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基文友
2022年7月23日(星期六) ,大暑,我收到臺灣新北市的緬甸華僑張標材友的微信:“我們的好朋友林德基作家昨天早上與世長辭,很捨不得。”
在大暑的下午,這消息對我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
我回覆張標材僑友: “失去一位知己。”
我剪下這一則微信消息,上傳到幾個緬甸華僑文友群,向大家報告: “林德基文友於2022年7月22日上午離我們而去。”
昆明的林郁文友有以下留言: “我之前一直跟他有微信聯繫。只是近些天他沒出來,令我心不安。不想他卻仙逝了。”
廈門的陳汀陽友留言: “驚悉仰光市17條街的林德基好友仙逝于臺灣省,深表惋惜與哀悼!”
香港朱淑女友留言: “願逝者安息吧!節哀!”
緬甸曼德勒李靜友知道後,有以下回復: “我還欠其兩本我寫的書呢。而今只有遺憾了!
廣州的張新民僑友留言: “悼念緬華僑友林德基,祝您一路走好。”
澳門金千里文友得知惡耗之後,吟下七絕一首:
《摯情難捨悼德基》
早歲宜蘭作導遊,今朝極樂往長休。
良言暖語千杯少,記取溫馨夢永留。
詩中的“作導遊”一句是指2019年3月,金千里、繆澤中和我從澳門機場飛台灣桃園機場,出席在台北市召開的第十一屆世界華文作家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我們三人坐大巴到宜蘭縣,看望林德基文友。路途中我看到林德基筆下描寫的宜蘭平原,廣闊的平原上是碧綠的田野,在田間有漂亮的小洋房,與緬甸農田的簡樸茅屋是兩種不同的田園風光。
有台北市後花園的宜蘭縣,沒有城市的喧囂,尤其是剛離開車水馬龍的台北,宜蘭不單單是後花園,讓人感到這里就是世外桃花源。
林德基文友從緬甸回到台灣升學,是一位記者,他喜歡安靜的宜蘭平原,選擇宜蘭縣為定居地點。
在我認識的緬甸華僑中,藏書最多的莫過於林德基文友,未到台灣之前的敬稱他家是“林德基圖書館”。到他家見到他的藏書,有整一個房間裝滿書,當時是潮濕季節,他家的描濕機長期在書房描濕,書房放不下的書,客廳里也堆放不少書,整座房子只要有空間,都會見到書。如果說他個人的藏書超過一些小型圖書館,一點都不為過。有那麼多書不難,看那麼多書不易,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愛書人。
林德基簡介: 1947年生於緬甸仰光市,1965年離開緬甸回台灣求學,自由業退休,在台灣宜蘭定居。出版有《伊江書情》、《再見 蘭心書店》、《Min-ga-lar- bar 伊江》等。
與林德基文友(左)在林宅客廳留影,我身上留下濃濃的書香味。
林德基文友在宜蘭縣請我們三人用午餐,之後帶我們去看宜蘭縣的圖書館等。
左起:金千里、許均銓、林德基、繆澤中在宜蘭縣圖書館留影。
在林德基文友的臉書上,常見到宜蘭的早晨風光,初升的朝陽,紛紛多彩的天空,還有他的田園生活。德基文友用相機拍下宜蘭的方方面面,都上傳到臉書上。他也有微信,不常用。
我認識林德基兄是大在十幾年前玩博克(部落格)的時代,當時通訊用電子郵箱,在博克上看到他的文章,看到他描寫宜蘭的生活,尤其是宜蘭平原,印象深刻。
林德基文友數年前曾獲澳門緬華互助會邀請到澳門出席“澳門緬華潑水節”,當時我們在澳門姑娘街侯德耕僑友的緬甸美食店吃緬甸餐,廈門的陳汀陽夫妻也同席,我知道他的腳有疾病。
2015年春我和太太、女兒報名參加“台北宜蘭旅遊團”,行程有到宜蘭泡溫泉,在宜蘭住一晚。而我當時去宜蘭的目的是探望林德基文友,再看看美麗的宜蘭平原。可那一年去去宜蘭旅遊不成團,行程改成“台北野柳遊”,我與林德基文友約好在中和市華新街見面,那是我們第一次見面。我從澳門帶給他在新加坡出版的《新世紀文藝》大型文學刊物及多份印尼發行的國際日報,報刊雜誌都有他發表的文章。
我2015年開始主編《緬華文學作品選》,從第一期至2021年的第七期,每年都有林德基文友的作品,書出版後,我都從澳門寄書去台灣給林德基文友,也請德基文友轉寄給新北市的張標材僑友、楊家華文友,台中市的何明旺 (段威)文友等。今我年主編的《緬華文學作品選》第八期,已收入林德基文友的大作《描述野人山的“缅北纪行”》一文,書還沒出版,林德基文友已不辭而別,嗚呼哀哉!
2022/7/13林德基在宜蘭縣拍下的黃昏景色。(摘錄林德基臉書)
2022/7/13夜間林德基在宜蘭縣拍下的月亮。(摘錄林德基臉書)
2022年7月13日之後,沒見到林德基再傳相片到臉書上。
7月23日有一位黃文淑在林德基臉書上留言:“謝謝您曾經在緬甸帶給我們這異想天開的異鄉遊子最大溫暖與安慰,接下來您可以自由穿越台緬各地,隨風而去,好走,保重。最後一次跟您說《明葛拉巴》。”
另一位張政慧也在林德基臉書上留言:“我敬重的新聞前輩,祝您在佛國淨土,安祥自在。”
我不認識上述兩位,只是原文不動的下載他們的留言。
我也在林德基的臉書上留下一句:“一路走好,您永遠留在我心中。”
作者许均铨
2022年7月24日於澳門
转载请注明:《悼林德基文友(许均铨)》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