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缅甸华侨联谊会的博客 – http://blog.sina.com.cn/u/2505293410 缅华网 – http://www.mhwmm.com 缅甸中文网 –http://www.mdzwwww.com/ 缅甸时代周刊 – http://myanmar.mmtimes.com/ 国际在线缅文网 – http://myanmar.cri.cn/ 中国侨网 – http://www.chinaqw.com/...
不是名車寶玉 不是華屋美衣 為何 總還在尋覓 原來 原來就是這塊地 鬆好的土 整好的田畦 就在面前等著你 朋友來吧 讓我們 把腦裡的種子撒下去 把心中的小苗種下去 明天 繁花蔬果稻谷就會長的更美麗 朋友來吧 用你的手指鍵盤紙筆...
举起这杯茶 庆南加缅华网建立四周年 感謝顧问王旭山 感谢主持朱徐佳 感谢作家丘伟文 感谢本地和外地的读者和作者 在大家的辛勤努力和热心支持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有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在一起聊天,交換心得,增進友谊。 我是网站的读者、作者、支持者。我希望缅华会会员以及家属们都來关心和参与,提起笔來,把你们所想、所看、所听、所想说的记下來,大家一起交流。 ...
小小一块芯片,很不起眼,但在內行的人眼里,它的价値很高,十分重要。 小小一块芯片,在科技人员眼里,它是現代社会工业生产的粮食,它是一种尖端技术,它是科技人员日夜梦想長久追求的目标。 想不到,小小的芯片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坐在电脑前奌击一次鼠标,每一次敲击健盘,每一次拔打电话,每一次使用电子邮件,都离不开芯片。 我看到孩子们坐在遊戱机前瘋狂地敲按。大人小孩拿着手机入迷地低头凝注。这种种现象都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畸形。但都是和芯片有关。 我这个落后于时代的白发老古董,忽然关心起芯片的新闻了。 我想起了馬來西亚马航370失踪的事件,我想起了幾年前中国駐南斯拉夫使錧被炸事伴。真是可怕!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上是飞速发展了。但是在科技上还赶不上先進強国。在复兴民族大梦征途上,被人家掐了脖子,跌了一跤。不过,有志气有自信的中国人爬了起來。 封锁算什么?敌人的挑战是我们的机遇!我们不靠偷,我们不靠搶。我们要用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我们要创制自己的中国芯! 有人说:中国除了水和空气以外,什么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胡扯! 一块小小芯片,就想要中国人跪下?一块小小芯片,就想中华民族投降? 中国人能上九天揽月,下海捉鱉。世界上第一台量子计算机造出來了。第一艘深海采矿船造出來了。 自主研发中国芯!海外的中国科学家抱着报效祖国的决心回來了。年轻的科技人员站队了。一些电訊企业调整经营向尖端科技方向進军了。 中国心,击退了藐视和封锁。中国智慧,解开了技术的难题。中国的自信,摆脫了敌人的控制。 中国芯出來了!在各个领域一个一个冒出來,像雨後春荀。中国芯,与飞天神舟,与深海潛尨,同樣的伟绩丰功。中国芯正在向高端高效逐渐出现。 一粒芯片,就是一个伟大的士兵,捍卫着祖国的安全。 一粒芯片,就是一块石碑,记载着一段民族复兴史。 一粒芯片,就是一把火炬,照亮着一帶一路的遠景。...
原文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chuí)。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 注释 何所之:住在哪。 南山:终南山。 陲:边疆。 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如今住在哪儿?你说因为过得不好,要到终南山边疆那边隐居。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赏析 ...
(本网讯)每年一到母亲节,这首膾炙人口,流行全宇,称誉母亲的歌就会迴绕耳际。的确,世界上人类语言千万种,只有一个共通的称呼「妈妈」。 五月十三日星期日早晨七时许,南加州缅华联谊会会场,依常聚集一众,本州南友联谊会会员,进行晨操健身运动。场外就有「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唱。点心桌上摆有比平常时更丰富多样的小食品,探询之下才知,原来晨操之后要续行庆祝「妈妈节」的活动。 九时左右更有参加活动的会员陸续到来,节日氛围立呈,欢乐气氛激扬。活动开始,会长林碧华女士集合全场的妈妈们,並赠送了节日礼物,物轻礼仪重呀!男仕们在傍为妈妈们,报以热烈赞誉的掌声。林鸿沛副会长及男士们为妈妈们拍了集体照,存此玉照,以彰母仪。 鲜腻的椰浆面,金色的“西达敏”,甜甜的小品,思亲的红豆西米汤,南山的红荼,任君喜爱,为的是祝妈妈们称心快意,一生甜蜜无限……。...
【慈】眉善目笑声甜 【母】爱无边祝语绵 【手】握银针裙袄补 【中】原大地我家园 【线】织彩缎心温暖 【游】历神州赏秀川 【子】走他乡魂梦绕 【身】康体健幸福牵 【上】线交流网络连 【衣】食冷暖挂心田 【临】节放假常团聚 【行】路遥遥涉险滩 【密】语关怀情永驻 【密】云雾绕雨风缠 【缝】衫浆洗勤劳动 【意】乱离别倍感寒 【恐】慌在外少朋怜...
WeChat ID mhw_mm Intro 真实反映缅甸华人华侨情况,服务缅华社会,加强与世界各地缅华同侨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缅中友好关系。http://www.mhwmm.com/Ch/ 2018-05-12 莫恒@胞波网 近期,缅甸的媒体看似“性情大变”,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 与2012年前后缅甸实行“新闻自由”后媒体一片“反华反德祐”声截然不同,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甚至有“中国通”纷纷出面对“反华”声音进行反驳,发出了真正属于“人民”的“民意之声”,对以前“不敢碰”的敏感问题,如:密松项目、皎漂-昆明铁路,纷纷出来发出声音,同时表达了对缅甸“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这是最近在缅甸民众最喜欢的社交网facebook脸书上“挖掘”到的几篇文章。翻译后与大家分享。缅文原文附加于后,供参考。 译文:亚洲龙腾飞之际 莫恒 佛祖即将成佛之际,都要找棵菩提树作依靠! 像缅甸这样一个欲从最贫困国家名单中努力跳出的小国家,也需要后面有支撑!社会经典也告诉我们:紧要关头,需要有好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有人说,缅甸可以从日本获得支持帮助呀!但是(想想看)够吗?根据日本学者的计算,仅仅搞好“交通”一个项目(公路、铁路、水路)就需要(800)亿美元!还没有算电力和其他基础建设!那么,现在(日本)给我们的钱,就如同“大象嘴里撒芝麻”!(僧多粥少,完全不够之意) 日本不够,那我们就期待美国?那就告诉你!那更加遥远啦!美国在特朗普上台后,把美国在联合国应缴的款项,都削减了!(还有什么期盼!) 那欧盟呢?他们的集团组织,为了帮自己伙伴,不让自己伙伴倒闭,都在自顾不暇!这期间,英国还要“脱欧”!...
WeChat ID mhw_mm Intro 真实反映缅甸华人华侨情况,服务缅华社会,加强与世界各地缅华同侨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缅中友好关系。http://www.mhwmm.com/Ch/ 2018-05-12 牟定@胞波网 近期,缅甸的媒体看似“性情大变”,一下子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与2012年前后缅甸实行“新闻自由”后媒体一片“反华反德祐”声截然不同,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甚至有“中国通”纷纷出面对“反华”声音进行反驳,发出了真正属于“人民”的“民意之声”,对以前“不敢碰”的敏感问题,如:密松项目、皎漂-昆明铁路,纷纷出来发出声音,同时表达了对缅甸“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这是最近在缅甸民众最喜欢的社交网facebook脸书上“挖掘”到的几篇文章。翻译后与大家分享。缅文原文附加于后,供参考。 译文: (密松)危机的突破口 牟定(仰光大学) 敏昂莱(三军司令)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时,曾前往位于湖北省的“三峡大坝”参观。 在国际上,诸如三峡大坝、罗拉多河(Colorado)上的大坝(美国胡佛水坝(Hoover Dam))均让该国的经济腾飞。目前,世界金融体系,也对该类巨坝工程给以大力支持。 奇怪的是,缅甸有部分人却“人云亦云”,认为世界上已经无人建造巨坝,对该类巨坝工程在缅甸的建造以及缅甸急需电能一事,进行抵制反对。由伊洛瓦底江的交汇处密松到沙尔温江上建大坝,都表示反对,还反对烧煤发电。 去年缅甸国务资政杜昂山素季访华前,曾经组织一调查组,对密松大坝工程是否应该持续一事,进行调研。当时曾宣布六个月内就会递交报告书,但是事隔一年多时间,依然未见报告出炉。 可以理解,密松项目事关中缅两国间的战略大事,对于密松,看得出来,中缅双方都觉得非做不可,但是至目前,双方还在为各自获取更大的利益(协调),而在无法获得妥协。...
你不老实 拿了我的弹弓 偷了我的弹丸 还说我坏话 不跟你玩了 你欺侮人 打了小乙 揍了小莉 还想打小羊 不跟你玩了 你很赖皮 在我家门口 撒泼搗蛋 鬼鬼祟祟 不跟你玩了 你不讲理 借了我的钱...
吴庆星先生(1935-2005),汉族,缅甸华侨,仰恩大学创办人。祖籍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霞井侨村山边自然村(现仰恩村),1935年出生于缅甸一个普通的华侨家庭。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缅甸后,吴先生随父母回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随父母重返缅甸居仰光市郊的沃降埠。 吴庆星的父亲吴善仰,1908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北郊的霞井山边村。1921年,就跟随堂亲背井离乡,远赴缅甸谋生。后来,吴善仰不远万里,返乡成亲,与父母为他订下的妻子杜恩成亲。 吴先生的父母 1957年,吴庆星在缅甸中华中学任球队教练,结识了妻子林惠,青年吴庆星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年轻活泼的女孩,并展开了积极的追求。1959年,吴庆星与林惠在缅甸结为夫妻。 吴先生与缅甸中华中学篮球队 1970年,吴庆星先生在香港注册了和昌企业公司、荣星珠宝有限公司,并携妻子儿女迁居香港。1972年,吴先生的业务又辐射到了泰国,在泰国注册了和昌(曼谷)有限公司。这些标志着吴先生已经走出父亲的荫庇,开始了独立创业之路。妻子林惠则一手操持起这个家庭,崭新的生活开始了。 吴先生一家迁居香港前与在缅甸的家人合影 1986年5月,为了实现先父的未竟事业,吴庆星先生放下了繁忙的商务活动,带着父亲的临终嘱咐,从海外辗转回到故乡。吴先生连续多天不辞劳累沿着崎岖的山间小道,翻越山岭,一次又一次地踏遍霞井侨村(现今的洋坑村和仰恩村)的山山水水进行实地勘察。吴先生看到:地域辽阔、山清水秀、环境幽静、交通便捷,是个创办学校、培育人才、发展山区经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好地方。吴先生思考:农民穷,要通过兴学育才,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家乡穷,要通过投资开发,引进高新科技项目。 经过走访和踏勘之后,吴庆星先生独个凝神思索,毅然改变了原定建小学的计划,继而又打消了办中专的设想,果敢地决定要在这山沟里创办一个集教育、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系列工程,首先是着手创办一所集动物科学、养殖科学和生物工程等学科的高等院校,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经过一番筹划,仰恩系列工程的首期主体工程占地600多亩高等学府于1987年2月破土动工了。 仰恩大学 历经多年努力,一幢幢依山面水、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雄伟壮观而又优雅别致的高大建筑楼群雄伟地屹立在仙公山下、仰恩湖畔,包括教学、科研、办公、图书、多功能的大礼堂、仰恩基金会、师生宿舍、银行、商场和体育场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仰恩大学经历了二个发展时期:第一个发展时期为“捐资公办时期(1988年6月至1994年6月);第二个发展时期为“独资私办时期(1994年7月起)。 仰恩大学 第一教学区 199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吴庆星先生家族组建的仰恩基金会独立办学,更名为”仰恩大学”,全方位赋予私立仰恩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并作为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是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国家本科学历证书和授予学士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 吴先生在学校观看表演与演员亲切握手 仰恩大学经过几期工程建设,到2004年后建成第一、二、三教学区,并建设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形成初具规模的仰恩大学城,总占地约2000多亩,校园风光优美秀丽。...
母親節正式被慶祝的歷史,至今雖然才八十多年,但是,專門找一天來表達對媽媽崇高敬意的觀念,卻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都會舉行「春季節日」,以表達他們對「母親神」〈泛指女性神〉的崇敬。 後來,在中古世紀的英國,四旬齋〈為紀念耶穌在荒郊的禁食,而舉行的絕食齋戒或懺悔的宗教活動,時間大致在每年的二月底至四月初〉的第四個星期日,就是所謂的『母親日』。那一天,長大的孩子,必須帶著禮物回家,送給自己的媽媽。 為提倡和平,女作家建議訂定母親節 在美國,以寫「共和國戰歌」而聞名的女作家朱莉亞‧瓦德‧霍耶,曾建議在六月中選定某一天為「母親節」。由於美國內戰的爆發,許多母親嚐到戰爭的恐怖,及失去愛子的痛苦,朱莉亞極力鼓吹訂定一個節日以提倡和平。她的建議只有少數幾個地方採行而已。 不久,一名叫賈薇絲太太的美國人,在西維吉尼亞州的格拉夫頓家鄉,籌組一個委員會,贊助「母親友誼日」的活動。這個節日的目的是為了把東部各州,那些曾在內戰當中,為南北雙方作戰的家庭結合起來。賈薇絲太太的計劃雖然獲得當地的支持,但是母親節的構想,卻一直到她過世以後才真正實現。 安娜繼承遺志 實現母親理想 賈薇絲太太於一九○五年的五月九日〈當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死於費城;她是一名寡婦,跟著兒子克勞德及兩個女兒─艾爾辛諾和安娜住在一起;克勞德是個成功的商人,艾爾辛諾則幾乎雙眼失明。 安娜一直都很敬愛自己的母親,因此在媽媽死後,她就想找個方法,以表達對母親永恆的敬意,同時延續母親制定母親節的構想。 一九○七年,她寫信給格拉夫頓教堂的牧師,請他為已逝世兩週年的媽媽做個特別的追思禮拜。當天,安娜捐贈了五百朵媽媽生前最喜歡的花─白色的康乃馨,送給所有參加儀式的小孩和母親。 第二年,教堂便正式宣布,賈薇絲太太逝世的三週年忌日為母親節。但是當天她卻沒有出席,因為她正在費城忙著組織一個母親節委員會。 發起寫信運動 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 在該委員會的協助下,安娜開始發動大規模的寫信運動。她寫信給數以百計的教堂、商業領袖、報紙編輯、政治家等,要求他們加入制定母親節為國定假日的活動。 一九一○年,西維吉尼亞州州長回應了她的請求,並發表第一個母親節的宣言,要求所有的西維吉尼亞人,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佩帶白色的康乃馨上教堂。而奧克拉荷馬州及華盛頓州,也在那一年開始慶祝母親節。到一九一一年,母親節的禮拜活動便在全美各州舉行。 國會通過決議 訂五月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
一九五四年六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作者 中新社云南瑞丽 2018-05-09 中新社云南瑞丽5月8日电 (记者 胡远航)“看!这张照片就是周恩来和我父亲在一起时的情景。”8日下午,一踏进边关小镇云南瑞丽畹町的中缅友好纪念馆,缅甸首任总理吴努之女、吴努杜妙怡基金会主席杜丹丹努就从众多历史照片中找到父亲和周恩来的合照。 一九五四年六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6月28日。彼时,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首次访缅,和吴努举行会谈,并于次日发表《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宣布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处理两国之间的关系。 虽然时隔多年,但杜丹丹努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时,我才9岁,为了欢迎周恩来,我还现场为大家弹奏一支钢琴曲。不过,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这次会面的重要性和意义。”杜丹丹努说。 走到另外一张拍摄于1960年4月15日的照片前,杜丹丹努也一眼认出身着缅甸民族服装的父亲、周恩来和陈毅,“这张照片就是在我们家拍的,当时正逢缅甸传统佳节泼水节,周恩来、陈毅和随行的中方人员都穿上父亲准备的缅甸民族服装”。 “周总理曾多次身着缅甸民族服装参加活动,吴努也两次穿中山装访华。这些是中缅友好史上的动人佳话,至今仍受到中缅两国人民的怀念和传诵。”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称。 看着父亲的身影频频出现在纪念馆内,杜丹丹努倍感荣耀。她称,看到这些历史照片,好似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希望缅中两国不管是现在,抑或将来,都能永葆胞波情。 同样来自缅甸的学者排山弄也在纪念馆内找到父辈的身影。“我大伯曾参加缅中两国首次勘界,能在纪念馆内看到他,感到十分光荣。”排山弄说,“希望自己能继承父辈们友好交往的血脉,为缅中两国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当日,杜丹丹努、排山弄作为“第二届中缅智库高端论坛”嘉宾参访云南瑞丽。他们先后考察瑞丽姐告口岸、一寨两国景区、银翔摩托产业园、畹町农产品交易中心,并走进见证滇西抗战史和中缅传统友谊的畹町桥及畹町中缅友好纪念馆。(完) ...
在現今的社會,“母親”是一個被人尊敬的名詞,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会肯定“母親”的崇高地位。但還是有些地區,“母親”對他們來說,卻只是家庭中的一個生孩子和做家事的人而已。 懂事後才體會到,一個孩子不管岀生在窮苦人家、富貴人家,也不管是亂世、天寒、地凍,他們都是同樣被他們的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但是在舊社會,這些母親們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社會地位與尊重。 我母親的身世,是我成長後,從長輩親友們的口中畧知的。母親在20年代生出於廣東台山縣乡下,由於舊社會重男軽女的觀念,母親没有機會上學讀書。長大结婚後為了較好的生活,和丈夫出洋來到緬甸仰光甘馬育,另起新生活。當年緬甸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新移民還是相當受歡迎的。 父母移民缅甸的願望是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初到陌生地,由於言語障礙溝通不暢,困難重重,事事和想像中有很大的距離。只能靠親友幫忙租房找工作。不久之後父親開始在一間木扳工廠上班,母親就在家替客人做一些針缐活,比如緬式男裝外套,女裝上衣,以原布制成花紐縫在衣服上,手工好經常有人送衣服來訂製,收入也因此幫補了家庭的一些生計。 輕鬆的日子過了不久。大姐,二姐,大哥,二哥緊密地兩年一個三年一個的排隊来到人間報到,母親就在照顧小孩和做家事以及接做手工的生活中,変得非常忙碌,無法好好休息。 此時,在世界的另外一邊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東山三省已被日軍侵佔,而我卻有如趕熱鬧般的也來到人間。更不巧的是我才幾個禮拜大,殘酷的日本侵略者開始攻打東南亞,很快打入了緬甸。 父母親為了躲避日軍的殘暴,家人的安危,只能抱着襁褓中的我,拖家帶小,跟隨一些鄉親結伴離開仰光,往撣邦北部臘戍逃難。所經過的大小市區都是初次到達,人情世故、環境都是陌生的,每到一處都必須為一家人的住宿、飲食去寻找工作。到達胶脈時,中國後方的物資供應缐滇緬公路和戰略重地腊戍,己被日本軍機轟炸,不能往腊戍去了,只好先到從胶脈去南山半路上的小镇麥俄暫住,小地方工作機會微乎其微,謀事難不易久留,局勢稍緩後重回㬵脉,再思考何去何從。 不久,德國和日本戰敗投降,二戰結束,緬甸抗爭成功脫離英國獨立,局勢漸轉好,我們一家由於經濟的問題不可能再搬回仰光,就在胶脈定居下來。這時我家又添了個妹妹,一家八口人数剛好湊成了一个發(八)字。 多年後大姐嫁人,二姐去富有人家幫忙照顧小孩,大哥在外工作,二哥有時也隨著父親到外地做些散活。 这时家中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幸的事,妹妹大概在三歲時生病發高燒,醫生診斷是傳染到小兒白喉病毒。當時醫藥缺乏,請醫生來家打針吃藥高燒也不退,仍然呈現在昏睡狀態。為幫助妹妹降低體溫,沒辦法只得把她放在水泥地上平躺,但並沒起作用,她就這樣結束了她短暫的一生。這一幕情景使我畢生難忘,媽媽受此打擊,在很長的一段時日都是無比的傷感,無精打采話也少說了。 又過了幾年我長大了不少,己能幫助媽媽做點家事。大約在十一㱑左右的時候,有一天只有媽媽和我在家,忽見媽媽出現很痛苦的臉色,對我說快去把隔壁家的張嬸叫來,我很快的將張嬸叫到家,她交代我快把半碗米洗淨放入飯鍋加四碗水加幾片老薑煑成薑湯,另外煑一大鍋熱水備用,吩咐沒叫我不要進房間来。我焦急的不知媽媽發生什麼事情,不久聽到嬰兒哭声,过了一會張嬸出來告訴我:你有個弟弟了。叫我把米湯热水拿去給她,告訴我先煑飯拿些魚乾醃肉放在飯面上蒸,媽媽肚子餓時可以吃。往後幾天負責家中雜事和照顧媽媽都是只有我了。 媽媽在家中產下弟弟那年已是四十四歲高齡。家裏只有我一人,在一位鄰居鄉親相助下,只用一些簡單的用品,就完成了生產大事。在那個年代,不知是否只是靠經驗,或是聽天由命,全然沒有考慮到萬一有什麼風險差錯將怎會麼辦。妹妹的夭折和和弟弟的出生這兩件事情,至今仍留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在那戰亂的年代,我母親為孩子和家庭付出了她的全部精力,過着恐懼劳苦的生活。孩子众多,疲累的身體無法得到應有的保養。等到孩子長大些有條件時想敬點孝心時,她單薄的身體又不受補,就在六十歲那年在瓦城二哥家離開人世。 在父母親的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家庭,不知是否為了傳宗接代的責任,或者只是聽其自然,一般都生育五、六、七、八個,甚至多到九、十個子女,大部分都是在經濟條件普通的情況下把孩子們拉扯大,做為母親的她們都是默默的撑起半邊天,照顧孩子任勞任怨,每位媽媽的背後都有一個屬於她們自己的非凡的故事。 借此懷念母親的同時,也祝天下所有伟大的媽媽們母親節健康快樂。 寫於2018年5月13日母親節...
五月花开康乃馨, 又是母亲节庆时。 寒夜凭栏眺星空, 无限缅怀慈母情。 十月怀胎好艰辛, 瓜熟蒂落迎新生。 甜美乳汁哺育我, 慈母胸怀暖我心。 呀呀学语初学步, 諄諄教导悉心顾。 默默奉献为子女, 仼劳任怨无怨言。 儿女成家您离去, 子欲养而亲不在-。 每逢佳节倍思亲, 涅槃极乐永安宁。 5-13-2018于洛杉矶...
奥巴马和妈妈 斯大林和妈妈 丘吉尔和妈妈 克林顿和妈妈 希拉里和妈妈 普京和妈妈 金正恩和妈妈 习近平和妈妈 ...
這杯酒 和你對飲 明天 你就要去 攀那山 涉那水 去找那不知道的 茫茫未來 我是多麼 不想飲這一杯 但是 但是啊 不知道的未來 也許比 沒有未來 多了那麼 一奌奌的希望...
老爷车耍賴不动了 爸爸头顶直冒汗 我和媽媽帮忙推 前腿弓后腿蹬地推呀推 吃奶劲都挣出來了 老爷车咳咳咳喘个不停 爸爸往轮胎上狠踢一脚 等老子攒下钱買辆新的 第二天早晨老爷车胸前贴着 一張小罰单写着360元 爸爸气得不想吃钣 唉!新车什么时侯才能買? ...
(嘉宾与会员合影) 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百余位缅甸华侨、全国侨联界代表、在京缅甸留学生以及缅甸问题研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的30岁生日。(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肖湄琬女士作联谊会理事会会务报告)莅临本次庆祝大会的嘉宾有缅甸驻华大使吴帝林翁及其夫人、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陈智敏、中国侨联顾问李祖沛、北京市侨联副主席苏泳、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创会会长粟秀玉、联谊会名誉会长、澳门缅甸友好协会会长黄琼成及夫人等。首先,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会长肖湄琬女士首先代表联谊会向所有出席庆祝大会的嘉宾致欢迎辞。她说,日出红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五月鲜花开遍祖国大地的季节,在改革开放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代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迎来了成立30周年的盛会。我代表本会全体会员,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缅甸驻华大使吴帝林翁讲话) 接着,缅甸驻华大使吴帝林翁发表讲话庆祝联谊会成立30周年,他说:今天是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成立30周年的日子,今天举行的庆祝活动,在联谊会的历史上将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我要特别说的是,三十年来,为了联谊会的发展,联谊会的理事和会员们出钱出力出谋献策,为此我要向他们表达崇高的敬意。缅甸人民与中国人民共处一方、共饮一江水,是一母同胞兄弟。这样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由于两国人民有着胞波情谊,无论国内外风云如何变幻,我相信两国的友谊会永世长存。此外,在中国工作的缅甸政府工作人员们,通过他们在中国获得的经历经验,将继续致力于中缅友谊长久发展。 (北京缅甸归侨联谊会创会会长粟秀玉讲话) 此外,中国侨联顾问李祖沛、北京市侨联副主席苏泳等嘉宾分别发表讲话庆祝联谊会成立30周年。 会上联谊会领导与会嘉宾和会员进行合影留念,会员们和在京缅甸留学生表演了精彩纷呈的歌舞节目。 (会员们表演合唱) (记者:宋冉、邹立莹) ...
缅甸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人情纯厚,生活悠然。下缅甸一望平川,江河交错,鱼米丰盛。上缅甸叠山层峦,涧水淙淙,百鸟争呜,花果绚烂。常语道山明水秀出才俊,灵山丽水育英才,朱徐佳女士的家就在这仙山琼阁,风景如画的北珊高地。 拜读了朱女士的《朱徐佳诗文集》,字里行间流溢着高山族群的豪放真诚爽朗,真执的对《家》的爱,对家人的情,在《故乡篇》她用特有的以传统节日,节日小食,围炉烹调,快乐合作,阁家相聚的独特的表现手法,做到了传承文化,承继传统,训导后裔的效果。“陪妈妈上菜市场”“过年啰!”“巧手裹粽忙”“话年糕”。细致地回忆,朴实的描述,真是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滿腔的激情在少女诗人朱徐佳的心里激荡,渴望纯真,守待真诚,“爱情篇”有这么一段: 不需甜言蜜語 也不需玫瑰巧克力 只要你牽我的手 一同走進那朝陽晨旭 (牵我手) 多爽朗多纯真,她真的也如愿以赏得到了“愿执君手永相守”的另一半。缅甸成语中有句话说:“水清嫩草处”,笫三代缅甸华裔因社会动荡又得背起行囊走天涯,成家之后诗人拿着她那七彩的笔,旅居南加州唱起节奏铿锵,音韵优雅的新曲。从“美洲篇”“旅遊篇”“团社篇”……可以体会诗人对婚姻生活,深感滿足,在新环境为新生活拼搏奋斗,远走他乡充滿信心。从一个大家闺秀,成为了一位相夫教子,贤妻良母,海外华裔家庭主妇的典范。心中爱国爱乡的初衷没有在严厉的滄海桑田磨煉中消褪,从故乡出门时,她写道: 我沿著薩爾溫江 走到怒江來到華夏 在泥土中我找到了根 觸摸到五千年歷史文化 她的诗词,特写,散文,写景都贯彻着这样一条主轴思想,是她所有作品永远的主题,也该是她的人生信仰。所以,一落脚南加州就积极地溶入当地缅华族群,参加各项族群活动,成为缅甸旅美华裔族群活动的热心参加者和领导。在“团社篇”“校友篇”“节庆篇”里可见详情。 诗人满腔热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位上得了大堂下得了厨房的好同志,她的歌她的舞,南加州缅华族群是应人皆知的,她的全心投入为同侨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生气,丰富了生活内容,她为爱国爱乡,长歌吟唱,色彩鲜明,委婉动听,神彩飞扬,请听: 我愛我溫馨美麗的家 我愛我地大物博的國 無奈巨浪將我冲往海角...
牛郎与织女相会 只是美丽的傳说 在茫茫太空 在离地球四百公里的地方 神舟十一郎与天宮二妹的相会 那迅疾的相认 那精準的相接 那伟大的一吻 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十四亿华夏兒女拍手欢庆 而西方政客吃醋、失落、忌恨 历史定刻在2016年10月17日 ...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由缅甸出版界获悉,中国著名作家莫言的又一部长篇小说“生死疲劳”缅文译本已出版。翻译此小说的作家是杜高明(Taw Khaung Min),由“社会大学”(Bawatakatoe)书局出版发行。译本分为上下两册,每册定价5000缅元 。 杜高明(Taw Khaung Min) 前不久杜高明先生也曾将莫言的成名之作“红高粱家族”翻译成缅文由Kantkaw Shweye书局出版。 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作品就引起缅甸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注目。2013年5月杜高明先生就将莫言的名著“蛙”翻译成缅文出版,使缅甸读者群第一次阅读到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著作。 杜高明先生是缅甸华裔青年作家,1983年出生于缅甸仰光市,2008年自仰光第一医科大学毕业,并以“江泽民——他改变了中国”一书获得2008年的缅甸国家文学(翻译作品)奖。 除了莫言的小说外,杜高明先生也曾将中国作家钱钟书先生的著名小说“围城”翻译成缅文出版。 ...
今年公曆4月17日是缅曆新年,从4月15日开始,缅甸人民喜迎一年一度传统泼水佳节。从微信上不断传来缅甸举国上下,城镇乡村,人民泼水狂欢的激情场面,令人响往。在这举国欢腾的吉祥佳节,中国驻缅大使馆,也应风随俗。邀请当地政府官员,举行隆重泼水典礼,大使亲自手提银盆,泼撒吉祥香水,场面温馨动人,充分体现中缅胞波友情。 图一 飞腾的缅甸泼水节 远在云南昆明,福建厦门,缅华侨联,对外大学也载歌载舞,欢度泼水节,各自还邀请缅甸留学生表演精彩节目。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则万人集会,游客云集,泼水狂欢,场面沸腾。 洛杉矶缅甸会于4-15-2018日,上午9时至下午4时,假借阿罕布拉市高中漂亮的剧院,宽扩的校园,隆重集会,欢度泼水节。内容包括剧院开幕剪彩典礼,精彩文娱汇演。摊位摆卖各种各样缅甸风味美食,摆放巨大水桶,给孩子们互相泼水嘻乐,象征去旧迎新。前来欢度佳节的会友贵宾,络绎不绝,场面壮观。 图二 西双版纳水花满天万众欢度泼水节 约11:30,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女士,众多市议员以及缅甸驻洛杉矶总领事宇昂梭温伉俪先后到达,主持司仪宣布泼水节剪彩开幕仪式开始,贵宾上台,一字排开,宇昂梭温与赵美心居中,缅甸会董事长许秉正,会长高泰山陪同,与会观众热烈掌声中隆重剪彩开幕。 见到总领事宇昂梭温,笔者触景生情,回想起去年此时此刻,站在台上剪彩的前任缅甸总领事宇昂皎山先生。想起首任缅甸驻洛杉矶总领事宇昂皎山的到任前后。 图三 中国驻缅大使馆举办泼水节活动 2011年,缅甸发生巨变,长达半个世纪的军政府让位,联邦总统议会制恢复登台,宇登盛荣任总统,开始执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新政策。缅美关系也逐步解凍。据统计单是加州,居有20几万缅甸侨民,分佈全美的不计其数。还有众多的移民美国缅甸华侨,欲往缅甸的美国民众越来越多。缅甸政府决定在洛杉矶新设总领館,外交部选派宇昂皎山为首任总领事,前来筹建领事馆。南加州缅华会大力支持,使建馆工作顺利完成,宇昂皎山感激在心,深表谢意,表示一定要尽快开馆,全面做好领事工作,为广大群众服务。 图四 缅甸驻洛杉矶首任总领事宇昂皎山接受荣誉证书...
谢楚余,1962年生于广东汕头市,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他画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将中国的题材与人物用西方古典绘画手法表达出来,既典雅高贵,又为大众喜闻乐见。 http://mp.weixin.qq.com/s/_pgJHFqlfhEOdDbv1w7uwg ...
自從這小人兒來到人間,就令到我們全家人人騷動起來。不但她父母如獲珍寶,極盡寵愛之能事。那小阿姨也隨著這小人兒起舞,每到商場,就猛往嬰兒用品部鑽,不時小衣服小玩具寄到小外甥女家。而這新上任的外公外婆就更不用說了,恨不得隨時都能見到她。每日只盼週末快快到來,好去探這寶貝兒。為了這小人兒,幾乎已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 小人兒漸漸長大,已滿一歲,剛學會走路,開始牙牙學語。正是最好玩的年紀,也是開始打扮她的最佳時候。俗語說,佛靠金裝,人靠衣裝,小人兒也需要漂亮的新衣來錦上添花。於是外婆和媽媽母女倆就趕緊商量著怎樣為小人兒添置新裝。 女兒到嬰兒服裝店買了幾件各式各樣的小貝貝服裝,超可愛。看在這做服裝業的外婆眼裏,心想,這些小不點的衣服,並不難縫,布料又少,怎麼比大人的衣服還要貴?馬上腦子一轉,何不自己縫? 於是就上網找了些點子,設定了幾款式樣,由女兒去買了一些漂亮花樣的棉質布料。外公也沒閒著,幫忙把布料用水搓洗晾乾,做好了準備的工作。於是,外婆就開工囉,首先根據款式打了紙版,然後剪、裁、縫、釘……用不了多久時候,一件件漂亮的小貝貝新衣就出出籠了。 只見:一件大紅小白細點燈籠袖小洋裝配上白色圓領、一件大花兩層荷葉短裙配以蝴蝶結、一件黃色檸檬花樣無袖荷葉邊洋裝、一件上身白色下身三色補丁花的小衣裙配以兩色蝴蝶結、一件…… 其中一件是以一條漂亮紅綠花色的手巾做成的背心装,那是依照手巾邊沿的特色剪裁成菱形的下擺,配以桃紅色肩上蝴蝶結,漂亮又別緻。對著這些小不點的成品,越看越可愛,不盡有點王小二賣瓜,自賣自誇起來。 想像著在夏日裏,這小人兒穿著外婆親手縫製的愛心夏裝,搖搖擺擺的走在陽光下的模樣,不由得打心裏樂了起來。...
一、春风 花枝招展的春姑娘 正沿着这条乡间小路 急匆匆地走过 她是在赶去 会她的夏郎吗 2018年4月9日上午 二、舂歌 这一舂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酸甜苦辣在一起 生生世世不分离 2018年4月9日 下午口占于地铁上 ...
缅甸金凤凰中文报 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 https://mp.weixin.qq.com/s/mJ0qkfROKsymQI8q-HCX1A ...
走進新时代,中国人信心滿滿,他们要以“争朝夕“精神,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中国人牢记“落後就会被挨打“的教训,他们要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实现強军富国梦。 中国人勒紧腰带造出了原子弹。中国人啃着窩窩头造出了核潛艇。中国人日夜奋战造出了航空母舰。中国人造出了大型運輸机。 中国人制造的舰艇像下餃子一樣下水。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中国造的各型汽车在跑。中国路,中国車,中国桥,中国北斗在导航。 中国,将以最快的速度“脫贫“,走上小康。村村有公路,寨寨通電话。 中央把高铁的“四纵四橫“扩为“八纵八橫 “。美丽的海棠叶上的红兰标誌就像一个彩色網。 中央的“南水北调“提出來,中国人就把丰盈的长江水輸送到缺水旳北方。 中央的“西气东輸“提出來,中国人就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輸送到长江流域三角洲地區,给工厂供能源,给老百姓供暖,土地大大地减少了污染。 中国有精卫填海的传说。中国的南海島屿星罗棋佈,中国人在島上植树、种花、蓋樓、修机场,把海島变成美丽的花园,旅游胜地。 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人将在广寒宮里搞科研。 中国人发明了海水种稻。中国人将在塩咸地上种水稻。 中国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長的港珠澳跨海大桥。 外国人有的东西,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没有的东西,中国人也发明了。 正像亿万年前喜马拉雅山的造山运动,一厘米一厘米地拔升成为世界屋脊。新时代的中国,正在中国人的努力奋斗下,日新月異地改变面貌,成为世界注目的中心。 中国,烏拉!中国人,顶呱呱! ...
有一位名叫Plumb 少校的美國海軍軍官,是「小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飛行員。他在越戰期間曾經出過75 次戰鬥任務。就在第75次攻擊任務中被地面的飛彈擊中。他立即跳傘,落地後立即被越共抓住,關在監牢中。 Plumb 少校在牢裡受盡了虐待,吃盡了苦頭。被釋放出來時,已經是皮包骨,就像集中營梩的人一樣。回到美國後,有一次他帶著太太,開車穿越中西部,傍晚在一個小鎮的旅館登記後,就到旁邊的一家小餐廳吃飯。 剛坐下不久,就有一位陌生人走過來跟他說:「你一定是Plumb少校吧!」 「對呀!你怎麼知道?」Plumb少校覺得不可思議,在這麼一個泠清的小鎮上,怎麼會有人認識他。 那個人說:「因為我也在小鷹號航空母艦工作。不過,我只是個在艙底下摺降落傘的小兵。」 那人在臨走前說:「怎麼樣,那天你的降落傘有用啊!」 Plumb 少校心想當然有用,否則傘張不開,他就死掉了。 Plumb 少校回到旅館後,怎麼也睡不著,整晚失眠。他回想自己當年在航空母艦上多神氣。穿著飛行衣,戴著太陽眼鏡,少校軍官的標章閃閃發光。而這個人在燠熱的大艙底下,每天做著這麼單調、無聊的工作。在工作檯上把降落傘打開檢查,再摺回去。而這個人卻救了他一命!只要他馬虎一點點,那根拉繩擺錯了方向,那個按鈕沒按緊,傘就打不開了。 想當年他經過甲板,這個小兵穿著白汗衫,頭戴白帽子,向他敬禮。他真的可能沒多看一眼。因為他是高高在上的戰鬥機飛行員。那人只是個小兵。可是那人卻救了他一命! Plumb 少校在演講結束時問了大家一個問題:誰摺了你的降落傘? 我們也該問自己,誰是摺我的降落傘的人?...
缅甸2011 年实现民主转型后,当地人对中国的看法一度变得十分复杂,一些中资企业的项目或被叫停,或遇到阻力。但近两年,经历过“转型之痛”的缅甸人已重新认识中国和中资企业的贡献。...
(一) 哥达埃今天必须到村南去。彭婆婆(大姨母彭)该久盼他的信了,不是他的信,是她孙子的信。其实达埃早就该到彭婆婆家去的,要去又颇心烦,像这样跑去旧村送信给老太太,已经不止一趟。一趟趟都增多了对老太的情感,一趟趟增多对她的同情。世间孙子和婆婆相依为命,却要相隔分离,各居一方。婆婆也已老迈。 中午日炎,傍晚时才往旧村方问出发。旧村並不很远,是榕树墩村分裂出的一小块,傍江近滨的村落在江水猛涨,水流澎湃之时,有一年堤崩岸垮被拖去一大片土地,原有的士地只剩下岸角夾窄的一小块。整村人都搬到村前的旷地,旧村就留有可怜的几间木屋茅舍。尤基是最贪困的村户被留下了。 「尽管被江水掰食,我们不会跟着搬到村西,只好随机应变啰!」 留下的人因各怀隐忧,只好以不变应万变的说词应对。彭婆婆当然是不奇特,是留在江畔颚角上的一户。现在原来的榕树墩村称旧村,移去的后建的村叫榕树墩村。 花生刚收成,田野一片开阔。夕阳照亮江边沙滩的一半,虽说已近黃昏,还可望见旧村。从江边望看那些炊烟冉冉的小茅屋,哥达埃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一边是江堤矗立的坡壁,另一边是堤角的小路,尽可能勉强住下了,可谁也不可能感到舒适。 「去那……哥诺许(缅音牛乳。),旧村吗?」 挑江水的人们打招呼,哥达埃微笑着,有些人称哥达埃为“哥诺许”,沿着江坡下去,在上坡时遇见一群牛回棚,孩子们乘天未暗尽情地耍嘻,有几家正忙烹煮,牧牛的招呼…… 「达埃……去哪,彭婆家呀!」 「是……老太婆在家不是?」 「可能在。」 一个帮着向彭家喊话。彭婆家没有反映,没事,哥达埃想着到茅屋前给她一个驚喜,哥达埃常和彭婆婆开玩笑,看到他来彭婆婆会很高兴,后就会哭,他出门会留下手握一张信纸的彭婆婆,哥达埃到门口还会回头一瞧,屋里己经黑暗。 「彭婆婆……是我……达埃。你孙子有信,有钱。」 「……」 「彭婆,是我。」 (二) 哥达埃虽然是榕树墩乡民但没务过农,是送村里的炼乳作坊产品到城市茶店的送乳工。哥达埃是个耿直,对财物可相信者,受炼乳商们的特别信任和依靠,送城市的炼乳桶要由轮船运再送到曼德勒。厂主登伯父的吩咐,他都能悉数地完成。回程要收账,到村钱和账要交代。哥达埃做这工作已有六年,没差过一分钱。收授从没差错。榕树墩到曼德勒来回次数己使他膝盖起菌了。...
綠草如茵,碧波万顷,远近起伏的小土坡,似一层层微微细浪,波光粼粼。高树小丛,小池畦池,在这蓝天白云,广袤绿原,奔驰挥舞一支金棒的金童,如冉冉昇起的旭日,光茫四射,这就是几年来在同龄高球比赛得了八十多枚奖牌,本文要介绍的骆昊翔。 在一次族群聚会上,会长黄国胜先生给了我一个任务,要我访问这位缅华族群杰出后裔金童骆昊翔,他说我们应该多方报导旅美缅华族群中杰出的,对族群有贡献的人,表彰他们的爱乡,爱族,爱国,不离不弃的精神,尤其是我族后裔年青一代,在異国他乡能接触承传本国文化,感受族群对他们的关怀鼓励之情,多接触多鼓励多表扬,这是我们的历史职责。黄会长的一片苦心,笔者虽禿筆难当巨任,也只得“勇往 问前”了。 骆昊翔2009年4月15日出生於美国,今年九岁。英文名:Zachary Luo,缅名:艺特。父亲骆一忠,母亲戴梦玉均为缅甸华裔。缅甸华界爱国闻侨駱钖隆贤抗俪之孙。现居美国南加州“鑽石吧”区,是南加州缅华团社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 据闻金童骆昊翔四岁时经常跟着父亲骆一忠先生到高尔夫球场、看父亲打小白球,就此爱上了小白球运动,跟着父亲玩,五岁开始参加同龄組正式比赛,此后成为各项同龄组的参赛者。几年来取得了八十多项奖牌。参加过好儿次世界少年组的国际赛。在马来西亚举行的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七岁组取得了笫二名。缅甸十岁以下的比赛中荣获第二名。南加州八岁组排前三名,近期规划参加南加州六个高球協会联合举行的比赛和世界少年锦标赛。 骆昊翔小朋友在校学习成绩优秀,每年都获得学习优秀奖。今年四月南加州缅甸会,在一年一度的“丁健”泼永节盛会上,颁给金童骆昊翔优秀杰出体育奖状。要知道关於他参加各项比赛的詳细报导,请读者们拨冗上《zαchary Luo golf》网页,即可欣赏金童的挥棒萌态。 绿茵场上冉冉昇起一轮旭日,南加州缅华族群拥有了一位高球金童,只须假以时日,得到名师指导,金童将会大放異彩,光华夺目。...
昨日在微信上看到一则菲律宾侦破一桩电话诈骗集团,全部送往中国大陸懲处,这真是大快人心的事,真是罪有应得。 「你有一个文件在中国使馆……」,了因赶紧卡了电话。 「我想換人民币……」,了因又魂魄四散,紧卡了电话。 了因一介草民,在缅时曾因工作的需要,和祖籍国使领馆工作人员有过过从,到了这儿老朽一个,万事皆与我无关了。但是,这样电话经常打来,而且一天不止一次。和几位朋友交谈都确定是电话诈骗。还说在纽约方面己有多人被骗了二百多万。 诈骗份子真是罪该万死,殊不知这些大爷大妈的钱是他们整生的血汗儲蓄,养老归终的老本,养家育兒的希望,真是丧尽良心,自私极顶呀! 话又得说回来,了因在微信也读到,诈骗者就是利用人的贪欲,廉价的同情心才得呈的。只要你没有贫念,不想橫来之财,不义之财不取,抱定熬清受淡,淡泊明志,就可以不为所惑,稳如泰山。 小心!电话诈骗者就在你门前,了因就此恭请网友们小心在意。阿弥陀佛!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