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正月初三旖旎春,花車滙演醉遊人。小城特色繽紛彩,異國風情歌吹殷。 文塑旅,旅彰文。金蛇獻瑞福來臻。煙花璀璨濠江夜,掌上明珠美絕倫。 书法 一〉陳啟江二〉茂松三〉周永騰四〉劉北照五〉羅耀祖六〉李錦帆七〉黃玉靈八〉阮偉生九〉尤肖松十〉莫敬釗十一〉林德盛 . . . . . . . . . ....
其一七律 忆当年下乡芒宽朝闻上示达南天,急赴滇西路八千。峻岭崇山惊绝壑,躬耕陇畝铸华年。椰风蕉雨林深处,竹影波光漱玉泉。我慕陶公归赋意,荷锄带月垦关边。 . 其二浣溪沙 芒宽行 黛岭清溪入画看,恍如一梦到芒宽。但闻街店卖声喧。 榕树逸姿迎贵客,银滩妙曲漾春澜。弦歌新唱百花园。 2025-2-4作于云南...
业翔民安乙巳蛇年,侨乡澳头村。 盛举春晚闹,纷呈精彩,享视听魂。 锣鼓歌声蹈舞,赛马二胡奔。 骠国舞姿跳,轸念犹存。 鹭岛胞波参与,廿四翁青媪,逾古稀人。 矫健身躯在,灵动有精神。 忆往昔,时光倒转,岂奈何、岁月不饶人。 争朝夕、余生短暂,报效诸恩。...
由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翔安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澳头华侨联谊会承办的“侨连五洲·2025第四届厦门澳头侨乡春晚”在乙巳蛇年正月初一晚八点开播了,它以侨乡文化为纽带,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为观众呈现一场以“侨”为特色的文艺视听盛宴。 在欢度灵蛇迎春的新年里,厦门缅甸归侨联谊会文艺队,献上独具缅甸特色的歌舞,与全球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欢度新年,共贺新春。当欢快的缅甸歌曲传来,缅甸象脚鼓及乐器的响声,伴随五彩缤纷闪烁的背景屏及灯光,胞波们踏着婀娜的舞步缓缓而来……银钵里的圣水泼淋着,每一个转身、每一个翻腕、每一次回眸……淋漓尽致展现了缅甸舞蹈的独特魅力。 缅联会文艺队春晚参演人员,有年长78岁的老归侨,除了归侨、侨眷,还有侨二代、侨三代,他们共同演绎别具一格的缅甸特色歌舞。老归侨们的舞姿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他们的每个动作都渗透出对缅甸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缅甸歌舞的钟情。他们的参与不仅是对年轻一代的传承与鼓励,也是对缅甸历史文化的一种坚守。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缅甸文化内涵的魅力,更是一种爱国爱乡精神的传承。 此次我们参加澳头侨乡春晚表演,离不开永远会长陈汀阳和副会长杨锦强的不懈努力,胞波们都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通过演出把我们的快乐和祝福传递给全世界的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参演人员来自厦门六个区共24人,其中男归侨6人,女归侨7人,侨眷、侨二代、三代9人,为历史之最。每次排练时大家都会面临工作、事务缠身,难于全员到齐。还要面临参演人员因各种原因的缺位替补练习和磨合。经过监事长陈婉映的总编导,所有参演人员全力以赴,克服困难、积极协调配合,团结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彰显了缅联会“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1月11日录制节目,演员们早早到“归侨之家”进行演出前最后的排练;下午到达翔安澳头超旷美术馆小剧场参加彩排、化妆;晚上进行节目的正式录制。录制夜间温度只有6-7℃,整整一天没有一人退缩,依然保持着最佳的状态,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团队合作精神,为侨乡春晚节目的成功录制,为观众呈现最完美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网络直播中的高度评价。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厦门缅联会文艺队坚持每周四、日上午唱缅甸歌曲、排练缅甸舞蹈,为每年举办的泼水节嘉年华活动准备节目,力争把泼水节嘉年华活动办成品牌特色活动,让缅联会胞波们感受缅甸文化的魅力。这不仅仅是对老归侨长辈们的崇敬,抚慰他们对第二故乡的眷念之情,也是对中缅友好关系的接力传承。缅联会积极参加厦门市、区侨联举办的侨界文艺活动,展示原汁原味缅甸歌舞的风采,让侨界同胞目睹缅甸归侨侨眷共筑中国梦的坚定信念和传承归侨爱国爱乡的精神,成为中缅文化交流的使者。 澳头侨乡春晚不仅是文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侨乡文化的魅力,见证了华侨华人的坚韧与拼搏,我们共同期待着侨乡的明天更加美好!...
缅甸市面上所出售已去除豆壳的臭豆“德英蒂”(da nyin thee) 女儿和朋友去大溪地旅游回来,带回了一些纪念品和当地的土产。土产中有几颗豆子,浅棕色扁扁的有点像缅甸的臭豆。女儿说这是大溪地著名的特产“大溪地板栗”,她在大溪地时嚐过,觉得味道像缅甸的臭豆,所以买回来给我试试。 “大溪地板栗”(Tahitian Chestnut)的“卡延树”(KAYAM TREE) 长在树上的“大溪地板栗”(Tahitian Chestnut) 大溪地是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距离缅甸几乎有半个太平洋这么远。东南亚特有的臭豆怎么会在大溪地长出来呢,心里有点疑惑。於是照我们煮臭豆的方法把它煮熟,用油盐沾来吃,味道还真有点像缅甸的臭豆。这种“大溪地板栗”虽然味道长相像和缅甸的臭豆相似,但树的种类和名称都不一样,是不同的品种。 “大溪地板栗”的其中一种吃法:配以黄瓜蔬菜做沙拉 “大溪地板栗”(Tahitian Chestnut学名InocarpusFagifer),是豆科植物“卡延树”(KAYAM TREE)的果实。卡延树分佈在斐济、所罗门群岛、大溪地、波利尼西亚等地,是该地区相当普遍的植物。简单的长形葉子交替排列,果实稍扁平呈不规则卵形,直径约一、两寸,厚度半寸左右,外皮光滑,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成熟後渐转为浅棕色,有小毒。当地人的吃法多是把它煮熟,沾酱料来吃,或者配以黄瓜蔬菜做沙拉,也可以切成丝加入作料做涼拌。 东南亚一带出产的臭豆(Buah Petai) 东南亚一带出产的臭豆(Buah Petai),是屬於豆科球花豆屬的木本植物Petai树(学名Parkia speciosa“美麗球花豆树”)的果实,此树高大,葉子细长,長扁形的豆荚子可长达一尺多,裡面有綠色的豆子。在东南亚一带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地区相当普遍,当地人用臭豆做成各种料理,如臭豆炒虾仁,臭豆辣椒丝炒猪肉,也有人生吃或用炭火烤熟,以虾酱酸子汁沾来吃。据说臭豆还可用作药膳。 我们所熟悉的缅甸的臭豆,名为Archidendron pauciflorum,俗称Jengkol,Dogfruit,或Jering,缅甸名叫“德英蒂”(da nyin thee),是豆科植物。原产于东南亚的大型棕色豆类,有浓烈的气味,深棕色硬壳包住的圆形大颗豆子,两三颗连在一起长在大树上,剥开硬壳,里面是深黄色的豆子,豆子有小毒。 缅甸臭豆Archidendron pauciflorum 在市场所出售的臭豆,多是已剥了壳的豆子。购买时,要选成熟较老,颜色深黄带咖啡色的。一般先用水煮,而且要煮久一些,还要多换几次水把毒性去掉,这样煮得熟透够火候,才会更糯更有咬劲,然後用油盐沾来吃。不过假如买到青绿色较嫩的,就会脆脆的带点微苦,是另一种口感。臭豆除了如上以水煮的简单方法吃其原味外,还有其他多种吃法,比如煮熟後用石臼舂扁,用油煎来吃,或舂扁後配以椰丝椰浆食用,都是很可口的。也有人用来煮咖哩臭豆,或切丝用油煎香来吃,还有人用盐醃漬做成罐頭出口到其他地方。 带壳的缅甸臭豆Archidendron pauciflorum,缅甸名叫“得英蒂”(da nyin thee) 臭豆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吃了臭豆這種气味會殘存在口腔和身體裡一段時間。假如家里有人吃了臭豆,第二天洗手间就会散发出浓烈的气味。臭豆虽然好吃,但也不能一次吃太多。曾经有人因为太喜欢臭豆,不知不觉一次吃了许多,结果肚子胀痛,搞到要上医院。也有人吃到吐血,尿路梗阻。其实無论吃什么,最好不要过量,不是有句话说“少吃滋味多”吗? 请开以下链接,参考更多有关臭豆的资讯(缅语讲解视频): ...
最近了因在缅华族群的微信上看到一则广为互传的, 说是缅卫生局播告的,有关臭豆的播文。臭豆学名恕了因学识浅薄,不曾探究过,出生在缅甸的了因,从小就知道这是缅族的家常便菜,也是穷苦人家的便菜,因为它便宜,随处都有,用水煮熟了,蘸着蝦酱就可下饭。产期买来浸于盐水中,常年可用。缅族穷人家只要有米,鱼蝦酱,青菜,臭豆便可过生活。臭豆串起于炭火上烤,也是一味零食,是缅族的嗜好。 了因曾也有过一段嗜爱吃臭豆的时候,吃时爽快吃后却入不得人群,口中的臭豆味久久不去,朋友都避之三舍,不肯和你交谈,排解时臭味勳天,卫生间得费时花钱才能弃臭,后来就不敢造次了。 缅甸民间俗医曾传臭豆煮水,可治浮腫尿闭,因而听说有人用臭豆壳煮水当饮料,当然是以讹传讹,没有科学根据,没有医药证明,如果按现传臭豆播文,阿弥陀佛不知该有多少人遭了殃。 今传播文的缅语说明,开门见山就是<臭豆是一种毒豆,它没有任何对人有益的维他命。> 它含有0.3到1.3的毒素,而这种毒素食进体內难以消除,虽说可溶於水,可必须要用水煮四到五次,每次还得换新水,唯能溶於盐水中。此毒入人体,肾脏,尿道,可使肾功能衰退,血管破裂而尿血,余毒可渗透至心脏使人死亡。所以,一有因吃臭豆而犯病的,要马上就医否则生命难保。 近期是臭豆产期,臭豆产地据播文所指是若开邦,吉仁邦,勃固县区……等地,这一带的华人华侨或缅甸华人族群要特别注意。这篇播文声称是卫生局发布,宁可信其真也。 了因曾到超市菜场找过臭豆,朋友告知美国没有此种豆,但了因也听说有几家缅人小店有得卖,也听说有人回缅返美会夾带,阿弥陀佛,生命要紧呀! 请开以下链接,参考更多有关臭豆的资讯(缅语讲解视频): ...
我曾經住雲南多年,那是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年幼,識事不多,但常聞大人們談論抗戰打仗的事,話題多是抗敵的事情,如中國十萬大軍入緬,開發滇緬鐵路,滇緬公路運輸作戰物資的事等。那時我已知道美國幫助中國打日本的槍炮彈藥多經由緬甸運來,聽慣了仰光,臘戌這些地名。 我是出生於河南洛陽,大約1940年我家遷往雲南昆明,那時候還未開始上小學。在昆明住了6年時間。 家父服務空軍,所以我家住在昆明巫家壩機場附近,位在機場南面一處的叫做「土橋」的鄉下,飛機低空降落時都飛過我們房頂上,飛行員戴著帽子我們看得很清楚。 那時候日軍已佔領了中國許多地方,雲南的巫家壩機場是最後堅守住的基地。美國飛虎飛行隊就駐防那裡,是中國對國外聯繫唯一最大機場:國外作戰物資,人員等經甸緬或印度直接運飛來巫家壩機場。 巫家家壩機場是日本鬼子要摧毀佔的領地方,常來轟炸。機場附近的鄉村也常被丟下炸彈,鄉下人在自家院子裡挖的地洞裡躲避。我難忘親見一個炸死的村民半截身體被掛在樹幹上的景像。 到土橋我們是外鄉人,住一獨門民房,門前有一個大曬穀場,對面住著一戶人家,家中僅有母女二人。她們經常把田裡新鮮瓜果,蔬菜送來我家,我母親要付錢,那母親僅搖手,笑著不收。 那家的女兒約十五、六歲,叫做秀英,沒有讀書上學附近也沒有學校。她喜歡我們這家外省人,幾乎天天都到我家裡來。來時先是拿起掃帚幫我家掃地,清除垃圾,然後和我說話。那時候我還未上學,她對我衣服上的式樣,不同顏色的扭扣,拉鍊等都很好奇。我母親喜歡她,特別在城裡買了毛線教她如何打毛衣等。 她喜歡帶我去村裡其他別墅家裡去玩。記得每到一家,見面時他們都會拿給東西給我吃,一個蕃茄或是一根黃瓜,我每記起這件事時,猜想那是他們鄉下人多禮的習慣。 土橋鄉下人結婚有一習慣:一輛牛拉的車上放兩把椅子,新郎新娘坐落上面,二人手上拿著紅紙貼的喜箱,箱裡放滿喜糖,㪣鑼打鼓的人走在前面。 牛車每到一個村家門前停下,新人抓起喜箱內的糖果等丟向兩旁,跟隨的人群多是孩子們,嘻笑中大家搶拾。秀英也去和他們一同搶拾,搶來的東西給我。 一、二年後我已七歲,家人送我我去昆明城裡﹝翠剛小學﹞讀書,路遠,住在學校,週末接回家時都見秀英來我家。 有一天,秀英家突然來了很多人,還有一頂花花綠綠的轎子停在門外,我望著不知道是什麼事。看到秀英穿著花衣服由她媽牽著出門來,她坐上轎子。一個穿著長袍,戴著禮帽的年輕人跟在轎子旁。我母親拉開轎門把一個小包遞給她,後來知道是母親織的一件毛線衣,送她做結婚禮物。 轎子載著秀英走後我未再進見過她。多年後未忘土橋,也未忘秀英。 ...
五月初五临端阳, 汨罗江上银波漾。 百舸龙舟千条槳, 龙舟似箭槳飞扬。 擂鼓呐喊力竞逐, 艾草雄黄香米粽。 汨罗江上祭屈原, 爱国情操照汗青。 2019-6-5 于洛杉矶 ...
慣看山海風雲變, 老去猶拈羅傘香。 狂潑紫朱肝膽色, 高揚生死怨騷章。 轉身華麗喧舟鼓, 下筆清纖上軸緗。 展閱年年懷屈子, 忠貞如美醉雄黃。 2019.05.31 ...
看似娇娥失宠, 冷宫寸块身藏。 毛霉滋养瓮韬光。 酒盐茴辣粉, 弥月溢芳香。 难上高端雅席, 伊人独守厢房。 息筵人散念红妆。 卑微姿色艳, 不屑踏前堂。 腐乳又称豆腐乳,是中国传统美食,腐乳下饭,口感好、营养高。但不登宴席雅座,平常饭桌也屈居小碟,却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失的美味,人皆爱之。 与华丽包装,刻意骚姿弄色的菜肴相较,却更令人喜爱。现实生活中的人与物,雷同相似之事甚多,雅堂之上,虚有其表,里外不等价的人和物比比皆是。 我爱吃乳腐,缅甸商客投我所好,频频送我。缅甸云南豆腐乳,香辣重口味,均为缅甸滇籍人所制,唯缅北摩冈之豆腐乳最为地道,乳腐制法大同小异,魔冈豆腐乳好吃可能与该地水质和气候有关。 ...
我朋友到南美四国(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旅游,分四期制作了精美的美篇。每一集美篇都图文并茂,介绍详尽,摄影、文字、包括音乐均堪称一流,欣赏,如身临其境。值得大家欣赏,回味。也可作为旅游向导的绝佳资料。大家有机会到南美时参考。特刊登到南加州缅华网,与大家分享。在此也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本刊将陆续刊登,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或图片观看。 https://www.meipian4.cn/24862sub?from=singlemessage&share_from=self&share_user_mpuuid=032bfc4d133237618cd6c707a1020824&user_id=931771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utm_source=singlemessage&uuid=4ab59664ef0bd4b0d2829abbf94094c2&v=4.11.1...
这天妈妈煮了好吃的丹宝饭咖哩鸡、酸辣汤和凉拌小黄瓜,大家围在桌旁吃着美味的晚餐。但我们小孩子却有点心不在焉,一边吃一边互相交换眼色,神神秘秘的交头接耳,似乎正在酝酿着一件很不寻常的大事。 夜幕低垂,傍晚来临,只听见远近传来了阵阵的蝉鸣声,“知了﹐知了”之声此起彼落。这时我们几兄弟姐妹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把前几天泡好的软胶,粘在预先准备好的几支长竹竿的顶端,背着袋子,拿着手电筒,整装待发。摩拳擦掌的开始了我们这天的重头戏:捕蝉。 这时蝉声越来越密集,就好像是千百人在大合唱一样,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我们看看时机已到,就开始出发了。说是出发,其实也不用走多远,就在家附近左邻右舍屋前屋后的大树下,展开我们的捕蝉行动。 这时在树下听到的蝉声更是惊人,有如千军万马的滚滚厮杀声。我们知道,今晚必定大有斩获,绝不空手而回。走到一棵大树前停下来,轻手轻脚的用手电筒往树干上一照,就看到停在上面的几只蝉,正闪动着一对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在高歌,并不知道大祸已临头。我们慢慢靠近,小弟沉不住气,急急的把粘了软胶的长竹竿伸上去,准备来个措手不及。不料一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树叶惊动了牠们,马上发出一声长鸣飞走了,首战失利。 大弟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下,表示不要出声,大家摒住呼吸,继续第二个回合。在同一棵树的较高处,又看到一群颤翅高歌的蝉,正在专注忘我的鸣唱。大妹眼尖抢得先机,轻轻伸出竹竿,一举粘到了两只,放入袋中。那边厢另棵大树下,大弟找到了目标,一出手得到了四只。左边较远处,二妹接连擒获五、六只。小弟不落人后,小心翼翼的也捉到了三只……一时间告捷喜报频频传来,各人士气大振。继续在各大树下,凭着细心的观察、灵敏的动作,一鼓作气以听、看、粘三字诀,务求做到快、准、多,以期达到大收获的目的。在“知了,知了”的鸣声中,我们捉蝉的速度越来越快,捉到的蝉也越来越多,一个多小时下来,各人的袋子都涨鼓鼓的有了份量。于是在妈妈呼唤回家的声音中,鸣金收兵,打道回府。 回到家里,把战利品倒出,满满的一簸箕,收获甚丰。先把翅膀完好的选出来,用通气的罐子装着,准备第二天用细线拴着牠们的脚,牵着让牠们飞,一边跟着跑,是非常有趣好玩的活风筝。其余的就把翅膀须爪内脏清理干净,用滚水烫熟晾干,热油炸酥,香脆可口,成了美味的小点心。 其实,在蝉出洞的季节,也会有掸族小贩们一箩箩的拿到街市上来卖,他们卖的是蝉蛹,更嫩更好吃,价钱也不贵。但我们就是喜欢自己去捉,从准备工作到亲临树下亲手捉到一只只活生生的蝉,那充满成就感的乐趣,又有甚么能比得上的呢! 编者按:相关文章:http://baike.baidu.com/view/21638.htm 蝉的药用价值: 蝉也叫知了,居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其皮曰蝉蜕,富含甲壳素、异黄质蝶呤、赤蝶呤、腺苷三磷酸酶,常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咳嗽音哑。咽喉肿痛。风疹骚痒、目赤目翳、破伤风、小儿惊痫、夜哭不止等症,据《中国药材学》记载,还有益精壮阳、止咳生津、保肺益肾、抗菌降压、治秃抑病待等作用。 蝉的营养价值: 知了猴性寒、味香,具有散风宣肺、解热定惊等功能。知了猴营养丰富,味道好,成为时髦的美味佳肴。 蝉体含营养物质丰富,干基蛋白含量在70%以上,脂肪约7%,维生素及各种有益微量元素均高于一般肉类食品,可称其为当今食品中蛋白王。 ...
杜名有一位朋友,亲蜜交往约有四个年头。二0一五年一月他说他急需钱用,一笔巨额款项没任何条件协约,仅靠相互的情感借给了他,说是只用二个月,到接近还期三天,他要求延期一个月。 杜名慌了,自觉陷入了一个圈套。 杜名不是富翁,没有那个富者会像杜名般在炎热的大阳下,辛勤地额头的汗滴到脚姆尖地工作,要抽出在经济圈中运转流动的现金并非易事,所有经贸商人都知道。 最坏的是现今经济危机开始袭击缅甸,缅甸经济规模最大的三间建筑么司,六间矿业组织,四间棕榈油和橡胶业者残酷地倒闭了,诸多的业者商人的房屋,园地,汽车和私有都回到银行手中去了。 收场的人收场,跟着使詐的使诈,时局乱成一团。我们杜名缅甸的市场经济,像是一座茂盛的原始森林,靠着一棵巨大硕壮大树的荫蔽,蓬勃地生长了 许 多小植物,当一棵大树倒塌,依着它生存的也就断绝了生机。也罢。 杜名被诈骗了。从那朋友处取不回钱,用PLAN B向国外应得的债务公司讨债,这些外洋人却要求延期两周。杜名受的诈大了。四月要清还的钱有bαck up的两倍半。最后无法可施,只得能变卖的卖,能当到钱的当,牵头还清债务。不夠的只得问周围亲友求借。知情的朋友,有亲临杜名的家,有到公司来,有的用电话慰问,鼓励不要恢心,要冷静,多方鼓励支持。刚受经济危机波及的他们也自顾不暇,都要维持自身不动不摇。 杜名知道的做为好朋友们应有的义务; 能帮助请尽量帮。 无能力帮助请献谋献策。 如没能力帮助,无法献谋献策,请给鼓励。 想说的就是这些。 除了少数人,杜名颇多的朋友就是如此给予安慰的,对给杜名造成伤痕的那位朋友,至今也未曾抱恨,他不是抢劫,是自已相信他自愿地借给他的,FB上有友情页可P0ST羞辱,向和他有关系但不知他身世的人,用传闻消息揭露他,我从没想到这么做。为什么呢?因为杜名是个<人>。 最后他真的不还钱,杜名只好上诉有关机构。对一个人没有准确的了解,随便牵拖誹谤,是一种非常低贱的,毫无人格可言的作为的人。这是系纱笼的杜名的信仰。对杜名的朋友也<你的作为……使我落入灾难深渊……你方便时要马上还给我>的一句话外,从没说过使他痛楚,令他伤心的话。人人都想成为好人。不管背有多厚的债务的人,当他中了一千五百亿的大彩,他们会还该还的债务。所以,为他能重振他做的事业,每晚都为之祈祷祝福。 不说那些使他伤心的话去闹是非,为他的工作更顺利,给鼓励献计策,须要的话虽然没空还抽出时间,帮助他的工作。 对他失去信用的一些朋友,打电话来探询他的 消息,会为他给保证,希望信赖地继续与他联系,给他工作并为他解释以前的过失,代他道欠。 他的工作顺利,才能还我的债。有些傍晚朋友两坐在湖岸,各自一瓶啤酒,谈工作,互相交换策略,相互鼓励,轻松地谈笑,为明天面对困境储备力量。 现在,杜名应解释的已解释清楚,他的工作也已初见复苏,他应得的某些钱用杜名的名誉(虽对他说不必要)存进银行。在湖岸最后坐喝啤酒时他说…… <妙姱容……所谓朋友就应该如你,因为我你承受了多大的困难,我知道。我无言可对,所以没说话,这样你还不失微笑帮助我,鼓励我,相信我,如果不是你我的工作就倒闭了,我将成为流浪狗,我家人也将流落街边。你对我的信任,鼓励,包容,使我的工作能延续。感激不尽呀朋友……。> 杜名也说…… <丧家犬呀……我不这样,只管贱踏你,你自杀了或逃跑了,或恢心不再做事,我的几块钱不就要报销……我是用商人的思维想问题,不是路人的想法,要明白……。> <丧家女……。> 杜名朋友俩畅快地有了开怀哈哈大笑的机会。 笑夠了杜名说…… <该回家了,朋友!……你太太要掛心了。>说罢各自回家。 如是,经济要不然人际关系是不能单独建立的。须要朋友同伙互相帮助,包容,建立一个友善的人际大环境,有走入歧途的朋友要引导使之走上正路,是一个好朋友的义务。把认为对自已不友好的人排卜在外,最终会剩下你孤独寡人一个。杜名对任何人都视为朋友。一被确认为明友直至他百年都不会放弃。 虽然没有什么关系,总觉得那天吹来的燕子湖的风,直沁凉了我的心扉。 P.S杜名的朋友是那位?请不要问。CB上来问也只听不回。对于杜名本人来 说,不论他好或坏,怎样卑鄙,让友谊长存。不管有多坏的印象的人,他们不会因为杜名而受到伤害。杜名也不会嫌弃他们。会像以前相信,亲暱。为何,他们怎么坏杜名对他们乃定为<杜名的朋友。>也将续认是朋友…… ...
大約二千年左右我真的打算開一間舊書店,資金不是主要難題,我只怕貨源枯竭,好書日少,所以還是開不成。不過眼見比我年少的後輩也開了店,似乎當初是過慮了;現在我已經成為傷殘人士,更加不可能開店了。開舊書店原初只是想以低價第一手截獲老一輩人的好書,想來用開店的錢買,不但省卻營業的麻煩,也省卻營業的本錢,開不成也不是甚麼可惜的事,只是一個城市少一間舊書店,就少了一道好風光罷了。 開舊書店很看重買手的眼光,除了市場觸覺之外,也要知書的優劣。收得太多沒有價值的書,書店就不值得看,而這些書亦會變成滯貨,既佔了地方,亦阻慢資金回籠。近二十年出版的書,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很多都有變成滯貨的潛質,行一轉書店就明白。 古代經營舊書生意要求更高,要懂目錄學和版本學,如果要謀取暴利,甚至要懂作偽,例如挖走明翻宋本的書牌再染色冒宋本。其他的服務例如為不齊全的書配補、修補破書、重裝等等,由知識到工藝都有高要求。現代只是一買一賣,目不識丁也可以經營,只當賣破爛的小生意做,很容易。 如果容我不計盈虧在今日開一間舊書店,我不會滿足於一買一賣。現在看書的人日少,買書的人更少,紙印的書如果要生存下去,只能跨過單純傳遞資訊的功能,變成工藝品,恢復古代書籍提供的審美功能,否則必然要被淘汰。外國的書商大概也看到這一點,例如企鵝叢書新印的古典,都改為精裝書,封面也用心設計,雖然我一點也不喜歡,更加不會買。中文舊書之中,上世紀五十至九十年代中國出版的文史哲書籍很多都是鉛字排印、鎖線裝,這些書內容價值高,很有改造成精裝本的潛質。如果我要開書店的話,裝訂精裝本方為主業。 當然,用料和手工都會很考究。你看一看公共圖書館或香港各大學的圖書館,就知道甚麼是垃圾級水平,可以說:每釘裝一本書就等如毀一本書,每釘裝一本書就為世界帶來一個遺憾。所以我逢人都說:有好書千萬不要捐圖書館,要賣去舊書店,因為肯花錢買書的人都是愛書人,我沒有見過圖書館職員愛書,毀書就見得多。在書脊那邊打三眼孔穿線、書口天頭地腳三邊裁書、貼條碼、蓋印,再加個膠皮封面,一本好書就毀於一旦。我情願一把火燒了算,死也要死得有尊嚴。 開書店而兼賣咖啡、小食我一定不會做,要吃東西請移玉步,我最怕一隻肥膩的手亂翻書。這種惡俗的生意念頭都是這二十年才有,從前的人不至於這麼淺薄浮誇。 再兼營藏書票就更完美,如果有能夠畫出上世紀初風格的版畫家參加就更好,版畫家加小型印刷機,為客人度身設計藏書票,聽下也興奮。 不過這種清福香港人應該無從消受,不要發夢了,準時上班,準時交稅,準時供樓。 ...
我朋友到南美四国(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旅游,分四期制作了精美的美篇。每一集美篇都图文并茂,介绍详尽,摄影、文字、包括音乐均堪称一流,欣赏,如身临其境。值得大家欣赏,回味。也可作为旅游向导的绝佳资料。大家有机会到南美时参考。特刊登到南加州缅华网,与大家分享。在此也感谢作者的辛勤劳动。本刊将陆续刊登,欢迎大家点击链接或图片观看。 https://www.meipian4.cn/23w6z5ds?share_depth=2&user_id=ohbsluFkARNMfMHxuFcICTfQTKMg&first_share_uid=9317714&share_user_mpuuid=032bfc4d133237618cd6c707a1020824&v=4.11.1&share_source=groupmessage...
5月18日,我和弟弟参加了香港岑远之百岁英华——著名侨领岑远之的音乐庆典大会。 岑远之爷爷是爱国归国侨领。1921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怡保。1942年,马来亚沦陷,岑爷爷参加了人民抗日军。1948年,英殖民统治当局颁布紧急法令,岑爷爷同成千上万的马来亚英勇将士被捕入狱。1949年回国参加祖国建设。1956年入党,1979年赴港,继续做大量的爱国爱港爱侨工作。创建了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等进步团体。 岑远之爷爷领唱了《卖花歌》、《风》、《松花江上》、《正义的强音》等抗日救亡歌曲。他时而悲哀,时而激昂,时而哭泣,时而雄壮,他和合唱团的歌声深深打动了所有听众。有的跟随悲吟,有的跟着歌唱,许多爷爷奶奶和听众擦拭着抑制不住的泪水。我和弟弟的心灵受到一次次的感染和震撼。岑爷爷和先辈们为正义事业的战斗精神和坚强毅力深深地鼓舞了我俩。我们下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卓忠明和刘永芳爷爷戴着原苏联红军帽,登台用树叶吹奏《红河谷》和《喀秋莎》,同许多节目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许多爷爷奶奶和叔叔们上台为岑爷爷献花,合照。我和弟弟也带上一朵金色的玫瑰花上台,站在岑爷爷身旁,他热情伸出两只温暖的手分别握住我俩,我们再次深深地受到鼓舞和感到无尽的力量! 5月18日,是我们永生难忘的一天。 2019年5月18 日阿凱協助編輯 於香港 ...
2019年4月25日,境外部分中国女中师生在澳门小聚,欢迎远道而来的简瑞贞老师和苏金安老师夫妇。这是聚会前的合影。左起:苏明立,温秀馨的先生,蔡任远,黄琦,尤肖松老师,谢宝泉,温秀馨,张兰兰,苏玉兰,李明丽,周俊冰的先生,杜素娟老师,杨玉庆,周俊冰,陈明才,杨玉庆的先生,简瑞贞老师,林莲英老师,苏金安老师,康宁英老师,苏幼娟,陈连发老师的太太,黄萍,陈连发老师,阮而奋,尤肖其。 (此相片及描述取自苏明立的微信) 澳门,第十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前的傍晚—4月25日。 北京,香港,美国和举办地的中国女中师生校友等候我两夫妇的到来。 这是别有天地的一次团聚。 我参加过不少中国女中师生校友的聚会,唯独少了身居异地,在座的许多老师和同学。是山高路远,事务缠身所致。无奈的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际会。 我最想去的地方叫思念。今天,终于补偿了多年的夙愿。 在我面前出现的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容颜。一张张光彩照人的现版对不上心目中留下的黑白年少。然而,他(她)们的名字一直伴随着我。今天终于掀开了面纱。 来不及感慨时间太瘦,岁月已白了少年头。 自从别离,天涯西东。你还好吗?一切尽在不言中。 流逝的岁月被冲磨了,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 不,尽管斗转星移,天南地北,师生情,书窗谊永不褪色。 我被圈在同学群里,不停的嘘寒问暖,我应接不暇。我梦幻,我激动,心花怒放。 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从前,才有今天的聚首言欢,带着泪水的激动。 曾经的渴望,期待,却又不敢奢望,今天居然圆了久违的梦。 穿过岁月还能紧握彼此的手,夫复何求,此生足矣! 欢聚总是短暂,不觉已灯火阑珊。 不肯离去的同学,我们深谈。谈人生,话今昔,直到月上柳梢头。 华中校友利用大会头日的间歇欢聚一堂,共进午餐。 与会的远方校友步入会场,顿时掌声响起。 “ 好久不见,你好吗?“是相互的问候。 久别重逢的喜悦,期待的欢聚,话匣子打开了,海阔天空,天南地北。 更多的话题定格在昔日的校园。有喜有忧,即便糗事,也是开心的回味。 个个春风满面,也抵御不了曾经的沧桑留在脸上的皱纹。 拄拐杖的,坐轮椅的,行动迟缓,步履蹒跚,老态龙钟。 岁月无情人有情。今天,青春回家了! 忘不了激情燃烧的年华,当我们白头相见时,激情又涌上心头。 谈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 席终,挥挥手,带上相互的祝福。保重!再会! 大会的次日和收尾的那天。 同班的苏同学,偕同妹妹俩,专程由香港与我俩相会。 久违的欢欣喜悦写在脸上,欲罢不能的话语喋喋不休。 带我们游市容,访名胜,尝葡萄牙风味,品缅甸家乡小吃。 相聚是那么紧促匆匆,又要互道珍重。 临别依依,不舍的眷恋,又把相聚当作一次分手。 2019年5月于美国北加州 ...
5月19日,即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第三天,刘永芳老师,陆永盛(大中华非遗传艺会)会长前来助阵,用树叶齐奏和分部轮吹共同演奏了 “天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河淌水” 、”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太阳”、”西班牙女郎”、”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等十余首中外名曲。 由于演奏声势增大,服饰装扮新颖,加之带有表情和舞蹈动作,似乎还原了或加强了历史上”官廷”吹奏加表演的形式,丰富了表现力,更大力度地吸引观众。特别是下午2点至4点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馆的展演,由于有彩色大屏幕和大音箱的助力,中外观众常常站滿了通道,拍照,跟着拍掌歌唱,热闹非凡。 由于三人连续不断地吹奏十余首歌曲,所带的树叶有限,我们临时用上了树叶代用品,解决了燃眉之急。 右起:辽宁省景泰藍展銷館王先生、刘永芳、陆永盛、卓忠明 从罗湖馆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馆的树叶吹奏演绎中,创造了文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树叶吹奏的报道文章纪录: 1参演人数一一4人; 2当日最长时间一一5小时; 3四天文博会演奏天数一一3天; 4观看和参与人员一一数千人以上; 5采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一一彩色大屏幕和音响; 6创造了有”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2次)、”羊城晚报“、“商报” 及自媒体约1O次的拍摄采访和预约交流; 7香港 “亚太树叶演奏欣赏网络”、“美国南加洲缅华网” 等传媒刋登或转载报道文章; 8深圳非遗评审专家李钟鸿提词:“传承发展,后继有人” ;“罗湖非遗保护协会“、“海外华人华侨联合会”、“粤港澳大港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艺会” 、“亚太树叶演奏欣赏网络”、”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及海内外众多社团,专家学者朋友纷纷点赞嘉奖; 9非遗树叶吹奏项目再次从国际平台一一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更迅速更广泛地传向五湖四海,为一带一路添彩! 在罗湖区政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安排指导下,我们必将带着滿腔热情克服困难,圆滿超顾地完成以非遗项目树叶吹奏向国内外广大来宾的传承和展示工作。 2O19 5 19 阿凯協助編輯 ...
4/8-4/19,妹妹,妹夫,弟弟,弟妹,小舅,小舅妈,堂妹加上好友共16人一起东渡扶桑渡假。这次参加的是“XX假期 Jxxxx Tours” 的拼团,全团总共26人。 12天的旅程,走马观花式的参观,留下了如下记忆: (一)自然景点 美丽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 海拔3776米,是一座跨越静冈县与山梨县之间的活火山,离东京约2小时车程。富士山从山脚到山顶, 共划分为10个阶段, 每个阶段称为一个 “合目”, 由山脚下出发到半山腰为五合目, 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 便是六合目,七合目……,按照行程表,我们的巴士应该是直开到富士山的五合目(一个位于半山腰的休闲平台),今天雨虽停了,湿气还很重,有点雾蒙蒙的感觉,由于路湿,上山之路封了,只能作远观,我们也不觉遗憾,正如过来人所说:要看富士山的全貌, 只易远眺、不易近观。人在山中不见山,觉得远观风景更美呢! 忍野八海是日本山梨县忍野村的涌泉群。因为错落有致地散布着八个清泉, “忍野八海” 因而得名。八个清澈的泉水来自富士山融化的雪水, 2013年6月被收为世界文化遗产。有日本九寨沟之称,当然比不上我国四川九寨沟之美,因有富士山之衬托,它也有另类美丽。这里的许多村屋屋顶是用树皮削成细条如同禾秆草一样,别有一翻风情。 洞爷湖位北海道西南部,属火山口湖,湖中有岛,四面环山,有游览船在湖里周游,可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湖周有许多海鸥,我们在船边用饼干或薯条招引海鸥飞来觅食,十分好玩。湖边有许多温泉旅店,还有高尔夫球场,可见洞爷湖是个度假胜地。我们下榻在湖边的“洞爷湖万世阁酒店”,酒店房间是日式格局,有个小客厅配以矮桌子及榻榻米,和地而坐。房间配有和服方便客人穿去温泉区,进温泉池时都必需是赤条条的。 昭和新山,是北海道有珠郡洞爷湖附近的活火山之一,我们在山脚拍照,能看到山腰处还在冒着火山浓烟。昭和新山附近有个熊牧场,养着100来隻棕熊,参观站有小卖部,游客可买10日元一包的小饼干去喂熊。 函馆夜景,函馆市位于北海道南部,函馆山是座小山丘,坐缆车上到山顶看日落及看函馆的夜景是来此一遊的首选,导游介绍函馆夜景是世界有名的三大夜景之一(中国香港;日本函馆及意大利那不勒斯)。上到山头,虽不是旅游旺季,遊客还是很多,人挤人,大家都争相占好有利位置观景和拍照。 小樽运河 小樽离札幌约40分钟车程,古老的小樽运河上有游客在坐游船,旁边是古老的仓库群,,运河边上有不少街头艺人贩卖手工艺术品,我们幸运地遇上了一位制作姓名别针的日本艺人,即场用渡上金色的铜线熟练地制作出我们所需的名字,一个500日元,平均大约6分钟做一个,这是我此行的最大收获,也是我孙儿女们最喜欢的礼物。 在小樽市区有许多店铺包括有名的八音盒博物馆,逛街购物是我们所爱,逛完后乘坐缆车上天狗山,在山顶可俯瞰小樽市。冬天这里是个很好玩的滑雪场地,我们四月中旬到此,山上还有些残雪,山上有一处天狗的塑像,导游说摸摸天狗,吉运当头,大家都跟风去触摸并照相留念。 (二)人文景观 12天的蜻蜓点水式的游玩,大多数景点是参观神社(如同中国的寺庙)。此行我们走过了东京的浅草寺;京都的伏见稻荷大社及平安神社;奈良的东大寺;札幌的北海道神宫等。 浅草寺是东京最古老和最受欢迎的寺院,入口处挂着巨大的灯笼,寺内有商业街,雨天的游客还真不少,我们冒雨在商业街上留连,跟穿和服的游客一起合照留念。其实现在日本的民众都较少穿和服了,大多数都是租了和服来游玩的游客。 伏见稻荷大社以其特有的鸟居闻名,是祭祀农业和商业的神社,是京都的主要景点。此处最特别的是绵延山头数公里的橘红色的千本鸟居(一种有两根支柱和两个横梁的木建筑,上有各种题字),鸟居一直绵延到蹈和山顶,十分有看头。据说上到山顶需时约3小时,我们的参观时间有限,只是在山脚的鸟居拍照留念。 平安神社也是在京都,是祭拜两代天皇的神社,此神社的特点是红柱绿瓦的建筑。 东大寺位于奈良公园,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北海道神宫是札幌市的一座神社。和奈良的东大寺一样,进入前要洗手净口,在神社入口的左方有一个水舍,参拜者右手拿杓舀一瓢水先洗左手,左手拿杓舀水洗右手,然后右手舀一瓢水放在手心,将水送至口中漱漱以示净身才膜拜。 此外,我们还冒雨参观了东京的皇居二重桥,皇居不能进,二重桥也不特别,只因是日本天皇的居所,就列为东京的特别景点,唯一美观的是皇居外围的大广场里种有不少特别的黑铁松,导游说这种黑铁松曾引种到外国,都不成功。 日本的汽车工业闻名世界,在东京参观丰田汽车体验馆,各种最新型的汽车琳琅满目,买不了,但开了眼界。 其他公园有京都的祇园(梁导让我们自己逛,印象不深) 位于大阪市中心的大阪城公园,园内的标志性景观是大阪城天守阁,高八层,是历史上的军事城堡,现展出日本的战争史。园内植被茂盛,种了许多树木。天守阁还有护城河,沿河成排的樱花树吸引了许多游客。 奈良公园内饲养着许多鹿,奈良人崇拜和喜欢鹿,公园里放养着1000多头鹿,这些鹿一点都不怕人,自由地生活,游客可以买一些饼干来喂养它们。这些鹿也会追着行人要东西吃,有时会咬住衣角,我们有位团友就被神鹿咬了一口,大腿留下了一个红红黑黑的咬痕。 参观大招国定公园,位于北海道南部的大招湖畔,该湖共有大小126个岛屿。 五稜郭是北海道函馆市的一个星形的古老城郭,公园里有个高耸的五稜郭塔,在塔上可看到整个星形的城郭。我们没机会上塔,与此景观失之交臂。园内种有一千多株樱花树,以樱花闻名,可惜我们走访的时间是四月,北海道的樱花开放季节是五月上旬,因而错过了欣赏美景的机会。 ...
桃李芬芳 师恩永铭 2017年中,我的微信族群里,突然出现了胡秀强的微信。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中缅边界棒赛镇教书时的学生。已有五十多年没有联系了。他是从我在香港的朋友手里拿到我的微信。彼此十分惊喜。得知他现在家居古都曼德勒。很快地,我联系到了在曼德勒的同事,李佳美老师,瞿天义老师,学生钏相惠,陈可佳。还有许多,仰光,曼德勒,腊戍,木姐,棒赛,瑞丽,西双版纳,昆明等的几十个学生。惊喜不已。正巧,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十一月份将在曼德勒举行。我们夫妇决定前往参加,学生们表示,到时前来曼德勒相会。 左:五,六十年代棒赛华文学校 右:现代棒赛华文学校 11-7-2017日早上7:00,我们由仰光乘坐大巴,顺利到达古都曼德勒,学生陈可佳,胡秀强,何中山,番庆荣,前来旅店相迎,师生情不自禁,互相拥抱,兴奋不已。他们带我们驱车前往大会接待处报到。 11-7至9日,我们参加盛大的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隆重的开幕式,丰富的中餐晚宴,精彩的中缅艺术家文娱汇演,本地及外地同侨献演的舞台欢歌翩舞,参加博览会,报告会,古城半日游,品尝琳琅满目的缅甸风味点心饮料。依依不舍的闭幕式欢送晚会。给我们畄下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棒赛师生曼德勒聚会 10日上午9:00时,棒赛学生会在当地餐馆隆重集会,热烈欢迎远道而至的我们夫妇。当日出席的有原棒赛老师苏顺路,李佳美,瞿天义。曼德勒的原棒赛好友刘振德张素仙夫妇,尹丽丽,赵桂英。瑞丽来的原棒赛学生会会长尹义虎。曼德勒的棒赛同乡会,现任青年会长张安全,刘翠芬夫妇。曼德勒的学生钏相惠,陈可佳,胡秀强,番庆荣,李华美,尹丽英,林仁寿,杨维艳。瑞丽来的陈可俊。棒赛来的何中山,杨维华。南坎来的熊永強。西双版纳来的揭英,杨明红等。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太太黄月琴在崩龙族地区,南山市教书时的学生孙多敏,也应邀参加集会。 棒赛学生会特地请名书法家书写横扁相赠。表现了对老师的深度敬爱。师生离别半个世纪,古城重逢,心情激动万分,彼此倾吐心中的千言万语。席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棒赛师生参观古都曼德勒皇宫 依依不舍散席后,一起前往古城皇宫参观浏览。众多的宫庭建筑,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缅甸最后一个王朝,最后一个皇帝皇后图相,高大的瞭望塔,尽收眼帘。令人寻古怀旧,心旷神怡。五十多年前,作者经常途经古都曼德勒市,路过护城河及城墙边,当时没有对外开放,严禁百姓入内参观。此次总算如愿以偿。 晚上,棒赛学生在当地著名餐厅设宴款待,共叙别后各情,格外温馨。 次日上午,棒赛学生动用三部轿车,带我们夫妇北上眉苗市(丙乌仑)一日游。眉苗市距离曼德勒市不远,但地处掸邦高原边缘,两地地势高低相差悬殊。夏天,曼德勒炎热难熬,眉苗则凉爽宜人。早在英殖民统治时期,中缅甸英国高官纷纷前去避暑。当地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深,有英文学校,教堂。由于我三嫂是眉苗人,结婚后三哥几十年从事种子生意,直至现在,每年往返濒繁。六十年代我在边界教书,多次路经,曾拜访三嫂的母亲,却没有去过当地著名的花园。此次同学们特地带我们去浏览。观赏五彩缤纷鲜花之余,意外地进入花园里的原古树木化石展厅,从未见过,大开眼界。 左:棒赛师生浏览眉苗名城花园 右:拜访棒赛好友刘振德 第三天,从早到晚,抓紧拜访两位老师,学生张明金的柚木傢俱制造厂,棉纺纱厂。陈可佳的蛋糕作坊。看见许多工人在忙碌。可惜没有时间了觧劳资关系。学生番庆荣制作经营糕点沙奇玛,质量好,内销出口。他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佈施行善。拜访许多好友与学生商店。多为高质量豪宅和三层洋楼。均集中在繁华的中心市区。 学生尹义虎现居瑞丽,每年提供全缅师生校服货源半数以上,营业额很大,收入可观。可惜,我们此次无机会北上瑞丽。 探访南山学生孙多敏住宅。她告诉我们,已电话仰光原南山学生王积位,到时,在仰光的南山学生将集会欢迎。 此次师生相集,学生们捐助缅币三百万接待费,包括旅店,餐饮,参观,旅游,仰光机票。並赠送不少礼品。 左:学生陈可佳糕饼店 右:学生张明金傢俱厂 11-13-2017日下午,我们满载学生们的深情厚爱,离开曼德勒,飞抵仰光,借宿胞弟苏梦华洋楼。先后参加苏能勝会长为首的我们南中班友会聚餐。白光华为首的华中我太太班友会聚餐。明丽芬组织的仰光棒赛学生会集会。王积位组织的仰光南山学生会集会。 在仰光的原边界棒赛学生与原崩龙族南山山区的学生,家庭经济均不错,其中棒赛学生尹丽珍拥有纺纱厂和制衣厂,生产出口商品。新加坡,香港,大陆均有她的生意,商业有成,我曾应邀探访她的豪宅。另一个学生李耀中,拥有五层旅馆,最近新开餐馆,特地邀我们用餐。还有明丽芬,德国堆货机生意,市内有私人小植物园,郊区有大芒果园,兼做地产。她负责接送我们,邀我们参观她的市区小植物园。还有棒赛好友王静温,杨桂兰夫妇,开漂亮的西式糕饼店,生意红火,我们抽空去拜访他们,五十年不见,格外惊喜。 左:棒赛师生仰光聚会 右:应邀学生李耀中餐馆聚会 五十年前,棒赛学生们生活在边界,家里讲云南话,学校里讲普通话,寨子里讲傣语。因为没有缅族居民,都不会讲半句缅甸话。当时学校里最难教的是缅文。这次见到,他们个个已学会讲缅甸话。可惜,没有接触到他们的员工,没谈到劳资关系。 有个女学生李赛美,年轻时家居边界,结婚后先生到克钦邦做玉石生意,手里儲畜到一些钱,迁居眉苗名城十多年。2000年,他们带着儿女下仰光来。当时仰光有老区撤旧房,建新区盖新房。招徕经济较宽裕的人购买。重建的新区,街道宽敞,洋楼漂亮,均为院落独立房,价钱也不便宜。他们选中了其中一幢。 首都仰光,全国最繁华,开销也最大。先生出外继续做生意,自己照顾孩子们上学。省吃俭用,不敢大吃大喝。见新区内有男女青年出外上班打工,脑子里蒙生做生意思想。于是每天多煮点鱼肉饭菜,招徕外卖。此事引起左邻右舍不满,纷纷告到管委会。管委会负责人登门干涉。她以理力争。区内规章制定,不准街边摆摊,不准开家庭商店餐厅。她出售一点饭菜,方便区内青年们的生活需求。有益无害。也没触犯区规,管委会可在她家门口张贴告示,禁止入内购买食物。管委会难处理,何况区内青年有不同看法。也就不了了之。 左:五,六十年代南山华文学校 右:被封时的南山华文学校 总算熬到子女大学毕业,送儿子畄学英国三年。直至儿女们在市中心开商店做生意。外卖找钱的事才关炉结业。现在她已六十出头,过着清閒无忧生活。儿女们孝敬,每月给她几十万零用钱。本来在家日煮两餐,轻松自如。可她却家请两个郊区年轻女工。好奇之余,我随便提及此事。 ...
“翡翠富翁昂瑞回家了。” 红光满面,有一双自信的眼睛,年过六十的昂瑞回到小镇的消息,一下子传遍缅甸北部克钦邦人口不到两千的小镇。 克钦邦是全世界出产最优质翡翠的地方。而小镇出了有一位传奇人物:昂瑞。 三十几年前昂瑞告别父母、弟弟,独自上克钦邦的玉石山寻宝,三年后回到小镇,盖了一座两层楼房,当地居民的住房与厕所是分开的。楼房后面是一片果林,厕所就建在果林内。新屋落成之日,他在小镇的和尚庙请全镇的居民吃缅式的椰汁鸡面。 娶妻,生儿育女,生意越做越大的昂瑞,一家人离开小镇,到曼德勒市定居,继续他的玉石生意。昂瑞的父母、弟弟昂莱丰衣美食地生活,多年后父母相继去世,房子由昂莱管理。 昂莱,无业王老五,好酒好赌。 昂瑞回到小镇,又做出一件惊人的决定:拆屋。拆下来的所有建筑材料,全部布施小镇的和尚寺庙,小镇的居民对昂瑞的善举都说:善哉!善哉! 所有的果树也都砍了,两星期后,昂瑞的园子只剩下一片空地。 “是不是建一间更大的楼房?” “宝宅落成之日是不是又请全镇的居民吃椰汁鸡面?” “所有的一切,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昂瑞有礼貌而非常自信地回覆镇民的友好询问。 挖土机开在原来果林上挖土,土和石头分开,堆到原楼房的地面上。昂瑞每天在现场监工,土越堆越高,挖出的石头也越来越多。 每一块石头昂瑞都用铁锤敲一敲,看看是什么质料,并将部份石头专柜装好。 昂瑞用铁锤敲石头的动作,小镇的居民和昂莱都看在眼里,昂莱的心里感到恐惧,他什么也不说。 果林之下的土被挖了十几米,已经没地方堆土了,昂瑞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差。 “应该是挖宝,昂瑞很认真地检验每一块石头。他不是挖地基。缅北处处有宝,是不是本镇地下有宝?”镇民们窃窃私语的同时也在异想天开。 “昂莱,你知道我在做什么!”昂瑞问弟弟,昂莱点点头。 “我以前买翡翠,开了,不好的翡翠我都丢弃了。有部份是我亲自丢弃的。当时不值钱翡翠,现在因市场需要翡翠的人数多了,变得值钱了。我丢弃了多少块翡翠,已经记不住,这一个月挖出九块。你看到了。”昂莱听到哥哥的话之后点点头。 “我记得二十年前我买了三块没色的玻璃种,每一块都有七、八公斤,当时没有人买,我叫你丢了,你应该记得。”昂瑞心平气和地跟弟弟说。 “记得。我照您的话做了。丢了。”昂莱小声地回答。 “ 还有谁知道这件事吗?知道了也不可能从十几米的厕坑取出来。”昂瑞心平气和地问。 “没有人知道。再挖?”昂莱建议。 “如果玉可还在,再挖多少米都值得。现在市场价格每公斤是50万美元,那几块玉石是是上千万美元。”昂瑞小声地对弟弟说。 昂莱“呀!”一声后开张嘴巴忘记合上。 “一百万美元可以盖一幢比原来更高更大的房子。”昂瑞仍然小声地对弟弟说。昂莱低下头没说话。 “我的生意失败了,需要资金,才想起这三块玻璃种翡翠。”昂瑞的话让弟弟昂莱吃惊,哥哥破产了。兄弟俩互相对望,没有说话。 “你对菩萨发誓,你当时是把那三块玉石丢入果林的厕坑里。”昂瑞脸上已经没有平时的自信表情,他像一个等待法官判决的囚犯。 昂莱没说话,昂瑞毫无表情地看着弟弟,他希望弟弟发誓。 “你发誓。”昂瑞催弟弟。 “我对不起您,那三块玉石我没丢入厕坑。”昂莱小声地回答。 “那你丢到哪里了?那可是一千万美金啊!”昂瑞感到胸口疼痛。 “你说丢,肯定不值钱了,我当晚拿去当现金赌, 输掉了。”昂莱声音小到几乎听不到。 昂瑞尤如被判死刑,他站着不动,也不说话,长达五分钟。 昂莱用右手打自己一巴掌,又用左手打自己一巴掌。昂瑞视而不见。昂莱准备再打自己之时,昂瑞整个人倒在地上。 昂莱想扶起哥哥,昂瑞已不会说话,昂莱大叫:“救命啊!” 有多位镇民跑到昂瑞家,七手八脚地抬昂瑞到和尚庙。 大和尚懂医术,向大家宣传:是中风! 【簡介】1952年12月31日出生於緬甸仰光市,祖籍廣東台山。著有小說集《澳門許均銓微型小說選》、《一份公証書》、《西蒙的故事》、《浪漫禁區的情愫》;編著《緬甸佛國之旅》、《歸僑在澳門》;主編《亞細安現代華文文學作品選‧緬甸卷》、《緬華文學作品選》第1期至4期、《緬華筆會會員詩書畫作品集》、《緬甸風情攝影詩詞書法集》、合主編《緬甸華文文學藝術論文集》等。 ...
开幕式的主席台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各位文友: 大家好! 首先感谢 中国小说学会、广东惠城区委区政府、广东省小小说学会、惠州市东江书院等主办单位及惠城区委宣传部等8个协办单位联合举首届“东江书院杯”小小说征文大赛,因为这个大赛,让我们在大湾区的小小说作者们欢聚一堂,我们的友谊从美丽的惠州开始,之后会在大湾区开花,结果。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站在这讲台上,代表这一次获奖的所有文友们在这里向主办单位致敬!借此表示衷心感谢! 我是澳门的一名文学爱好者,也是一名归国华侨。 我出生于缅甸仰光市,是在缅甸出生的第三代华侨(妈妈和外婆都是在缅甸仰光出生。我爸爸出生于墨西哥,之后到了缅甸。)童年的我是在仰光市郊的“群英华侨小学”读书。上世纪60年代中期,缅甸社会动荡,长辈们说让我回祖国读中学,我到了云南省的一个华侨农场定居,小学刚毕业,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原本要上中学的我,没上学,因全国的学校停课闹革命,长达三年之久。三年后我在复办的中学读了两年,毕业后我成为农场的一名农业工人。数年后我申请到了澳门定居。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尝遍了,我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就有写作的计划,也开始投稿,屡投屡退,而我没有灰心,屡退屡投。一个人只要坚持做一件事,多少会有一点回报。一晃几十年,我投稿从没间断。 我出版了4本小说集,另外还编著、主编、参加编辑13本文学作品集,微不足道,却是我数十年写作取得的成绩。 我的每一篇小说都有生活的原形,非凭空编出的故事,故我的小说让读者觉得有真实感。 这一篇获奖作品《丹丹温》,写的是我去年见到的一位长者,她的年龄比我妈妈还大,她的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缅甸人,她的经历,她的故事,我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入到小说中。 我用一篇小说描述了抗日战争的可怕,描写出一个有恐惧战争后遗症的老人,宁可呆在她避难的乡下一甲子以上,也不回她妈妈的祖国 (缅甸)看看。 在澳门有亲友说我:“以你的聪明,做什么小生意都比你写作的稿费多。” 我说:“写作是我的兴趣,我的爱好。靠稿费生活的是大作家,而只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写作,陶冶情操,足够。”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优秀奖 我大半生的工作,都跟写作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有间接的关系,因为工作中的人和事,是我写小说的最好素材。 写小说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正因为是享受,我乐此不疲。一个人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运者,相信在座的文友们有同感。 再次感谢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精心安排,我也期待再次到美丽的惠州。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丹丹溫,緬甸女子名字,我今晚會見到丹丹溫,還與她在澳門的一個自助餐廳共進晚餐。 我以一種好奇的心態走進自助餐廳,見到年過花甲的朋友善文君,在他的帶領下,我見到他的媽媽 ── 丹丹溫阿姨,一位年過九十的長者。 “明格拉吧,阿多。( 阿姨,您好! ) ”我用緬甸話向丹丹溫阿姨問好!她呆呆地望著我。 “阿姨有多少年沒說緬甸話了?還會說緬甸話嗎?”我繼續用緬甸話問。 “五十多年了吧!”丹丹溫阿姨用緬甸話回答。 我感到她的舌頭因半個世紀以上沒說緬甸話,講緬甸話時轉動的節奏略慢,發音也不夠準。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我和善文君是因文章在網上認識,後來善文君移民到了澳門,我們成了好朋友。除文學創作外,我倆還有一共同話題 ── 緬甸。 善文君的媽媽丹丹溫阿姨也因為我是緬甸華僑,想見我。善文君利用媽媽到澳門探親,安排了這次自助餐。 她頭髮還不少,講話口齒清析,耳有點背,不過不影響我們交談。 我們邊吃邊談,阿姨用緬甸話加普通話告訴我她前半生的故事。 她在20世紀20年代末出生於緬甸,上有哥姐下有妹妹,父親是一名商人,原本一家人很平靜很幸福地生活在緬甸,因日本侵略者把戰火燒到緬甸而破壞,他們一家人只好逃離了。 當時緬甸的華僑華人們拖家帶眷,結伴而行,一批又一批,數以十萬計,往雲南省方向跑,日本侵略者的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死不少逃難的華僑華人,她的媽媽未能幸免,炸死了,永遠留在了逃難的路上。 她的爸爸千辛萬苦拖著幾個孩子逃難,終於逃到了昆明,住入當時政府安排海外華僑臨時居住的難民所,之後一家人回到在山區的家鄉。沒幾年,父親因生活壓力,勞累過度,與世長辭了,丟下幾個從緬甸帶回來的子女在山區,一晃就是一甲子。 “這麼多年有回去過緬甸嗎?”我用緬甸語問。 阿姨搖頭,臉上露出微微的無奈。 “對緬甸還有印象嗎?”我這一句話彷彿開啟了她腦海內一扇塵封的窗口。 “有啊。我出生在彬馬那市,當時我十幾歲。那城市不大,我還會唱緬甸歌。”阿姨的話這一回讓我感到意外。 阿姨開始唱緬甸歌,我聽明白部份歌詞,也是第一次聽過這首歌,估計是一首70年前的流行的緬甸歌。 “緬甸現在的首都就在彬馬那市附近,叫內比都。幾年前我有去過。那里建了一座可以跟仰光市的大金塔比高度,比輝煌的金塔,香客、遊客還可以進入塔的內部禮佛。”阿姨第一次聽到她故鄉的附近成了首都,感到驚奇。 “首都不是仰光嗎?”阿姨無法明白。 “2005年之後仰光就不是首都了。您回彬馬那市看看,跟70多年前完全不同了,有不少新式的建築物、豪華的酒店。”我用緬甸話說。 “彬馬那市附近有個新首都?我想回去看看。你媽媽是緬甸人嗎?”阿姨轉話題。 “我媽媽出生於緬甸,外婆也出生於緬甸,媽媽不是緬甸人,是華僑。”我回答。 “我媽媽是緬甸人,彬馬那人。”阿姨用緬甸話對我說,我之前就發現丹丹溫阿姨比一般人黑一些的,現在明白了黑的原因。緬甸中部的土生緬甸人是比緬甸其他地區的人黑一些。 我打開手機給丹丹溫阿姨看緬甸的風景名勝,仰光的妙聲鳥水上餐廳,內比都的金塔,曼德勒市的皇城和護城河,現代的緬甸人服飾,她都感到新奇。因為她離開緬甸已過一甲子以上。 我想起古人因逃避戰火,到了桃花源,阿姨就是一個逃回家鄉山區 (桃花源) 的人物。 她因為逃離恐怖血腥的戰亂,離開她媽媽的國家,逃離她出生的城市,在山區的家鄉生活了大半個世紀。養育的幾個子女都大了,孫子也有好多個,子孫都紛紛離開山區,到城鎮謀生去了,她一人留在山區。 “緬甸還有打戰嗎?”阿姨講到打戰二字,表情有點怪怪的。 “緬甸境內的戰爭從沒停過,戰事大部份發生在邊境地區,大城市沒有戰爭。”我輕描淡寫地說出她的故鄉還有戰事,她微微地有恐懼表情。 “我怕戰爭。”阿姨說。 “您來澳門生活吧,這里幾百年沒有發生過戰爭。”我說。 ...
图为作者拍摄于美赛“光明华侨公学”大楼前 美赛,泰国北部一座美丽的边陲小城,与咫尺的大其力相通心气。 一条小溪水悠悠划开了两岸地界。 尔今,横跨两地的石桥承载着川流不息的人流车队,为两岸的繁荣日夜忙碌。 你是你的政体,我有我的国情。两地人民却深情无限,唇齿相依。形同前房和后院,穿梭进出,来去自如。 是以,美赛乃大其力,大其力即美赛。社会风俗的沿革,早已筑成一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历史缘由,美赛的子弟,以及比美赛还远的学子,为了就读中文,不辞辛苦,迢遥跋涉到大其力。以大其力为家,在一列长长的宿舍里住着,生活着,学习着。 五十八年前,我来到大其力支教,目睹这不虞的教育境地,深深感触。 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来自异国他乡的学子完成了学业,自奔前程,开启人生。 今天,我又来到了阔别近乎一甲子的美赛。不,本该是大其力。仅只为当年的学生们已在美赛开辟了新的教育园地。 是的。这一群从“大其力华侨公学”走出的莘莘学子如今已成树成材,在各自的领域活出灿烂的生命来。他们不忘初心,为中华文化香火传承,肩负起光复华文教育的使命。在美赛兴办起“光明华侨公学”(简称“光华”)。赋予华文教育新的生命活力。 这些年来,获得外派教师的真诚合作与付出,大家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业已卓然有成。足见虽处边关,念兹在兹,始终怀抱殷切的愿景和一片拳拳之忱。 久别重逢的师生同窗共聚一堂。晚宴在掌声中拉开了帷幕。已是旧貌换新颜,每个人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望着一个个久违的脸,端详他们的模样,分辨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的遥远陌生。然而,我读出了她们的温和典雅,他们的激情飞溅。感觉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相见的喜悦,欢聚的激动,开心的话语使我不能自已。同学们的衷诚款待有加,我何其有幸。师生情,书窗谊是再也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晚会洋溢在欢笑与歌声中。 我又回到了从前。回到青春年华,尽情的让时间伫停在昔日的校园,记忆唤起了从前的从前,童贞回驻心田。 我沉醉在幸福的氛围里。久久,久久。。。 2019年5月于美国北加州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