的壞消息與經濟上的好消息——恰好是特朗普在競選連任中的軟肋和優勢。 全球死亡病例數四人之一 據路透分析,過去14天,美國50個州中有37個州新增感染人數與之前兩周相比增加。同時,累計病亡數已超過12.8萬,幾乎佔全球死亡病例總數的四分之一。 其中最嚴重的州為佛羅里達。該州周四報告新增病例超過1萬例,不僅單日增幅刷新紀錄,而且超過了歐洲所有國家在疫情最嚴重時期的數字。 緊隨其後的得克薩斯州周四報告近8000個新增病例。此前曾抵制強制佩戴口罩措施的得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伯特(Greg Abbott)也要求,感染病例超過20例的所有縣都需佩戴口罩。 雖然這一波上漲讓很多州都不得不再次實施已經放開的封鎖措施。但阿伯特表示,「我們需要再次聚焦於減緩疫情蔓延。但這次,我們不希望再次關閉得州。」 經濟復蘇喜憂參半 確診病例數重回高位,因為很多州過早放開封鎖措施。但此舉使眾多的餐廳、酒吧和零售企業恢復運營,美國就業崗位也創下紀錄。 6月非農就業崗位創紀錄增加480萬個。美國勞工部稱,休閒、餐飲和酒店業新增崗位達200萬個,零售業新增74萬個。製造業增加35.6萬個,其中主要來自汽車製造業的19.5萬個崗位增幅。 特朗普也慶祝這一數字,「今天的報告證明我們的經濟正在強勢復蘇。」 需要注意的是,6月就業崗位的暴增是建立在4月暴減的基礎上。4月狂減2068.7萬個,5月就業崗位增加250萬個。 「隨著經濟重啟,很多原本流失的就業崗位已經恢復,經濟活動也在回升,」諮詢公司TS Lombard首席美國經濟分析師布裏茨(Steven Blitz)稱。「問題在於病毒仍對復蘇軌道有很大影響。」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表達了同樣觀點,他認可經濟活動出現反彈,稱美國經濟進入一個重要新階段,而且比預期更早發生。但他警告,經濟前景「非常不確定」,將取決於病毒能否得到控制。 這輪工作崗位的增幅主要源於政府的薪資保護計劃,該計劃給予企業貸款,並允許其中部分用於發放工資。但該部分資金正在枯竭。 凱投宏觀資深美國經濟學家皮爾斯(Michael Pearce)認為,從這裏往後的復蘇之路將坎坷得多,平均新增工作崗位的數量將慢得多。 抗疫上的壞消息與經濟上的好消息,成為特朗普在競選連任中的軟肋和優勢。 距離大選還有4個月,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一次演講中就此攻擊特朗普,「不要再宣告勝利了,還有近1,500萬美國人仍因疫情而處於失業狀態,不要再忽視這場大流行和美國人民正在因此喪生的現實了。」...

  • 综合新闻
    疫情放緩 各地嘗試「旅行泡泡」解封邊境 – BBC News 中文

    隨著世界許多地方新型肺炎疫情放緩,一些疫情差不多的地區之間正在商討互相開放邊境,讓雙方的旅客可以在這些地區之間旅遊或工作,而不須在入境後進行隔離。 這些互相開放邊境的做法稱為「旅行泡泡」(travel bubble),其中位於歐洲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已經互相開放邊境。另外正在凖備設立「旅遊泡泡」的地區包括澳洲和新西蘭,中國大陸和新加坡,還有香港、澳門和廣東省等。 英國早前據報計劃與法國設立「旅遊走廊」(travel corridor),容許雙方旅客入境後不須進行自我隔離,但英國政府之後否認有相關計劃。 英國商界和大學這星期要求當地政府加緊與外國政府商討,向一些來自疫情不太嚴重地區的旅客開放邊境。它們指出,如果英國不能重新加強與外地的接觸,將很難恢復經濟。 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專題報道 肺炎疫情:九個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爭議性領導人言論 新冠病毒全球感染數據每日更新 取消旅行限制的嘗試 「旅遊泡泡」被視為新型肺炎爆發後,各國慢慢放鬆旅行限制的第一步。 許多國家在新型肺炎疫情爆發後對國際旅遊實施不同程度的限制,一些地方只容許公民或永久居民入境,也有國家規定入境人士必須接受新型肺炎病毒檢測並進行強制隔離。 世界衛生組織在今年初呼籲,各國不應以阻止新型肺炎病毒傳播為由實施這些限制,但美國、俄羅斯等國都無視世衛的建議,在今年初限制曾到訪中國大陸的旅客入境。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月曾批評美國的做法「帶了一個很壞的頭」,但之後隨著中國大陸疫情好轉、美國的疫情變差,中國在3月宣佈禁止所有外國公民入境。 「旅遊泡泡」和「旅行走廊」 目前大部份「旅遊泡泡」都仍然在商議中。另外,一些沒有陸地連接的地區也正在考慮設立空中「旅行走廊」(travel corridor),利用飛機將兩地連接起來,這些地區的旅客抵達目的地後同樣不用進行隔離。...

  • 侨友动态
    美國種族衝突:《亂世佳人》被下架的五個問題 – BBC News 中文

    美國知名影視流媒體平台HBO Max宣佈,下架奧斯卡經典影片《亂世佳人》。 平台稱,這部1939年公映的影片是「時代產物」,片中刻畫了「種族歧視」,這在「當年是錯誤的,現在也是錯誤的」。 HBO Max宣佈後次日(6月10日),《亂世佳人》在亞馬遜平台登上暢銷榜榜首。 在亞馬遜影視架上,該片光碟成為銷量排名冠軍,發行70週年紀念版也進入前10名。 誰是《亂世佳人》? 《亂世佳人》根據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Gone with the Wind)而成,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女主角斯嘉麗的感情經歷。 《亂世佳人》1939年首映,在1940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評選中收獲八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等。 根據通膨率調整後,《亂世佳人》仍然是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影片。 但是,長期以來,《亂世佳人》也曾多次因為對奴隸制的描繪受到攻擊。 特別是,片中的黑人形象看似沒有多少「存在感」,對自己的地位、生活狀況很滿足。比如女僕,對白人莊園主忠心耿耿,直到廢奴之後。 扮演斯嘉麗女僕的哈蒂·梅丹尼爾因該片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奧斯卡獎的黑人女演員。 誰先疾呼下架?...

  • 侨友动态
    美國修改禁飛令 允許中國航空公司每周2班赴美 – BBC News 中文

    分享平台 微博 分享平台 人人網 分享平台 電郵 分享 在中國放鬆國際航線管制後,美國宣佈,中國的航空公司將獲准每周運營兩個往來中美的航班。 美國交通部周五(5日)公布這一決定,撤回了兩日前禁止中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命令。最新的規定立即生效。 此前中國的航空公司每周有4班往返中美的飛機,根據最新規定,航班數量減半。 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的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美國周三(3日)曾下令從16日起禁止中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借此向中方施壓,要求其允許美國航空公司恢復中國航線。 中美通航面臨全面中斷之際,中國民航局周四(4日)表示,允許外國航空公司每周運營1班國際往來中國的航班。這意味著,3家美國航空公司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以及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可以恢復中國航線。此舉被認為是對美國早前禁飛令的積極回應。...

  • 侨友动态
    地球面臨第六次大滅絶 危及人類生存文明延續 – BBC News 中文

    最新研究顯示,人類在地球上的活動嚴重影響動物的生存環境,造成數以百計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絶。 500種哺乳動物、鳥類、雙棲動物、爬蟲類動物命懸一線,危在旦夕。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都是無可否認的證據,證明地球正在面臨第六次物種大滅絶。 他們說,物種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狀態下的消亡速度高出100倍。 如果說以前的物種大滅絶的原因是火山爆發、小行星撞擊地球等天災,那麼現在的物種滅絶則是人禍:人類是造成這些動物滅絶的罪魁禍首。 聯合國全球環境報告:人類迫使百萬物種瀕危 圖輯:肖像裏的它問:究竟誰瀕危? 恐龍末日之謎:又一條關鍵線索浮出水面 地球的憂傷:曾經常見的大海雀因人類活動遭滅絶 墨西哥國立大學的傑拉多·希巴洛斯教授(Gerardo Ceballos)說,地區性的生態系統正面臨崩潰的危險。 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採訪時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第六次大滅絶。根據我們的研究和我們親眼所見,滅絶危機非常嚴重,我們所有人在未來10年到50年的行為將決定人類的未來。」 希巴洛斯教授與另外兩位世界著名的環境保護科學家一起展開了這項研究。他們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保羅·厄立其教授(Paul Erhlich)和美國聖路易斯密蘇里植物園的彼得·雷文博士(Peter Raven)。 他們研究了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威脅物種和鳥類紅色名單中的資料,確認了至少515個物種瀕臨滅絶,每個物種的總數低於1000個。 瀕危動物...

  • 侨友动态
    新聞背景:美國近半個世紀發生的重大種族暴力騷亂 – BBC News 中文

    美國明尼蘇達州暴力騷亂5月25日從雙子城迅速蔓延到至少20個州。事件起因是一名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在白人警察執法過程中被警察膝蓋鎖壓頸項致死,引發抗議,暴力迅速升級、蔓延,首都華盛頓局勢緊張,還驚動了總統特朗普。 和平抗議示威、縱火焚燒樓房和汽車『搶劫商店,催淚瓦斯煙霧中警民對峙……無不勾起似曾相識的歷史回憶。美國20世紀歷史上不乏種族關係引發的騷亂。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衝突蔓延美國 明尼蘇達雙子城宵禁 「因為我是亞裔,我永遠當不了美國人」 特朗普批評民權領袖劉易斯引網絡大嘩 美國政壇百年:改變歷史軌跡的女人 浪漫之都巴黎成硝煙彌漫的戰場 1962年 密西西比騷亂 在廢除種族隔離法案生效8年後,美國南方種族隔離勢力強大的背景下,一名從軍隊退役的非裔男子詹姆斯·梅瑞狄斯(James Meredith)申請就讀密西西比大學。幾經周折,多番努力,在全美有色人種協會、總統肯尼迪、聯邦司法部、法警和軍隊的協助下,最終衝破阻力得以踏進校門。 9月30日傍晚,梅瑞狄斯在聯邦司法部副部長和幾百名法警護送下從大學西門進入。當地種族隔離主義分子聞訊聚集校園,與法警爆發衝突,後者發射催淚瓦斯。聯邦軍隊奉命增援,深夜突入校園,黎明前平息了騷亂。衝突期間一名法國記者和一名旁觀者被打死,約300人受傷,200多人被捕。 密西西比大學騷亂震驚世界,第二年美國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了著名的演說,”我有一個夢想……”,美國民權運動隨後逐步走向高潮。 1967年 底特律騷亂...

  • 侨友动态
    肺炎疫情:匠心獨具 確保安全社交距離 – BBC 英伦网

    2020年5月28日 後疫情世界,我們都要學會適應新常態。社交距離,一個曾經陌生的詞匯,或許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陪伴我們。 看看世界各地其他人想出什麼辦法。 疫情期間我們為什麼總在連續煲劇 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對心理健康的深遠影響 肺炎疫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 你洗手的方式是錯的嗎? 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會忍不住摸自己的臉? 十張圖詳解病毒疫情自我防護知識...

  • 侨友动态
    肺炎疫情:圖解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差異 – BBC News 中文

    美國發現第一起新冠病毒病例的兩天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說情況「完全得到控制」,並向公眾保證情況「會好起來的」。四個月後,新冠病毒已蔓延到美國所有50個州,導致160萬例確診病例,10萬人死亡。 我們將這些數據與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進行比較,看看未來幾個月情況將如何發展。 美國的情況和其它地區比較情況怎樣? 美國的死亡人數在4月初成為全球最高水平,此後死亡人數急劇上升。 肺炎疫情:美國死亡數突破十萬,巴西確診數升至全球第二 肺炎疫情:美國公衛專家警告,新冠病毒或在秋季捲土重來 肺炎疫情與政治:從美國到巴西,戴不戴口罩為何與政治立場有關 肺炎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感染數據每日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初表示,疫情爆發期間可能有5至6萬人死亡,但他在5月改口,他希望死亡人數可以低於10萬。但現在死亡人數已經超越這個預期,美國平均每天仍有大約1000人死亡。 特朗普不願只看死亡人數,而是更傾向於把死亡率(即相對於該國人口的死亡人數)作為證據,證明美國比其他一些國家更有效地應對病毒。 下圖顯示死亡人數最高的國家,以及右側的死亡率。可以看到,通過這種方法,一些國家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的死亡人口比例更高。 比利時有1150萬人口,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每10萬人中有80人死亡,而美國則有3.3億人口,每10萬人中有近30人死亡。 但如果看美國受病毒影響最嚴重的州,紐約州的死亡率,則每10萬人中有近150人死亡,這表明美國各地的死亡率差異很大。 進行國家間比較的一大問題是許多國家確認新冠病例死亡的標凖不同。例如,比利時的死亡包括未經檢測的疑似病例造成的死亡。美國某些州以這種方式記錄死亡人數,但並非全部州都如此。 對於某些國家的官方數據是否可以信任,也存在疑問。中國的批評者認為,中國低估了疫情爆發的規模。 另一問題是,不同國家可能處於疫情爆發的不同階段。許多歐洲國家每日確診病例數已達到高峰,正大幅下降。但目前還不能對美國下同樣的結論。 紐約最糟糕時期已過,而美國呢? 有幾個歐洲國家和美國在同一時間爆發疫情,所有這些歐洲國家都呈現死亡人數迅速增加,達到頂峰然後消失的趨勢。但美國沒有。 美國每天的死亡人數穩定而不是下降的一大原因跟美國的絶對規模有關。美國不是一次全國大爆發,而是呈現多個感染中心並在不同時間段以不同速度傳播。 在紐約,新冠病毒出現較早,隨後迅速傳播,並於4月初達到高峰。但在美國其他地區,每日死亡人數的下降速度卻很緩慢。 像路易斯安那州和密歇根州這樣的其他早期受到嚴重影響的州,和紐約一樣,每天的死亡人數也大大減少。 但隨著這些州的情況有所改善,其他州情況則惡化。與上周相比,美國三分之一州的死亡人數在增加,而羅德島州、密西西比州和俄亥俄州的增長率很高。 美國在檢測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只是現在 最近幾周,特朗普一直熱衷談論美國進行的檢測數量。最新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美國已進行1500萬次檢測。 這個數字使美國領先於其他國家,但在使用檢測來控制病毒方面,它能做的比檢測的總數還多。 在大流行初期進行大量檢測並追蹤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的國家,在減緩病毒傳播方面最成功。 例如韓國在爆發初期就加強測試,並設法控制病毒。韓國人口約5000萬,死於新冠病毒的人數不到300。 但正如上圖所示,美國首例病例死亡幾周後官員們才真正加強檢測。 美國最高級別的傳染病衛生官員安東尼·福西(Anthony Fauci)在3月初承認檢測系統「目前正在失效」,美國無法「輕易提供其他國家的人們所做的檢測」。 每日檢測的次數表明,美國已遠遠超過最初的問題,但仍可以取得進展。如果1500萬的數據凖確無誤,那說明這僅佔人口的4.5%。 未來美國會發生什麼? 儘管美國死亡人數的增長速度較慢,但​​死亡人數仍在增加,白宮引用的一種模型預測,到8月美國的死亡人數可能接近15萬,儘管此前的預測值較低。 這種預測的問題之一是,沒有人完全確定美國經濟的逐步開放將對病毒的傳播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方面,超過90%的美國人口受到強制封鎖的命令,但是大多數州現在已經開始放寬對家庭住所的限制。 白宮為各州在重啟前列出了一系列標凖,比如要滿足確診人數連續兩周下降。但一些公共衛生專家說,只有幾個州達標。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西警告說,如果在疫情受控前重啟,他們將看到「可能會爆發的小高峰」。 但福西的建議與特朗普的相矛盾。特朗普熱衷於在連任前重新啟動美國經濟。最新數據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近四分之一的美國勞動力處於失業狀態。 在本月初被問及是否會以失去生命為代價重啟美國時,特朗普說:「會不會有人受嚴重影響?會。但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國家重啟,我們必須盡快讓它重啟。」 即使各州繼續放寬限制,也不清楚美國公眾是否會急於到商店和飯店消費。皮尤研究中心(Pew ...

  • 侨友动态
    中美相互限制航班復飛 航空業雪上加霜 – BBC News 中文

    圖片版權REUTERSImage caption北京首都國際機場 病毒溯源、貿易協議、華為、香港,當前中美較量的領域中或許還要再加上一個航空。 上周,美國政府指責中國阻撓美國航空公司恢復往來中國航班的要求。作為報復,美國政府要求幾家中國航空公司提交航班時刻表,並警告可能發現中國航班「違背適用法律或對公共利益造成負面影響。」 稍早,美國交通部短暫推遲了幾班中國包機。 中美在航班復飛問題上互相掣肘,可能令這個在疫情中損失慘重的行業雪上加霜。 美國「實體清單」再添24個涉軍事活動的中國機構及個人 疫情危機下中概股在美國遭遇的放大鏡式狙擊 美國參議院通過法案,或導致部分中國公司退市 圖片版權REUTERSImage caption紐約JFK國際機場 「五個一」 中國疫情逐步控制後,國內航線逐步恢復,官方數據顯示五月中旬單日班次首次回升至萬次以上,恢復至疫情前的約60%。 然而,考慮到全球疫情依然嚴峻,往來中國的國際航班管制措施依然嚴格。 為了控制疫情回流,中國民航局在3月29日開始執行「五個一」政策,即一家航空公司在一個國家保留一條航線,一周一個航班。 上述政策甫一實施,往來中國的國際航線瞬間縮減90%,此舉限制人員流動的同時,也直接推高了機票價格,「天價票」頻出。 四月、五月,中國持續實施「五個一」政策。從上周各航空公司公布的計劃來看,六月也將繼續實施這一政策。 但這一政策與美國的復飛計劃可能衝突。美國政府稱,注意到達美航空和美聯航希望6月復飛往來中國的航班,而在疫情期間中國航空公司並未中斷往來美國的航班。 已經有計劃復飛中國的一些國際航空公司,已經開始銷售機票,如果復飛申請無法獲得中國民航局的複凖,可能會迎來一輪退票潮。因此,很多身在海外的留學生稱買到了「永不會起飛的航班機票」。 美國交通部在一份聲明中稱,「已經向中國有關部門就這一情況提出抗議,對中國不允許美國航空公司充分行使其權利、禁止美國航空公司在公平平等基礎上與中國航空公司競爭的做法,美國已經多次表示反對。」 作為反制措施,美國交通部要求未中國航空公司在5月27日前報備航線信息,並規定報備要提前30天,這能意味著,5月27日只能報備6月27日之後的航班,期間30天中國航司能否往來美國存在無法執飛的可能性。 圖片版權REUTERS 雪上加霜 疫情時全球各地人員流動大幅縮減,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2月時警告全球航司今年營收將損失290億美元,僅僅一個月後,又將該數字上調到1130億美元。隨著疫情的發展,這一數字再次上調到3140億美元。 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執行長凱利(Gary Kelly)表示,旅行需求減少似乎更多是由恐懼而非經濟因素所驅動,這類似於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的情況。 凱利表示,「對旅遊來說,『9/11』事件不是經濟驅動的問題,更多是出於恐懼,坦白說,我認為這次情況也一樣。我認為兩種因素都有,但感覺更像『9/11』時那樣。」 重資產的航空業在疫情下處境艱難,一些原本經營不善的航空公司迅速倒下。 3月,英國弗萊比航空(Flybe)宣佈破產。同時,中國的海航也陷入流動性危機,向政府尋求介入。英國航空宣佈其約3.6萬名員工停薪留職。 5月,拉美第二大航空公司哥倫比亞航空公司稱,疫情導致的停飛,使公司收入減少80%,資金流動性陷入危機,因此正式申請破產。 停飛、倒閉之後,倖存的航空公司還可能經歷艱難復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稱,2021年客運量將比疫情前下降3成到4成,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可能要到2023年。 中美在復飛問題上的互相掣肘,將進一步延緩航空業復蘇進程。而對於航空公司而言,僅有的一國一周一次的航班,雖然班次少,但票價高,推高了利潤,而當前這部分收入也陷入危機。...

  • 华文文苑
    何鴻燊逝世:縱橫港澳70載,傳奇「賭王」謝幕,享年98歲 – BBC News 中文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何鴻燊縱橫港澳商場70年,其中50多年跟澳門博彩業密不可分。 有澳門「賭王」之稱的澳門博彩控股(SJM Holdings)集團創辦人何鴻燊(Stanley Ho)星期二(5月2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98歲。 何鴻燊家屬在其女兒之一何超瓊帶領下,在香港養和醫院外向記者宣佈,何鴻燊於香港時間星期二13:00(格林尼治標凖時間05:00)去世。 官方中國中央電視台也報道了何鴻燊的死訊,形容他是「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為澳門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與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分別向何家致哀,讚揚他生前捐助港澳兩地慈善事業。 2018年6月12日,手握澳門博彩與周邊產業的澳博控股於香港舉行週年股東大會過後,何鴻燊正式退休。在多家華文媒體眼中,其重要性可與香港「超人」李嘉誠2018年5月退休相提並論。分別在於,何鴻燊早在2009年7月一次摔傷後,已陸續淡出澳博的前線經營。這次「謝幕」股東會也沒有看見他的身影。 「賭王」的成功故事是好些傳記作家的寫作對象。在香港公共圖書館與澳門中央圖書館的目錄中搜尋有關何鴻燊的書籍,中文書單幾乎相同,內容多數標榜他如何魅力四射,繪影繪聲的描繪著他的「精彩傳奇」。至於裏面言之鑿鑿的人物對話,卻非全有出處。 但無可否認的是,這位出身香港望族的老人,從他戰時踏足澳門投身貿易生意開始,就陸續建立起他對這兩座前歐洲國家殖民城市的強大影響力,也在經商生涯的後半段與北京發展出亦敵亦友的關係。 澳門:中國當局理想的「一國兩制」榜樣? 記者來鴻:普京指方向 海參崴打造娛樂天堂 專家:澳門產業轉型 旅遊業發展路漫漫 生於豪門 何鴻燊1921年11月25日生於香港,於13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九。父親何世光,母親冼興雲。何鴻燊的祖父何福與二伯公(伯祖父)何東爵士(Sir Robert Hotung)等同輩家族成員均為英國殖民香港初年的知名華商名流。 但他實際上是歐亞混血兒,若從父輩,何鴻燊為荷蘭猶太裔人後裔。其曾祖父何仕文(Charles H. M. Bosman)入籍英國後赴香港經商,並與華人女子施娣往來,繼而誕下何東、何福等子女。 據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鄭宏泰博士與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教授黃紹倫合著的《香港大老——何東》所述,何仕文約在何東10歲之年拋下施娣一家返英,此後施氏獨力撫養子女。這解釋了為何何鴻燊所屬的何氏家族均隨施氏以廣東寶安縣為籍貫。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HULTON ARCHIVEImage caption何鴻燊是何東爵士的侄孫。 何鴻燊考進官立皇仁書院讀中學,成為祖父、二伯公、革命家孫中山先生、富商霍英東等名人的校友。1934年,根據多本何鴻燊傳記記載,父親何世光炒賣股票失敗破產,逃亡越南,時年13歲的何鴻燊變成窮家子,但靠自身努力考取獎學金完成學業,繼而考進香港大學理學院。 但由於二次大戰爆發,侵華日軍迫近香港,何鴻燊於大三時中斷學業,加入俗稱「香港義勇軍」的皇家香港軍團擔任航空救護兵。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港英政府向侵華日軍投降,何鴻燊逃亡澳門。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IMPERIAL WAR MUSEUMSImage caption港英政府在1939年通過法令徵召適齡男性服役。 初踏澳門 據何文翔1992年著《香港家族史》,何鴻燊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我二伯公何東消息十分靈通,日軍炸香港前四日,他已獲日本朋友通知,叫他坐船去澳門休息,我是航空救護員,不出走便給日本人抓去赤柱集中營,所以便卸下『蛤乸衣』(義勇軍軍服),坐漁船去澳門。」 「當時,全澳門只有兩個姓何來自香港,便是我和何東。」 ...

  • 侨友动态
    肺炎疫情:歐美多國出現兒童罕見炎症綜合症 – BBC News 中文

    圖片版權PA MEDIAImage caption歐美一些國家的兒童出現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症狀,包括高燒、皮疹、紅眼、腫脹和渾身疼痛等。 最近,英國和美國出現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罕見兒童炎症綜合症病例,引起醫學界關注。 歐洲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兒童病例,有些兒童出現的症狀類似於中毒性休克(toxic shock syndrome)和川崎症(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 在英國,大約有100名兒童出現這種情況,其中大多數兒童沒有出現嚴重的肺部和呼吸問題,而且有些兒童患病後很快就康復了。 但有7名兒童需要進重症監護室,使用呼吸機幫助改善他們的心臟和循環問題。 英國醫生在發現倫敦有8名兒童出現相似的病症住院後開始警覺,其中一名14歲的少年死亡。 這些兒童出現的症狀包括高燒、皮疹、紅眼、腫脹和渾身疼痛等。 因此,從4月份起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NHS)醫生接到通知,要注意新冠 病毒可能在兒童身上引起的這種罕見的危險反應。 探尋新冠病毒疫情中兒童少有染病的深層原因 攝影師鏡頭下居家隔離的孩子們 全球兒童和青少年活動量減少 你孩子表現如何? 救救孩子:污染讓兒童減壽 亞洲國家首當其衝 醫生們形容這種罕見新病與川崎症類似。川崎症是一種罕見疾病,它主要影響5歲以下的兒童。 它的主要症狀包括皮疹、發燒、頸部淋巴腫大以及嘴唇幹裂等。 但與新冠病毒有關的這一罕見新病還影響到16歲以下的青少年,其中少數人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兒科傳染病和免疫學臨牀講師維塔克博士( Dr Liz Whittaker)說,這一病症發生在新冠疫情期間,說明兩者之間有聯繫。 這意味著,症狀有可能與感染病毒後人體內增強的抗體有關聯。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 「極其罕見」 英國皇家兒科和兒童健康學院院長維納教授(Russell Viner)說,大多數兒童治療效果不錯,他們病情好轉並回家休養。 維納教授說這一症狀「非常罕見」。 維納還表示,對這種兒童炎症綜合症進一步的了解或許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有些兒童感染新冠後病情這麼嚴重,而絶大多數兒童卻不受影響或是沒有症狀。 兒童據信佔新冠肺炎病例總數的1-2%,住院的病例不到500人。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兒科和國際兒童健康教授勒溫(Michael Levin) ...

  • 侨友动态
    疫情後的世界:剪頭髮的全新體驗 – BBC News 中文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5月4日,德國南部一家美髮店的情景 德國是最新一個開始逐步解除封鎖措施的國家,德國的美容院和理髮店自從3月23日關閉以來,終於可以第一次開門營業。 但是解封後人們的生活面臨很大的變化,尤其是需要人與人近距離接觸的剪頭髮這件事,更是需要採取全新的措施。 全新引進的措施包括全預約制,不准有客人在店內排隊等候,一定要先洗完頭髮才能開始剪頭髮,最重要的是理髮師和客人都要全程戴口罩。 德國美髮協會告訴電視新聞說,客人可以在剪耳朵附近頭髮的時候暫時取下口罩的束帶,但是同時要用手按壓住口罩,繼續保持口罩遮蔽口鼻。 肺炎疫情:哪些國家經濟能恢復得最快最好 肺炎疫情:生活在最健康的國家是什麼感覺 超級強國:2050年主導世界的五大經濟體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每位客人之間必須維持1.5公尺以上的距離 剪頭髮實名制 與其他的零售商店不同,美容院和理髮店的員工和客人之間的距離更近,因此需要更多的預防措施。 德國政府發佈的指導原則還包括每位客人之間必須維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而且最好不要使用吹風機吹頭髮。 理髮師還必須要戴手套,只有在洗完客人頭髮後,開始剪頭髮的時候才能夠脫掉手套。...

  • 侨友动态
    肺炎疫情中製造傳播假消息的七種人 – BBC News 中文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陰謀論、虛假信息和憶測在社交媒體上泛濫,但是謠言是誰造的?又是誰散播的? 世衛警告疫情危機中假消息蔓延 BBC事實核查:布洛芬和撲熱息痛選擇哪種更合適 隨武漢疫情擴散全球的五大假新聞 BBC Trending的記者瑪麗安娜·斯普靈(Marianna Spring)調查了在疫情期間數以百計的誤導信息,了解虛假消息背後都是誰,以及是什麼驅使他們這樣做。以下是會製造和散播假料的七類人: 惡作劇 一條WhatsApp上的語音信息聲稱政府要在溫布利大球場(Wembley Stadium)做一個巨型千層麵(Lasagna)給倫敦人食用。你會以為沒有人會被騙,但是有些人就是沒看明白這是個玩笑。 舉一個稍為嚴肅一點的例子,一個頑皮的人做了一個假截屏,顯示政府通知接收者,指其由於離家次數太多而被罰款。他認為這樣很好笑,可以嚇唬一下那些違反居家令的人。 他鼓勵自己的粉絲在Instagram上轉發,然後這張圖片又傳到了一個當地的臉書(Facebook)群組,又在那裏被一些居民轉貼了出來,有一個人就信以為真了。 「我不是真的想製造恐慌,」這個搞惡作劇的人說,他不願透露真實姓名,「但是如果他們能相信社交媒體上的一張截屏,他們就真的需要重新評估一下他們在互聯網上消費信息的方式了。」 騙子 另一些自稱是政府或者地方政務機構的虛假文字信息,來自一些想要借全球疫情賺錢的騙子。 事實核查慈善機構「Full Fact」在3月調查過這樣的一個騙局,信息聲稱政府在向人們發放救濟金,並索要銀行賬戶信息。 這條詐騙信息在臉書上流傳。由於它是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傳播的,因此很難徹底查清是誰在背後製造這些假消息。 騙子最早在二月就已經開始通過有關病毒的假消息來騙錢,當時是用電郵告訴人們可以「點擊查看冠狀病毒治療評價」,或者說他們因疫情爆發而有權利退稅。 政客 假消息並非只是來自於互聯網的黑暗角落。 上星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問過,用紫外線照射病人身體或者注射消毒劑是否可以幫助治療冠狀病毒。他這是在猜想,並且斷章取義。 之後,他聲稱這些評論是在諷刺,但此後確實有人打熱線電話詢問有關使用消毒劑治療的事宜。 不僅美國總統是這樣。中國外交部一名發言人鼓吹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可能是由美軍帶進武漢的。 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關於疫情爆發的陰謀論會在黃金時段討論,也會出現在親克里姆林宮的推特帳戶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注射消毒劑「冷笑話」 特朗普稱看到病毒源於中國實驗室的證據與情報總監說法相左 陰謀論者 冠狀病毒的不確定性為陰謀論創造了完美溫牀。 一個來歷不明的假消息說,參加英國一次疫苗試驗的首個志願者已經死亡。這一消息在很多反對疫苗的陰謀論臉書專頁上傳播,而它是杜撰的。 YouTube上有一些後來被刪除的大衛·艾克(David Icke,著名的陰謀論者)訪問,也在散播假消息說5G網絡與冠狀病毒有關。艾克也出現在一家倫敦電視台上,此事被發現是違反了英國的廣播守則。他的臉書專頁之後被刪除,原因是發佈了「可能導致身體傷害的假衛生信息」。 陰謀論還導致了很多5G網絡的桅桿被攻擊。 科學家稱5G傳播病毒的陰謀論「完全胡扯」 內部人士 有時候,假消息會來自一些看似可信的消息源——醫生、教授或者醫院員工等。 但是很多時候,這些「內部人士」根本就不是真的。 一名來自西薩塞克斯(West Sussex)克勞利鎮的一名女子傳出一條語音信息,作出令人恐慌——卻完全沒有根據——的可怕預測,指有大量年幼和健康的人會死於冠狀病毒感染。她聲稱自己在急救中心工作,有內部消息。 她不回應置評請求,也不提供她的工作證明,所以我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是一個醫務工作者,我們只知道她那條語音信息是無中生有。 ...

  • 侨友动态
    西班牙流感:1918年全球大流行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 BBC News 中文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許多科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約18億人)曾感染「西班牙流感」。 如果你之前沒聽說過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這場新冠危機也可能已經讓你知道,在20世紀初曾有一種致命病毒席捲全球。 人們常將它稱作「所有大流行之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數據,在1918到1920年兩年間,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4000萬至5000萬人死亡。而許多科學家與歷史學家認為,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約18億人)曾感染這個病毒。 人類應付大型流感疫症的演變 那場疫情開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尾聲,而它造成的人員損失超過一戰。 在全世界處於新冠危機之時,讓我們回望那場讓世界一度停擺的大流行。當時在那之後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1921年,世界非常不同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1918年的醫學和科學與現在應對疾病的水平相比十分有限。 1918年的醫學和科學與現在應對疾病的水平相比十分有限。 那時的醫生們知道西班牙流感背後有微生物在作祟,也了解這種疾病可以在人際傳播,但他們仍然認為,導致疾病的根源是細菌,而非病毒。 同樣有限的還有治療手段。全球首支抗生素直到1928年才被人類發現,第一支流感疫苗在20世紀40年代才被投入公共使用。 尤其重要的是,當時全民衛生保健系統尚未建立,哪怕是在經濟實力強大的國家,公共衛生保健仍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