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北的冬季,氣溫常常是-35°C —- -45°C。正因為這麼冷,阿呆的善心萌发了。到了冬天阿呆每天早上起床都要拿一些鳥糧去喂養户外的飛鳥。然後站在屋內窗邊靜靜地看着小鳥們吃食。阿呆感到欣慰高興。日子一久,小鳥們與阿呆有了默契,每次天剛亮,小鳥們就早早地飛來歌唱,叫醒阿呆。阿呆成了它們的朋友。
阿呆看着小鳥們心裡想起了許多問題。他想拿倆斤重的肉塊放入冰箱里凍它两,三個小時,肉就立馬結成硬梆梆的凍肉。但是,小鳥體量也不過四,五倆重,為什麼它們在雪地里却不結成冰塊呢?
阿呆又想人們身穿厚厚的棉襖,或取用其他動物的皮革毛髮來添加在自身上御寒。我們的衣服厚度和御寒效果肯定暖過小鳥身上的羽毛。它們不戴帽,不穿襪,為什麼就不凍死呢?一个人在-35°C —- -45°C穿著比鳥羽毛更厚的衣服站立四,五个小時的話會被凍壞。小鳥的超抗寒熱能怎麼產生的,阿呆不解。
小鳥的食量也只不過几十粒谷黍,這些谷黍轉化成的熱能怎麼那麼強呢?我們人類每餐食量遠遠超過小鳥的食量。按照道理應該能產生更多熱量才是。為什麼人會凍僵呢?
阿呆想:人類自稱是文明的高級動物。天天搞科研,越搞越糟。為了取暖,光照,人們大量地砍伐樹木,挖掘礦產,開山鑿洞,過度燃燒石油,天然氣等等,千方百計無底線地破壞自然環境,犧牲無辜的多樣物種來滿足私欲。即然,人自稱文明高等,為什麼至今科學家不去研究象小鳥一样利用微少食物(燃料)來發出極大的熱能抗寒呢?似乎大家都忘了這點。人類的自大和盲目地開採資源最終帶給人不可弥補的錯誤。
阿呆懷疑,到底人類變得聰明了呢?還是變得愚蠢了?照如此下去,地球上的能源遲早會被用盡,人類存在的期限將會大大縮短。
現在AI的登臺,取代了人的體勞,表面是服務了人群,實際上是在加速地球毀滅。眾所皆知,十年樹木,一顆樹要成為材料,必須用上十几年的栽培方能造就。一塊岩石的形成,要经歷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地質變化才成就。源油,煤礦,天燃氣,山脉,湖海,江河等等所需的演化過程是千萬年。但是,今天在科學人工智能的濫用,機械開山鑿洞,填海堵壩等,只需用几天就可以完成。其速度惊人的快。加上人們不三思而後行,任意破壞,自以為是。這就是所謂的”文明高級”。其實科學本身並非都是錯,只是搞科學一定要明哲,有選擇,有當担。首先要評估結果的利弊方可行。
2024年9月10日
转载请注明:《小鳥的啓示—–阿呆懮慮(蘇麗蓉)》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