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在緬北密支那市,清明節當天,廣東會館就舉行大型清明掃墓,拜祭和聚餐,每到這天,大家都以緬懷先人的心情,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帶著懷念和敬意來參加。廣東會館就準備好,一只燒豬,几只白切雞,一百多個蛋,幾大盤的廣東黃糖糕和白糖糕,香蕉,水果,香,香燭,紙錢(銀寶,紙寶)鮮花和酒,連同酒杯和筷子等。安排交通工具去廣東墳場拜祭。首先就要拜大伯公之墓(墳場一個最大的墓,位置在最前面,代表這個墳場的公墓,團體拜祭,或是私人拜祭時,都要先拜大伯公之墓,再拜其他人的墓,以示尊重)
一開始就要點燃一束香,插好幾支香在大伯公之墓之後,又到每個私人墓前插一支香,以示一起拜祭。同時也點燃几支香燭,插在大伯公墓前,將燒豬,鷄,蛋,糕,酒杯,筷子擺在墓前,兩邊放鮮花,倒好三杯酒後,大家一起拜三拜,再燒紙錢(紙寶)。全部人拜祭後,在廣東墓園的涼亭內大家就切好燒豬,雞,蛋,糕等,吃一頓(午餐)。晚餐又在廣東會館聚餐,晚餐是家鄉粵菜和燒豬(全部菜都在會館內烹煮和烹調,燒豬也是在會館內烤的)多數的費用由會館承擔,各人也可以自由捐獻。大家都不浪費食物為主的原則,晚餐剩下的都打包回家去。
廣東會館是包括廣東,廣西,潮州,客家,五縣,四邑,全部,另外,外族配偶和子女,只要是有廣東人的血統都可以來參加或者他們的祖先是廣東人,都被邀請來參加這個活動。一起參加拜祭先人的儀式,使各族人民都溶入華人的祭祖文化,加上廣東會館的原則是:只要是廣東人的配偶,或是後代(無論是任何民族都算是廣東人)都可以安葬於廣東墓園,每年清明節會館都會拜祭。
從二戰前到如今,每年都舉辦一次掃墓祭祖活動,互相拉近大家的距離,這個傳統文化一直保留到今天。值得欣慰啊。
在各家各戶私人拜祭方面是:各家各戶都會在清明節前幾天,就準備好各種祭品去拜祭自己的先人。大多數都是,白切雞,豬肉,糕,餅乾,鮮花,水果,酒,紙錢(紙寶,銀寶)香和香燭等,連同帶酒杯和筷子。先拜大伯公之墓後,才拜自己的先人。
作者:緬甸密支那華人,朱素山隨筆2022年3月31日於美國加州。
作者朱素山母親之墓,於密支那廣東山墳,
作者朱素山夫婦,攝於密支那伊落瓦底江邊,2018年11月
上圖是密支那廣東墓園內的大伯公墓
转载请注明:《清明節的感想(朱素山)》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