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嘉宾、导师和演员们的合影
2018年12月12日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创新研究所所长蒋波的致辞,告诉我们一些重要的新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需求,而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还需要我们继续传承,并赋予它们新的力量。为有效保护、传承、开发和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搭建非遗保护传承的有效载体和平台,积极开拓非遗创新发展新路径,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技术教育产教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深圳信息学院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这是我校主动发挥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研究所将按照6个中心+2个联盟+1个博物馆的设计架构进行创建,6个中心是: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大数据中心、非遗传习中心、非遗演艺中心、非遗创新研发中心、非遗自媒体中心;2个联盟是:非遗一家联盟、非遗高校联盟;1个博物馆是:同时具有线上和线下功能的非遗博物馆。”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面世”
粤港澳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所长蒋波(左一)与导师们合影
习近平主席曾指示我们:像爱惜自己的性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此项揭牌仪式,顺应了伟大时代的潮流发展,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非遗传承和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积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第一批非遗导师:
1陶一(汝窑)、2袁曼君(剪纸)、3聂亚萍(麦秆画)、4杨 钿(堂纺叠绣)、5安桂娟(掐丝珐琅画)、6李 琴(楚式漆艺)、7王孟良(内画)、8卓忠明(树叶吹奏)、9韩玉琴(汴绣)、10勺 哥(木艺)、11刘东阳(传拓)、12井秋红(香包)、13于顺生(宣纸烙画)、14王振宇(官窑)、15卢三(钧窑)、16陈碧娜(擂茶)、17刘好勤(汝阳刘毛笔)、18杜德光(葫芦丝)。
揭牌仪式上,导师们和传承人展示了各自的非物质文化精品。
深圳信息学院的师生们展示荣获全国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大奖的《诗经》原创音乐节目
刘东阳导师展示“詠春拳”
立志为非遗的传承发展贡献毕生力量的聂亚平导师
于顺生烙画艺术导师伉俪合影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暨南大学时指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作为早年毕业于该校学子的卓忠明,倍感担子的重大。
卓忠明导师展示“树叶吹奏”
导师陶一为此作了一首诗。
七律.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成立有寄。
陶一
大雪鹅湖烟柳静,异馨丹桂满苍穹。
桃夭曲岸琴音起,月出和声芍影融。
好梦兰舟云汉过,飞流玉瀑素湍冲。
初心不忘来时路,薪火相传五岳风。
注:大雪,廿四节气之一。鹅湖,指深信学院的黑天鹅湖。
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成立仪式,在一片欢乐的歌声和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2018年12月13日
转载请注明:《在粤港澳大湾区勇于担责 为“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揭牌暨纪念改革开发40周年非遗精品展”点赞(作者:卓叶)》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