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文苑
    莫名其妙?(叶国治)

         年前幾天,看到—则新闻,在缅甸内必都,记者采訪到—位老人,他说他是当年的远征军士兵,参加过同古战役。老人80岁。我掐指—祘,同古战役发生在1942年,哈哈!他才5岁?      也是好幾年前,我看过—篇台湾老兵的回忆文章,他说当年出国遠征,在毛淡棉组织和训练了—批华侨青年成立抗日游击队,打了—个胜仗。可是,这么—件大快人心的亊,怎不见报,中英文都没有记载,也没有传说?      我还看过—篇文章,是北加州—位作者丶说他是某中学生,1942年逃难回国,進入黄埔军校,第二次遠征军出国抗日,他隨军入缅,经过野人山,还描述了野人山的艰苦慘状。我知道遠征军第一次出国后回來時经过野人山,死了很多人。1944年出国没有经过野人山吧?他出国后还见到(在日军淪陷下的)父母?处在水深火热中?      中国有句俗话"吹牛皮不犯死罪",所以,有的人想出凤头,大吹大擂。遠征军英勇抗日,受人崇敬,不可抹灭。而藉名吹牛的人不会脸红。...

  • 诗词歌赋
    刮刮乐(叶国治)

    都说我的手气好,于是 想和运气交个朋友,買一百张刮刮乐   用一枚小鎳幣去釣大魚 刮,刮,刮………… 想刮出一个驚奇,想刮出一个大喜 想刮出令人羡慕的精采 刮呀,刮呀,刮 舌尖上的蜜滋漸漸失去了甜味 兒子走过來问怎么樣? "唉,只中一张刮刮乐。" 冤...

  • 华文文苑
    新年来了(叶国治)

    新年來了!輕輕地掀开窗子,东方的霞光好亮好美,院子里的玖瑰花好像洗礼过一般,更艳更丽!      新年來了!一切都像是新的一樣,那些花,那些草,那些微笑的落叶,都顕得有诗意。横过屋顶的两只小麻雀啾啾着,非常可爱。      灶上的水壶唧唧地唱了起來,蒸气像一个午着長袖的仙子在扭动,热水在快乐地滚翻。      我冲了一杯混有奶粉的咖啡,向上举起:      祝愿我的校友,我们缅华会的胞波,新年快乐!永遠年青!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

  • 精彩转载
    豹猫遭人类当野味残食、取皮、取骨目前濒临灭绝,在缅…《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豹猫俗称野猫,通体浅棕色或淡黄色,头部有4条棕黑色的纵纹,浑身上下布满大大小小、形状不等的棕黑色斑点,尾巴上亦有棕黑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斑点或半环,看起来就像一只小豹子,所以被叫做豹猫。 说起豹猫,或许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这是怎样的一种动物,但说起裘皮、狸子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甚至穿戴过相关的皮制品。而狸子皮和裘皮的原料,就是豹猫皮。 此外,豹猫天生身形矫健修长,长相俊朗,皮毛鲜亮绒厚,是猫科动物中的模特代表,极具观赏性;豹猫的骨与肉均可入药,能治痔及鼠瘘。因此,经过培育驯化后的豹猫,是一种皮用、观赏、药物类的经济动物。 正是如此,物以稀为贵,野生豹猫成为当下偷猎者追逐的目标之一:它们被大量杀死来获取皮毛、骨肉,当做野味吃掉,或被用于贩卖或者育种。本来豹猫是野外种群数量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因为人类的贪欲,却成为了最岌岌可危的猫科动物。 在虎豹退去的当下,跻身于食物链顶端的豹猫,已然成为了衡量生态指标的关键物种。因为豹猫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野兔、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啮齿类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一座山如果能留住豹猫,就意味着仍存续着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未来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才有希望。 换句话来说,保护豹猫的存活,不只是保护物种,更是保护底线,一条退无可退的生态系统底线。然而,豹猫如今数量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何地面临何种威胁,所有研究都是空白。 让人为之振奋的是,就在近期,我国境内,发现了豹猫生活栖息的痕迹。 【缅甸中文网讯】WCS Myanmar 发布消息,近期,在实皆省塔曼迪野生动物保护区,100平方千米的面积内,发现有已经列为易危物种的豹猫,生活栖息的记录。 塔曼迪野生动物保护区,是缅甸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WCS Myanmar在保护区内,安装了160多台隐藏式摄像头。通过对这些摄像头的记录画面研究,发现在保护区内有1-3只豹猫生活栖息。 据悉,豹猫的主要生存栖息地,分布在从喜马拉雅山脉和尼泊尔交界区域开始,至中印半岛的国家中,豹猫相关的研究工作,印度尼西亚研究最多。 我国国内,豹猫研究工作,由林业管理司、牛津大学生物研究院和动物和鸟类保护组织(缅甸)联合进行。研究发现,豹猫在我国栖息生活地区,最低有15处。 庆幸的是,我国境内,还有豹猫可以安身栖息的地方,庆幸它们作为山林的底线,依然坚强地存在着!豹猫很美,但美丽并非原罪,请别让大自然的杰作屡屡毁于人类的贪欲,它们再也无法经受偷猎的打击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你在意,请停止消费豹猫及与豹猫有关的制品,不要让可爱,成为它们的墓志铭。...

  • Membership
    隨手拈起《短句》(叶国治)

    石榴 红通通的面庞,一付官相 超生游击队的最高首長   瀑布 面对百丈危崖哗哗笑 纵身一跃扬长而去 铁匠 敢说天不怕,地不怕? 最硬的钢铁也听他的话! 包谷 想起那个飢餓年代 我撕开她胸襟疯狂啃咬 火災 在祝融盛宴的狼藉里 老婆婆捧一抔灰烬:"命呵"! 林火...

  • Membership
    洛杉磯華中校友會歡慶聖誕 : (吴兆庆 上传优酷)

    http://m.youku.com/video/id_XMzI2Mzc5OTk2NA==.html?refer=pc-sns-1&source=  ...

  • 精彩转载
    中国古代的四大未解之谜 一个比一个神秘,两个可能和外星人有关  UFO探索之家–鳳凰号《转载自鳳凰新闻》

          世界上有许多的未解之谜,知名度较高的比如尼斯湖水怪、百慕大三角、埃及金字塔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都不能和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神秘谜团相提并论。        中国作为唯一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华夏丰富而神秘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很多流传至今的典籍、残存的遗址,至今仍然困扰着世人,展示着历史的神秘莫测。 一、《山海经》之谜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一个令人不解的奇书。它的作者不详,成书年代也不详,但却是古代重要的典籍。关于《山海经》的内容,历来一直是不解之谜。        把它当作地理书,但是任凭学者们怎样探索,却谁也说不能把书中的山水与现实中一一对应;说它是神话故事,而对于那些神话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说它是史书,司马迁却直言其内容太过荒诞,不敢参考。那么《山海经》到底描述的是什么呢?古人又是怎么创造出这样一部充满神秘、包罗万象的著作呢?...

  • 侨友动态
    美國南加州洛杉磯華中校友會歡慶聖誕(蔡煜群)

    http://m.youku.com/video/id_XMzI2Mzc5OTk2NA==.html?refer=pc-sns-1&source=]...

  • 侨友动态
    一幅画 — 记洛杉矶华中校友会欢庆圣诞节(朱雪雪)12-25-2017

    2017年12月23日晚,一幅美丽的画呈现在洛杉矶嘉伟大道629号的缅华联谊会会所。这是一幅十分精彩的动画片。画中人物个个头戴红色的圣诞帽,白色的帽缘上有一排闪烁发亮的小星星,随着小星星的闪烁并伴有轻轻的圣诞音乐声。画中人物超过160位,使画面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在红色的海洋中,红衣红裤红帽白鬍鬚的圣诞公公成了画面中最亮丽的一朵红牡丹。在一组大合唱的节目里,他站在一群浅兰色礼服的姑娘中间,顿时又呈现了一片兰色云雾中的一朵红云。 在画面的左上角,有一颗北斗星,画中人物都随着北斗星运转。北斗星问:“今晚招待的免费晚餐是没有骨头的海南鸡饭,好吃吗?”大家同声回应:“很好吃!”。北斗星又说:“今晚我们聘请了一位含金量很高的圣诞老公公,带领我们共闯一带一路。一路发财,一路平安,一路顺风,一路快乐,好不好?全场热烈回应:”好!“。 画面中间有一条游龙,龙头是摇着铃钟的北斗星及背着红色大礼物袋的圣诞老公公,后边跟着的是兰衣姑娘及戴兰领花的帅哥们,一路游走一路派礼物。叮铃铃,叮铃铃,铃声响叮当,带给大家好运道,快乐又逍遥。 画面上端有棵圣诞树在闪闪发光,树上贴有50个幸运大红包,圣诞公公送完礼物又给大家抽幸运红包奖,中奖慨率近1/3,皆大欢喜。 牡丹虽美,必须要有绿葉陪衬,华中校友会邀请大家参加联欢的布告上写着“请大家都穿上晚礼服赴会,我们虽老,要老得健康,老得美丽,老得有自信“。来宾们都悉心打扮,并踊跃登台参加时装秀,男女老幼,幼者年仅5岁,长者已达期颐高龄。这是动画中最美丽最精彩的一环,它大大地增加了这幅画的价值。 这幅画,将永远悬挂在华中校友会的历史档案中! 当然,除了盛开的牡丹花,还有其他含苞欲放的花蕾,都默默无闻地在这幅画中起到了不寻常的衬托作用,这些镜头我们可在蔡煜群先生和林鸿沛先生所拍的视频中观察到。   蔡煜群先生拍的视频:   https://youtu.be/Tpp2W2GMx-g 林鸿沛先生拍的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XRrXMUMnA&feature=youtu.be   注:北斗星是陈孙荣(身兼策划,导演,主持,指挥,独唱多职)。 圣诞公公是由温文,和蔼,热心的张剑昌医师扮演。 喜欢这幅画的观众请进一步欣赏以下图片: 谢谢观赏!  ...

  • 华文文苑
    生活随笔(四十四)百尺路,包子王(了因)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抵达仰光,赶上了母校校友会,为欢迎参加笫九屈世界缅华同侨会回乡的,昔日同窗学友举行的欢迎宴,宴会地点在梅花大厅,国內外校友廾多席両百余人,情意冉冉,歌舞沁心,盛况空前。了因幸逢其盛,敬陪末座,心潮澎湃,思绪绵绵。情不自禁连夜写了一篇参与盛会的报导。 当然,到了故乡仰光,自是想见见旧朋老友,依前之经验,最方便的便是到百尺路包子王茶店。那里可是四方豪杰,五路英雄聚集的场地。是缅华社会信息传递的平台。到那想见的,你想知道的,都可如愿以赏。 包子王来自腊戌,了因未外旅之前,包子王租賃了百尺路区“人民消费合作社”的原址的半间,约十二尺半六十尺深。这就是当时名噪一吋的“腊戌七层包”子。堂吃外卖那是强强滚滚。了因将离开缅甸时,这包子店已租下了“人民商店”全部店面,店里还搭了阁楼,茶座摆到路边停车格,食品已不只七层包,缅甸可口小食应有尽有,早上那是一席难求,不早到就得排班例队。那真是”车水马龙”。 这次回乡听说新政府为城市美观,下令取缔路边小贩,连带不准茶店在路边摆茶桌,还好在”包子王”店面前有三棵等距并排的“班达杉”榄仁树,店家在树根筑了石围墩,荼客围坐树下却是允讦的。这些茶客中有三,四个派别茶座:在茶店里有广东同乡茶座,在店前人行道大树下有缅华社会人士荼座,云南同乡茶座,勃生同乡茶座。店老板还为之组织了一个茶友会,印有一本联络住址。 茶店老闆是云南同乡,是位面慈心善,待宾如亲者,喝一杯茶可以在茶店从早呆到午后,茶水供应不断,从无怨言。闲时还会和你聊上几句。每天除了华人光临,还有那些洋人游客,背包客到来摄影罗取这一缅甸仰光特有的景色。 了因遗憾没有记下老闾老闆的大名,只能在后面写上两句心中的感受送给他:   七层包子联谊天涯海角同胞, 一杯红茶结交五湖四海豪杰。  ...

  • 小说翻译
    《缅甸短篇小说》暗(作者:清德  译者:丘文)

    愛妻在人生大道上尚未跨出大步,就让疾病弯道超越,提早使她向死神报到了。那时她刚五十出头,仅有的独生女,为了使她羽翅丰满,背乡离井,正走上仰光学习大道,不懈不怠,充滿毅力,大步奔跑,      为了在后方补足女儿的所需,消耗了她很多的精神。那时可说正好划船时断了槳,遇到愛妻痛逝的灾祸。 现在可就剩下他一人孤孤单单,同艰共苦的爰妻踱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女儿也搬迁到另处,两者只是生离和死别之差。在他身边巳无一人,集累下来的财富,对他已失去了任何意义。住屋对他来说太过宽大,寂静了。虽然请有一位日间帮忙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的年青女人,但日日夜夜常住的只他一人。没有能说悄悄话的伙伴,没有能畅所欲言,高谈阔论的知已。 原本经营的营銷工作也收取月租承包了他人。对他已不用欲利熏心地去退求经济收入。女儿以她的学识有了工作,已成家立业,无后顾之忧,无须再作任何支撑。虽说无所顾虑,无所欠缺。但总觉欠缺一样东西,在他的生活里有一个空白,一个必须填写的空挌。所以他快乐不了。已屈第三阶段年齡,曾经嘗试到修禅院去过,不知是否沒有彗根,无法取得禅静的和宓安祥的享受。人虽有闲心不静。那时名叫瑩萎蒂的一位中年美妇,适时走进入了他的生活圈。                      ...

  • 侨友动态
    唱红了聖诞(叶国治)

    鈴儿响叮哨,聖诞歌不断。聖诞快乐! 12-23-2017        初冬的料捎,掩不住体内的热情。华中同学,放开歌喉,唱红了2017的聖诞。 首先,歌詠队唱了两支老歌:"青年圆午曲" "春之歌"。熟悉而欢快的旋律,引我们返回青春的少年。穿洁白襯衣的少男和穿浅蓝裙子的少女们,开怀地歌唱。接着,他们又用中、英、西语唱了聖诞和新年的快乐歌。 校友们越唱越亢奋,越唱越动听,越唱情越深,越唱越年青。 他们就像那冬日的红梅,遇寒裂放,每一朵都有各自绚丽的色彩,自然而热沛。那美,坦然,热烈,让人心动,谁人不爱? 我觉得,我也融入欢乐的歌曲里了。当穿红袍的聖诞老人(扮演者张劍昌医師)揹着红色大包袱,在鹿鈴的摇响下,在天使般的少男少女簇拥下,走入人群,发放礼物,全场都轰然形成了欢乐的海洋,情感姿肆地流放。 鈴儿响叮哨,聖诞歌不断。白髮苍苍的我们,在欢乐的海洋里,心灵相通,感情相依。在红色的安详的聖诞夜,展示了美的组合画面。 圣诞快乐!...

  • 精彩转载
    首家中缅友好医院移交启用仪式在仰光举行《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仰光12月23日电(记者卢树群 庄北宁)由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出资援助改造的中缅友好医院暨杜庆芝医院移交启用仪式23日在仰光举行。 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缅甸卫生和体育部长敏推、仰光省省长吴漂敏登、中国驻缅使馆临时代办李小燕、中国驻缅大使夫人王雪鸿等出席了当天在仰光举行的移交启用仪式。 昂山素季在致辞中对帮助医院升级改造的各方表示感谢。她说,升级改造后的杜庆芝医院能够更好地服务缅甸人民。缅甸的发展需要健康,相信缅甸卫生事业一定能不断取得新进展。 王雪鸿介绍说,杜庆芝医院升级改造项目于今年2月开工,10月竣工,中国驻缅大使馆和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提供了资金。王雪鸿表示,如今杜庆芝医院成为一所崭新的、设备先进的医院,相信它能让缅甸妇女和儿童受益,同时希望人们记住杜庆芝这位献身缅甸妇女儿童福利事业的伟大女性。 杜庆芝医院1947年改建成妇产医院,隶属于缅甸妇女和儿童福利委员会,昂山素季的母亲杜庆芝女士时任该委员会主任,杜庆芝医院因此得名。完成升级改造的杜庆芝医院是一所拥有日常门诊、产房、手术室、住院部的功能齐备的高级妇产医院,也是首家中缅友好医院。 12月23日,在缅甸仰光,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右四)在移交启用仪式上剪彩。 昂山素季(前中)视察完成升级改造的杜庆芝医院。 12月23日,在缅甸仰光,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在移交启用仪式上讲话。 昂山素季(前排右一)视察完成升级改造的杜庆芝医院。 昂山素季在移交启用仪式上讲话。...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十二:结语《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结 语 南京的暴行只是日本在9年战争中无数野蛮行径中的一个事件。在南京大屠杀之前,日本就头一个打破了空中力量只能用做战场武器的禁令,而将其用于威胁平民百姓,日本也因此而臭名昭著。而后,日本又发动其军队开始屠杀,从上海到南京,然后发展到中国内地。 虽然日语中没有一个词等同于德语中的“最后解决”,日本天皇政府却批准了在中国某些地区实施人工灭绝的政策。其中最残忍的之一是在中国华北地区实行的“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因为在那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对日本人进行了猛烈和有效的斗争。一位沮丧的日军上校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一残暴政策是如何简单明了:“我从上级那里接到命令,这里的每个人都必须被杀掉。” 这项政策的结果是,1941年日本人又发动了以赶尽杀绝中国华北农村所有人口的大规模恐怖战争。华北人口从4,400万锐减到2,500万。虽然一些学者认为上百万的老百姓逃到了安全地带,但至少有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朱尔斯·阿彻认为,当时在这一地区失踪的1,900万人中,大部分是被日本人杀害了。《中国流血的世纪》的作者R.J.拉梅尔指出,即使当时中国只有百分之五的人口被杀害,死者数量也将接近100万。 为对付中国人,日本人还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生物武器试验。因怀疑中国村庄帮助了在1942年4月东京杜里特空袭中的美国飞行员,日本人对这些村子使用了生物武器进行报复。在可以降落轰炸机的地带,他们屠杀了25万中国平民,还破坏了方圆2万英里的所有中国机场。像所有在战争中遭到践踏的地区一样,这些地方都受到疾痛的侵袭。我们已经知道,日本飞行员在如上海、宁波和承德这样的大城市播撒携带瘟疫病菌的跳蚤,并把装有各种致病微生物–霍乱,痢疾,伤寒,瘟疫,炭疽和副伤寒……的瓶子投进河流、水井、水库和房屋里。日本人为传染中国平民和军人,还在食物中掺杂了致命的病菌。他们把带有伤寒病菌的饼干扔在露营地附近,引诱饥饿的中国农民;在成千上万中国战俘被释放前,日本人给他们吃注射了伤寒和副伤寒病毒的蛋卷。...

  • 诗词歌赋
    曾經《我的老師陈萬昌》(朱徐佳)

    曾經 你講解 課業中道道難題 让我们 找到了学习的方向   曾經 你解答 健康上種種疑難 让我們 安然渡过青春彷惶   曾經 你指引 人生路西北东南 让我们 勇于面对生活挑战...

  • 华文文苑
    一代盛名良师(更生)

    陈万昌老师走了! 当接到他小女儿短信通知的噩耗,我已然接受了这一不幸。心中却又骤然,一片茫然。留下不尽的遗憾和心痛。                之前的一天,是星期一,天还朦胧。他小女儿奉父亲之托,来电问我告别。陈老师自知已无力回天,在他神智尚清醒的时刻,留下了如是的遗嘱。         意想中的意外。我不忍他走得那么快,太仓促了吧!应该多活几年!         我还要盼他不时来的电话,谈诉陈年往事,读书心得。         然而,三更的命留不到五更。         我不禁要动笔追思,记述他的点点滴滴,怀念他,...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十一:第十章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十章 被遗忘的大屠杀:再次凌辱 今天,在美国任何一个地方,或是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有哪一个孩子没有看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毒气室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哪一个孩子没有读过年轻的安妮·弗兰克在集中营里悲惨遭遇的故事片断呢?的确,至少在美国,大部分学生都受到了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毁灭性后果的教育。但是,如果去问多数美国人–无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包括受到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他们是否知道南京的暴行,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对60年前南京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一位著名的政府的历史学家告诉我,在她读研究生期间,这个题目从未被提起过。一位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律师很羞愧地告诉我,她甚至不知道中国与日本之间曾发生过战争,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争的了解仅限于珍珠港和广岛。这种无知甚至也存在于亚裔美国人之中。一位妇女曾问我:“南京?是什么,是一个朝代?”从中可以看她也少得可怜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60年前曾是美国报纸头版消息的事件,现在看起来已经消失了。好莱坞从未制作过一部关于这场屠杀的主流影片–即使这一事件包含着与《辛德勒的名单》相似的戏剧成份。另外,直到最近,大多数美国的小说家和历史学家也没有准备写这件事。 在听到这样的说法之后,我感到一阵恐惧:30万中国人被杀害的历史可能会消失,就像他们在日本人的占领下消失一样;有一天,世界会真的相信日本政客的话,南京的暴行是一个骗局,是捏造出来的–大屠杀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为写作本书,我强迫自己不仅深入研究历史,同时也研究历史的编写–去检验历史的力量,检验历史的制作过程。究竟是什么使某些事件留在历史之中,而让其他的归于乌有呢?具体地说,像南京的暴行这样的事件,是怎样从日本(以至世界)集体的记忆中消失的?...

  • 精彩转载
    即将恢复落地签!吃住玩清单,带你正确打卡缅甸!《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TripAdvisor 缅甸的旅游协会表示,将在12月内开始恢复缅甸旅游落地签制度!初步计划是在仰光国际机场试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办理落地签。 缅甸的旅游协会表示,将在12月内开始恢复缅甸旅游落地签制度!初步计划是在仰光国际机场试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22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办理落地签。现在正好是缅甸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还有如此方便快捷的落地签制度,你是不是心动了呢?快看看TripAdvisor猫途鹰为你整理的缅甸游玩清单吧! 1.去瑞光大金塔看日出在仰光的最高点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瑞光大金塔被誉为“东南亚三大古迹”之一。塔顶有做工精细的金属罩檐,不仅有各种金铃、银铃,还镶嵌了7000颗罕见的红蓝宝石,经过多次修缮的塔身也多次贴金,黄金重达7000公斤。大塔周围有68座小塔,这些小塔用木料或石料建成,每座小塔的壁龛里存放着于是雕刻的佛像。 2.徜徉在卡帕里海滩缅甸卡帕里白沙滩如面粉一样细腻柔软,乡村田园诗意浓浓,孟加拉湾如梦似幻湛蓝的海水,大概是造物主最慷慨的馈赠。漫步在长达数十公里却几乎无人的海滩之上,仿佛自己就是这片土地的主宰,椰风树影间,满足你对海滩所有的念想。这个海滩的受欢迎程度超出你的想象哦。 3.乘坐仰光环城火车这不是在仰光游玩最快的方式,但肯定是与当地融合的一种方式!车有点旧,车辆几乎都是震动摇铃式的。火车站是上世纪的殖民建筑风格,远看近看都很美。与国内火车站不同,这里的火车站反而没有拥挤的感觉。如果要搭环城小火车的话,需要上二楼然后下站台直接购买车票,每班车大约是3小时左右的行驶时间。 4.在缅甸昂山市场买纪念品昂山市场位于繁华路段,对面有大型的购物广场,也有许多餐厅,是十分方便的购物地点。这里很适合采购缅甸当地的一些佛像,木偶玩具等等。从纺织品、织物到鞋子再到宝石和黄金。走过不同的市场,发现不同的商品店铺。每个区域都销售一些类似的器具。休息一下坐在街头,喝点当地的茶或吃当地小吃也很不错哦。TripAdvisor猫途鹰温馨提示:特别注意,这里周一闭馆,一定要安排好时间哦。 5.品尝缅甸早餐鱼板面鱼板面也被当地人称为鱼汤米粉,是一种口味较淡的以咖喱汁炖煮的面汤,缅甸人已经习惯将这道菜当做大众化的传统早餐。鱼板面的配料种类多样,通常配有香脆的香蕉片,还会根据客人的而需求放上卤蛋。普通的面条配上滋润的卤汁为鱼板面增添了活力,而最重要的原料是新鲜的鲶鱼。还有其他配料,葫芦片、香草叶、煸炒过的蒜和洋葱以及干辣椒粉,都为这道风味独特的汤增添了奇妙的滋味。 6.去蒲甘佛寺体验文化蒲甘这块平原上有着丰富多样的宝塔,很适合环城游览,运动,体验文化。这里庙宇数量惊人,似乎每个家庭都建造了一个庙宇。当然,要么乘坐热气球,要么到达高架区域,以得到充分的欣赏。这里绝对是我在缅甸的亮点之一,建议来这里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哦,找到真正值得参观的地方。穿越千年的风沙,随意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寺庙,静静地坐着,从隐秘的密道登顶,聆听蒲甘万千佛塔的低语和历史的喧哗。 7.看茵莱湖水上人家如果你想接触文化,这是你该来的地方。在佛塔湖地区有一些很古老的观光体验。有船随时随地在湖水里接待你,你可以体验织布、银匠、金匠、铁匠、服装和葫芦丝活动。在各个村子里有许多餐馆,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民族美食,都是精心烹调的。茵莱湖的水上人家及辽阔山水景风景实在太迷人,日落在周围的山上是令人激动的,绝对值得一游。 8.寻找库克多佛塔&世界最大石刻经书满目都是白色的佛塔群,怎么可能不让人心生向往。这些佛塔是保护着里面的经文的,不过最妙的是很多人喜欢上这些白塔,而忽略了里面的经文。不得不说,这里很适合文艺青年,其实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会在佛塔丛中各种摆造型拍照。大理石桌平静的整体设计和寺庙区错综复杂的设计和布局是也很值得一看。 9.参加蒲甘热气球之旅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团队,甚至比在土耳其、埃及和非洲坐过的热气球都好,但你必须早起,会有很多气球同时起飞,非常漂亮。热气球之旅安静舒畅,视线越过座座庙宇,蒲甘地区的日出景色令人惊叹。降落的地点也许会靠近一个偏僻的村庄,那里使用的耕作方法来源于中世纪时期。 10.品尝特别的缅式咖喱饭咖喱是最主要的元素,猪肉、鱼肉、虾、牛肉或羊肉任选其一,服务员会端上一系列精美的小菜,供客人享用。说是”小菜”,其实一点也不小,这些包括米饭、馅饼沙拉、油炸蔬菜、一碗汤,和一大盘新鲜的半熟蔬菜以及香草,吃的时候配着蘸酱。蘸酱有一种缅甸当地的蘸酱,有水分多的鱼味酱,还有辣椒、大蒜和油炸干虾仁混合在一起,酸辣的口感完全打开了味蕾,让人吃到走不动还想再继续。 11.加入曼德勒最热烈的泼水行列缅甸的泼水节在4月中旬,持续3至4天不等,期间男女老少可互相泼水,以示洗旧迎新之意。泼水节期间,曼德勒主要街道的两侧会搭起上百个泼水台供人们泼水。你可以登台手持高压水管,向台下过往行人喷洒满满的“祝福”,也可以在台下尽情享受凉爽的“漫天飞雨”。泼人与被泼皆是乐趣,泼到淋漓尽致才痛快! 12.探寻印第安村落的宝藏印第安村落位于茵莱湖,村子以其100多座古老佛塔闻名。在莱茵湖乘船时,一定要让你的船夫在这里停下,从废墟中可以看到很多美景,你可以走那些已经标识的路,也可以去探索自己的路。穿过竹林到寺庙真的很有趣,道路两旁有很多贩卖围巾、包包、衣服和木制或金属制品的小摊位。TripAdvisor猫途鹰提示您,这里和缅甸其他寺庙宝塔一样,需要着装庄重。 13.登顶波巴山这里距离蒲甘不远,可以在山顶的寺庙里,观赏这座令人惊叹的山。你必须爬777个楼梯才能登顶,寺庙虽不算十分宏伟,但居高临下的气势也值得欣赏。广袤无际的蒲甘平原,伊洛瓦底江川流而过,热带季雨林的气候使得平原在旱季一片枯黄,高大的有着革质层叶子的乔木点缀其中,树冠优美,从蒲甘一路往南,低矮的山峰起伏,当中一座山高高突起,山上植被丰茂猴群众多,这就是波巴山。 14.寻找滨蒂亚千佛洞的秘密滨蒂亚千佛洞坐落于缅甸的掸邦,据说这里的8000个佛像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1700年代的后期,当然也有一些是现代制造的。大约60年前,这些佛像被发现,它们由各种材料,如雪花石膏,柚木,大理石,砖,漆和水泥制成,并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以便在整个各个洞穴室内形成迷宫。在洞穴入口处有一个王子和蜘蛛的雕像,那是一个当地的传说。...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十: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运《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九章 幸存者的命运 在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学者中,不只一人认为,在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之后,正义没有得到伸张。当许多曾经蹂躏南京人民的日本人从日本政府领取全部养老金和其他津贴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受难者却默默地忍受贫穷、耻辱,或是漫长的身心痛苦。 这种正义的颠倒是伴随着冷战开始的。美国起初打算在日本推行民主,清除日本卷入战争的领导人的统治。但是战后的苏联违背了其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承诺,占领了波兰和德国的部分领土。当东欧共产主义的“铁幕”降临之时,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击败了蒋介石,并迫使其政府撤退到台湾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有100万朝鲜人、25万中国人和3.4万名美国人死去。由于中国、苏联和北朝鲜成为美国新的战后敌人,美国突然把日本当作一个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国家。基于此,华盛顿决定保持一个稳定的日本政府,以挑战亚洲的共产主义力量。美国几乎完全保留了日本战前的官僚体系,并允许许多战犯逍遥法外。就这样,当纳粹制度被推翻,大量的纳粹战犯被捕获并带上法庭的时候,许多日本战时高级官员却重新大权在握,如日中天。在1957年,日本的一位曾被囚禁的甲级战犯竟然被选作首相(指1957年被任为首相的岸信介。–编注)。 幸存者与战争索赔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却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在冷战期间,与中国其他地方一样,南京处于一种与国际社会相隔离的状态。在几十年里,中国政府不仅断绝了同西方的来往,还驱逐了很多留在南京的外国人,甚至包括那些曾作为南京安全区负责人员拯救了很多中国人生命的外国人。 1995年夏,我成为西方首批摄录南京暴行部分幸存者证词的人。令人遗憾的是,如果我早10年访问南京的话,还可以找到很多完整的大屠杀遗址,因为那时南京还是历史保护的典范,许多30年代的建筑还保留着。但从80年代未到90年代,南京刮起了狂热的土地开发风,许多古迹被破坏,而代之以笼罩在浓雾之中的豪华宾馆、工厂、摩天大厦和居民楼。就连著名的南京城墙也消失不见了,只留下一些城门作为观光的景点。...

  • 诗词歌赋
    萊水哀吟,哲人其萎《悼陈万昌先生》(丘文)

    (悼缅华文化艺术协会前会长,东方语言与商业中心学校创始人,巨轮社前社长,华侨中学校医,南洋中学校医,华侨中学校友会永远名誉主席:陈万昌先生。) 在那暗无天日的时代, 您用您的热维持了, 缅华文化艺术的延续。   在那阴暗的岁月, 您点燃守护了 那一盏仅有的, 缅华文化艺术之灯。   东南西北风, 您自巍然不动, 唯有那一点, 您爱的是“红中”。   寒冷的初冬, 您捨我们而去,...

  • 侨友动态
    聚散总相伴  盼聚尚有期—— 參加南中洪流班首聚仰光活動有感(张平)

     2017年11月13-14日,南中洪流班同学(初中21届;高中14届)在仰光聚会  写于澳门、2017-12-18   我站在松山上,注1 把故乡的大金塔遥望, 莱江的朱波在心中激荡,注2 大金塔的光辉在眼前闪亮。 洪流的班友们! 我日日夜夜把你们挂在心上, 南中校舍巍巍屹在我的心上。 啊—我们那天相聚在一起, 是么多么地不容易! 我们尽情地相叙交流, 感恩母校的教育大恩, 颂扬母校的峥嵘岁月! 这是别离五十多年的梦想, 如今实现了, 七拾古来稀者的聚会。...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九:第八章 审判日《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八章 审判日 在第二次大战就要结束之前,同盟国就已组织了军事法庭要把日本战犯送交审判。由于充分预计到日本的战败,美国和中国国民政府为审判作初步的准备。1944年3月,联合国家建立了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并在重庆–南京沦陷后,中国的战时都城,为调查远东和太平洋战争罪行附设了一个委员会。日本投降之后,法庭的计划开始认真地进行。在日本的盟军最高司令部和中国国民政府密切合作,收集日军在华暴行的证据。由于在南京暴行期间犯下的罪行,日本的权威人物不仅在南京,而且在东京接受审判。 南京战争罪行审判 南京的暴行是这座城市心灵上的一道深重痛苦的创伤,一道隐藏多年的受了压抑的恐惧和仇恨的创伤。自1946年8月开始,在这座城市审判乙级和丙级战犯时,这道创伤破裂,进发出在战争时期聚集起来的全部毒物。 虽然只有少数几个日本战犯在南京审判,但给了当地中国百姓一个倾诉苦痛、宣泄仇恨的机会。审判持续到1947年2月,在审判期间,1,000多人证明了约460起谋杀、强奸、纵火、抢劫案件。中国政府在南京街头贴出布告,敦促目击者带着证据站出来作证;同时,12个区公所向全市收集人民的陈述。他们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法庭,聆听中国法官对他们的警告:如果作伪证要判5年监禁,然后发誓句句真言,在书面陈述上签名、盖章、按指印或画押。证人不仅有幸存的中国人,还有一些安全区的领导人,如迈纳·瑟尔·贝茨和刘易斯·斯迈思。...

  • 侨友动态
    缅甸仰光南洋中学洪流班班友首聚主题(张平)

    初中第廿一屇 1956年5月建班  1959年 4月毕业 高中第十四届 1959年5月建班  1962年 4月毕业 洪流班班友首聚仰光联欢活动时间 2017-.11-13-14 主题 :重温少青同窗情  分享沧桑续友谊 题意延展:  (七言诗) 重温少青同窗情 分享沧桑续友谊...

  • 侨友动态
    洪流班活动体现母校南中精神—-衷心感谢仰光南中校友會及洪流班友(张平)

    2017年11月13-14日,南中洪流班同学(初中21届;高中14届)在仰光聚会。 我们是经用新媒体广泛联系之后终于实现了,洪流班友(同学)从美国、中国、澳门及缅甸各城镇,齐齐飞往缅甸经济之都,首次聚首仰光,以 “重温少青同窗情  分享沧桑 续友谊”为主题的世纪联欢会。会后现在都已安抵所住地。但同学们仍然为此次聚首兴奋不已,有欲罢不能之势!在洪流班群聊的微信上出现了更深入,更广泛,更强烈的凝聚向心力。互相关心和牵挂,团结友爱,纯朴爱劳动,爱班、爱集体、爱校的南中精神,五十几年如一日,不变质不走样,还是那样纯和真;如洪流势大力强奔流不息,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在那里坚持巩固发扬南中精神。现在班友们正合力编制洪流班同学分布资料,以助日后联络。 另外值得记忆的是:此次洪流班世纪联欢会获得仰光南中校友会主席陈庚铭和陈民琨协助获得聚会场所、南中校友会设宴招待境外南友包括洪流班友;洪流班李为华偕夫君陈民琨为境外和缅属各地班友设宴洗尘;洪流班李为华、胡治业、林耀辉等发起组织广泛班友、卢旺才、郑振来、李秀美、陈受华、李韵芬、黄盈枝、卢广坤、张宗浦及在仰全体班友进行聚会筹备工作。在能者多劳,各尽所能,出钱出力的筹备支持下,得以顺利实现(他们坚决不接受境外班友捐款),于此深表衷心感谢!       活动内容:1) 欢迎宴( 设宴洗尘)2)朝拜大金塔3)联欢会4)自由交流倾解5)参观母校遗址(南中高中部,现在缅甸政府巴罕区著名的高级中学)5)重游高解福山寺6) 参加仰光南中校友会的欢迎联欢晚宴 8)參觀仰光婦協幼稚園教育中心及座談會 9) 自由组合游山玩水,各自尽兴而归。 2017-12-19     寫於澳門  ...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八:第七章 铁蹄下的南京《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七章 铁蹄下的南京 南京的暴行持续了数月,尽管最惨烈的事件是集中在前六至八个星期。到1938年春,南京人知道大屠杀过去了,而且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能被征服,就不需要把他们全部杀死。当南京屈从于日本人的统治时,军队开始执行征服全体南京人民的措施。 起初,没有什么可征服的,一个外国人写道:“你难以想象这座城市的杂乱无章,各处倒满了污物和垃圾。”废物和人肉在大街上腐烂,因为没有日本人的允许,什么也不许干–甚至不许处理垃圾和死尸。确实,有几天军车碾过在水西门下面的几英尺的死尸,碾过死尸是为了使平民牢记抵抗日本人的可怕后果。 据观察家估计,日本人损坏的公共财产按1939年的美元计算,总共约8.36亿美元,而私人财产损失至少1.36亿美元。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被日本军队拿走的无可替代的文物的价值。 在社会学家刘易斯·斯迈思的指挥下,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对南京地区的损失进行了一项系统调查。调查员们走访了市区五十分之一户的居民和农村三分之一的村庄中十分之一的家庭。一份60页的报告在1938年6月公布,斯迈思总结道:南京经受的120次空袭和4天的围攻所造成的破坏只有日本军队进城后的百分一。 大部分的破坏由纵火引起。南京一陷落就陷入大火之中,大火持续了6个多星期。⑤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点燃建筑物,甚至使用了特殊的化学剂去引火。⑥他们烧毁了教堂、大使馆、百货商店、店铺、公寓大楼和棚屋–甚至烧毁安全区内的区域。安全区的领导们无法将火扑灭因为他们的水泵和灭火器材都已被日本人偷走。在南京暴行的最初几个星期结束时,日军已将整个城市的三分之一和所有商店的四分之三烧成了灰烬。...

  • 侨友动态
    好大一块蛋糕《记南友联谊会2017年第三次集体庆生会》(叶国治)

    哇!好大一块蛋糕,金黄金黄,铺着一层咖啡色面皮,吸引着你的亮眼。 哈!好厚的四四方方蛋糕,幾个鮮红的英文字鑲在上面:Happy Birthday 哪,令人垂涎! 寿星们欢快地唱着生日快乐歌,到场的会友们也拍手節奏地唱和。男生头顶五颜六色的尖尖帽;女生秀髮上戴着银色的"生日快乐"英文头飾。会场里一派欢乐的气氛。 蛋糕是杜国章老師送來的不吝的礼物,鼓午了大家的热情与飽满的幸福感。 这是2017年第三次集体生日聚餐会,热热闹闹,年终岁末,会友们过一个快乐的日子。何必去考慮"岁月催人老"?也不用去畄心岁月的足迹。 趁我们都还活着,天天开心,快乐就好! 会友们带來的食品琳瑯滿目摆满長長的桌子,有燒鸡、炒面、炒粉、甜点、小吃、水果。 林碧华为餐会制做了胞波们喜爱的缅甸椰汁面,黄澄澄的湯汁,長長的面条,浓浓的鄉味,吃的过隐。 陈永联特意烹煮了缅甸风味的丹宝飯,咖哩鳮,装人飯盒,每人一份,带回家里,让寿星们在梦里享受难忘的点点鄉愁。 南友会给每一位寿星赠送了一条大毛巾。他们把浴巾披在肩上,拍照留念。 今年的拍照不同往年,过去是排成二或三排,今年是一字排开,摄影机是一个个顺着寿星们的笑容移动,留下最美的青春。  ...

  • 通知通告
    “南加州缅华六团体联合跨年晚会”通告

    本州2017/2018年跨年晚会,将由本州缅华联谊会,华中校友会,南友联谊会,华英校友会,华夏校友会,客家会等六个团体联合举办。欢迎各界人士踴跃参加,共襄盛举,同迎新年。   日期:2017年12月31日(星期日) 地点: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会所 时间:8:30pm开始 餐点:热粥,油条(欢迎携带各种拿手小吃、甜品前来与大家分享。)...

  • 精彩转载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八:第七章 铁蹄下的南京《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七章 铁蹄下的南京 南京的暴行持续了数月,尽管最惨烈的事件是集中在前六至八个星期。到1938年春,南京人知道大屠杀过去了,而且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能被征服,就不需要把他们全部杀死。当南京屈从于日本人的统治时,军队开始执行征服全体南京人民的措施。 起初,没有什么可征服的,一个外国人写道:“你难以想象这座城市的杂乱无章,各处倒满了污物和垃圾。”废物和人肉在大街上腐烂,因为没有日本人的允许,什么也不许干–甚至不许处理垃圾和死尸。确实,有几天军车碾过在水西门下面的几英尺的死尸,碾过死尸是为了使平民牢记抵抗日本人的可怕后果。 据观察家估计,日本人损坏的公共财产按1939年的美元计算,总共约8.36亿美元,而私人财产损失至少1.36亿美元。这些数字还不包括被日本军队拿走的无可替代的文物的价值。 在社会学家刘易斯·斯迈思的指挥下,国际安全区委员会对南京地区的损失进行了一项系统调查。调查员们走访了市区五十分之一户的居民和农村三分之一的村庄中十分之一的家庭。一份60页的报告在1938年6月公布,斯迈思总结道:南京经受的120次空袭和4天的围攻所造成的破坏只有日本军队进城后的百分一。 大部分的破坏由纵火引起。南京一陷落就陷入大火之中,大火持续了6个多星期。⑤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点燃建筑物,甚至使用了特殊的化学剂去引火。⑥他们烧毁了教堂、大使馆、百货商店、店铺、公寓大楼和棚屋–甚至烧毁安全区内的区域。安全区的领导们无法将火扑灭因为他们的水泵和灭火器材都已被日本人偷走。在南京暴行的最初几个星期结束时,日军已将整个城市的三分之一和所有商店的四分之三烧成了灰烬。...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七:第六章 世界知道些什么《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 华文文苑
    缅甸华人“缠足”女子的一生【追忆】奶奶的故事(作者:小草)《转载自缅甸中文网》

      当小草mm在网上看见这个奶奶时,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因为她太像小草mm过世多年的奶奶,有些腼腆而又开心的表情,是那一代奶奶们的标准表情,思念犹如滔滔江水,扑绪而来。   在小草的记忆中,奶奶是一个很好强又独立的人,一生都是坦荡荡的活着,16岁嫁给爷爷,不争不抢做自己该做的事,奶奶常说“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的事”,奶奶生了9个孩子。   据说爷爷的哥哥曾在果敢当官,爷爷一生是两手不沾阳春水的,在二战那个暴乱的年代里,在杨家土司被其他人反攻时,奶奶和亲属带着儿女连夜逃离了果敢那个生活了八代人的地区,起初搬到当阳那边一个叫“来地山”的高山上,那时候的果敢人只会种鸦片,不会种其它粮食,在那个寒冷的“来地山”,所有迁移的果敢人也都以种植鸦片为生,其实他们也仅仅只是拿鸦片换取粮食而已,再后来慢慢的他们学会了种植玉米、种植山谷。   在那个地方居住了些年,爷爷在那里过世了,据说爷爷过世时53岁,后来罗主席的怒江新村建立了,奶奶带着未婚的爸爸和姑姑们搬到现在我们居住的村里,儿子成家了,总是要分家的,四个儿子一个母亲,怎么分呢?每个母亲其实都会选择年幼的儿子家,奶奶以小草mm年幼为由,选择了我们家,其实小草mm跟堂哥他们是同年的说,O(∩——∩)O哈哈哈~   话要从分家以后开始说起,据妈妈说,小草mm三个月大,奶奶就背着我带着一点白糖和米饭去地里干活了,爸妈则去给别人地里打工,每天晚上回家的时候脑袋上都是被蚊子亲过的大包,老妈是既心疼又无奈,因为家穷啊 小时候总问奶奶,为什么奶奶的脚和妈妈的脚不一样呢?奶奶总笑笑说,“等你长大了奶奶告诉你”。慢慢的长大了,听奶奶和隔壁奶奶聊她们的故事我才明白,那是一种极尽折磨女人的痛苦,“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   缠足从3至5岁开始,花3至4年的时间才初具模样,缠脚前以热水烫脚,趁着脚还温热,将脚拇趾外的四个脚趾向脚底弯曲,紧贴脚底,并在脚下趾间涂上明矾,时间一长,脚缠得弓弯短小,使脚底凹陷,脚背隆起,脚的长度会被缩短,也就是说女孩在还没走稳路就要开始了极度痛苦的裹脚流程。 变形的双脚,不知道美从何而来   隔壁奶奶说她缠脚的经历:她大妈妈用织布机上的“射通”,横垫在她的脚腰下,让脚腰凸起。然后裹扎起来,逼她走路。慢慢的,脚腰被“射通”凸断了,一个多月不能下床走路,虽然脚腰折断了,但她的脚仍然臃肿难看。她母亲唠叨:“你这双男人脚,怎么还不烂?”她奶奶也说:“难烂了,该使用法子了”。  ...

  • 精彩转载
    二战时期中国—缅甸唯一通道——滇缅公路如今沿线繁荣起来 来源:风长眼量《转载自缅华网》

    (图为滇缅公路)   二战时期,民国动用20万人力,用五个月的神迹,修筑从云南到缅甸,1453公里长的救命大动脉,称为滇缅公路。 如今这条通道上,中缅两国交界处,一边是中国德宏畹町口岸,另一边缅甸九谷口岸。两国以瑞丽河为界,河上1938年修建的畹町桥,是二战滇缅公路上唯一的界河桥。1956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巴瑞,一起在畹町桥步行,掀开中缅两国世代友好新篇章。 畹町桥以东30多公里,是波涛汹涌的怒江(缅甸称为萨尔温江)。南明时期,永历帝朱由榔流亡到缅甸,绝大部分官兵留在缅北。现在萨尔温江东侧与中国云南边境之间,有一个果敢族自制县。果敢人祖先就是南明人,族人至今使用汉语和汉字。 畹町桥以西20多公里,有一条1.5公里长,横跨瑞丽江的中缅友谊街。这条街道日均出入车辆七千次,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畹町桥以东30多公里,是波涛汹涌的怒江(缅甸称为萨尔温江)。南明时期,永历帝朱由榔流亡到缅甸,绝大部分官兵留在缅北。现在萨尔温江东侧与中国云南边境之间,有一个果敢族自制县。果敢人祖先就是南明人,族人至今使用汉语和汉字。 畹町桥以西20多公里,有一条1.5公里长,横跨瑞丽江的中缅友谊街。这条街道日均出入车辆七千次,车水马龙,盛况空前。...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六: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五章 南京安全区 历史上的每场战争中,总会出现某些不平凡的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给那些受战争迫害的人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美国教友派的信徒们曾释放了属于自已的奴隶并帮助他们建立了“地下铁路”。在二战期间的欧洲,纳粹分子奥斯卡·辛德勒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里营救出1200名犹太人,还有瑞典外交官拉乌尔·沃伦伯格以发放假护照的方式解救了10万多名犹太人。又有谁能忘记吉甫夫人这位奥地利妇女和她的伙伴们曾将小安妮·弗兰克一家藏在阿姆斯特丹城内一幢房屋的顶楼上,以躲避德国人的搜捕。 黑暗的年代往往使人们麻木不仁,但是仍有极少数人,出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永远无法理解的原因,不顾所有的警告去从事在正常年代中连他们本人都无法相信自已可以做到的事情。在南京暴行这样一场恐怖中,试图谈论这个如此鲜明而引人注目的话题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话,那么他无疑会将目光集中于一小批美国人和欧洲人身上,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公然反抗日本侵略者,并且从几乎难以幸免的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中援救出成千上万的中国难民。这些勇敢的男人和女人们创建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这里叙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在上海陷落后的几周内,这些人完全自发地决定要在南京市创立一个安全区。1937年11月,法国神甫雅吉洛·德·贝塞热在上海建立了一块中立区域,保护了在日本侵略军铁蹄蹂躏之下,流离失所的45万名中国难民。当长老会牧师普鲁默·米尔斯听说贝塞热的举动之后,他向朋友们提议在南京筹建一个同样的区域。米尔斯和其他24个人(主要是美国人,也有德国人、荷兰人、苏联人,以及中国人)最终确定将南京市中心稍稍偏西的一块地方划为安全区。安全区内座落着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美国大使馆和许多中国政府建的大楼。委员会建立这个安全区,是企图为战火纷飞中的中国平民提供安全保护。起初,他们打算在南京顺利安全地被日本人接管控制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关闭安全区。 最初这个计划并未被各方所接受,日本人断然拒绝承认该计划。许多人包括安全区委员会成员的朋友、家人,以及不少中国人、日本人和西方官员都不停地劝说他们为保命放弃这个计划,立即逃走。 12月初,美国大使馆全体人员坚决要求安全区领导人随同外交官、新闻记者和中外难民一道,搭乘美国炮艇“帕奈”号沿长江撤离南京。但安全区领导人婉言谢绝了这个请求。“帕奈”号上的外交官们无可奈何中于1937年12月9日启程,把安全区这些外国人留在南京,听由命运安排。...

  • 精彩转载
    养眼服装秀–掸族母女图《摘录自脸书》

    缅甸掸族女子温婉柔顺,服装艳丽多彩。...

  • 华文文苑
    《缅甸短篇小说》他和我的前世故事(作者:欽茗辛  译者:丘 文)

    (一)他的大作一本又一本地问世。一个月不知能否写出两部书?有时得到赠与,顺便拿来读,不觉得怎么样,就是类似驚险,伦理小说,这种小说正是市上流行的类型。没有新颖的创意,是把瑞宇东大师,达貢瑞名大师翻译的和依据改写的沙叶大哈卡和其他作家的小说剪贴抄辑而成。 「西耶玛(女老师。缅语对女性的尊称。——译者。)你也能写,写吗!」 对我这一百零九~一百一十(缅甸无业游民条例。)无业游民有人这么说。读他的小说时我经常这么想,“是我,会这样写么?” 是一种想像,家里有用英文写的驚险小说和妖魔鬼怪小说,有些书是为孩子们阅读英文准备的,只要懂両三千字就可阅读的书藉。从这些书中直接或这里一段那里一节撮合起来,可能就会得一,二本书。 可是,我没做。不愿用“西耶玛”笔名,可以用其它笔名发表,我微笑以对。我不愿责怪他,也不该责怪。他已有妻室子女,家庭费用,学校费用都要靠他的收入维持。写作者那里会有固定的收入。我是靠着丈夫生活的,够不够那是另一回事,过个温饱还勉强。另外,我为什不写;我心知肚明,所以只得微笑以对。 *     *     *     *     * (二) 根据大禅师和他的徒弟们所说,我前世的丈夫是一只魔鬼。那魔头直到现在还在照顾我。和现在的丈夫经常闹别扭,就是因为它的“维”(Will  Power)威力所至。 其实会到大禅师家,不是单纯为带一个朋友去,也是我爱管闲事的心态。那天天气有点热。大禅师的家是两层木楼,屋前见到大禅师的太太和女儿。楼梯口脱鞋处看到很多鞋。禅师的胖胖白白的太太和白白瘦瘦的女儿,滔滔不绝地在谈论世俗琐事,我心里有种異样的感觉。 参什着白纱纺织的纱笼,长袖白衫,年约六十左右相貌清雅的“阿伯”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偶像。在他面前我的朋友和其他人拘謹地坐着,有些幼龄少女,大概 二十多位。 “阿伯”背后有祭品,“波波旺”“波敏篙”神位前奉祀着香蕉供盆,椰果供盆,在其中一个盆还插有一千盾,五百盾现钞。“阿伯”赐给现场一位少女咒油,那位少女恭敬地接受了咒油,然后往自已的头和胸塗摖,塗抺双臂,看到一个黄毛闺女在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中袒胸露臂塗敷香油,心中起了疑虑,这是怎么了?朋友叫挤前就坐,抱着怯懦之心,我挤上前去。“阿伯”看着我问,她是?朋友作了介绍,在介绍时我的朋友把我和我丈夫的仅有的荣誉都掏了出来。我感到非常害羞。此外,朋友对“阿伯”大师说,我想知道我的前世。其实我只说让我观察一下,他这一说我都感到奇怪。“阿伯”大师说:「嗯……当然可以。」说着对他的徒弟们……...

  • 华文文苑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连载五:第四章 六周暴行纪实《转载自缅华网》

    来源:图书下载网(bookdown.com.cn) 说明:《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译本)张纯如著》来源于网络,如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违犯了其它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相关内容。 类别:纪实文学 作者:张纯如 译校:孙英春等 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 第四章 六周暴行纪实 在日军穿过南京城门的时候,那些但凡有点钱、有点权或有点先见之明的人早已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大约原来人口的一半离开了这里:战前南京本地居民超过100万,但12月减到大约50万。然而,这个城市却充斥着成千上万的乡下人,他们离开乡下到城里来,是因为他们相信在城墙的保护下是安全的。那些在军队撤退后还留在城里的人实际上是最无能力保护他们自己的人:孩子,老人,以及那些太穷或身体太弱而无法安全逃出城去的人。 在没有任何保护、没有任何私人财产、没有任何计划的情况下,所有这些人都指望日本人将会善待他们。许多人可能劝服自己相信,一旦战斗结束,日本人会文明地对待他们。一些人甚至使自己相信日本人将成为更好的统治者——毕竟他们自己的政府在他们最需要它的时候把他们彻底抛弃了。厌倦了战火、厌倦了轰炸、厌倦了包围,于是当日本侵略军开着他们的坦克、大炮和卡车耀武扬威地进入这座城市的时候,一些中国人实际上是零零散散地跑出来欢迎他们的。当日军从该城的南门和西门列队进城时,一些人在他们的窗外挂起了日本国旗,还有一些人甚至为日本人的队伍欢呼。 但是这种欢迎是短暂的。目击者后来断言,日军一进城,就六七个人一组在城里游荡,向他们看到的任何人开枪射击。人行道上随处可见趴在地上的老人,显然他们是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打死的;几乎每一条街道上都横七竖八地躺着中国老百姓的尸体——许多人并没有做任何冒犯日本人的事,只不过是在日本人走近他们时赶快逃跑而已。 在战犯口供的记录中和中国政府的文件里,下面一个接一个将要开始叙述的故事听起来都同样的令人恐惧,而又单调乏味。但是所有的故事几乎毫无例外都是如此: 日本人把他们抓到的所有人都当作战俘,一连几天不给他们水喝,也不给他们东西吃,但向他们许诺会有食物和工作。经过这样几天的折磨后,日军就用电线或绳子把受骗者的手腕牢牢地捆起来,并把他们赶出一些隔离区。这些早已精疲力竭根本无力反抗的人们在走出去的时候,渴望着并相信他们将获得食物。但是当他们看到机关枪,看到手中拿着带血的军刀和刺刀等在那儿的日本士兵,看到巨大的坟墓,看到成堆的先于他们被杀害的染满污血的尸体时,他们再想逃跑已经是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