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尊法
家父陈尊法,原名陈春法,曾名陈存华,笔名:沙云、陈樽,厦门禾山坑园村人,1922年4月28日出生于缅甸勃生直甲镇;1941年加入中共侨党。18岁始,从事缅华华文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爱国爱乡,不图名利地位,不计较报酬,矢志不渝坚持爱国主义教育。1962年,在缅甸仰光《人民报》《中华商报》任记者、编辑,舞文弄墨宣传新中国及中缅胞波友谊。1971年回国,安排在厦门合成氨厂任办公室主任;1979年5月《厦门日报》复刊,调任记者、编辑至1988年11月离休。
参加缅华战工队 投身抗日救国
1937年卢沟桥事变,祖国的抗日烽火燃烧到缅华社会。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家父怀着青年人应该站在真理一边去反抗日寇及蒋家王朝的思想认识,去追求进步和找正确的组织。
家父在直甲镇新民小学毕业,至勃生华侨中学读初中。组织“读书会”,阅读许多新书、杂志,加入进步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在学校,与同学们组织“学联”,开展为祖国抗日募捐活动,如上街卖花筹款等等。校长敌视学生搞抗日救亡活动,学生们公开四处张贴标语,对抗校长。学期末,家父第一个被开除,由祖父陈志道领回家。由于祖父在直甲镇的新民小学任校长,1940年,家父代课执教。1941年,因逼婚,只身到仰光只荷坦街92号仰华公学任教。在仰华,家父教中年级国语、音乐(全校);义务教励志社附设的工人夜校。仰华公学是中共侨党地下活动据点,当时主要是组织工人提高政治、文化知识,谋取正当权益和福利,指导罢工,与资本家讨价还价,为工人争取更多的利益。
缅甸勃生华侨中学
后排左二为陈尊法
在仰光,家父空闲时间勤奋自学,至南勃陀街“公立书报社”借阅书本,义务在图书馆代管理员黄君珊出借书工作;与张春材、李其昌等在仰光32条街租用三层楼一间套房为美术画室,每周日整天学画,邀请张子明为义务指导老师,讲解绘画基本常识。
1941年12月8日,日寇南侵。仰华公学派张子明、家父为代表出席了在南勃陀街的公立书报社召开的“缅华战时服务团”筹备会。会后由画家张子明画大幅彩色漫画同家父到广东大街与只荷坦交角的墙上张贴。12月23日午间,日机空袭,仰光一片狼藉,揭开了战争血幕。
1942年1月,“缅华战时服务团”从仰光撤退到曼德勒,与当地的华侨抗日组织“战时服务团”合并,总称“缅甸华侨战工队”。战工队是“太平洋战争期间活跃在伊洛瓦底江畔的一支革命的华侨青年的文化工作队伍,在南洋华侨抗日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中,曾经发挥了它独特的战斗作用,……”(张光年:《伊洛瓦底战歌》序言)。战工队巡回公演《黄河大合唱》和其它抗日歌曲时,原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朗诵,家父与吴学诚、蔡时敏、张春材负责布景后台灯光、以跳闪的灯光,演出时音响效果(三合板茶箱拉长线作大提琴发嘣声)甚佳。家父还经常参加:贴街头标语、出版壁报等。《黄河大合唱》的歌声在伊洛瓦底江畔激发了华侨抗日救国的热情。
1942年4月3日,日机狂轰滥炸曼德勒云南会馆,三名队友当场牺牲。因此,组织上决定撤离北上,战工队四个年龄比较小的蔡时敏、王一芒、王汉斌与家父,由吴学诚带队撤往国内,准备到延安学习。于是,家父与战友沿滇缅公路走到昆明。
回闽执教完婚 复原重返缅甸
至昆明,家父住在昆明圆通巷,等待安排去延安。一天,家父和蔡时敏上街,在路边吃了一碗酒糟,翌日,发高烧,迷迷糊糊,吴学诚叫辆黄包车送到昆华医院,诊断患恶性虐疾,在医院整整治疗了一个月。病愈后,同伴均离开昆明,家父除身上穿着的衣服外,一无所有。
家父拖着疲乏的双腿,趔趄到医院门口,蹲着观望来往人群中是否有相识者。恰逢家父小学的李沧浪老师路过询问,家父说明病初愈无去处境况。他是福建安溪人,正好要押着十几部载有轮胎等战时物资的车回福建,于是家父随李老师回到安溪蓬莱乡魁美竹脚村。
经李老师介绍,家父去安溪的东溪小学任教。教的是低年级班的唱游课。“唱游”课是边教唱歌边游戏,即幼儿教师。不久,高年级班的体育和数学缺老师,家父去执教。当时老师的待遇低,每月90斤糙米,外加生活补助费。他们只给90斤糙米,生活补助费被原任老师截留,家父不计较的原因,一是临时的生计,另一方面,担心他们会发觉家父在缅甸参加过组织。在安溪,家父流动执教过金谷的东溪中心小学、乌涂、龙地中心小学。
经战工队战友王一芒介绍及吴学诚、胡镜冰(胡冰)夫妇赞同,家父与厦门高浦村的家母郑葆真有了书信往来。1945年7月21日,在《闽南日报》上登启事完婚。
完婚回到高浦村,在高浦小学代课。先后在香港基督教徒康怜悯办的厦门私立雅化小学当教务主任。一年后,到公立的江头中心小学当教务主任,后到曾厝垵中心小学任教。
1945年日本投降,联合国救济总署在厦门处理为躲避战乱离开居住国,战后再回原居住国的难侨“复员”工作。救济总署设在大生里;有一位缅甸专员,办理缅甸华侨复员工作。一同回国的吴学诚因搞地下工作,被国民党特务抓走后残遭杀害,家父颇感有暴露的嫌疑,经与林鸿珠商量后,分别办理复员手续获准。1947年5月,告别妻儿(长子陈汀阳未满月),家父乘“丰庆”号轮返回缅甸。1948年12月,母子俩才乘“海利”号轮到缅甸。
足迹缅甸南北执教 辗转报馆挥斥方遒
1947年6月,家父返回缅甸住在勃生颍川堂祖父母。此时,战友林鸿珠,邀家父一起复办“职联会”(勃生华侨职工联合会)的夜校。办夜校旨在与亲国民党的勃生华侨中学、光亚小学争夺华校的生源,同时也为失学的华侨子弟和店员有书可读的机会。开办初期,学生只有20多人,没有课本,就从进步的报刊摘录文章,再刻钢版、油印发给学员学习,每晚上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培养了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学生,其中有刘秀英回国后,为周总理访缅甸时任缅文翻译。家父还组织学员在假日举办野餐、联欢,活跃学员的文化生活。
1948年,林鸿珠叫家父到附近山芭沙网,任沙网公民小学的教务主任。没多久又被叫回勃生。在沙网时,勃生的华侨中学董事会改选,许文顶落选,由倾向进步的黄则山任董事长,陈平山当副董事长,留用了前任校长林家风。家父和刘金柳一起到勃生华中任教。家父虽是中学教师,却从不计较只给小学教师的待遇,在学校,家父和刘金柳组织学生活动。
在勃生,广东人的贫穷子弟没书读的多,家父与同事们决定办夜校,义务教孩子们读书。广东人李若林是勃生光亚小学教务主任,倾向进步,他借小学教室给家父办夜校。教师不够,找勃生华中的校友来义务教书。没有电灯,学生教师一起捐钱买煤油汽灯上课。夜校8个班,学生最多时有300多人,至高小程度。
1951年,渺眳中华中学董事会调家父来接任教务主任。学校小学部在楼下,亲国民党;中学部在楼上,亲北京的。亲国民党用的是台湾的《现代课本》,而亲北京用的《新华课本》。当时,家父睿智而巧妙地应对复杂状况。
1953年4月,家父在仰光南中执教。其学生洪双益曾回忆说,在南中陈老师教地理,把祖国各省市的简称编成押韵的顺口溜,简单易记。1953年11月至1958年4月,受“教联”派遣,至缅甸最南端的海滨城市丹老华侨公学(华侨中小学)任校长。
在丹老,一家人住在学校礼堂旁。每年的春节来临,为缓解华侨阔别祖国思乡念亲之情,家父母与其他老师们一起共同移植、排练“歌仔戏”,先后排练演出了《陈三五娘》、《十五贯》、,《孔雀东南飞》、《小女婿》等剧目。演出成功,当地华侨每每看后激动不已,游子的思乡之情得于释怀。
1957年在北京受赠的“猛虎下山”画
1957年,家父回国观光后返回缅甸,倡导“启发式”教学,反对“填鸭式”。他不仅主持学校方方面面的领导工作,还兼教语文、历史。曾代课教美术。
1958年5月至1961年9月,服从“教联”派遣,至缅甸东北掸邦景栋华侨公学任校长。当时家父化名陈存华。
在景栋,住学校一座二层楼的木屋,一家7口人蜗居于二层约14平方米的房间里,它既是我们的“窝”,也是“校长办公室”。每到风雨交加的雨季,屋顶、木板缝隙都会漏水、渗水,只得以面盆接水,或以塑料纸遮雨,大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之状。
家父既当校长又兼课,业余时间,还教我们写“美术字”,办夜校。学校组织篮球队,经常与当地的侨团篮球队举行比赛。还组织乒乓球比赛;组织童子军,进行队列训练,拔河比赛等等。
缅甸掸邦地区每年有一次“摆莎”文艺演出比赛,1960年为了参加比赛,景栋华公全校动员,从校长、老师到学生,积极排练,排练场地就在楼下。没有乐队伴奏,到仰光买回小提琴、班卓琴、笛子等等。家父学弹“曼陀铃”、拉小提琴;没有服装,家母与女教师们每天晚上加班加点自己制作,把一座到了晚上就冷清的木屋,变得热闹起来。经过反复演练、精雕细琢。到了“摆”文艺演出,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荣获了冠军。
1961年10月至1962年4月,家父执教于仰光南洋中学,因反对取消贫穷子弟生学费免费制度,经组织调动,转至仰光爱国华文报刊《人民报》、《中华商报》工作。
在仰光,我们全家(含祖父母、三叔、女佣)共12人,租住于17条177号3楼约20平米大房间里。记得家父写字桌正中桂着鲁迅先生叼着烟斗聚精会神思考的照片,足见家父敬仰鲁迅。家父经常在仰光华文报刊发表杂文、新诗;《新仰光报》副刋百花诗社主办全缅青年新诗比赛,家父以沙云笔名写了每段4行新诗《我爱沙滩》参赛,荣获冠军。
1967年“6.26”缅甸政府反华,杀害在“教联”开会手无寸铁的缅华教师。家父为获取遇难名单,与其他报社记者穿着沙笼蹲在仰光南勃陀街的墙角洞察,遇盘问:“你是缅甸人吗?”家父沉着应答:“你看我是不是中国人?”暴徒见家父一身缅甸着装,讲一口纯正的缅语,摆摆手叫家父速离开。家父获得遇难教师名单后,派年仅14岁的大妹陈匀前往大使馆送讯,大使馆奖励一条金项链被家父退还。翌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公布了遇难者名单,并予以强烈谴责法西斯暴行。
回国进氨厂八年 复刊笔耕至离休
1971年,谢绝二叔陈福成愿承担家父去泰国谋生的所有费用,自认“根”在中国,妻儿都回国了。经中国驻缅大使馆的同意,途经昆明回到了厦门,组织上安排家父到新建的厦门合成氨厂任办公室主任。
在杏林内茂合成氨厂八年,家父每天从杏林一房一厅的住所,起早贪黑骑单车往返;在厂里家父任劳任怨,平易近人,与干部职工打成一片,深得群众的好评。
1979年5月,厦门日报复刊,组织上调其到厦门日报工作。到报社工作,周一上班家父住在厦门市深田路报社的集体宿舍, 周日坐公交车回曾营家中休息。
1980年正月初三,厦门缅甸归侨相约聚集在曾冠英老师工作的南普陀寺“团拜”,曾冠英、陈尊法与几位胞波共同发动组织起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这是全国侨界最早成立的归侨侨眷组织;家父曾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拟《章程》、编撰出版会刊《鹭岛胞波》29期;每年二次聚会,逐笔书写寄通知的信封,举办活动的红布条美术字也是家父亲笔;经组织上同意,1980年积极参与筹备厦门致公党成立;协助缅甸华侨黄和尚、戴炎鼎、陈海山等讨回厦门房产权数起;协助王振耐、郭汉祥文革遗留冤假错案的平反;乐此不疲的为胞波译写缅文家书。义务为香港冯励冬《缅华百年史话》、洪双益《缅华千年史》、西安马越民《深挚的爱》、广州张新民《缅甸歌曲精选》审稿斧正。1985年,义务为厦门市侨办《鹭风报》编辑一年;义务为市侨联《厦门侨友》计编20期。家父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获得胞波们好评。
家父回国后,通过努力自学唐诗宋词,以规范的平仄规律赋词,著有《血泪痕》(白尼合作)、《胞波风韵》、《大金塔畅想》、《伊洛瓦底战歌》(与战友合编)等。2014年2月以陈樽笔名赋词《声声慢·中秋博状元》荣获《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特等奖。
声声慢·中秋博状元
(一)
翻翻看看,款款玄玄,舒舒缓缓卷卷。恰似黄河之水,怒涛奔溅。英雄壮志浩叹,数古今、各评长短。昔往矣,妄称神、将帅枉兵千万。
是夜蟾宫超璨,知己在,何须忌谈忧患?奉献青春,报国不分叟汉。东方巨龙奋起,舞翩翩、后浪不断。月悯意,映异国、侨友数万。
(二)
锵锵镪镪,转转圆圆,啷啷噹噹响响。六色冲摇雕碗,点红浮上。声声韵律悦耳,中状元、带来希望。好运气,喻人生,敢撞炼成钢样。
信念初心高尚。缘份聚、全堂笑声舒畅。抱负相知,岂扮野庸蠢莽?人人自行命运,具雄心、一代虎将。月挺靓,更照透、环宇丑相。
家父曾为厦门市政协第五、六届委员;厦门市侨联委员。曾先后荣获下列徽章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颁发徽章1枚;纪念福建解放60周年,中共福建省委暨福建人民政府颁发徽章1枚;中国致公党建党80周年,由中国致公党厦门市委员会授予“老党员奉献奖”牌1块;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颁发《荣誉证书》1本及先进个人奖状1本;在厦门日报工作满30年颁发徽章1枚;中国致公党厦门思明区基层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1本;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1枚等。
综观家父的人生旅程,笔者以《眉开眼笑》一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眉开眼笑
一个出生在缅甸的归雁,
青少年追求真理入“民先”,
抗日售物助赈闹学潮,
被迫退学离家出走,
参加“战工队”,
高吼《黄河大合唱》的歌声,
响遍伊洛瓦底江畔,
激发海外赤子爱国热诚。
一个近期颐的老汉,
从不见钱眼开,
不计较名利地位,
一生豁达开朗,
关心助人,
即使病魔缠身,
仍然握笔练字,
成语名言。
共和国七十华诞徽章,
佩带胸前,
眉开眼笑,
泪花绵绵。
真想再活五百年,
亲眼目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潇洒人间。
作者姓名:陈汀阳,男,1947年5月4日出生。笔名:晨阳、侹洋。籍贯:福建省厦门市。现任厦门市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
联系方式:电话:0592-2085646;15306927516.Email:cty_xm@163.com.
地址:厦门市思明区寿彭路4号1608室。邮编:361005.
转载请注明:《缅华抗战老战士、教书匠、老报人——家父陈尊法人生旅程记(晨阳)》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