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中情》纪念特刊第49—52页,阿凯先生的撰文“缅甸华侨体育总会活动点滴(1963—1965)”,颇翔实的记述了当年“缅甸华侨体育总会”(简称“华体会”)在缅华社会发挥的历史作用。我要自豪的说,华体会的竞赛活动毫不亚于全缅体育竞赛,她的存在为缅甸体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缅甸运动会史上华人华侨参赛的个人项目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魏木土(又名“志平”)老师创下的撑杆跳高、标枪纪录竟保持了十九年;李遇兰(女)、陈细成等显赫的运动员曾经在缅甸体坛闪耀着光芒。
最是篮球和乒乓球运动是华人的强项,国家队几乎是华人组成,它一直推动着缅甸在这两项运动的发展。然而,自1963年工商业国有化,缅华的体育活动受到致命打击,酝酿着举行“缅属组篮球赛”也胎死腹中;接而1965年私立学校收归国有,作为栽培运动健儿的学园也不复存在,华人华侨的体育活动从此销声匿迹。
这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华人华侨的生活、行动受到种种限制和约束。
随着时间的流转,时局逐渐明朗,人民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华社活动开始显露曙光。
“万紫千红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蛰伏已久的“华体会”终于破茧而出。
往昔的缅华运动大会、缅属组球类比赛等大规模竞赛活动显然已不合时宜。符合当时,条件许可,力所能及的活动已然成熟。
华体会本着锻炼身体,增进友谊的信念,开启了新的里程。
会长陈天煌的提议,全体执委通过,“缅甸华侨体育总会”改称“仰光华侨体育会”。
篮球和乒乓球无疑是举行比赛的最佳选项。
当时适宜活动的场所非“高解福山寺篮球场”莫属,这给篮球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几经酝酿和筹划,篮球比赛开始了!
如雨后春笋,参赛队不断增加,范围逐渐扩大。有缅甸篮球协会、北掸邦“果敢”、伊洛瓦底省的“勃生”、固有的体育团体“浪潮”、“黑猫”和劲旅“南友”、“华友”以及华社团体、自行组队的,不下于四十队。
分男子甲组、男子乙组和女子组。利用工作日下午下班放工时间和周日整个白天进行比赛。周日那天,球场周围观众爆满。
篮球比赛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华社传为一段佳话美谈。
乒乓球比赛也同时跟进。场地设于“华商商会”(今“中华总商会”),可容纳三台球桌同时进行。
分男子甲组、男子乙组和女子组。尤其男子甲组参赛人数竟达百人左右,也不乏有借用“武帝庙”礼堂的时候。
华体会迎来了第二春!
然而,多事之秋的国土与厄运似乎随影同行,时不时有暴乱事件发生,人们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一切活动因此而消逝殆尽。
呜呼!何时眼前再现昔日的风光景象!
2021年12月旧金山
转载请注明:《华体会的后身(更生)》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