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是全球华人普天同庆的传统节日,我们虽然身处海外,也会感到新年的气氛。每年元旦一过,在华人聚集的城市,商家们就摆出各种各样的年货。各华人团体所安排的春宴、节庆表演、花车游行、园游会、花市年节展、舞狮舞龙……等各种活动陆续登场。每日在电视上或电台的广播中都会看到或听到有关的报导。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节的气氛也越来越浓厚了。此情此景,不由得勾起了小时候在缅甸过年的回忆。
我们虽然生长在缅甸,但对于前人留下来的传统,代代相传,各种节庆都会以不同的方式祭拜或庆祝,每个节庆都有它特别的意义和出处。在节庆来到之前,大人们总是在忙着做准备的工作,小孩子则是翘首以待,盼望着节日快快到来。
一年中最大的节庆就算是农历新年,又称春节了。我们住在缅北掸邦的腊戌,地理位置接近中国云南省,所以居住的华人很多,年节气氛特别浓厚。从农历腊月开始,就进入农历新年的准备期了。各家开始腌制腊味,如腊肉、腊肠、腊鸡鸭鹅、火腿等。缅北腊月的天气冷,是腌制腊味的好时候,把腌好的肉类挂在户外,经腊月的日晒和冷风吹过,腌制出来的腊味特别香而且能长久保存经久不坏。一些人家还腌制辣腌菜、辣腌豆腐、梅干菜、萝卜干等,还有些人做些甜酒酿以便在新春期间招待客人。做糕饼的粉类也开始准备,除了面粉是买现成的外,米粉是要自己磨的,先把糯米或粘米洗净用大石磨磨成米浆壓干水分,铺在竹簸箕上晒干,再装入大容器内备用。
到了腊月中,春节的活动就开始启动了。这时家家户户就进行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广东人叫打火灰。全家总动员把家里打扫一番,干干净净的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打火灰后就开始着手祭拜灶王爷了,广东人叫供灶。灶王爷是供俸在厨房的神,传说在这一日要好好答谢灶王爷一年来的辛苦,除了用好菜饭孝敬他外,并拜托他老人家到老天爷跟前说说好话,以保整年四季平安。一般是用三牲水果加几样好菜饭来祭拜,据说他老人家吃饱喝足后,到了天上就会替这家人说好话。
腊月廿七、八,就开始着手制作糕饼,能久放的先做,如鸡蛋卷,油角等。不能久放的则是年廿九才做,比如煎堆、咸水角、年糕、发糕……等。
年三十,又叫年卅,就是除夕,对于华人来说,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了。在中国的传统中,这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远在外地读书做事的,都会尽可能回家团圆。家家户户都准备了非常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拜祭了祖先后,就合家大小热热闹闹的围坐吃团圆饭,也有人叫团年饭、年夜饭。大家吃饱喝足,收拾完毕,就开始准备第二天年初一所需的种种点心糕饼。大人们赶紧把第二天要给晚辈的压岁钱准备好,再看一遍通书,看看第二天几点是供斋的好时辰,以免搞错。孩子们也把妈妈缝制的新衣裤放在枕头旁,准备明天穿戴,在远远近近的炮竹声中,带着满满的期待进入梦乡。
第二天是年初一,早上四、五点家里的主妇就起床准备斋菜斋饭,时辰一到,就叫醒一家大小,向祖先供斋,祈求新的一年里,四季平安,六畜旺相,财源广进……然后大家一起用斋菜斋饭。孩子们也换上了新衣裤,向长辈们拜年,长辈们给子子孙孙派压岁钱,口中一面说着吉祥话;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做生意的人这一天也不开店了,一家大小在家里拿出各种各样的糖果糕点,准备迎接侨团组织的拜年队;全家大小总动员招待拜年团友。拜年团队的大锣大鼓、放鞭炮、舞龙舞狮、打功夫、采青……等等一连串的热闹好戏,把过年的气氛推向最高潮。接下来的一整天,亲戚朋友你来我往互相拜年,谈谈说说,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年初一这天就在这样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的气氛中渡过。
过了年初一,就会选一天开年,必须是双日,初二初四或初六,用三牲水果,再做几个好菜拜祭祖先,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了,祈求一整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做生意的就可以开店,做工的也可以开工,外地读书工作的人也回去继续学业、继续工作了。
我们就在这忙碌快乐中过了我们的“年”。想想我们小时候在缅甸过年,节日气氛特别浓厚,那种忙碌中的盼望和期待,以及节日的热闹和欢乐,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