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缅甸前沿》网站,2019年7月21日
作者:贾里德·唐宁(Jared Downing)
原标题:Myanmar’s ancient peoples
翻译:弱水
根据保存于曼德勒的皇家编年史,缅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万事万物的原点。
缅甸的第一任国王阿婆醯罗娑(Abhiyaza)是“日种”[1]众许摩诃帝(Maha Sammata)[2]的后裔。而众许摩诃帝是毗湿奴的妹夫,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国王,在11万亿年前统治世界。
[1]编按:释迦族自称为日种,即以太阳为崇拜对象。
[2]编按: Maha Sammata音译“摩诃三摩多”。此处译名参考【宋】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众许”为Sammata的意译,英文意译“the Great Elect”。
阿婆醯罗娑出身于古印度的释迦族。三个世纪后出生的佛陀也来自这个氏族。
但是在公元前9世纪,阿婆占罗娑的势力衰退并被迅速强大的敌人打败后。于是他向东转移,越过崇山峻岭,最终定居在伊洛瓦底江畔。
阿婆醯罗娑带领流亡的贵族们于公元前850年在太公(Tagaung,位于曼德勒以北)建立了第一个缅甸王国。接着,他的儿子们在现今若开邦以及勃固省西部的卑谬也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阿婆醯罗娑的故事贯穿于缅甸的整个历史,将缅甸各个国王的世系一路串联至流亡的锡袍王(Thibaw)。不过,阿婆醯罗娑就像卡梅洛特的亚瑟王一样,他们的故事既是历史也是传说。
无论你是否相信皇家编年史,考古证据都表明伊洛瓦底流域的文明非常悠久。这里青铜制品出现的年代与古埃及同期。
历史学者丹敏吴(Thant Myint-U)在《失去踪迹的河流》一书中指出,缅甸的地理位置正好是罗马,波斯,印度和中国这几个强大古代帝国的夹缝。
他写道:“这个地区并不为人所知,也很少被研究过。它不仅包括现在的整个缅甸,还包括当前印度东北部和中国西南部。这个地区与西欧一样大,生活着不同的民族。这里出现过的城市和王国有着自己语言和文化,完全不同于东边的中国和西边的印度文明。”
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的历史文明遗物既独特又神秘。毫无疑问,更多的遗物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了。
骠与孟的时代
在第一个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居住在现代缅甸大部分地区的人们被称为骠人(Pyu)。
骠人建立了缅甸最早的城邦,包括太公和蒲甘,后者在崛起之前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发展期。。
骠人部落之间没有统一的文化,他们散居在今天的上缅甸地区。有些人认为,骠人城邦代表的是一个时期,而并不是某个族群或文化群体。总的来说,骠人是平和且无忧无虑的。他们建造城墙、放牧羊群、在马背上打猎,还喜欢喝酒和跳舞。
骠人城邦分布在现今缅甸的中部。出土于毗湿奴(马圭省境内)的文物可追溯到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其它城邦遗址包括传说中阿婆占罗娑的太公城以及罕林(Hanlin,位于实皆省瑞波镇区),从这里出土的木门可追溯到公元70年。
早期骠人地域的中心是室利差呾罗(Sri Ksetra),靠近今天的卑谬(Pyay),据称由阿婆醯罗娑国王的后裔建立。室利差呾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有城墙环绕,这里修建的佛塔成为日后缅甸佛塔的原型。
与此同时,另一族群——孟人,开始从东部迁徙过来,定居在伊洛瓦底三角洲和马来半岛。
孟人是东南亚现存最古老的族群之一,曾经统治着如今泰国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根据传统记载,他们在佛陀时代就建立了辉煌强大的直通(Thaton)王国,位于现今毛淡棉的北部。直通也成为传说中素万那普米(Suvarnabhumi)帝国的都城。
然而,考古证据表明,直通可能是在佛陀去世后1000年才建立的(好几个国家都声称是素万那普米帝国的所在地)。其实直通可能是缅甸境内第一个上座部佛教王国,根据历史记载,斯里兰卡僧侣把佛陀的教诲带到了这里。
佛塔的兴起
事实上,11世纪蒲甘王朝征服了直通之后,据说正是孟人僧侣和建筑工匠在蒲甘修建了许多独特的佛塔,这些佛塔保留至今,让蒲甘闻名于世。
至少在公元4世纪,骠人已经信仰了上座部佛教,但是编年史家称佛教传入缅甸的时间要更早。传说中,在2500多年前,来自现今仰光地区的两个商人——帝梨富娑(Tapussa)和跋梨伽(Ballika)行至印度时遇到了佛陀本尊。他们得到了佛陀头上的八根头发,其中几根至今保存在仰光大金塔中。
不管怎样,在公元四世纪小乘佛教在伊洛瓦底流域已经兴盛了。
当时的缅甸一直是中国通往西方包括印度的贸易通道。有记录表明,早在公元一世纪,就有罗马帝国的使节通过伊洛瓦底流域前往中国。
当阿育王转信佛教并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弘法时,伊洛瓦底流域的骠人也开始接受这一宗教。他们不仅采用了佛教教义,还吸收了印度艺术和建筑的元素,于是独特的缅甸审美传统开始形成。
骠人时代在8世纪左右结束了。当时强大的南诏帝国军队从中国南部席卷而来,征服了骠人城邦,并把温和的骠人派往中国内陆以及西藏去作战。
南诏是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其核心部族来自中国云南,他们的特点是深色皮肤,骑马作战,使用的语言与现代缅语类似。
到了10世纪,由于内部纷争,加之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的佛教和平哲学的影响,南诏帝国逐渐变为日后的大理国。
新族群
此后,一些南诏帝国的遗部——骠人部落和云南高原的一些族群——向南迁徙。这些人被称为“迅猛的骑马人”(即“缅人”Mranma)。
缅人在骠人原址上建立自己的王国。其中一个称为蒲甘,原本只是伊江岸边由南诏军队建立的小堡垒。
根据传说记载,早在南诏入侵之前的公元一世纪,一位名叫骠绍梯(Pyusawhti)的年轻猎人为了解救蒲甘王国百姓,收服了四个害人怪物:一只老虎、一头野猪、一只飞鼠和一只大鸟。国王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年轻猎人,让他成为了王位继承人。
从名字来看,历史学家怀疑所谓骠绍梯和他的后代为南诏后裔的说法,他们更像是骠人后裔。无论他们的血统如何,蒲甘将成为缅人的核心地域。
最后,1044年一位名叫明苏(Min Saw)的年轻王子在战斗中杀死了义兄并夺取了王位。他的新称号就是阿奴律陀(Anawrahta)王。他一个接一个地征服了旧城邦,将蒲甘政权的统治区域扩展到东部的掸邦和西部的阿拉干。
于是到11世纪末,第一个缅甸帝国诞生了。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