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加劇肥胖恥辱,社交疏離和居家命令讓居民體重指數(BMI)逐漸上升,全國70%成年者體重超重,不少人為此提早符合資格注射新冠疫苗,被視為新冠高風險群。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新冠大流行加劇全國生活不平等現象,包括族裔差異、貧困社區,其中黑人和拉丁裔衝擊最大,死亡率高於白人。此外,體重指數較高者,其新冠重症風險也會增加,如高住院率,在非裔和拉丁裔社區中,較高的BMI更為普遍,因此又牽涉到飲食文化。
哈佛大學肥胖學醫師斯坦福(Fatima Cody Stanford)強調自己不會使用「肥胖」(fat)一字,而是「肥胖症」(people with obesity),為慢性炎症的一種,更是新冠高危險因素。53歲布貢(Chrystal Bougon)體重指數40,3月份打了第一劑莫德納疫苗後哭了,從沒想過發胖可以帶來回報。她的凱撒(Kaiser)病歷表中顯示「肥胖症」,因此被通知接種疫苗,她一點也不感到內疚。
2020年《新陳代謝臨床與實驗》中指出,全國肥胖者相當普遍,一個人體重指數越高,負面評價就越高,且生活中常受到不平等待遇或歧視。
研究者指稱,新冠大流行下,加劇肥胖污名化,他們在醫療機構中常遭受偏見和屈辱,肥胖者還有可能延遲護理或完全避免護理。
非裔哈里森(Da’Shaun L. Harrison)每次跟醫院打交道,第一時間都被醫護人員認為應該先解決肥胖問題,以減輕身體負擔,不管他是來看哮喘、呼吸困難、腸胃不適、皮膚病、咳嗽或胸痛。他說:「每個醫生都認為我太大隻,想把我變得瘦弱。」
美國醫學會2013年開始認為肥胖是一種疾病,但脂肪接受運動(Fat Acceptance Movement)則反駁,任何大小尺寸者,都有可能健康。洛杉磯訊
转载请注明:《全國70%成年人超重 新冠加劇肥胖恥辱 – 星島日报》 复制链接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