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昨日是內地清明小長假首日,全國各地的火車站、長途巴士站、機場、碼頭均出現旅客出行高峰。全國鐵路預計一年四天的清明小長假,將接載旅客約五千萬人次,全國清明假期機票預計已超過二○一九年同期的一點三倍。有分析認為,之前春節時國家提倡「就地過年」,現在則掀起了「補償式返鄉」熱潮。
上海火車站昨日一早即迎來大批旅客,當局預計當日將接載旅客超過五十七萬人次。昨日上海火車站車票基本已經售罄,早上虹橋站四十一個售票窗口和三十二個安檢口全部開放。在回家探親掃墓加上踏青的出行需求下,上海鐵路部門預計從上周五開始的四天內,將接載旅客約一百五十萬人次,客流恢復至疫情前同期的百分之八十七點四。
昨日清晨,在成都打拼的彝族外賣騎手邱有哈子便坐上大巴車,踏上返鄉之路。再過七個小時,他就能回到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蟲圓村的家,吃上一頓「遲到的」團圓飯。牛年春節,為響應「就地過年」政策,邱有哈子沒有回鄉與家人團聚,因此本次清明假期愈顯珍貴。在他看來,清明假期雖不長,但能好好陪伴家人,自己也可以休息幾天。「打算陪家人聊聊天,這是我對家人的補償,也想補償一下自己。」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披露,四月二日至五日期間,全國鐵路預計接載旅客四千九百七十萬人次,同比二○一九年清明假期增長百分之十;「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機票預定量已超二○一九年同期的一點三倍;嘀嗒出行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清明假期,順風車返鄉定單佔比預計將達到百分之二十四點一,高於往年同期水平。
「氣溫上升,疫情暴發風險逐步降低,疫苗接種工作正有序推進,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讓大家更放心地返鄉與家人團聚。」在流行病學專家、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欒榮生看來,「補償式返鄉」現象的背後,是中國民眾對國家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增長的信心。
今年三月十六日零時起,低風險地區人員可憑健康碼「綠碼」在全國區域內自由通行,毋須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中國文化和旅遊部此前也發布通知稱,疫情低風險地區,對劇院等演出場所、上網服務場所、娛樂場所接待消費者人數比例不再做統一限制。
转载请注明:《清明小長假交通逼爆 鐵路料接載五千萬客 – 星島日報》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