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杨羽翔文友从厦门寄《花甲咏怀》一书给我,这本书是杨缅昆教授诗词楹联集,我翻看后心情激动。那一天刚好高德光兄和缪泽中兄约我饮茶,我们一边饮茶一边谈论《花甲咏怀》,他俩一致认为:杨缅昆教授的诗词 绝对是缅华文友之中的佼佼者。
2014年10月,“缅华笔友协会”在澳门召开首届会员大会,杨缅昆教授从厦门赶到澳门,这是我第一次与杨缅昆教授见面,他给我的印象是:谦谦君子,平易近人。那一年从外地到澳门出席会议的还有厦门的陈汀阳文友、广州的张新民教授等。
这之前我在网上已认识杨缅昆教授,因为他有诗词、楹联在网上发表。
“缅华笔友协会”成立后,于2015年出版首期《缅华文学作品选》,收录了杨缅昆教授的《游白帝城追记》等10首 (阕)诗词(第140-143页);第二期《缅华文学作品选》有杨缅昆、杨缅燕兄妹的散文《母亲在缅甸华侨战工队》(第15-19页),写他们的妈妈杜坚 (原名杜雪痕)在上世纪40年代参加抗日战争,他们的妈妈是一位华僑战士。第二期还有杨缅昆教授的《满江红‧悼先父杨章熹》等6首 (阕)诗词(第144-147页),2016年第二期还有杨章熹先生(1909-1981)的诗共16首(第133-136页), 杨章熹先生是缅甸著名的侨领之一。杨缅昆教授的父母都是杰出的缅华人士。2017年第三期有杨缅昆教《访佛国缅甸》等8首 (阕)诗词(第182-185页)。
2017年秋我听到杨教授身体不好,在休养。2018年第四期的《缅华文学作品选》没有杨缅昆教授的诗词了,因为他在2018年2月与世长辞。缅华文学队伍失去一位诗词高手。
我与杨缅昆教授原本生活在两个城市,从慕名到认识,是因为我俩都是50年代出生于缅甸,文学创作是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加上有微信,我俩常联络。
“你在编辑《缅华文学作品选》等工作,困难很多,我全力支持你。”杨缅昆教授对我说过这句话。
我很感动。
人生难得遇知己,听到杨缅昆教授去世,我心里挺难过。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花甲咏怀》杨缅昆诗词楹联集出版了,书是杨教授的儿子杨羽翔编的。
这本书共收录杨缅昆教授的诗89首,词25阕,楹联241幅,小论文4篇及杨教授的数十张生活照。
摘录杨缅昆教授的诗:
读陶渊明三首
初识陶公年少惑,辞官何必走园田?
而今方解翁心迹,梦幻桃源人合天。
人世躁浮名作俑,蓦然醒悟向天然。
南山有意与君伴,留下桃源可种田。
我慕陶公有雄魄,勇辞官域拒红尘。
吟诗伴酒南山望,读懂人生第一人。
从序文上我看到杨教授是2012年6月插班进入厦门老年大学诗词班学习,主讲老师是余元钱先生。至2018年2月去世,不足6年的时间写出这本书,我敬佩之余又深感天妒英才。
杨教授离开我们已有一年多,我没感觉他去世,他的微信号我一直保留在手机上。
杨缅昆教授吟诗填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019年5月24日于澳门
转载请注明:《杨缅昆教授与他的《花甲咏怀》 (许均铨)》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