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2018,南加州中国女中校友会在缅华联谊会所举办欢庆元宵暨校友会成立。
会长陈永联的太太招待大家吃印度“当宝”饭。与往常的联欢会一样,许多来宾都自动带上各自烹调的美食,食物丰盛美味。
主持杨灿云先生利用大家进餐的时间,开始拿着麦克风回忆讲述儿时在中国女中的故事………他说:华人都很注重教育,那时治安好,家长只需给孩子穿上朴素的校服,给点零用钱,就让他们每天背着小书包去上学了。记得当年我大约7-8岁,家住21条下段,每星期一至五,穿着小白衫,绿短裤,背着小书包就一个人走到五十尺路下段的中国女中附小上学。当时中国女中小学是一座黄色的三层楼,我从左侧楼梯爬上二楼,可见有个大黑板,上面有学生的優秀作文,让学生驻步阅读。高班的同学还每周出版报刊给同学互相学习。教室有值日生督促淘气的小孩子不让他们胡闹乱跑。学校经常举办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舞蹈表演等活动,使大家有个欢乐有趣的学习环境。
记得二战后,中国女中小学是在16条下段的两层木楼里复课,面对仰光江滨,对面就是“小榕树”市场。后来才又迁回五十尺路。中国女中以前只招收女生,后来中学部停办,专办小学,我才有机会进校就读……..
会上有来宾提问中国女中是那一年成立的? 为什么女中也有男生就读?
陈清联副会长当即拿出一本由中国女中(中国小学)校友会编的《难忘舐犊情》,此书是2016年为纪念缅甸仰光中国女中一百年华诞而出版的。以下是书中提到有关中国女中的重要历史:
(一)学校成立原由
根据林希智老师的回忆:1917年仰光中华学校为全缅学生联合会筹备经费举办游艺演出,有十位女孩参加歌舞表演,其中有几位福建女师的被开除学籍,理由是不准“下贱”的“女戏子”上学。于是中华学校的校友们提出反封建,反旧礼教的革命思想,号召为平民女子开办学校。于是就有了“中国女子公学”的诞生。
中国女子公学创办时规模很小,只有十几名女生,但却开创了缅华妇女解放的先风,让青少年女子也可堂堂正正的进校门读书。
(二)学校校址
“中国女子公学”开办于1917年1月12日,起初因经费问题,没有固定课室,1922年胡文虎先生将22条街的厂房让出当教室。
1926年胡文虎先生又在五十尺路下段买了两栋楼房作为校舍。
1941年胡文虎先生牵头将南普陀下段和16条街之间的横街买下作校址。1942年日寇侵缅,所有学校停课。
1949年胡文虎先生牵头资助中国女中在五十尺路重建因抗战被炮火损毁的校舍。1950年1月1日仰光中国女子中学五十尺路26至28号新校舍举行落成典礼。
(三)校名的变化
1940年,胡文虎董事长根据仰光市区无女子中学的现状,支持将中国女子公学改办成中国女子中学(含小学部)。
1946年11月4日中国女中复办,更名为中国女子中学及附属小学。
1948年,中国女中根据缅华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停办中学部。将在读中学生分流给仰光华侨中学和仰光南洋中学。中国女中更名为“中国女中附属小学”简称中国女中附小。
1950年,开始筹办中国女中幼稚园,1952年中国女中幼稚园人数剧增而搬出五十尺路,迁到黑猫体育会所并改名黑猫幼稚园。
中国女中附小越办越好,每年都进行2次招生,1959年报名人数突破100人,1963年接近200人,当年,中国女中附小和幼稚园在校学生总数第一次突破千人。
1963年,中国女中附小应当局规范校名要求,更名为“中国小学”
由于中国女中作育英才,管理有方,深得华侨认可,纵观历史,无论校名如何变更,校友们心中一直的念想就是“中国女中”,公学也好,附小也罢,“中国女中”就是大家难忘的母校。
(四)中国女中为何有男学生
1946年中国女中复办的时候,周颖如、陈秀莲、周雅宝、林希智、王一芒等前辈,便提出了男女混读的问题。一方面是一种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多招学生节约教育资源。第一届的学生很少,多是战前中国女子公学的女生返校复读,所以没有实现男女混读。是第二届(将女中改成附小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男女混合上学。由于中国女中在社会上享负盛名,虽然校名已改,“中国女中”这一称呼一直留在缅华同侨的心中。
中国女中,管理有序,校风严谨,学风浓郁,是一所教学品质優良的名校。当年号称缅华最高学府的华侨中学及南洋中学的许多品学兼優的学生都来自中国小学。现如今社会上许多精英也是出自这所学校。
名校出精英,《难忘舐犊情》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它是由一群精英编制的。它也为今次会上提出的问题提供了完满的答案,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这次的庆祝会很特别,很自然,没有受到所谓的程序的束博,大家开心相聚,开心听故事,开心提问,顺其自然地完成了庆祝和联欢。值得赞赏。
值得称赞的还有陈永联会长,带领全家参与会务,太太江慧贞包办全体来宾的主食(印度饭);儿子负责大会的音响操作;孙子帮忙分菜,帮忙递送汤水。缅华后代参与缅华同侨的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深远意义的事。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
转载请注明:《别开生面的庆祝会(朱雪雪 3-14-2018 )》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