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灘上你和我双双成對,形影不離笑着,跑着,追着海風無知掀動我的衣裙吹散我的頭髮吹紅了含羞的面頰吹起你少年的張狂嬉鬧的笑聲浸染在汗水與海水的混合裏那是一種青春的驕傲揚起狂想的風帆,放飛自己我們一起占据了去年的風 而今,一樣的意境,一樣的風,一樣的海卻不見昔日倩影風走了,風去得那麼灑脫,無情雲霧淡淡遮住來時路雨來了,淚水化成雨滴青春不解風情今天的雨澆醒懵懂的梦人海中,我們互相失去緊握的双手亦被迫松開選擇各自的方向離去去年的風今年的雨。 作者:蘇麗蓉2024年8月8日。...
一一记【南加州缅华联谊会】荣誉会长郭忠信先生对本会的关怀与支持。(朱徐佳整理) 郭忠信先生,英文名Steeve Kay(1943/12/13 – 2024/7/22)出生于福建祖家,成长于缅甸。於1971年移民美国,在美国加州硅谷深造,考入(Stanford)大学取得电机硕士学位,以及美国(Pepperdine)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郭忠信先生品格高尚,睿智有远见。是一位发明家,慈善家和企业家。他的业绩遍布美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郭忠信先生和其妹郭丽琴医师热心公益,关怀社会,心繫缅华。他们的巨额捐款,为推动缅甸、厦门和南加州的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献。 2012年,本会邀请郭忠信先生做專题演讲:如何领导和管理QTC(医疗)。 上图:和南加州缅华联谊会全体董事合影。 前排左起:朱徐佳,李振全,许秉正,郭忠信,粟福祥,吕良奇 後排左起:黎天宝,丘国君,楊灿雲,杜国和,黄国勝,李悦添 2012年,郭忠信先生莅临本会做專题演讲 2012年,郭忠信先生專题演讲的英文版本 2012年,本会董事会代表赠送荣誉獎牌给郭忠信先生 2015年春節,郭忠信先生和美国国会议员趙美心女士莅临本会举办的【春節联欢晚会】現場合影。左起:郭忠信,许秉正,趙美心,黄国胜 2015年春節,郭忠信先生(前排左六)和缅甸驻洛杉矶总领事吳旺觉所(前排左七)和我会全体幹事合影 2015年,郭忠信先生參观本会会所。左起:郭忠信,许秉正,郭先先秘书趙清华...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烛残年。屈指一算,离开我的出生地……缅甸仰光和我启蒙睿智的母校……缅甸仰光南洋中学,已有五十七载春秋。在这人生漫漫路,母校的校园景色,同学们嬉笑玩乐,亲密无间。教室内的朗朗读书声和老师授课的情景。像走马灯一样,不时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人世间,理想是美好的,实际往往事与愿违。1967年,抱着满怀希望,离开我的第二故乡缅甸仰光,回国升学。但恰逢祖国各地正进行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各院校停课停学,学生教师,到各地串联搞文化革命运动。我们同批的侨生只好服从国家的统一分配到各省、市的当地学校。我们同批侨生,被分配到江西省,九江市的九江市一中、市二中和县一中等三所高中。敝人有幸被分配到,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九江市一中,继而分配到工厂务工。其详情请参阅敝人所写的《风雨沧桑话当年》一文。 九江市是江西省一座有着两千两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依山(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傍水(波澜壮阔的长江畔),靠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鄱阳湖)。一山、一水、一湖,风景如画,物产丰富,堪称魚米之乡。与湖北省一水(长江)之隔,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跨江公路铁路两用的长江大侨,交通发达。盛唐时期,诗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来九江云游,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年名诗墨宝。江山多娇,风景明媚。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生命中有八年时光在此渡过,真是此生无憾。 1976年为圆父母全家团聚之心愿,由敝人已入美籍的三姐,出面申请敝人来美定居。那时中、美两国还没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只能从內地,经深圳口岸进入香港,然后到美国驻港领事馆办理移民签证。在港期,由林仲华同学(慧吟的二哥,原九江印尼归侨同学,现我们已成自家人)接待我到他香港住处下塌,由在港原九江印尼归侨同学刘汉雄,亲自驾着摩托车,送我到港島美国驻港领事馆,办理移民签证。他们的恩情我终生难忘,感激不尽。不到一个月移民签证很快就批下,我乘泛美航空经日本东京,直飞洛杉矶。 踏上洛杉矶后,经二姐夫引荐,认识了黄蔚民老先生,然后經黃老先生介绍,就这样在美国走上工作岗位,生活也就安定下来。1976年底,由黃老先生和缅华一众前辈共同合力,创办了南加缅华联谊会。我自那时起也成为了一名南加缅华会的一员。随着移民潮的到来,南加州的缅华同侨中,各个旅缅华校的校友,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了各自的校友会。我们缅甸南洋中学的老师、校友们也不例外,在以粟福祥老师、白玉翔老师、尹利胜老师…等和许秉正、黎天宝、叶英华、程文荣…等老师、校友们的努力,到处探访、寻找。终于联络上散居在南加州各地的校友,于1994年成立了南加州缅甸南洋中学校友会。而后有不少校友及家属的加入,因而改为南加州南友联谊会,简称南加南友会。我是由三哥谭炳均(南中旭光班)的引荐,参加了南友会,情感上好像再次回到母校,见到了各位老师同学。得力于老师、校友的共同努力,我们南友会至今(2024年)已迈入三十周年。 三十年光阴,在人生旅途中,可说是走过了人生三分之一的路程了。在南加南友会,我们的老师和校友共同生活了三十年,所结下的友情,如同家人。尤其是我们的老师和校友,为缅华同侨社会的文、体事业作出了感人肺腑的奉献。这是我们南中人的精神、传统、作风发扬光大。作为南中人,心中深感无比的荣幸和骄傲。 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曾引用过的一句古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培养学生成材的老师工作的艰辛困苦。我们南加州南友会,也有一位这样杰出的老师……粟福祥老师。粟老师是敝人在南中读外文十年级的化学老师,记得我们当时上化学课时,老师列举很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学得的知识。比如:有关火焰燃烧时温度最高点在那里?得到的答案是,大部分的人认为是火焰的中心点温度最高。可实际不然,温度最高点不在火焰的中心,由于燃烧时,冷热空气的对流作用,温度最高点应该是冷热空气对流的交汇点,即是火焰的顶尖点。有关空气中的氧气和氢气的性质。一般人认为氧气是可燃烧的,但实际氧气是不能自燃,而氢气才能自燃。氢气自燃中因加入氧气而帮助氢气燃烧中火焰烧得更猛更旺。结合实际教学,粟老师帶我们到学校的科学试验室,作试验。拿兩支.玻璃试管,分别同样装进普通自来水(水分子就是氢气和氧气的結合物质),然后通过整流器把交流电,整流成正负两极的直流电,分別插进两个装水的试管中,结果正、负两极就分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然后把氢气点燃而后再把氧气注入到氢气中,结果燃烧中的氢气火变得更大更旺。因此人们就误解为氧气可燃,而经过燃烧后,氢气和氧气又重新结合成一氧化二氢(即是水的分子)。照此类推,水是可循环利用。人类就可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歇的清洁能源。不久前,看到一则消息,据说中国江西省已有人造出用水驱动的汽车。不过还得专家的验证、开发、普及,造福全人类。为了同学们的学习进步,粟老师又根据各物质的不同性质,及其化合价的不同,粟老师劳心劳力的特地为我们編汇了三百多条各物质的原子结合时的化合价运算方程式(这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让我们熟记。在每年缅甸政府举办的全国会考中,我们南中同学在化学这一科中,普遍都取得优秀成绩。 阳光、空气和水,是万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但天时、地利、人和更是辅助它枝繁叶茂的重大因素。在洛杉矶的南加缅华社交圈中,由粟福祥老师、许秉正学长、陈永联学长,这三位一体的领导下加上各组负责同僚的共同努奉献和同侨们,其中包括各校友会和南友会的鼎力支持,得以蓬勃发展壮大。 粟老师性情和蔼,话语前瞻,富含哲理,以理服人。年事已高,但不遗余力的,为了同侨们跟上时代步伐,联同许秉正、林鴻沛、吴兆庆……等,开办了电脑入门知识学习班,让会友能掌握到简单的电脑操作应用知识,便以互相联通讯息。南友会随着南加缅华会搬迁到许秉正学长的物业,在粟老师和许秉正学长的授意下,于2010年10月1日,创办了南友健身班的活动。以南友会会长林碧华同学主持,开展舞蹈和健身运动。后陈秀梅学姐的热情推荐,邀请雷倩美老师来教大家学习太极拳健身运动。雷倩美老师对传播中华国粹不遗余力,十多年来风雨无阻,义务传授大家学习太极拳运动。雷倩美老师和林碧华同学十多年来尽职尽责,不卑不亢,无怨无悔,精神可嘉,值得褒扬。 2014年为弘扬中华文化粟老师和许秉正学长,经商议后,联合吴兆庆、黃国盛、丘伟文(已故)、叶国治(已故)、程文荣、林鸿沛、蔡煜群、高泰山、董宝庆、哥凯等创立了以王旭山学长是网站创建者,负责网站平台设计、调整。朱徐佳学姐为网站总编辑,负责內容组织、稿件的征集、校对、配图,然后上传到网站,稿件经整理好后,再转发到仰光缅华网。哥凯是网站工程师,负责网站后台維护,保障网站平台的正常运作。分工后,南加缅华网开始运作。经丘伟文学长和朱徐佳学姐的引荐,我也加入南加缅华网写作小组。滾滾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丘伟文和叶国治兩位高才学长,不幸被新冠疫情(2019一2022年)的恶浪中帶走两位学长。悲痛之余,实为不捨。但以王旭山学长和朱徐佳学姐两位贤能主持的南加緬华网,仍然坚韧不拔,依然屹立不倒。王旭山学长原是北京某单位的高工(高级工程师),朱徐佳学姐文学造诣很深,诗词歌赋底子深厚,作品享誉文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在南加缅华网中,徐了丘伟文、叶国治两位学长外,朱徐佳学姐、苏顺路学长、谢玉清同学,他(她)们的文学作品杰出且多产,个个都是文坛上的姣姣者,南加缅华网会越办越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世界局势变幻无常。历经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坚苦奋斗,终于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工、农、军、科技、航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海、陆、空各领域都得到长足进步。惊人的发展,傲人的成就。引起世界侧目,大有重返汉唐盛世之势。学习汉语也成为一股世界潮流,为了加强推广汉文化,打好汉语基础。粟老师、许秉正学长、王旭山学长、陈甸清学姐、丘国政先生,于2019年中开办了汉语拼音学习班。由王旭山学长担任学习班的电脑設计,实现图文并冒的电脑视频结合老师的讲课,力求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陈甸清学姐(原北京某高校的资深教师)担任学习班的讲师,她教学认真、风趣,能用中、英、缅三国语音讲解课程。因此吸引中、外求学者众多,鼎盛时学生人数高达四十多人,年龄从八岁蒙娃到八十多岁高龄长者。许秉正学长还特地托友人从北京帶回学习汉语拼音的书籍,分发给学员学习。可天不如人愿,2019年底,发生世纪大瘟疫,百般无奈,学习班只好被迫停办。 长江后浪推前浪。吐故纳新,汰旧换新。这是大自然普遍存在的现像,这样事物才有进步,才有活力。龙生龙,凤生凤,将门出虎子。粟福祥老师的千金粟丽虹,许秉正学长的公子许宏发牙医博士,陈永联学长的公子陈淼焱先生,他(她)们都有乃父的大将之作风,还有王珍珍、曹丽莉等一众年轻人,勤奋可嘉,任劳任怨,积极参与南加缅华会,南加南友会的会务和聚会活动,给两会增添了阳光和动力。良禽择木而栖,人以择贤而聚。古有孟母三迁,今有良师益友。 2024-7-5 于洛杉矶 . . ....
. 七绝·祝贺全红婵(苏文银) 贫家叻女半空飘, 体转身翻入水姚。 十载春秋疲不辍, 金牌满贯嫩颜娇。 2024年8月2日 註:叻:读音 lè。此处引用 粤语 “厉害” 的意思。 . . 和苏文银七绝·祝贺全红婵(晨阳) 红婵跳水燕轻飘, 灵巧身躯百里挑。 苦练功夫疲不懈, 夺金为国乐逍遥。 2024.8.4...
陈永联会长致祝词 美国南加州缅华会每年7月在本会会所举办双亲节,歌颂伟大的母亲和父亲养育儿女之恩。前几年,由於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世界,波及到全美国,政府禁止所有大小聚会,缅华会的各种活动,包括双亲节活动,中断几年。自2023年美国政府宣布解禁,洛杉矶各群众团体,恢复各项活动,南加州缅华会先是恢复举办春节晚会,接着恢复举办双亲节。 左:江慧贞(中)领煮"莫兴咖"汤,右:青年布置组打开帐篷 2023年中,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举行换届选举,董事会推举陈永联担任新一届会长。陈永联1958年高中毕业于仰光南洋中学,毕业后加入仰光陈氏宗亲会,一直积极参与重要工作。合家移民美国,定居洛杉矶以来,他始终积极参加南加州缅华会的各项工作。此次担选会长,实至名归。历届会长均表现出色,都对本会做出巨大贡献,会长夫人多方在背后默然工作,会长的功劳离不开配偶的支持。 左:王珍珍主持双亲节活动,右:来客品尝"莫兴咖"和糕点 陈永联会长任职后,配偶江慧贞努力协助会务工作,她能带领姐妹们烹煮百人食用缅甸名食"莫兴咖",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动员长子陈淼焱加入各项会务工作,这在我们缅华会比较少有。陈淼焱是个年轻有为的人才,他精通音响广播技术,每次大会庆祝活动,他都自带整套装备免费服务,效果显著。更加突出的是,每当会所举行大型活动,会长夫妇动员女儿女婿,孙儿孙女,一起上阵,充当服务员工作,这在我们缅华会是绝无仅有。 林碧华领演"美丽的星期天"集体舞 缅甸华侨会所聚会,总是喜欢品尝第二故乡缅甸风味饮食"莫兴咖",总由妇女会陈彩意,陈瑞爱组织李润秀等姐妹,三天两头忙忙录录,大锅热煮。此次会所双亲节活动。会长合家承包所有工作,只是头一天上午邀请几个姐妹来会所帮忙半天,分工协助煮熟部分米线。 陈幼群 张经黔献演"秋水伊人"双人舞 7月28日星期日,是缅华会疫情后复办的双亲节庆祝会,是日上午,太阳东昇,晴空万里,蓝天下微风徐徐,陈会长引领的烹饪组7点就赶到会所,加热头一天煮熟了的魚汤,我8点前来到会所时,就闻到香味浓郁的魚汤,令人垂涎,义工们聚精会神,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我负责切两粒大西瓜。 李禄荣夫妇表演交谊舞...
. 南昌首義響槍聲, 八一軍旗血染成。 百鍊鋒芒圖報國, 千秋功業在強兵。 河山收復披肝膽, 社稷安危輕死生。 縱目寰區聞戰伐, 礪戈秣馬作干城。 . 书法 一〉茂松 二〉龔正中 三〉阮偉生 四〉劉北照 五〉阮偉生 六〉黃玉靈...
爱国归侨章沙红 1950年代,兴隆人曾经大呼小叫地把文工团重演节目叫做“炒冷饭”,用来讽刺文工团“黔驴技穷”。文工团团长是章沙红先生,因此章老无形中就成了“炒冷饭”的主子。 其实,章老是一位新中国刚成立时放弃英属北婆罗州(现马来西亚)优裕生活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爱国归侨。他性格乐观,工作积极,虚心好学,努力奉献,曾任兴隆华侨农场管区主任,文工团团长,后期调任致公党广东省委工作。 在文工团工作期间,章老诚心求教于专家学者,比如大西北诗人魏钢焰、电视剧《虾球传》作者香港作家黄谷柳、中央电影制片厂导演钱红、作家李悦之、王博仁教授等等。章老克服了重重困难,结合实时实地形势编写了许多歌曲如《春天来的太阳河畔》、《太阳河之歌》,反美蒋特务独幕歌剧《血溅兴隆山》、诗朗诵《唱肖英》、还有小品、快报、三句半、相声,以及编演东南亚舞蹈等时尚节目,为本场和多个农场,解放军陆海空军驻岛基地,莺歌海盐场等单位演出,颇受欢迎。在广州致公党广东省委工作期间,用世界语写诗,与广州美院仆任教授创作了华侨抗日电视连续剧《海盗刀疤华》。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多篇文章在《华侨日报》、《海南日报》、《广东侨报》、《广州日报》、世界语刊物等国内外媒体刊登。他的作品为侨文化添枝加叶。令章老最为开心的是他的一篇《周总理与泰国华侨》文章引起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重视,一首由自己作词作曲的《春天来到太阳河畔》被中央慰问团女高音歌唱家演唱后,广为流传。 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积极投奔祖国建设,在文学艺术上多产的归侨老先生,本应该得到社会和人们的爱戴和支持,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接待从中央到地方众多的来宾,逢假迎节,章老的舞台作品在兴隆华侨农场重演时,常常被少数人讥讽为“炒冷饭”。更令人发指的是,他在史无前例的运动中,遭受残酷迫害,被编入埋死人的“狗屎队”。在海南兴隆华侨农场工作期间,曾经戴在他头上的“帽子”有“资本家”、“走资派”、“下放干部”。他和女儿也因此成了著名电影《海外赤子》的背景人物之一。 落实政策,获得平反后,这位意志坚强的“炒冷饭”主子变成“炒热饭”的热门人士。章老重新撸起手,在更重要的岗位上继续为国为民为侨努力工作,点燃了自我人生道路上的许多亮点,直至安然离开人世。 章老的精神在鼓励着侨二代。 2024.8.2...
以獨特的姿態矗立于偏遠的島礁上靜靜地守候晝夜的交替把孤寂留給自己把希望獻給遠航者狂飆暴風雨中與海燕,海鷗為伍接受閃電巨浪的撞擊 清晨迎接旭日東昇黃昏送走夕陽無限日復一日,歲歲年年忠堅職守神聖的使命护守遠航者的安全工作雖平凡,但必須,更重要無言面對大海保持忍耐寂寞是寂寞的忍耐 2024年7月25日...
. 決勝巴黎奪首金, 凱聲激勵國人心。 五星旗幟塲中掛, 義勇軍歌奏好音。 . 书法 一〉茂松 二〉黃偉華 三〉阮偉生 四〉尤肖松 五〉黃玉靈 六〉岑建平 七〉李應華 . . ....
細雨霏霏,黃昏後、庭園寂寞。 思往事,淡雲煙散,似風飄落。 幾度韶華惜已了,一聲長嘆光陰沒。 望桑梓,極目眺江南,思鄉客。 朦朧月,飛鳥過。榆樹翠,繁枝墨。 暮光塗虛影,水中浮沫。 難以封爵嗟李廣,馮唐易老誰之錯? 星辰稀、既往幾多愁,乘歸鶴。 寫於2022年四月...
. 2024年8月2日,是笔者回国六十周年,有感吟之。 . 归国。一甲子春秋汇集。 少年幼稚疑惑。纯真求学习。 . 动乱下乡谋职。务农工卖力。 辗转旅游生息。退休今乐极。 ....
勃生是缅甸的鱼米之乡,是座水网编织的城市。勃生河横穿城市中心,瑞摩陀佛塔位于市中心的河边,是勃生的地标,勃生人的精神中心。勃生码头也是一个标志,有大金塔沙它由(SETT AYAW)。城中三大社区:中国城、印度社区、缅甸生活区。中国道教、缅甸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大宗教文化在这里汇聚,笙磬同音。 . 2023年11月初我坐在勃生河边的金国餐厅,看着英式风格的钟楼,在热茶与香火中倾听身傍的人讲古老的故事。街边时有和尚和尼姑撑着勃生特有的“阳伞”路过,像飘动的彩云,让人心旷神怡。勃生城比屋而封般的民风令人着迷。但我还得按旅行计划,手持一张船票,穿越回上世纪四十年代,聆听一位船客的讲述。我要去的地方叫直甲镇,问过店家说不知道,也许是中文读音译不到缅语里,只好作罢,闲游在马哈班杜拉路,幻想着我要找的那个船客生活的乡村小镇,还有那个勃生华侨中学。 船客叫陈尊法,1922年4月28日出生于勃生。他的父亲陈志道是厦门禾山坑园村人,后来到同乡陈天财在勃生开的源成商行苦作。他的父亲勤奋好学,不几年就学会缅语、印度语,书法绘画全开。在乡村开了间杂货店,后来还当上直甲镇新民小学的校长。扛扛的亚细亚孤儿的励志榜样。 陈尊法在直甲镇新民小学毕业后,升入勃生华侨中学读初中。那是1937年,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勃生的缅华社会动员起来,支援祖国的抗日救亡。班主任杨章熹介绍他参加进步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他在学校是学生中的活跃份子,组织学联,开展为祖国抗日募捐,上街卖花筹款,四处张贴标语,校长对这个死不改悔的左派学生十分反感,首先要开除他。想想他父亲也是个小学校长,面子上挂不住,带信给陈志道来领儿子回家。回家干什么呢?帮家里守杂货店,父母催婚,受不了啦,这个世界太荒谬,慨然而赴仰光找杨章熹老师,到仰华公学去当教师。 仰华公学,当时是缅华侨党的活动据点,杨章熹是校长,郑祥鹏是教务主任,知道他是“民先”成员,介绍他加入缅华侨共产党组织。 郑祥鹏同时给他介绍了两份社会工作,去励志社办的励志夜校教书,到公立书报社接黄君珊的图书管理员工作。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缅甸,他参加了战工队,转进到曼德勒。缅华侨党决定战工队撤退回国时,他匆匆赶回勃生家中跟父母道别。他离家赶赴曼德勒后,母亲哭得昏天黑地,倚门伫望。他父亲想着把儿子叫回来就反侧自安了。随后再次被父亲拉回勃生家中。他内心忐忑不安,耐心给父母讲:在仰华公学我是出了名的抗日份子,日军打到勃生,我只有死路一条。虽然暂时离开家,身遥心迩,一定会回来见到二老,这才说服家人回到战工队。撤退回国时他随王汉斌、王一芒、蔡飞敏一起,由吴学诚带队向八莫转移。 他到达八莫时,李国华找他谈过话,大意是:你撤退回国后去延安找王明,就说是我介绍你去的,他会给你安排学习。 他是多么向往去到延安抗大学习,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怀揣着去延安的梦想,历尽艰辛,到达昆明。 在撤退回国的途中,他感染上了恶性疟疾,吴学诚叫人力车把他送往昆华医院治疗。一个月后康复出院,他已找不到组织的人。无奈在昆华医院门口街边守望过往的人群中有无认识的熟人。还好遇到原新民小学的老师李沧浪,一起回到福建安溪蓬莱乡,暂时在安溪的东溪小学教书。书信往来中认识了厦门高浦村的郑葆真,于1945年7月21日在《闽南日报》上登了结婚启事。婚后在雅化小学、江头中心小学当教导主任,后来又到曾厝垵中心小学任教。 1947年5月,他乘丰庆轮号复员返回缅甸。1948年,又把郑葆真母子俩接回缅甸。 战后,他在缅华侨党的领导下,从事缅华进步教育事业工作。他的每一步都奔走在自己的热爱里。 1971年,他离别生活30年的第二故乡勃生,以侨干的身份调回国内,结束了隐蔽战线的特殊工作。 2022年,云南卫视拍摄《旅缅青春》访谈纪录片时,我们通过陈力群老师联系,想到厦门去采访陈尊法,他老人家当时住院,只好遗憾放弃。 勃生是缅华侨党活动的重要地点,总是想着要去探访一次。他们的往事不是风,不会一吹而尽,从此了无痕迹。很久,我将他们的往事慢慢沉淀,交给时间,让岁月帮助澄清历史。越是这样,越不容易放下。经常在某个夜里,在某个似曾相识的瞬间,在某本文献里,不经意间又浮现出来,整夜搞得我清醒白醒。...
郭忠信校友回天家了,我们大家都很怀念他。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培养了不少社会精英,郭忠信学友就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由于不同班级,我们大多数都是上世纪70年代移民来到洛杉矶后才和他有了联系。 郭忠信学友在华中高中第十四届毕业后,入读仰光理工大学并考取了伦敦大学的GCE文凭,1971年来美,在史丹福大学获得電機碩士學位。工作后,他的科研論文獲美國國家航天局 (NASA)科技創新獎。80年代,他和同属学霸,毕业于仰光医科大学的妹妹郭丽琴携手创立了QTC 殘障鑑定公司,業務遍及全美 50 州,因此郭氏也獲得 2003 年度優秀科技 企業家獎。 退休后,他们成立的郭氏基金会,多年來在信仰、教育、醫療和文化四個領域继续造福社会,对许多学府诸如加州爾灣大學(UCI)、 史丹福大學、UCLA、河濱加州大學(UCR)、Chapman 大學、中國廈門大學、清華大學、 緬甸仰光理工大學以及信仰方面的加州 Biola 大學、正道福音神學院、新加坡神學院、爾灣 Concordia...
2024年7月25日,“华中校友聊天室”微信群里传来了美国洛杉矶华中校友会发来的挽词,得知该会名誉会长郭忠信校友于22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生于1943年12月13日)。惊闻噩耗,个个无一不陷于深深地悲恸之中。 郭忠信校友(缅文名Thaung Sein,英文名Steeve Kay),美籍华人企业家、慈善家、思想家。生前任美国郭氏家族基金会董事局主席、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C Irvine)校董、美国加州查普曼(Chapman)大学校长内阁阁员、中国厦门大学客座教授、国际华人企业家协会荣誉会长、美国南加州缅华联谊会荣誉会长和缅华互助会顾问。 郭校友,福建惠安人,是郭氏第四代基督徒,其曾祖母马山姆在民国初年,昄依基督耶稣。其父郭修松17岁赴缅甸跟随其舅舅经营布店,后回乡与纪明宫女士成婚,婚后在缅甸成家。历经二战、国共战争,在中缅之间奔波劳碌,共培育子女9位。郭忠信校友和其妹郭丽琴校友(医生),俱二战时期在福建祖家出生。郭忠信校友排名第七,郭医师排名第八。 1994年,华中跃进班在仰光举行庆祝离校34周年,班上同学在学校“钟楼”前合影。后排左八为郭忠信校友。 郭校友自幼多思寡言,敏而好学。少年时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参考牛津大字典,打下坚实英文基础。并在其母亲私塾教育下,精通中国历史文化。小学读位于仰光五十尺路的“中国女中附小”(第八届毕业班)。而后,从1954年至1960年,于“缅甸华侨中学”(华中)读初中、高中(第14届跃进班)。凭借其深厚的中英文功底和数理化水平,他参加英国伦敦大学年度“GCE”会考,轻松考取了普通级和高级文凭课程。后以优异成绩进入仰光理工大学(Rango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并获得仰光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 1960年代,时任缅甸当局排挤外族,郭校友于1971年离开缅甸移民抵达美国加州硅谷深造。十年一觉美国梦。学业上,他考入美国史丹福(Stanford)大学, 取得电机硕士学位,后取得美国佩珀代因(Pepperdine)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工作上,1977年他设计并发明了世界第一批“高能半导体晶片”。“高能半导体”是信息时代里电脑电讯系统,工业电动系统和娱乐传播系统不可缺少的基本零件。他的科研论文得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通报嘉奖。家庭上,在牧师的介绍下,他与活泼美丽的北京姑娘蒲海伦女士喜结秦晋,并养育出一女二男,现已各自成家立业,均颇有建树。事业上,1981年,他和妹妹郭丽琴校友,用3万美元起步,创立了“QTC”残障检测公司。25年后,公司业务遍及美国50个州,涵盖一万名医生和医务专科人员,成为全美国最大的“残障检测”企业。郭丽琴校友也拥有“残障检测”技术八项专利。为此美国国会参议院2003年为其颁发了“CITATION AWARD”奖以表彰她对美国残障医疗的实质贡献。郭校友担任公司总裁,负责科技残障检测的流程,并研发“史克夫”(SCOFF)企业运作模式,加强公司全面人道性的领导和管理,使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因此,他也获得2003年度“安永”(Ernst and Young)优秀科技企业家奖。经兄妹俩的精心经营,QTC公司对“经费庞大”且“诉讼繁多”的美国残障赔疗业最关键性的检测技术和程序,做了有效的创新性改革。 2005年,”QTC“公司以巨额售出。随后,郭校友成立了美国郭氏家族基金会。过去10多年来,郭先生慈善捐款超过3000万美元,捐助领域有:信仰,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郭丽琴医师也为纪念他们的母亲成立了纪明宫女士慈善基金会,专给缅甸的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捐款,数额超过1000万美元。通过这两个基金会的赞助,郭氏两兄妹为美国南加、中国厦门和缅甸仰光科技和医疗等方面尖端人才培养做出了强力的推动。 2013年9月8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中校友在第七届世界缅华同侨大会欢聚一堂,并与原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缅语教授粟秀玉(中间穿黑旗袍者)合影留念。前排左七为郭忠信校友,中间为校友会主席雷启泉。...
缘分是一种命运。 世界很大也很小,不轮地方有多大,不轮相隔距离的远近,不论在哪里,必然存在相遇的机会和可能。机缘、机遇,形成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人生的相聚、聚会也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不会随时间流走、地点的变迁而自然迷失。 那一年,我应邀参与连江县南山村村民自我集资的新农村建设。刚到工地,迷迷中有一股无形的意念使我觉得我与这个项目注定有缘。随着工作的深入,有个很熟悉的名字映入眼里——刘嘉水,同校同届毕业的同学,也是我们高二(1)班同班同学卢雅的丈夫。我万万没想到这个项目居然与他们有缘关联。当年在连江县当县委书记的刘嘉水亲自批准了这个项目,是一个造福子孙的项目。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宗教在我国农村发展迅猛,随着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在农村扎根,农民的思想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农村各类群体出现了信教者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化,我国经济、政治等方面不断发展,农民信徒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信仰嬗变等现象。刘书记适时批准南山新村项目,具有深远意义,对研究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为适应农村宗教与新农村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合理性借鉴, 也因为我们本来有同学缘,无形的连结,又关联到一起。我因缘而做起了建设者,顺风顺水,得心应手。 建成后的南山新村有12栋双拼别墅,2栋高层(16层)楼房,1座大礼堂,1栋给排水设施房。 已建成的南山新村别墅 . 已建成的南山新村高楼 说来也巧。 说起以下这张相片,真是缘中之缘啊!...
缅甸掸邦, 盟军战, 挥兵拓土。 攻防守, 枪林弹雨, 血光民庶。 霸业功成尸遍野, 围城空巷人何处。 更从天, 云里猛禽飞, 惊惶怖。 . 烽烟遍, 何乐土。 天地大, 生无路。 邦国无宁日,...
图片来自网络 兴隆山一只乌鸦偷吃田里的番茄,叽叽歪歪地对兔子说,菜农用来浇番茄的水有问题,种出来的番茄是苦的。兔子站起来说,不对,是菜农之前种了苦瓜之后种番茄,番茄吸收了苦瓜分泌到土里的苦物质造成的。乌鸦斜着眼看了看兔子。兔子接着说,菜农要想番茄不苦,就需要考虑种番茄之前的地不能种苦瓜,改种别的瓜果。这叫隔代思考,长远布局。菜农隔代思考的越长远,布局越好,种出来的农作物品质越隐定,收获越多。乌鸦心里不服,嘴里喊着”歪理歪理,哇哇”,向水库方向飞走了。 7-23-2024...
. 書畫勤耕不計年, 怡然共樂戲雲煙。 五枝逐夢生花筆, 絕代風華翰墨篇。 . 书法 一〉溫子成 二〉趙維富 三〉周永騰 四〉林丹生 五〉林德盛 . . . . ....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莫道女儿娇无暇有奇巧,冬去春来十六载黄花正年少,腰身壮胆气豪常练武勤操劳,耕田放牧打豺狼风雨一肩挑。 我是一个农村放牛娃,因为喜欢唱歌,所以时常摘下一片树叶独自骑在牛背上练习吹奏歌曲,模仿各种动物的鸣叫声,用心苦练了三年时间之后,能够吹奏简单的歌曲,上学时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给同学们听,博得一片掌声。 长大后,参军来到部队。这是一个大熔炉,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尽情发挥。部队组织的各种晚会和文艺汇演,我都会积极主动参加。记得有一年在全师举办的文艺汇演上,我用树叶吹奏《歌唱祖国》,深受全师官兵的好评,几千人的官兵现场反响强烈,掌声不断,我荣获了特别大奖。从此我悟得一个道理,用树叶吹奏出美妙的旋律,会带给军人们美好的享受,坚定了我继续吹奏树叶的信心。 我当上军事教官之后,每年都要带领部队去野外进行艰苦的野营训练,有时深入到深山老林,有时穿越在江河湖海。每当战士们感到身心疲惫时,我就适时组织他们休息,并随手摘得一片绿叶为他们吹奏一首激情励志的歌曲《强军战歌》,让他们听后消除疲劳,继续努力前行。在中秋晚会上我吹奏想家的歌曲《十五的月亮》,让音乐感染鼓励着每一个想家的人。八一建军节是部队自己的节日,我会吹奏威武雄壮的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激励官兵踏着先辈的足迹,勇敢坚定地保卫祖国的美好江山。国庆节时,我会吹奏祝福祖国的歌曲《五星红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让战友们放飞心中的喜悦,心绪自由翱翔。春节晚会时我会吹奏欢乐喜庆的歌曲《喜洋洋》、《恭喜发财》、《春节序曲》,向大家致于新春的祝福,国泰民安。总之,树叶吹奏的美妙音乐成了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 自从登上抖音,我就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国这项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的宫廷音乐——树叶吹奏,因此,几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发送一首歌曲,目标是一辈子在抖音上能发送一万首树叶吹奏歌曲。生命不息,吹奏不止!我要不断地向同行老师们学习,在前行中努力提升自己。 现在,我是一位中国退役军官,要继续为弘扬中华璀璨文化,传递正能量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
7月21日,在缅联会青少委会组织下,部分常务理事、海沧组会员一行30人来到海沧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二参观交流活动。尽管三伏烈日灸人,缅甸归侨联谊会胞波的热情丝毫不减。赴海沧打卡参观百姓院子、金沙书院,并与海沧区侨联进行交流座谈。 胞波参观团一行30人“百姓院子”门口合影 首先,胞波们参观了海沧区东孚街道莲花社区的“百姓院子”。 这是一个具有浓厚闽南地域特色的百姓院子,里面收藏的各种老物件,是一座累积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堡。城堡的主人陈原来总经理是东孚民俗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陈总亲自讲解带领大家参观院子里的各类藏品,了解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居民生活习俗及过去一些日常使用的老物件,对闽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百姓院子”原是东孚粮站的仓库,如今是一个属于百姓生活院子的“精神文化粮站”。现在百姓院子承办了很多文化活动,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系列配套活动也走进了百姓院子,另外每周都有学校、社团或者旅游团组队来这里参观研习。 参观间隙,缅联会与海沧区侨联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双方就如何发挥归侨侨眷的独特优势,促进侨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缅联会和海沧区侨联渊源颇深。海沧区侨联黄秋霞主席对缅联会胞波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她自我介绍说:“我外婆是缅甸归侨,我系缅甸归侨侨眷,与缅联会格外亲切。” 她说一家人也要常常往来才会更亲。海沧东孚侨史资源丰富,成立了全国首家镇街级的东孚侨史研究会。我会胡纵衡会长兼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陈汀阳永远会长如数家珍说,海沧区人杰地灵,霞阳有:杨章熹(缅甸南洋中学校长)、李国华(缅甸华侨中学校长)、杨昭固(霞阳小学校主)。缅联会之前也与海沧区侨联走访座谈多次。双方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更好为归侨侨眷服务,为推动侨文化传承传播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午餐后,胞波们来到了刚落成满月的金沙书院参观。 金沙书院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历经500年,如今座落海沧湾畔。建筑面积约24450平方米,以“重山叠院”为设计概念,国际知名建筑大师、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巧妙地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将其打造成为海峡两岸及海丝文化的人文新地标,充分展现海沧作为闽台文化“基因库”和海丝文化“桥头堡”的人文风采。书院的落成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地标新生。 大家认真聆听讲解,感受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不仅走出了众多具有海洋视野的人才,如“开台王”颜思齐纵横台湾海峡,并率领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等人率先开拓台湾,实现了台湾从蛮荒迈向文明的起步;还重新镌刻了举世闻名的《古今形胜之图》,让福建人对海洋的认识,对诗与远方的追梦,遥遥走在国人前列。 参观结束后,胞波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不仅胞波朋友相聚话家常,同时也拓宽了视野。许志玲胞波说,一般不太可能自己去参观这些地方,只有通过参加缅联会组织的活动,才能去发现更多美好,希望缅联会经常组织活动。顾问周志良胞波表示,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出来参观游览,通过参观活动,看到那些收藏的老物件、电影海报等,勾起了无数回忆。永远会长陈汀阳说,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凝聚缅甸归侨侨眷的侨心,通过这样的活动,拉拉家常,嘘寒问暖,增加彼此之间的情感情谊,大家要珍惜今天的相聚。 “三伏烈日照打卡,怀旧倍惜新时代。”纪念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二在胞波们的欢声笑语中打道回府。...
. 炽热炎炎一轮高, 蒸熏漫漫汗盈瓢。 南天北地避暑客, 充街塞巷涌春潮。 且把麒麟轻装点, 更将曲靖浓墨描。 盛世和风吹丽日, 青山绿水弄彩桥。 2024.07.22格致手札...
. . 莽莽巍巍萬里長,蜿蜒磅礴護遐疆。曾經百刼殘城堞,歷閱千秋古戰場。兵燹盡消人勝覽,漢唐再現國騰驤。登臨嘉峪雄關眺,塞北江南遍馬羊。 书法一〉馮利發(柬埔寨)二〉李燕軍(中山)三〉茂松四〉岑建平五〉劉北照(中山)六〉黃企浩七〉李汝榮八〉黃玉靈九〉黃偉華十〉蕭文敬(中山)十一〉尤肖松十二〉劉北照(中山) 十三〉阮伟生 十四〉黎胜培 . . . . . . . . . . ....
又是一個夏天 含詩意的雨夜 窗櫺外嘀嗒的水聲 增添了清涼 潮濕氤氳包圍着 細雨耳邊輕彈 一杯熱茶,含茗醇香 一本詩歌,滿足雅興. 詩思的碰撞 完美的雨夜 珠弄般清脆 難得的天籟 2024年7月15日...
经過白天暄暖的洗禮 炎氣消去了膨脹 星空之下,樹影斑駁 彎彎的荷塘幽徑 傳來陣陣清香 睡蓮安然靜默 藉暮露滋潤 為生命蓄積 . 月光如銀 冰心玉潔 此情此境 荷花依舊 2024年7月15日...
何为三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是确定三伏天的依据。意思是说,按农历计算,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进入三伏头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 三伏天的“伏”指的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此时,阳光炽热,紫外线强烈,人体容易出现各种不适。中暑是三伏天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失衡,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三伏天,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中午时分。...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