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华中"

  • 侨友动态
    再谱百年华中情——为《百年华中情续编》征文而作

    温馨提醒:我们特刊编委会已经在着手《百年华中情续编》的工作,也已经接近截稿的日期,希望老师、同学们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为自己,更为母校留下史迹。 《百年华中情》纪念特刊甫一面世,便迎来了各地师生、读者的热烈回响,倍加追捧。之所以大家津津乐道,是特刊的内容触动了大家的心弦。远逝的岁月,大金塔下伊江之滨,校园生活带给我们美好幸福的情景历历在目,师生情谊、青葱岁月,恍如昨日。故事是那么真切,那么动人。 是以,大家纷纷著文赋诗,抒发感言,情怀。最早是美国洛杉矶校友发起,接龙游戏,倾吐对母校的深情挚爱,有喜有忧,虽天涯咫尺,时过半百,情真意切,淋漓尽致。真没想到特刊如此炙手可热 ,如此走红,一时间洛阳纸贵。 她还冲破了国界,走出异国图书馆、博物馆和报社,也不乏有评论加以赞许。《百年华中情》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硕果。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还有能文善著的师长、学弟学妹的佳作未能收录在《特刊》,成了遗珠之憾。 再者,在《特刊》〈编后语〉提到“要把创建时期与战前悠悠走远的时光从新拉回眼前,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也许这句话触及到读者的心怀,华友青年社的曾勤博从哈佛大学图书馆找到《陈又新先生小传》(朱建著)的文章。陈又新先生(1913—1968)是华中建校第一届毕业生(1928年6月)。回国后成为著名的小提琴家、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教育奠基人。我们又收集到《复办第四届初中毕业纪念刊》、《复办高中第一届、初中第五届毕业纪念刊》的珍贵资料和照片,还有,《新中国成立前后缅甸华侨的政治立场考察》(姜帆著),这些史料凸显了缅甸华侨中学在人文教育的塑造和社会动态。 忆往事,怀远人,学风建设,校园生活等投射到特刊上,《百年华中情续编》应能再现当年风华,将是一本洋洋洒洒、林林总总的精美版特刊! 期待!                                        征文通知: 稿件请于2022年9月30日前电邮至 huayouyouthclub2021@gmail.com 。 联系人: 黄焰光 微信号:wykwyk07 杨胜富 微信号:anthonyhyang 编纂委员会 2022年6月13日...

  • 侨友动态
    贺华中百年校庆盛典(丁文明)

    旭日东昇映钟楼, 清晰钟声荡春风。 茁壮育苗沐春露, 蒸蒸日上勤练修。 金塔脚下聚菁英, 萊江岸边亮歌欣。 华中师生齐欢庆, 庆校百年面貌新。...

  • 侨友动态
    难忘的母校华中岁月 《高中第十六届(革新班)肖湄琬》

    母校华中一一缅甸华侨中学,在缅甸华侨史中占有着极其辉煌的一页。从1921年成立至1965年被政府收归国有,44年的沧桑、44年的历程,为振兴中华、为缅甸华侨社会进步、为发展华文教育、为弘扬中华文化、为促进中缅友好交流、为社会培育良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有幸于1955年进入缅甸华侨中学就读。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毕业后又继续在学校的缅甸学制上九年级、十年级。前后八年的学校生活,母校教书育人的严谨治学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项举措,给了我、给了每个学子深深的教益,母校难忘的多彩岁月给开花散叶在世界各地的莘莘学子留下深刻印象:  一、入学 从入学开始,就显现出学校严谨的治学学风。每个欲步入校门的学生,无论他是校董名流的孩子,还是本校教师子弟,一概须参加学校招生考试。招生考试每年春、秋季各举行一次。两季入学的学生分为同一年的上、下两年级。如初(中)一年级上、初(中)一年级下、高(中)一年级上、高(中)一年级下,以此类推。录取生分正取和试读两类(正取生为招生成绩及格生,试读生为有不及格科目者。试读生入校就读后如成绩及格,正常升学,如不及格,留级再读)。名单在当地发行量较大的华文报章登出,如两类名单中都不入榜,那就无缘该校,或等待下次再考了。 学生编班后,选举班干部(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各科代表)和若干名学生会干事。根据招生考试录取名单的排位和班主任介绍,成绩较优良的学生一般获提名当选。班干部组成后选定班名,以票数多者定名。由于每班均有班名,如革新班、海鸥班等等,毕业后,通过了解对方班名,可大致知道对方何时在校就读、比自己高班或低班。  二、师资 缅甸华侨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据了解,有从西南联大、上海复旦大学、仰光大学等名校出来的学生、有本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年长教师知识渊博、讲课生动,青年教师奋进好学、钻研业务。许多教师以他们的良好品德、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令学子们终生受用无穷。 三、教材    学校采用的是缅华教师联合会统一规定的香港商务印书局出版的爱国进步教材。教材的确立,确保了学校热爱新中国、传承华文教育、掌握基本知识、沟通中缅交流的正确方向。 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 1、学生每周上课五天半(周六半天),课程仿照中国国内设置。 初中:语文、缅文、英文、算术(初一)、卫生(初一)、代数、平面几何、历史、地理、植物(初二)、动物(初三)及每周各一节的音乐、美术、体育课。记得时任音乐老师郭光华教学热情高涨,几乎每节课教一首新歌。不少回国校友回忆,我们会唱的新中国歌曲不亚于国内同龄学生,可能还多于国内学生。 高中有:语文、缅文、英文、代数、立体几何、三角、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及每周一节的体育课。 为了让学生劳逸结合,每天放学后,全校学生按班级到学校操场做广播体操。 2、上世纪50年代末起,增加时事讲解活动。在时任教导主任萧维梅指导下,学生会主管干事抽调各班班长,将一周之内发生的主要世界大事、祖国大事、缅甸大事综合整理成稿,在每天早自习时间到各班宣讲,开拓学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角度和视野。为增强学生对时事讲解的重视,在学校学期语文考题中,必有一题时事题,占百分中的十分。 3、每周一篇周记(包括缅甸学制班)交班主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也锻炼...

  • 华文文苑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百年华诞庆典》邀请函

    母校华中创办于1921年,已走过了一百零二年辉煌的历程。今决定于2023年2月20日举行母校百年华诞庆典,欢迎校友们回校欢聚一堂,共忆难忘岁月,共叙师生、同窗深情。...

  • 华文文苑
    我的华中情《忆高中毕业一甲子(上)》(黄月琴)

    黄月琴      2021年10月份收到我们缅甸华侨中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特刊(百年华中情)。翻开精美版的书本,我如饥似渴地翻看标题和图片,后来再选择一些急先想阅读的文章读后,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和感到非常亲切,也激起我的思绪和回忆。     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毕业都是在仰光华夏中学就读。但从在华夏上小学五年级开始,我就和华中结下了感情。因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毕业我一直都在学生会里当干事,特别是在初中毕业那学期我还当上学生会的主席。那时每年的春节仰光的华侨团体都在华中举办春节文娱广场,而且每年我都有代表华夏去参加当服务队员。初中毕业后,我就约了龚慧丽等几位同学到华中去报考读高中。在读高中三年里我一直都被班上同学推选去当学生会干事,因此在这三年的春节文娱广场期间我都有参加我们学生会摆的卖冷饮和点心的摊位里服务,主要是当收银员。 左:华中建校九十周年特刊,右:华中建校百周年特刊      在搞学生会工作这三年里,第一年我被分配在学习股里工作。后来一直被分配在整洁股里当股长。每天由我们整洁组的组员在规定的休息时间里去各班检查教室的清洁和桌椅板凳的整齐並打分。毎星期六统计一次,评出分数最高的班,在周一的周会上当校长或教导主任和生活指导讲完话后由我这个整洁组的组长上台将一面写有"整洁冠军"的流动红旗颁发给得分最高的班。     在高中三年参加学生会工作里我认识了不少其他班的同学如杜美玲、郭丽琴、康宁英、李佩、黄明秀、林淑金、李如彩、许汉民、李发新、林华明、陈宝琛和洪敦福等。     我们班是由华中初中第21届甲流星班和乙飞轮班毕业后还畄下来继续读高中的同学及像我这样在其他学校初中毕业后转来华中就读高中的同学组成的一个班,我们这个班是高中第十七届,取名为朝霞班。我们班原来共有四十几个人,但高一和高二有退学回国就读的孙秀贤和黄国良同学,有转校或退学的周丹娓和胡鸿瑞等十几个同学,到高中毕业时只剩下34人。 左:华中学生会仰光市区景点游,右:华中朝霞班(高一)仰光市区景点游      高中第一年是郑工千老师负责教我们班的语文並当我们的班主任。郑老师是山东人,一口浓重的山东口音,语速又快(同学们给他一个绰号叫"机关枪"),所以我刚上他的课时经常都不知他说什么,但后来慢慢地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因为郑老师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昆明西南联大毕业出来的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资深老师,因此当年我受益不少。     高中第一年是我在华中过国庆的第一年,因这年是1959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头个十周年的国庆,因此我们学校决定在国庆节十月一日的晚上全校每班都要表演一个节目来隆重的庆祝国庆。为此我们班就由杨允忠老师来指导练习,成功地表演了"抢新娘"舞,主要演员有黄娇英、郭秀梅、黄杰章和苏友华。 华中高十七届朝霞班荣获校运会亚军畄影      在这年的国庆节那天,我们班的同学在下午五点钟前就来到班上,先排好桌椅板凳,将教室佈置了有庆祝国庆气分的标语和图画,然后就摆出在餐馆订来的晚餐,先由班主任和班主席讲话,然后就开始用晚餐。用完餐,收拾好餐具和打扫完后我们就开始自由活动,聊天的聊天,在校园内散步的散步。晚上到全校的庆祝十周年的文娱节目开始时,我们就搬凳子到礼堂去坐着看各班表演的文娱节目。文娱节目结束后不久,喇叭声响起了跳集体舞的音乐,我们有兴趣的同学就下去雨盖操场去跳集体舞,直到结束我们才回到教室休息,直到天亮我们才回家去。     高中三年级是吳子帆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並负责教我们语文。吳老师出生于福建省。他毕业于上海大学,诗歌、音乐、戏剧样样都精通。他不但学识渊博,还能写出一手钢劲工整而漂亮的黑板字和钢笔及毛笔字。他给学生讲课时不但声音宏亮而且字正腔圆。吳老师在学校主要是负责当总务主任,工作很是繁杂,並且在1961年这一年学校为公演"红霞"歌剧来庆祝国庆,因此他有时下午放学后,还要为排练当导演,即使这样,但並不影响他的教学,每次上我们的语文课之前,他总是事先认真的备课和认真批改作业。他还经常当着我们的面批改我们的作文,及时指出和改正我们写的不对的地方,因此高三这年是我受益最深的一年。...

  • 侨友动态
    触景抒情

    母校华中校园视频(2021年12月) 以上是近日在网上流传的“飞哥缅甸说“视频—–《缅甸华侨中学(1921-2021)华中情!建校一百周年特别纪念》。 从视频中第一次鸟瞰华中校园,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华友们纷纷以各种方式留下感言。 以下是《触景抒情》感言,请大家踊跃抒情,一起交流,共同分享。 (1)朱徐佳(洛杉矶)      看完了飞哥拍的视频,勾起了无限的回忆。正是: 记得当时正年少 一同学习在母校 集体生活趣事多 梦回校园已夕照 (2)马越民(西安)     《步 徐佳原韵》 一腔怒火心中烧 恨我无力返母校...

  • 诗词歌赋
    怀念母校《华中》(黄耀廷)

    百年华中情意深 当年先贤意志坚 群策群力排万难 侨胞子女有書读 大金塔下闪金光 钟楼建在伊江边 44年的辉煌岁月 造就精英万万千 华中桃李遍天下 为了家庭和社会 各显神通作贡献 报答母校恩师情 特刊在手如影片 幕幕精彩显眼前 华中生活永怀念 美好回忆伴终生 如今享受好生活...

  • 侨友动态
    缅华侨教事业的丰碑《热烈祝贺华中建校百年特刋问世》(苏顺路)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      2021年10月,万众期待的华中建校百年特刊终于问世。回眸2019年,仰光华中校友会传来喜讯,2021年仰光将热烈庆祝华中百年华诞。内容包括出版华中百年华诞特刋,举行庆祝典礼,文娱晚宴等,更新鲜的是将组织旅游团到伊江三角洲著名的"伟岛"海滩游玩。洛杉矶华中校友们闻讯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到时赴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初,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初我们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此疫可能不至于影响2021年的百年校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迅速漫延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彻底打消了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美国的感染疫情有少到多,每天成千到上万,后来八九万,犹如夏天的野火燎原,冬天的风雪漫延,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累计确诊四千多万,死亡七十五万,排名世界第一。各国航空往来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纷纷去打疫苗,长期闭门不出。有的校友得此病,甚至个别校友离世,终日不得安宁。 前排: 吳传中 魏木土老师 林荣富 苏顺路, 后排: 周淑屏 周淑霞 黄月琴      幸运的是2020年,缅甸的疫情一直寥寥无几,此时此刻,世界各地华中校友百年特刊投稿工作顺利结束,华中特刊编辑出版工作如期办理,我们把希望寄托到饱览特刊上,掘指而数,就在此节骨眼而,紧要关头,缅甸疫情突然恶化,2021年6月到8月,当日确诊过万,当日死亡过千,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鸡飞狗跳,人人惶惶不可终日。我们真担心出版工作搁浅不动。可敬的是特刊编委,坚持工作,日以继夜,终于传来特刊即将印发的喜讯。     在洛杉矶华友富商郭忠信先生的大力支助下,2021年10月中旬,洛杉矶华友会收到了大量精美的"百年华中情"巨刋,並且迅速分发给每位华中校友,大家如获珠宝,手捧特刋贪婪而阅。 吳传中...

  • 侨友动态
    庆华中百年诞 勿忘此俩老師 (叶国治 )

         今年是缅甸华侨中学的百年诞辰日子,学子们及家属们都兴高采烈,原想热烈庆祝却被突发的新冠疫情打断。美国洛杉矶的华中校友发起以文字的接龙活动纪念母校华诞,又有一番格外兴趣和意义。      大家都认为,纪念华中要发扬华中精神,继承华中传统。华中精神和华中傳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那股冲天的牛气,就是那种敢于向邪恶势力冲撞的勇气,就是那种追求科学真理的顽強精神。但是,这种不畏困难、勇于進取的精神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的師長的谆谆教导、潛移默化的行为里学來的。一九四八年重建华中的教职员里就有这樣一批人,学生们喜欢,而日趋腐败的旧势力人士不喜欢,他们脅迫校董会开除这批人。     比如校务主任李行健。他虽然只在华中一年。但他是个有经验的教育家。我们应该纪念他感谢他。     李行健,原名杨立賢,楊一波(1900一1981),云南省路南县人。他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政法学院。1926年被李大釗派到山西省担任共青团太原地委书记。1927年6月共青团山西省委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书记。1931年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后到莫斯科畄学。后担任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导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云大附中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迁往路南县。杨一波是路南人,他与故乡父老和各界人士磋商后,当地騰出一些祠庙和房屋作为校舍。他经常邀请昆明一些教授、学者來石林旅遊,並给附中学生授课。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一些队员赵渢、李凌等便在附中任教。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內战,昆明白色恐怖笼罩,李行健等一些民主人士便出走缅甸。李行健、陈振华等人便在重建的华中工作。华中护校学潮后,李行健这批人便转移到新建的南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扬一波在中央担任扫盲委员会付主任,民主同盟中央组织部付部长等职,是全国政協第三、四、五届委员。路南县中学(原云大附中)師生员工感恩楊一波对该校贡献,便在优美的校園里树立杨一波的半身塑像,让人们永遠銘记他。路南縣现在改名石林县。      还有一位老師徐曰琮,1921年生,江苏常州人。牛年生的人有牛气。他1939年至1941年3月,在西南联大商学院经济系学习,曾任学生会干事,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4年,在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任教务主任。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有一批队员如楊章熹等也在这间学校任教。內战爆发,徐曰琮转到鄂豫皖觧放区第13旅45团任民運队长。1947年來到缅甸在仰光華侨中学教書。后來转到南洋中学教书。1953年至1958年任南中校长。1959年回北京,在中国新闻社工作,曾任编輯、记者、总编室主任、新闻部主任。1982年12月离休。1995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原北大缅文系教授施振财,云南军区缅文教授都是他教过的学生。徐在南中学生中赞誉很高,但在华中只教了一年,华中学生对他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对当年华中那场学潮,他就说过是一场国共爭夺领导权的斗争。纪念华中百年,那些曾经在校教过书流过汗的老師,都是值得我们感念、感恩、永遠銘记的人。 3/10/2021...

  • 侨友动态
    《共庆母校百年华诞》华中百年1921-2021

    2021是母校华中建校100周年。昔日的莘莘学子,以发自内心的语言,憧憬着百年校庆的到来。期盼着与同窗好友相约于校園,在䇄立的钟楼下、玉兰树旁再次相聚,执手共敍舊日情。 突发的疫情,骤变的局势,瞬间打破了学子们的重聚之梦,百年校庆变得遥不可及……。 期盼風雨过后,彩虹再现,你我重逢于钟楼之下、玉兰树旁,延续我们的百年之梦,在历史中留下我们的一条足迹。   (一)苏金安(高十一届钢链班)1/13/21三藩市 遥想当年,一九二一 广庇曾公,献地义举 从此华中,开天辟地 累累硕果,声誉鹊起   欣喜百年,二零二一 不求而遇,莫大福气 错过此机,遗憾唏嘘 相约而至,此生足矣   钢链同窗,五九东西 你奋我斗,壮心不已...

  • 诗词歌赋
    牛年生的华中有牛气(叶国治)

    华中母校诞生于牛年 牛脾气勤劳勇敢絲儿不減 我们时刻和祖国心连心、同呼吸 祖国有难,我们痛心,群起支援 日寇侵华,惨案连连,…… 五卅惨案、九一八事变、芦沟桥血涙….. 我们义愤填膺,义卖、集会、捐款 日寇侵缅,我们参加缅华战工队 抗日,尹坚君同学的鲜血不能忘 我们捐款、捐飞机、支援神聖抗战 槍口对外,日寇投降、中国胜利 我们流淚狂欢,华中复建伊江旁 蒋氏政权,贪污腐败 欺压人民,发动內战 我们和祖国人民一起反內战,争民主 1948年的“学潮“是我们牛气爆发 王汉斌校友是我们的榜樣...

  • 诗词歌赋
    《七律》 为母校华中百年诞辰而作(林郁文/林枫)

    【前言】缅甸华侨中学创办于1921年,1965年因被缅甸政府收归国有而停办。今年是她的百年诞辰。 。 旧梦依稀广庇楼(注1), 书声朗朗九文州(注2)。 瑞光塔上朝真祖(注3), 茵雅湖心荡小舟。 沧海月明游子泪, 山河浪恶旅人愁。 青衫零落回头望, 惟见伊江日夜流。 。 注1:  “广庇楼”位于华中校园中心位置。为记念华中创校时,当年缅甸的知名侨领曾广庇先生将位于仰光九文台的一座洋楼和周围的十一英亩园地捐赠给华中。此洋楼后即取名为“广庇楼”。 注2:  “九文州”即“九文台”。为押韵改“台”为“州”。 注3:  此处的“真祖”指“如来佛祖”。...

  • 侨友动态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华中(叶国治)

         1948年华中复办。当时有一首代校歌:重建旧华中,揚我新校风,整肃而能动,致实更持公。作曲是音乐老師傅明基。作词我猜想是楊章熹老師(因为楊在缅时间长,比其余老師更了解华中,而且他有文艺素养。)     1948年华中被国民党势力脅迫下,欲开除的進步老師有:李行健、楊章熹、陈白澄、徐曰琮、陈振华……他们都转入新創办的南洋中学。他们都是倾向解放区的民主進步势力。华中复学后由政治倾向不很明显的李国华主持。不过,后來华中又聘请了一些進步人士。如姚黎明老師,他是广东南方日报的编輯,1949年仰光暑期,他是给学生们介绍讲释<蝦球传>报告。当时重建的华中,教职员工总共不到60人。当时还有从国內被白色恐怖迫走海外的音乐老師徐守廉,他在昆明搞民主运动,在闻一多被暗杀前逃亡缅甸的。     华中,在传播中华文化,促進中缅文化交流方面,起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对华中有过鼓励和支持,但是,在內战失败后,龟缩台湾,却把华中拋弃了,不提华中了,不是我瞎说,有書为证。     这本书,就是台湾省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出版的一套丛书中的一本<缅甸>单行本中。这套丛書是讲国民党在海外各国的华文教肓,以国为単位出单行本,分:印尼、泰国、马來亚、印度、缅甸、越南、美国……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的。      <缅甸>这本书我看过。作者是芦伟林。他曽经在缅甸仰光国民党報纸<国民日報>当过记者和编輯。也是这个芦偉林,1950年他帶领一帮崇德学校不明事理的学生去沖击南洋中学,企图挑起纠纷。在<缅甸>这本书中,他说缅甸有华文学校一百多间。在仰光才有中学,他只讲到親蒋的中正中学和崇德中学。而仰光两所赫赫有名的最高华文学府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他一字不提。华文小学,他只提到21条街的国民小学。国民小学原校长是陈孝奇。他参加了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在学校的课本教材选择上与校董内的国民党顽固派有过争吵和分歧,所以芦伟林在書中拼击陈孝奇。     <缅甸>一书不提华侨中学,是不是就抛弃了親新中国的华侨中学呢?想到当今在台湾省的中国国民党想搞独台,连“中国“两字都想刪掉,一点也不奇怪。     华中,是历史的产物。百年历史的华中,也是在历史的潮流中成长、壮大、变革的。看待百年的华中,也要用历史的眼光。华中的变,是在1948年的学潮中。这种变,不是学生们不听话,不是学生们受盎惑,是学生们追隨着祖籍国人民的腳步在前進。时代变了,祖国在那里?祖国就是新中国。祖国首都就是北京,就是天安门。所以,新中国一成立,海外学子就涌起一股回国潮。1948年入读华中的学生就很多,施振财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缅文系教授缅文,王子宗回国後在云南军巴教授缅文,郭煥珍回国后在北京新成立的北京午蹈学校当教師,陈瑋瑛当钢琴伴奏。在社会主义建设各行各业都有缅华学子。     在北京有华中的老校友告诉我,王辉(48年华中学最恨的国民党仰光支部书记)的儿子从台湾到大陸参观旅游,北京侨委人员一视同仁親切接待。说明两岸一家親。同文、同种、同脉。中国应统一、该统一、必统一。 。...

  • 侨友动态
    缅甸历史最悠久的华文中学——华中(杨胜富)12-28-2020

    今年(2020年),疫情未能浇熄人们的热情,仰光大学和缅甸电影界用各自的方式庆祝属于自己的一百周年。大金塔下,伊江之滨;海鸥翱翔,星火灿烂,缅甸华侨中学(以下简称“华中”)校友们也迎来明年的一百周年校庆,有的为母校一百周年纪念特刊《百年华中情》投稿,有的已经开始编排文艺节目了。 华中曾经是缅甸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华文中学。从1921年创办至1965年停办,华中培养了一批批的知名运动员、政治家、企业家、外交官等人才,其中最知名的校友是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 1939 年,华中师生在校舍前合影留念。此图展览于厦门华侨博物馆。 小时候,白天我常在外婆家,看见外婆常常有客人、朋友,来访问,有的来排练节目,有的来喝茶聊天,我看着他们为一年一度的新春联欢晚会做些准备。因我还小,我没完全了解他们的谈话。但是,我感受到他们对培养他们的母校、他们成长的校园的感情有多深。 我外婆出生于1948年,是在缅南有机会上华文中学的最后一代的。1960年,她入读“缅华最高学府”——华中,认识了来自仰光、景栋、棉城(毛淡棉)、渺名、丹老、勃生、南渡、竖榜等地的朋友。 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华友接触,由于我在唐人坡长大,身边的阿公、阿嬷辈的不是华中校友,就是南中(全称“缅甸南洋中学”)校友。他们不时地告诉我童年的经历和华侨华人史。听多了,就发现华中在缅华社会与中缅关系的发展中的角色地位不可磨灭。 20世纪初,缅甸华侨人数已达30万,华文学校陆续兴起,但仅限于小学,中学尚无一所。为给华侨子弟升学,当地华侨在知名侨领和教育界人士的领导下在著名侨领曾广庇捐赠的九文台一座洋房,园地11.07英亩创办了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中学。 那时,缅甸华侨和中国的关系日益频繁。华中后来也有很多校友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校园内还建了座远征军纪念亭。因为当地华侨在抗战做出巨大贡献,孙科(孙中山长子)、蒋宋美龄、林森、李宗仁等十多名民国政要还为华中1939年度毕业特刊亲笔题词。 孙科(孙中山长子)、蒋宋美龄、林森、李宗仁等十多名民国政要为华中1939年度毕业特刊亲笔题词。 1942年,日本入侵缅甸,学校不愿为日所制,决定停办。驻缅英军将华中校舍用作屯粮库。英军撤离时,因形势危急,放火烧毁校内建筑。校园满目疮痍,仅留钟楼未能焚毁。 1945年,日军投降,但因战时破坏严重,学校1947年才能复办开课。 1948年,因多种历史原因, 60余名进步教师遭到解聘,华中校董会决定不举行期考提前放假,师生遂组织护校委员会发起护校运动。由于复课一时无望,护校委员会解散,部分进步教师筹建新校——南中。 不久,校董会聘请战前就在华中执教的李国华女士出面主持校务。她一上任就立刻聘回大部分旧老师,复校开课,并不失时机巧妙地把华中师生分派在本校和新创办的南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前夜,即1949年9月30日晚上,华中师生连夜赶制五星红旗,第二天早上升起五星红旗。全校师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站在热爱新中国的最前沿。从那时候开始,华中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进入了新时代。 1942年英军撤离时,因形势危急,放火烧毁校内建筑。校园满目疮痍,仅留钟楼未能焚毁。 华中校园曾是缅华社会最理想举办大型活动的场地——校园面积广,校内设施完善,在社会上影响力大,师生志愿服务者众多。就在这儿,缅甸华侨华人欢迎诺贝尔奖得主印度诗圣泰戈尔,追悼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 缅华主要侨团一年一度举办的“春节文娱广场”包含大型文化、体育、商业活动,真像极了近几年来在仰光举行的“锦绣唐人街”春节活动。 1960年10月4日,周恩来总理接见缅甸文化代表团,其中22名为华中代表。 华中学生不但在学业方面优秀,而且在课外活动也表现的很好。为缅甸国家队培养了很多运动员:校友徐季英、徐小英、徐新英、康宁英很荣幸有机会与中国第一位女子世界乒乓球冠军邱钟惠比赛。 钢链班同学在广庇楼(学校办公楼)前合影。身后露出的三角顶是中国远征军纪念亭,可惜已改造成喷水池,甚憾! 华中学生在文艺表演艺术方面也很出色。1962年,华中腰鼓队参加缅甸独立节游行,获得了时任总统吴温貌授予的第一名奖杯。 1962年,华中腰鼓队参加缅甸独立节游行,获得了总理吴温貌授予的第一名奖杯。 因为学生们的能力很强,他们常被邀请参与中缅友好活动项目。1960年,为庆祝签订缅中边界友好条约,缅甸政府派出大型文化代表团,其中22名为华中代表,他们与缅甸著名艺术家、电影明星同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演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领导亲临观看。那时,杜美玲同学还得到了周总理口授送她的“剑舞”服装道具。 杜美玲身着周总理送的“剑舞”服装道具。2015年,她把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服装捐赠给北京华侨历史博物院。 1962年6月,华中学生参加泼水节“瑞苗胞抱”花车队。 几个月后,周总理又带着400名代表访缅,华中学生又被邀请参与翻译工作。 1965年,时任缅甸政府宣布将全缅私立学校收归国有,华中也被宣告结束华文教育,之后成了仰光大学分校,但是,“华中精神”不灭,校友们至今还积极参与侨社、中缅友好工作。 如今,校友们在各自领域回报社会。2008年,缅甸遭到“纳尔吉斯”飓风入侵,华中校友会马上向缅甸的人力资源部捐款,有很多校友还亲自到灾区实地进行救援。同年,祖籍国四川省汶川发生八级强烈大地震时,他们也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捐款了。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华友们都积极捐款支持缅甸和中国的抗疫工作。 风雨百年,不坠凌云之志,校友们已遍及四海五洲。虽然离校已有几十年,他们的“华中情”还很深。无论去到哪里,当地校友都会争取时间欢迎自己的校友。校友会不仅在仰光,美国北加州、洛杉矶和中国香港也各成立了校友会,桑榆未晚,不忘家国,不忘母校,守望相助。 校友们在2020年度华友新春联欢晚会演唱《我的祖国》,此歌曲是我会在70周年国庆的缅华各侨团合唱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华中虽然在1965年停办,但繁星点点,生生不息,华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及华人子弟成立了“华友青年社”,冀望我们能通过青年社发扬“华中精神”,毋忘校训,弘扬文化,励学自强,爱侨爱乡,贡献社会。 作者:华友青年社主席 杨胜富(第三代华中后裔) 华友青年社首届全体理监事,后排中间为作者。 …………………………………………………… 评论: 叶国治(12-30-2020)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华中     华中,在传播中华文化,促進中缅文化交流方面,起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上,中国国民党对华中有过鼓励和支持,但是,在內战失败后,龟缩台湾,却把华中拋弃了,不提华中了,不是我瞎说,有書为证。     ...

  • 侨友动态
    守望相助,奉献爱心

    三地“缅甸华侨中学校友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故乡缅甸的爱——捐款...

  • 侨友动态
    华中 – 缅甸最悠久的华文中学 (杨胜富)9-9-2020

    在阅读文章之前,介绍一段作者与朱雪雪在微信中的谈话。 《雪雪:很高兴认识您,我最近在 Face book 上读到一篇 Anthony Aung 的文章,很有您的影子。是9/9/2020 发表在 Myanmar Times.  题目是: Hua Chong – Myanmar’s oldest...

  • 侨友动态
    华中钟楼的滄桑(阿凱)

            槪述缅甸华侨中学校舍的演变历程: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入缅甸,仰光沦陷。学校被迫停办,当时英军征用学校囤集粮草和战用武器军火,英军撤退时放火烧毁整座校舍,仅留下残废的钟楼…… 现将原有的战前2张旧相片,另加抗战胜利后的2张纪念相片,组成一组较完整、可对比的华中校舍照片,以资纪念。 这些相片是曾福才老师收藏的宝贵照片。曾经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跟随曾老师带回国内,又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还是幸运地,跟随曾老师移居香港而得到保存。 (1)自1921年2月15日缅甸华侨中学正式开办至1941年底,日本侵略军入侵缅甸,1942年3月8日仰光沦陷,学校被迫停办。 1921-1942年期间,由缅甸侨胞所创建的缅甸华侨中学校舍原貎。   (2)1941-1942年期间,緬甸华侨中学校舍其中的钟楼部分。 註:以上(1)、(2)两張相片为曾福才老师於1941年初华中毕业前收存的旧相片。   (3)1941年底缅甸发生战事后,华中的原校舍被当時的英军徵用当倉库,1942年3月8日仰光淪陷前,英军撤退時,被燒毀的整座校舍仅畄下令人心酸的殘废钟楼! 註:以上(3)为校友丘月警赠送曾福才老师惠存的相片。   (4)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条件投降,仰光光復。...

  • 通知通告
    重塑华中(马越民)

    旭日照钟楼 流光溢彩 红歌高唱云天外 校友立壮志 豪情万丈 同侨团结绘新图 横批:重塑华中          ...

  • 诗词歌赋
    贺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成立百年(华中一九五五年高中毕业生  马越民)

    贺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成立百年   旭日照钟楼 流光溢彩 红歌高唱云天外 校友立壮志 豪情万丈 同侨团结绘新图 横批:重塑华中   华中一九五五年高中毕业生  马越民   2019年12月28日    ...

  • 侨友动态
    华中的荣耀,我们的荣幸《1960年参加缅甸文化代表团访问祖国的记忆》(高中第18届巨龙班 朱雪璋)

    1957-1962我入读仰光华侨中学,在宽阔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我们人生最美好难忘的时光。在这里我受到了德,智,体全面的教育,更是遇到了难能可贵的参加缅甸代表团访问祖国的美事,令我终身难忘。 1960年中缅两国总理签定了两国边界的协定以及互不侵犯的友好条约。同年9月缅甸派出300余人的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华中歌舞队以下师生有幸受邀参加了代表团:萧明寿,郭缅生,陈锡勇,朱雪璋,林碧月,陈真珠,唐金玉,邱智琼,张秋玲,黄素明,江芬兰,黄娇英,陈宝珍,杜美玲,杨玲群,徐世英,林锡龄,陈子和,萧復兴,丘思基,周明德及林荣顺共22位。 全体22位华中团员欢欣鼓舞,心情激荡,都明白这一使命来之不易,任重道远,决心以百倍的努力完成任务。全校师生代表及中国领事馆举行欢送会鼓励我们。遵循缅甸风俗,萧维梅教导主任亲自带领我们前往大金塔及和平塔礼佛求佛祖保佑,出师利好,平安吉祥。 经过紧张的节目排练,有序的准备工作,我们于9/19/1960 晚从仰光乘飞机经昆明转北京,下榻长安街上新建的民族饭店。           出发前萧维梅教导主任带领全体团员到大金塔礼佛       9月30日,周总理代表国家宴请各国政要及友好代表团,我们非常荣幸地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十周年国庆的国宴,感觉万分激动。 10月1日清早,我们来到了日思夜梦的天安门观看庄严的升旗典礼,之后,我们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下的红色观礼台观看国庆游行。居高临下看广场上一个个解放军方队和武器装备以及群众队伍举着建设成就的标语牌走过,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看到雄伟的天安门广场,看见工农兵群众浩瀚的队伍,感到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心潮澎拜。能参加国庆观礼是一件珍贵的荣誉。 10/2 和10/3 我们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作了2场演出,中缅双方政要,各国嘉宾,首都文艺界人士都出席观看表演,得到一致好评。                        ...

  • 侨友动态
    回忆华中喜迎百庆(苏顺路  洛杉矶  8-9-2019)

    华中钟楼      1921年2月,缅甸华侨先辈,高瞻远瞩,在首都仰光九文台地区,曾广庇先贤捐献的宽扩用地,兴建一所华侨学校,美名华侨中学,简称华中。校园正门入内,漂亮的校舍正中,耸立著高大的红砖钟楼,宏伟壮观,这在当时,不但在各地华校中绝无仅有,政府及其他族裔侨校中,也无处可寻,独佔鳌头。 华中复办第一届艺海班高中毕业照(1951) 左至右 第一排:郭金枝,陈惠英,林秀珍,陈水宝,黄如娣,杨柳青,朱励嫦,杨云 第二排:郑文金,丘航举,胡艳钦,黄文殿,施振财,李现龙,刘福春 第三排:郭缅生,刘炳彰,丘国壤,班主任朱仲玉老师,彭华汉,郑南星,杨振隆 自1921年华中开办,至1965年华中被封,除日本侵佔缅甸,被迫停办几年,华中历经40多年,培养造就了成千上万优秀学生。许多学生参加抗战。参加解放战争。 1949年新中国诞生,许多学生毅然回国,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充分体现了爱国革命精神。 华中学校领导,老师,毕业生集体照(1951) 缅甸华侨,一贯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文化,重视华文教育。中国解放后,新思想,新教育制度,迅速遍及东南亚各国,遍及缅甸。全缅各地,城镇乡村,甚至穷乡僻壤,边远地区,凡有华侨之地,华校兴起,如雨后春笋。首都仰光,华侨中学与南洋中学,开办高中。各专区首府与县城,开办初中,广大的乡村开办小学。短短几年,学生人数激增。许多高中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热爱祖国,发展侨教,加入教师队伍,积极投入到新教育工作中。 华中复办第二届新力班高中毕业照(1954) 左至右第一排:卓碧锟,罗梅英,林抱治,戴伯瑞,锺联生 第二排:陈素娥,黄柏濂,杨允忠,洪士连,陈锡岑,王石狮(陈恆昇缺照) 1951年,华中复办高中第一届毕业生21人。洛杉矶有丘国壤学长,加拿大多伦多有陈惠英学姐。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只联繫到以上两位。大部分毕业生现状不明。 1954年,高中第二届新力班毕业生只有12人,可谓廖廖无几。当时各地华校急需有资格的教师,根据王石狮学长口述,各地向华中抢著要人。洪士连(毛淡棉)。杨允忠,林抱治(渺名)。王石狮(卑謬)。黄柏濂(瓦溪码)。陈素娥(曼德勒)。戴伯瑞(中国女中)。罗梅英(仰光)。卓碧锟应聘后因重病,无法赴任。陈锡岑,锺联生,陈恆昇三人回国。因此,几乎都投入缅华侨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