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月色暗淡,夜深人靜,阿哲(化名)的心情还是不能平靜下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身世和他的姐姐同命运,也是领养的。他惊震之下,心情迷惘,忐忑不安,甚至怀疑这事情是否真是关於他的……
阿哲经常仰望浩瀚的星空, 对着闪闪的星星问: 我的出生地在哪里?我的母亲是谁?我又是谁?——老实说,连他自已也无法理清楚?他不時地问过自己: “为什么我的母亲要把我帶到这个世界来。”
事关1961年阿哲的阿嬤(闽南语即外婆)病逝后,在她私藏的盒子里发现了一张红纸,墨笔写的《卖身契》。
内容是: 离厦门新垵村不远的另一村落有一位外乡(福建兴化県,今日的蒲田,仙游)姓刘的人士同意“绝子绝孙”将自已八个月大的儿子名叫哲生,以当时的中华民国七千元卖给1942年抗曰战爭時期,一位从缅甸返回家乡新垵村的黃邱女士当做儿子。
当阿哲知道自已也是被买来的時候,心情困扰之下,他苦苦的追问姐姐:
“你比我大七、八岁,应该会有些記忆,那怕只是糢糢糊糊的也可以,请告诉你所知道的点滴。”姐姐只好将她所知道的点滴告诉阿哲:
战爭年代的中国农村,就算新垵村是著名的侨乡,虽说有亲戚在海外谋生,可以寄錢回乡救济,但生活依然貧困。姐姐的父亲邱老伯,是新垵村東社的贫苦农民,年过半百,夫妇生有一对儿女,但因生活困苦,儿子养不到几岁,就被疫症夺走小小的生命。
邱老伯的亲友劝说他,現在有一位从缅甸逃难回來的黃邱氏女士,想找一位像你女儿那樣七, 八岁大,能照顾八个月大的弟弟,这是机会,可介绍给这位邱女士,让她带去缅甸过好日子吧!以后还能寄点錢來孝顺你老俩口。
邱老伯想了想,亲友的建议,说得有道理。就这樣夫妇商量后,同意将女儿卖给这位黃邱氏女士当女儿,给她取名阿珍。
听完姐姐讲完她的往事后,阿哲对她说:“实在对不起,我无心让你勾起內心深处的痛苦記忆。”
阿哲曾听过阿嬤讲她自己和母亲年轻時在家乡生活的故事:
阿嬤是新阳(即新垵村的隔壁霞阳村)人,村里的人多数是姓杨,她出身在清末民国初的年代,仍是封建時代的小脚女人,她不识字,不懂得写自己的名字,嫁给新垵村的邱延齢后,村里人就称呼她延齢嫂。
新垵村是福建厦门最著名的侨乡,它坐落文圃山下,依山傍水,正面靠海,与厦门島相望,水陸非常方便,从十九世纪初村里的每户男人就有亲人下南洋谋生。在異乡省吃节用,勤儉节約,赚了錢后,光宗耀祖,寄錢回乡兴建祖屋。
所以,海沧區新垵村的古民居是闽南地區最典雅的红砖大厝,是典型的人文特貭。建筑技艺精湛。新垵村邱氏裔孙遍及海外,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槟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安南(越南),缅甸仰光和台湾。
新垵村的村民,对於这片波涛洶湧的大海,有著深厚的感情,他们的祖祖辈辈,出海闯荡南洋,为了谋生,不知有多少人被大海吞没,只有幸存者才能安全抵达彼岸!多少亲人,默默望着辛酸的大海,热淚盈眶!
新垵村的村民下南洋,选择赴缅甸仰光的也不少,因仰光有“新江同乡会”和曾邱“龙山堂”可以协助和照顾新到来的同乡。
外婆嫁给她丈夫后,生了一个儿子取名邱水稻。不久阿嬤的丈夫告别了妻儿,下南洋到缅甸仰光谋生去了……这就是闽南地區农村妇女“活守寡” 的风俗习惯。
新垵村还有一种特别的人文风俗习惯,家里生男孩,就会抱一位女儿来抚养; 若是生女孩,就会抱一位男孩,以续香火,传宗接代。
阿嬤也是如此,她抱了兩个千金来抚养作伴,姐姐名叫阿英,妹妹名叫阿丽,姊妹相差十岁左右。因为她知道儿子長大后也会去缅甸仰光找他的父亲,去南洋谋生……
阿英生長的年代已经是民国初,是破除封建迷信,提倡解放妇女的新年代。年轻的她,長着一副细致的脸孔,聪明伶俐,手巧精灵,还能绣得一手好剌绣,村里人都称赞她。阿嬤又是一个开通的女人,加上有南洋的经济來源,也同意她到厦门鼓浪屿美国人所开办的“毓德女子中学” 读书……中学读完后,刚巧,有一位鼓浪屿黃氏家族在缅甸仰光打理家族肥皂工厂的黃先生回乡,准备在家乡娶亲,有意思的是,在亲友们的牵引下,黃先生和阿英,有緣千里来相遇,是命运的安排,顺里成章,让她们结为连理。原來,在缅甸仰光,这位黃先生早就认识阿英的弟弟邱水稻。
过不久,阿英告別母亲,跟随丈夫黃先生返回缅甸仰光生活,打理家族的肥皂厂……
过了几年,邱水稻的父亲久病难照料,他就把母亲和妹妹阿丽接到缅甸仰光一起生活,好让兩位老人互相照应,也是尽儿女之孝。
妹妺阿丽满二十岁那年,也嫁给一位姓郑的商人,他也是福建同乡,在仰光经营土产批发生意。几年之后,水稻的父亲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
每年的清明時节,阿哲和姐姐都会陪同阿嬤去仰光华人墓场去拜祭。
(二)
十九世纪(約1821~1865),这家黃氏祖辈是福建同安錦宅黃氏第十七世黃氏,子孫兴旺,开始在鼓浪屿发迹,据说是整片鼓浪屿下鹿礁一帶最早的土地开拓者,到了第十八世,生有八个兄弟,其中黃兴美这一房,生有三兄弟三人(十九世),全都到缅甸仰光打理家族事业;还有二位千金,黃恬如(阿哲叫二姑),黃君珊(阿哲叫三姑)仍在鼓浪屿与八嬸一起生活,在廈门读书……八嬸的丈夫是黃君珊的堂兄,名叫德兰,在黃氏家族中排第八,年轻時,去台灣谋生,抗曰战爭爆发后,回家乡鼓浪屿生活,养肓有儿女共六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時的中国正是抗曰战爭時期。一位印尼爱国青年华侨胡一川先生,他积极投身鲁迅先生指导的左翼美术运动,关切民生,呼号吶喊; 抗日战爭爆发后, 他投身民族抗日救亡的前綫。他因参加革命被捕入狱。
1936年他在上海坐了三年牢,经由虎标永安堂担保出狱后,回到厦门胡文虎创办的《星光日报》担任木刻记者,黄君珊当时是新闻系的学生在报社当实习生,给她讲他的经历,讲革命的道理,当时,只有18岁的她就深深爱上了这位革命青年……
正当他们在热恋中,1937年7,7卢沟桥事变爆发了,胡一川先生毅然决定北上延安。他将这决定告黄君珊时,她一定要跟随去。胡一川认为她还年轻,没曾经过风雨,劝说她,先到缅甸仰光同兄長一起生活。
胡一川对黄君珊说:“三年后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他会到全世界开巡回画展,到缅甸去接她。”她毫无怀疑地相信了胡先生的许诺。
黄君珊的同胞兄長,在缅甸仰光郊外(听说是甘马育)打理家族的肥皂厂。她和姐姐黃恬如一起,从厦门鼓浪屿来到缅甸仰光后,就住在这大家庭里,与兄長,堂兄们一起生活。
胡一川从厦门搭船去上海,吴凇口已被日本鬼子的军舰封锁,上海进不去了,船转行宁波上岸,由宁波转坐火车前往上海。
在上海他写信给黃君珊:“现在我是跑到炮火连天冲锋肉搏的血阵里来了,以后我会经常地与画连系起来作简短的报告。” 自此4年半,相互间杳无音信。
時光如流水,一年又一年的过去,黄君珊的家人对她说:“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说不定他已经结婚了。” 但她坚信自己的观察力,决心用行动和意志追随她爱的人,她深信自己的眼光,深爱着一个诚恳、有勇气、有希望、肯吃苦的抗日战士;爱着一个穷苦的“艺术家”。
她在报纸上看到了胡一川先生的作品和信息,更坚定自己的信念:要像苏联空中英雄加斯吉洛的妻子那样,在报纸杂志里寻找爱人的踪迹 。
1937年8日26曰胡一川写了两封信,一封是给《星光报》的,一封是给黃君珊的。
1. 社长和各位同事:蒙诸位的帮助和鼓励,我真是感激得很,我已经跑到炮火连天的上海来了,可是我由厦门到上海来的旅程,可延长到有点令人不可相信。我曾在白浪滔滔的吳淞口看见敌舰在濛濛的月亮底下,漆黑得有点像烏龟惊惶和狼狈地爬来爬去,我也曾看到在宁波,曹蛾,绍兴,杭州,嘉兴和松江,我也曾看见敌机有意的骚扰。
全面抗战的序幕已经在中国的许多的領土上展开了,敌人的飞机大炮不但征服不了中国,反而是使中国民族更生的醒钟。它打破了中国人民几百年的幽梦,它促成了我们自己打自己的中华民族结成钢铁一般的万里長城,大家都在同一个目标底下咬着牙抓着敌人的脖子,立即要挖出敌人的黑心肠。
我想在上海刻几張画,然后随着移动剧团北上。找带着简便的木刻工具和便当的歌喉,到前线或后方去干救亡的工作,争取我的最后的甠利。
我以后会经常的和画连系起來作一种简短的报告。至于重要的消息,我想已经有专电转达了,这是用不到我来多贅的。祝努力!
2. 珊:汽笛一响,当我们握別時,我才感觉到我是真实的跑上了我遥远的旅程。
我已经看到了黄浦江头的白浪高滔,我也看到了西子湖里的微波轻口,现在我是跑到炮火连天, 冲锋肉搏的血阵里来了。
(注:以上的这封信是从胡一川的女儿胡珊妮提供的胡一川的革命日記摘录)
(三)
上世纪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爭,为逼迫亚太地区人民屈服,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暴行,给该地区人民帶来深重的災难。
缅甸是中国的邻邦,抗日战爭一开始,在日军封鎖和包圍下,唯一的对外通道就是滇缅公路。一切军用物資都由这条大动脈上输送。一九四0年三月,新加坡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倡导的”南侨机工回国参战团”,驰骋於抗日彊场,有力地支援前綫英勇奋战的军队,日本人早就瞪着大眼,想方设法要破坏这条运输綫了……
一九四一年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了太平洋战爭,十二月八曰凌晨,大规模轰炸,空袭美国太平洋艦队基地珍珠港。同時,日本侵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戈向香港和南洋地區进军。为了討好日本人,英国当局曾经下令禁止中国使用滇缅公路运输军用物質六个月。
但是,这作法並没有換來日本军部的友谊和照顾,事以愿違,在一九四一年聖诞前夜(十二月二十三曰)日本海军机群轮番轟炸了缅甸仰光,並且肆無忌惮地向街道鬧市疯狂扫射,就在这一天,华人区十七条街,由于堕机造成大火,熊熊的战火,已经燒到了一向平靜的缅甸。
对於战爭,恐怕不僅老百姓没有任何預感,就连殖民当局也未必有什么思想准备,炸慌了过惯太平日子的人们——滇缅路已经中断了,一场仓促的战爭被迫打响,仰光失陷!
缅甸华侨中的抗日青年一向被殖民政府視为一群不安份守己的“危险分子”。过去,当局总怕这批抗日分子的各种爱国活动会激怒日本人。如今,形势急转直下,这批“危险分子” 在殖民政府心目中,也变成可靠的朋友,一支可以合作的防卫力量和维持后方治安力量。
缅甸华侨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团体的活动核心和骨干,有不少是厦门到来的革命知识份子。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华侨爱国团体很多,1937年6月,缅甸文艺界人士成立了“缅华文艺界抗日救亡联合会”,联合缅华救亡宣传工作团、缅华教育人协会、缅华妇女联合会、缅华学生救亡联合会、缅华店员救亡联合会和缅华歌咏工作者救亡联合会,六个群众性团体的大联合即缅华抗日「六联团」。
这其中成立最早的是缅华妇协,抗日战爭前夕在仰光华侨女校当教师后在永定家乡被国民党杀害的陈月容女士,就当時的发起人之一。黄恬如,黃君珊,黃香銮,陈月珍,,庄慧娥,,陈炎红,,甄俢明,,王英彥,,蔡溆莲等都是缅华妇协的骨干分子;黃绰卿,杨章熹兩位也都是緬华妇协创办和活动的赞助人。(注:本节摘取自《缅华百年史话》)。
在参加抗日战爭的活动中,黃君珊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宣传组织,“缅甸华侨抗日宣传战工队”,成了一名坚强的抗日宣传战士。她和姐姐黃恬如也是缅华妇女协会的骨干分子。
缅甸华侨抗日宣传战工队
1942年2月,时隔4年半,胡一川思念中终于在延安收到了黃君珊从缅甸寄来的信,感到非常的兴奋和温暖,嘱咐她马上动身到重庆的八路军办事处,大胆地用未婚妻的名义来找他……
正当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胡一川托付给黃君珊的被她视为珍宝的十二本世界美术全集也失落了……
1942年4月3日 当缅华战工队北上在做抗日宣传巡回演出时,遭到日本飞机轰炸。不幸,三位同志牺牲,黃君珊也被炸弹炸成重伤。幸好,有同行的战友护送,随同志们一起回国,她带着伤痛和队里二十多个朋友一起从密支那爬过缅甸的五台山、高良工山,沿云南边境渡怒江,经大雪山接连走了廿四天,由滇缅公路终于到达到昆明。
日军入侵仰光之前,1937年至1941年間,黃君珊的姐姐黃恬如,在仰光一间女子中学任教,抗日战爭爆发后,她随同丈夫吳先生,带着刚满两岁大的儿子逃难北上,几经辗转,再经昆明转到重庆。內战爆发前,由大陆举家搬迁到台湾定居,从此她们和缅甸仰光的亲人失去了联系……
黄恬如的儿子吳智(阿哲的表兄)回忆往事時写道:“当年我父亲(黄恬如丈夫)是受陈嘉庚先生的影响去缅甸,因为陈嘉庚先生的华侨救国联合会认为日本计划在侵佔海岸地帶封鎖中国時,救总能够以英属緬甸支援抗战。当時缅甸华侨知识份子较少,他需要知识份子做組织骨干,父亲也创办了报社,也是負责运输队车辆调度,我们一家包括祖母是最后一车过光华桥入境云南,车过桥后国军就炸掉桥以防日军入侵。”
黃君珊的兄長得悉胞妹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缅甸华侨战工队),在缅北不幸被日军炸弹炸伤,他立即北上密支那,只可惜见不到妹妹,他自己却在“密之那”地区因日军投下霍乱,痢疾的细菌,不幸染上疫症,病死異地。
不幸中之有幸,有黃君珊的战友为她的兄長就地埋葬。这一切的突变,对她是非常悲惨的打击。那段日子里,她与胡一川又失去了联系,只能在云南一边工作,一边寻找时机……
黃君珊记住她的爱人胡一川要求她到重庆寻找八路军办事处——1943年7月经过千辛万苦,她到达重庆,找到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这里等待机会前往延安。
1944年7月19日黃君珊带着一大包胡先生需要的画画的颜料来到延安了!离别八年的这对恋人终于在延安相聚了!这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震动了整个延安鲁艺学院,被她坚定的意志和信念所感动,更钦佩她的坚强。
延安鲁艺美术系主任王曼硕送给他们的结婚纪念祝福他们:
“千山万水,终久团圆”
(相片来源:取自胡一川的女儿胡珊妮的文章)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胡一川夫妇被派往北京刚成立的中央美术学院工作。而后再被派往广州,成立广州美术学院,当任领导工作,至到文化大革命,因为是当权派,也逃不过“红卫兵”的冲击。
1979年,阿哲带着全家大小从香港到广州美术学院去看望三姑黃君珊一家。当时他们已经恢复工作。
然而,1982-1985年间,她因旧病复发,与病魔坚强对抗无效,终于离开了我们。不久,胡一川也退休了,开始他所喜爱的油画创作,追回他失去的艺术岁月……
(四)
因遭遇日军的狂轰烂炸,黃氏家族的肥皂工厂,一夜之间,工厂尽毁,生灵涂炭,亲人失散……阿英得知了丈夫的不幸后,为了寻找丈夫的下落,她帶着一对子女(儿子一周岁左右,姐姐大七岁)北上,结果没有音信。当時成千上万的难民,都逃亡北上,她又无法返回仰光。
路途中受疫症的折磨,无药医治,兩位儿女都病死在逃难的路途中……她带着沉痛的心,不得不跟随逃难的民众,继续北上昆明,穿山过省,历经千辛万苦,由缅甸逃难回福建家乡——厦门新垵村暂住下来,那是她母亲的祖屋……。
抗战结束后第二年,阿英申请复员,终于盼到缅甸华侨派来的救急洋轮,让华侨可返回缅甸仰光的娘家。她带着一对儿女(阿哲和姐姐阿珍)回到仰光投靠她的母亲。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家里有一台從战前肥皂厰搬來的廢铁壳的冲压机,它是用來冲印肥皂嘜頭用的。据阿嬤说,是分遺產分来的。每當她呆眼看着那台廢物,就会触景生情,想起以前那大家庭的生活,久而久之,患上神精病。病情严重時,她会大聲啼哭,淒涼地叫喊着丈夫的名字!
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舅舅因经济负担的能力沉重,只好送她進了仰光郊區九咪半的神精病醫院。
阿哲的童年每个星期日,和姐姐一起帶了较好的飯菜去医院探房。母亲病情严重時,她也认不出阿哲是谁? 她的后半生,就在神精病医院里度过,像坐牢似地渡过她悲惨的一生,她遭遇到的不幸,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受害者!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刚成立。
时光过的真快,转眼间来到1952年。
飘洋过海谋生的游子,都有一颗热愛家乡的情怀。新中国刚成立時,一穷二白,身居海外的侨胞都想为家乡的建设出点力。
1952年,阿哲的舅舅参加首批爱国侨团組织回国观光团。舅舅捐款给家乡建设水库和送运动服装给新垵村的篮球队员这一善举,新垵村的乡亲们非常感激他对故乡的情怀,这件爱村爰民的事迹一直流传着……
阿珍已是十七、八岁的少女,沉默寡言,她很懂事,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她没有自卑,也很懂得照顾与她同病相怜的弟弟阿哲。
阿珍由舅母的口中得知她们倆夫妇会顺道回家乡厦门新垵村去探望亲友時,她思慮了好久,才敢向舅母开口说出能否顺道替她带点錢孝顺她的亲生父母。舅母也很同情阿珍对父母的思念,答应了阿珍的要求。
小時候,阿哲和姐姐,寄人篱下,住在阿嬤家,一起生活。阿嬤是依靠她的儿子(即舅舅)供给的生活费维持生活,勉強过得去,所以家境贫寒。从阿哲懂事开始,为了解决读书的书簿杂费,和姐姐就懂得靠暑假做一些小零食生意,或者利用署假到一家餅家当临時包装工。
1958年9月初中即将毕业的阿哲心里忐忑不安,心想:毕业就是失业,能否继续上高中而惆怅……
那年的暑假,阿哲走到唐人街(南勃陶下段)见到一位妇女,年纪约四、五十岁左右,在她住家楼下摆舖卖“油炸饼”(闽南话:蚝仔煎),生意还不錯。他思索着如果能判来卖,为她推销,自己就能赚些钱。
于是,就大胆地向那位老板娘说明自己的想法,不料,她很爽快就答应了,因为她也是福建老乡。后来才了解到她的家境情况与我相似, 她的丈夫早已去世,靠这小生意维持一家生计。老板娘很同情他,允许不必交按金,先卖后结算,卖不完还可退货。
缅甸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给仰光城市的街道命名很特別,都是以数目字1,2,3,4…… 來命名的,而每隔两条街就有一条较宽的大街,才有街道名称如:只荷坦,百尺路,南勃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仰光华人区(大约是从24 条街至南勃陶下段的海滨街地段,福建人多数经营土产货批发,很多店舖的伙记很喜欢欣尝这种“油煎饼”闽南小吃,刚刚炸好的煎饼热呼呼的,若配上油面卷成一个筒状,再加上一些蒜蓉辣酱调料,可以当做一餐美味的午餐。
有一天,阿哲提着篮子叫卖“油煎饼”穿过“只荷坦”(街名)下段,来到一家会所,三楼有位曾老伯想要买煎饼,要上楼送货,不知是前世的有缘,或是老人家同情阿哲的家境,谈话间了解到他的求学愿望……
原来曾老伯认识阿哲的舅舅(姓邱,厦门新垵村的曾邱是一家亲),在这位老人家的关怀和协助下,介绍他到“新仰光晚报”当折报纸员工,是一份半工半读的工作,让他喜出望外,真是柳暗花明,实现了能上高中的愿望!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是一所华文的最高学府(设有初,高中)。对家境贫寒的学生也很照顾,可申请学费减免,所以阿哲上高中的学费全免。上高中的这段日子,每日下午放学,他怱怱忙忙从郊区九文台站乘坐环城小火车到南勃陶站,穿过仰光大医院到河滨街“新仰光晚报” 当报馆折报纸工,半工半读一直到高中毕业….. 那段日子,学业和工作兩兼顾,虽然辛苦,但对生活充满信心!
1961高中毕业后,阿哲得到舅母的协助,介绍到“仰光华侨小学”任教。
1964年初,缅甸政府开始实行排华政策,对所有私人学校收归国有,禁止华文学校办学。大批的华侨子弟,为了继续读中文,告別了父母和亲人,从缅甸各地,奔赴祖国。一大批的学生被安排到昆明华侨补校继续上学……
当時阿哲才十九岁,趁着还年轻,也想回国继续升学,阿哲向姐姐说出自己的想法,姐姐很理解阿哲的心思。
她向阿哲说,母亲有我和舅舅照顾,你就放心回国去吧!母親已经汄不出自己的儿子了是谁了? 为了不影响前途,支持你回国继续升学。
阿哲终于如愿以偿,心驰神往,满腔热情地随着一大批的华侨子弟奔赴祖国。 回国后,很幸运,没被分配到华侨农场,而被安排到昆明补校继续学习,1965年9月,幸运地考上昆明工学院採选系选矿专业。
(五)
姻緣天注定、有緣千里一線牽。阿哲与阿亭的相遇, 充滿了浪漫的故事:
1967年,国內文化大革命期間,趁著學校停課的機會,阿哲跑回厦门新垵村——阿珍姐的親生父母居住的地方。因回國時,曾答應过姐姐,若有假期,会找机会回家乡看望她們。同時也想順道尋找自己親生父母的下落……
踏上新垵村的土地,就让阿哲一見难忘,原来故乡的老一辈乡亲居然知道阿哲母亲由緬甸逃难返回家乡的故事。
同一大厝內,老一辈的乡亲们告诉阿哲:阿英由缅甸逃难回新垵村后,透过乡亲们的介紹买下了一个八个月大的男孩(就是阿哲)和一个六、七岁大的女孩(就是阿珍姐)。
热心的乡村亲友追忆说: 邱女士的目的:是要把我們帶回緬甸仰光。
1945年8月15日軍戰敗投降的消息很快传到家鄉。
1946年,由邱女士申请复员回缅甸,带着阿哲和阿珍跟随由缅甸华侨救济的洋輪复員,返回緬甸仰光投靠她的娘家。
同一大厝内的老一辈亲友,主动请缨,陪阿哲踏著单車,一起到十几里外的他村寻找,向附近的村民探听,得知那位姓刘的外乡人在1943年末就离开工作的盐田。听说刘先生是当盐田的会计,而妻子是在当地一间幼稚園当老师,但不久就返回老家蒲田….. 听到这樣的结果,阿哲只有感叹! 听天由命啊! 他失望而回。
然而,令阿哲感到欣慰的是,他结识了几位同住大厝內的亲友,特別是一位阿哲称呼他为〝阿狗舅〞(闽南语)大他十多來岁。据他回忆说:阿哲幼小在家乡時,经常一同到小河边扔石头玩……
1970年阿哲毕业分配到江苏某矿山工作,领导知道他是侨生,特別照顾,安排在行政部门实習。他却积极主动,要求上生产岗位上班。而后,鎮江地区,要开採一新矿石场,他被调往“矿山指挥部”搞设计工作。
那是1970年的春天, 阿哲接到家乡那位叫〝 阿狗舅〞(闽语) 的亲友來信, 关心地问起是否还是单身? 有否女朋友?
阿哲回信表示:在矿山因为只有一個归侨,当地人比较忌諱有海外关係的人。这位”阿狗舅〞明白阿哲的意思,于是,他向女方要了一張照片寄给阿哲,并要求寄一張近照給他,让他也交给女方。
相片里的她,名阿亭,年约20出头,笑咪咪的小眼睛,薄薄的小樱唇,秀丽可爱,引起阿哲的冲动,于是阿哲主动书信给她说:“命运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有緣来相识,我很珍惜能认识你。”
她果然也回信说: “我所知道的南洋回乡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番客,没想到你那么年轻帅气,我们先交個朋友吧 !”
就这樣,阿哲与她开始书信來往……经过半年多的了解,有了共同语言和基礎。虽然远之千里,却似曾相識。
阿哲听村友们誇赞说,多少男家向她提亲都被她拒以裙下。她和大哥,相依照顾,生活无忧。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学,在家帮她的四姑嬤助理接生婴儿。因为性格温文尔雅,又懂得劝产妇忍耐,亲朋戚友都很喜欢她。
1970年,已是23岁的大姑娘,一心想等待机会申请到香港探父母的她,本來不想嫁人,冥冥之中,却遇上了一位由外地回乡探亲,来寻找亲生父母下落的緬甸归国侨生阿哲,一见倾心,会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在兄長和四姑嬤的作主之下订了婚。
她告诉阿哲,她的父亲也是在抗战時期,由缅甸逃难返回家乡成家立业,是著名侨乡厦门新垵村〝邱振祥大院”的后代。解放后,这个大院被公社租用成为村乡医院,称为〝防保院〞。
1971年的秋天,阿哲向工作单位请了婚假到杭州接阿亭。她们相約在杭州美丽西湖畔、乘着浓浓诗意的秋天,丹桂飘香,美丽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亭旁,以天公为証结为连理。对着湖光山色的美景,泛舟西湖享受浪漫的時光……远在香港的父母弟妹也为这千里一綫牽的传奇緣份而高兴。
在杭州,阿哲帶着阿亭游玩多处风景名胜,亨受甜蜜的婚假,几天后,阿哲帶着阿亭回到工作単位报到。他们倆也得到单位领导和工友们的衷心祝贺!
这所“防保院”是新垵村著名的“邱征祥大厝”,是她的祖辈於160年前在安南(即越南)打工,经营橡胶发了财,回乡建造的,是一座闽南侨乡特色的红砖大院,依山傍水而建,力求世代昌顺。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人民公社体制,邱征祥大院归大队管理,租用为卫生所,村民们称为“防保院”,院内设有中西医和妇产科。乡里乡外的村民们,远至海沧区的,都会来求診。
在这〝防保院〞內有一位被村民们尊称为〝四姑婆〞(闽南语)的妇产科医生,她的高尚医德,受村民们喜爱和尊敬。阿亭是她老人家的侄孙女,跟着她学助產,为这个新垵村的老乡服务,接生了千户的婴儿,受到全村亲友的愛戴。
刚上初中一班那年,母亲带着十二岁的弟弟和九岁的妹妹申请来香港与丈夫团园。母亲对她说:「你已經超齡了,去不了香港,你又想继续读书,留下來和兄長一起生活,互相照顾,待有机会每年可以学生的身份申请去香港探亲。」世事难料,谁知道而后的几年,遇上各种政治运动, 梦想变得遙遙无期……
阿亭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像她非常敬慕的四姑嬷一样,当一位妇产科助产护士,为乡村人民服务。剛滿十七岁那年,她刚升上初中毕业班,母親由香港来信说,女孩子家不必读太多书, 劝她跟“四姑嬷” 学接生当助产士就行了!于是,她返回新垵村“防保院”与兄長一起生活;四姑嬷也是住在这大院里。
阿亭从小就生活在这个大院里,受到“四姑嬷”(闽南语)的熏陶。老人家是一位虔誠的基督信仰者,终身不嫁。经常听到她这样教育晚輩:“施比受更有福,要乐于助人,要当患者如亲人。”
为了方便接生婴儿,大院的后院楼下设有接生室。老人家晚上特地住在后院楼上的左側耳房,阿亭住在后院楼上的右側耳房,村民半夜三更有敲门求诊時,阿亭经常替四姑嬷背着医箱,陪她老人家一齐出诊。
当時农村提倡培養“赤脚医生”,四姑嬷已經是70多岁的老人,看重阿亭的性格,脾氣好,心情溫柔,善解人意,很符合她的要求,更难得是本人也很喜歡這份工作,有意思培养她。
老人家常对阿亭說:“当一位妇产科助产护士,最重要是要有爱心和牺牲自己的精神,吃得起苦,風吹雨打,有急需時都要出诊。”
阿亭常遇上一些产妇大哭大闹,要死要活的情况,她牢记四姑嬷的教导,学会用温柔的语气开导产妇,教她们坚持忍痛并安撫她们要當媽媽了——每当新生嬰兒出世时,看到母女平安無恙,她感到这是最大的快乐!
在四姑嬤的细心指导下,防保院保持著较高出生生存率。阿亭的真诚和热情赢得新垵村亲友们的称贊;村民们对四姑嬤这位高尚医德,乐善助人的老人,至今怀念着她……
(六)
1973年,大批的回国归侨,可以申請出国。因阿亭的父母弟妹都在香港,兩位老人也希望他们能来港团聚,就这樣,驱使阿哲和阿亭也申請來港会亲。
73年底,阿哲先由內地其他城市來香港了,等待阿亭和孩子的到来……
半年后,74年初,阿亭的申请也被批准。 她从厦门帶着一岁半的大女儿和刚满三个月大的幼女,帶着岁月的风霜、帶着重逢的渴望,离开了那童年生活的故乡,经过儿天的旅途,千辛万苦,來港与父母和阿哲团聚。
初到香港,阿哲不太适应香港的紧張生活环境,满以为可以按自已的爱好找工作,但现实是,一家四口人,必须保证可以维持生活,养好兩个幼小女儿。
幸好,阿哲可以在阿亭弟弟当主管的毛衫厂包装部工作。一年后,也被升为包装部主管。
在工友的介紹下,白天上班,把两个小孩交托在《救世军》所办的托儿所,下午4点才领回來,交给岳父母照顾。
为生活而打拼,晚上经常加班至8点才下班,帶两个女儿回家,他们向工友租了一間百尺大的租房居住。
小孩上幼稚园的時侯,更是依賴岳父母的关爱和照料;还有小姨小舅在我们最艰难的時侯,给予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工作拼博之余,假期和休息日,经常帶两个女儿到新界荃湾丁九泳滩玩沙游水,享受阳光——阿哲觉得:一个家庭,能生活在一起才是最幸福!
1981年家庭多了位小弟弟,五人的家庭有资格申請政府公屋,约一年多申请批准,分配到新界西新城鎮屯門,有了一个较像樣的房子居住了。然而,由屯门到九龙上班,每天要早出晚归,当時的屯门高速公路也不順畅,每晚回到家時约11点钟了。孩子们都已入睡。因此想在屯门工业区,就近找一份工作。
在1982年初,有一家日资企业(松下精工)电风扇厂,首先來香港设厂,目的是借助在港设厂的经验再进入中国市場。新界屯门的工业大厦,底层楼面较高,适合大型的冲压设备安装。该厂登报召聘一批员工,阿哲也去应徵碰碰运气。经几次的面试,好不容易才受聘用。
在电风扇厂工作,阿哲有机会发挥在国内所学到的电机知识,不到半年的時間,被领导提升为助理主管。一年后,派往日本大阪〝松下电器集团〞海外管理人員进修班。半个月的培训,主要是学习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的管理哲学和理论:造物先造人、水库管理…. 等,对他日后的管理水平打下了基礎。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欢迎外资企业到内地投资办工厂。1985年间,公司派阿哲到杭州与某家电风扇厂,準备先由加工几种零部件开始合作。如:吊扇的吊桿、调速器、和扇叶等。可惜,该厂对产品的质量标准达不到要求。试产几批后,就宣告停止合作。
1989年, 电扇制造行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漲,香港的工厂决定搬往广东順德,那裡是中国电器制造厂的小王国,与順德工商局合资建厂,成立了《順德松下电器有限公司》。
1992年初至1997年底,公司先后调派3位管理人員到順德工厂,负责培训员工和培养管理人材,阿哲是其中之一的人选,未上任前,先派往日本进修高级管理课程。 学习有关如何管理人力资源计划、採購生产需求材料下订单和庫存管理(MRP管理)。不负公司所託,这首批人材,现在都升任为高级经理和部長。很欣慰,完成了历史命。1997年底调回香港。
如今,这个工厂已经走过28年头了,不断开发新产品,维持产品的競爭力。工厂也扩建新厂房,也为当地的就业有所貢献……
1998年初,越南也开放了,吸引了外资 (日,韓,台)企业的投资,为了寻找和开辟人工较低的地方设厂,香港的公司又调遣阿哲和日本方面的技术员,以及台湾负责喷粉设备裝置的供应商,与越南海防市一家国营电扇厂合作,以來料加工的方式,日方出资安装一条自动化的电风扇网罩喷粉生产線,日产量为5000个(即2500套)。
然而,事以愿違,由于生产方式是委託加工,工人的管理权是越南合作厂方负责,生产效率和質量標準越方面觉得要求太高,不良品太多。一年下來损失超过百万港币。恰好,香港公司更換新董事長,那条生产綫自然也要徹离,无可奈何,只有強忍大方,将那条自动生产綫送給越南厂家。
2003年阿哲巳60岁,按公司规定要退休,工作21个年头,公司领导对他还不错,留多一年当顾问,完成末开发完的部份跟催工作。
每当回忆这段工作時,感觉到越南的开荒,也許是最失敗的成绩单。
2004年有位日本人叫石泽先生,他原本是菲律賓松下集团採購中心的负责人,是阿哲的客戶,多次帶他到大陸开发新的供应商。他提早退休后,又受聘于另一家日本著名的电子板(PCB)装配公司(加藤),负责來香港设立总部,工厂设在深圳。他曾听说过阿哲即将退休,便邀请加入这家公司工作。就这樣,又延續4年工作至到2007年才真正退休,刚好是65岁。
阿哲常想,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命运安排他的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贵人相助。他体会到:只要你认真负责,对工作热诚,就能得到他人的信任。
(七)
2014年8月初,天气仍然酷热,使人心情焦闷,久久无法入睡,巳是深夜12点了,突然间,电话响了,看看电话机显示屏上的号码,是长途电话。原来是从西南远方缅甸仰光打过来的。
阿哲拿起电话筒,听到对方很微弱的气喘声,带着哭泣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说:“我是阿珍姐,你有空吗?能够来仰光一趟?我……” 她哽咽了,说不下去,
接着一个年轻的声音说:“舅舅,妈妈的病情比较严重了,她希望与你见一面……舅舅你能来吗?我是小红。”阿哲立刻估计到,姐姐病情不妙、危怠!
阿哲立即回答道,我明天就去办理签证和定机票,再告知你们何时可以启程。
在网上通过旅行社很快就能订到机票,他订到可以直飞的航空的航班 ,日期是8月8日的晚班机。
这家航空公司直飞缅甸仰光的航班是晚上九点半以后,经常延误才能起飞。那天晚上的航班也照常延误到晚上11点半才起飞,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半夜三点左右(香港与仰光的时间相差一个半小时),因为是半夜三更,阿哲的表姊主动帮忙,安排她的女儿琳琳来机场接他。
因飞机延误,阿哲心情焦急,从飞场出来后,马上打电话给姐姐的大女儿:「我是否需要马上到医院去?」也许是半夜三更,病人的病情不是很危怠,电话里回答说:不要紧,明天早上来还可以!
第二天早上,表姊的女儿琳琳一大早驾车到酒店接他, 吃完早餐后赶到医院。不料,一推开门,进病房时,看到五位外甥女围着病床,边哭边喊着:“妈妈,妈妈,你要坚持住,舅舅快到了,他来看望你了!”
阿哲这时才感觉到:自己太大意了,来迟了!他看着姐姐已经不醒人事,但她还有微弱的呼吸……他在姐姐的耳旁大声呼唤她的名字:阿珍,阿珍,我是阿哲,我来看你了,你醒醒……他紧握着她的手,感觉还有点暖暖的,仿乎觉得姐姐知道他来了,她在等着他……只可惜,姐姐已不醒人事,无法醒来了!这时候,几位护士陪着大医生进来查房,看了看后,对大家说:“你们不要再要求打強心針急救了,病人已经痛苦了几年了,让病人舒舒服服的走吧!这是給病人一种解脫!”
经过大家的商量,觉得医生说得有道理,姐夫也就同意医生的提议,因为这是一家私家医院,对病人和她的家属都要负责!
阿哲这时候才感悟到,自己太没有危机意识,失去了和他姐姐見最後一面的机会,他已经后悔莫及!
第二天,先人的遗体由医院送去火葬场火化,請了几位缅甸高僧唸经超渡。阿哲心裡頭只有默默無言,安慰自己:“告別姐姐,送姐姐最後一程,安息吧! 碧珍姐,你一路走好!”
阿哲回忆起,2010年春节期间,曾与朋友到缅甸旅遊,在仰光順道看望姐姐的时候,已经得知她的肺部有问题,肺膜泡有破损,呼吸困难,要插管呼吸新鲜氧气来维持生命。
她被病魔折磨至2014年四年之久,女儿们为了照顾她,特地在另一条街楼上另租一层让她居住,由大女儿专心地照顾着—— 可是好景不长,有一次她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滑倒了,腰部受伤了,不能走动,医生说:她年事已大加上有病,不易动手术,就这様开始起不了身,全靠大女儿照顾着……
当時阿哲将身上剩余的几百美元交給姐夫,以表心意。她的病給家庭带来很沉重的负担!
姐姐有五位千金,年轻的时候和丈夫一起在夜市场摆摊位打拼,做熟食排当,大女也一起帮忙,维持一家生计;二女儿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嫁了人,有着自己的家庭;其它三位女儿也是大学毕业,一位当家庭补习老师;另外二位和父亲一起,在住家楼下开士產店维持生活。
岁月沧桑,阿哲经常翻阅他保存的与姐姐互通的信件,都会热淚盈眶,每年阿哲到了姐姐的忌辰,都会想起那年发生的事……无法忘却而感到遗憾!
(八)
退休生活各精釆,珍惜上苍所赠赐。
近两年來,阿哲不怕別人嘲笑,挥笔学习写作,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用文字记錄下来,写作也就成了阿哲生活的乐趣。
最让阿哲感到欣慰的是,兒女们都長大成人,事业有成,各自精彩。用不著两位老人操心。今年已近耋耄之年,孩子们都很有孝心,每月都给足夠的家用。每星期日,都会回家來吃妈妈为她们準备的美餸靓汤,享受天伦之乐, 不亦樂乎 !
孩子们曾问:“香港算不算是我们的第二故乡?”阿哲这样回答:“能活在当下,生活安定,就是我们的目标,其他的……不重要。”移居香港半个世纪,在这里能站稳脚跟,对於这些海外的游子已經是最好的归宿!
纵然人生的命运多坎坷,历经沧桑,也坦然自若,虽然至今,无法寻找到亲生父母的下落,也许他们已经在另一世界——默默保佑他们的儿子!
阿哲经常在梦乡里,似乎听到母亲的呼喚——
母亲对我控诉说:
是罪恶的战争,
骨肉被迫分离……
如今,她在天之灵,
维护着我,叮嘱着我,
继续向前,继续生活,
勇敢面向明天!
编者注:
(1)胡一川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革命艺术家、木刻家、油画家。有关黄君珊和胡一川的革命事迹,可以前往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革命纪念馆」参观。
(2)本篇文章的资料,是参考胡一川的女儿胡珊妮文章中所提供的宝贵历史性资料才能完成。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3)文章中所提到的有关「六联团」的资料,是参考缅甸爱国华侨作家冯励冬所著:《缅华百年史话》。
2022-09-19於香港
转载请注明:《沧桑岁月 往事回眸《阿哲的故事》(阿凯)》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