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苏顺路"

  • 华文文苑
    我们走在大路上(苏顺路)

    美国南加州缅华网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人类告别了处处灾难的2021,开始步入了充满挑战的2022。我们南加州缅华网一如既往,继续埋头阔步,前进在康壮的大道上,面向五湖四海,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回眸过去,在缅华联谊会的关心支持下,缅华网编委们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编辑发表了许许多多,内容丰富多彩的讯息,带头写文章,作诗歌,大力鼓励、支持新生作者,加入到自己的队伍里,出现在网上的作者越来越多,老作者们继续大放异彩,新作者们纷纷涌现,粉墨登场。 百年华中情 2021年10月开始,随着仰光华中建校百年纪念特刊"百年华中情"的问世,飞速传送到全球华中校友们的手里,掀起一鼓前所未有的华中热潮,缅华网上先后出现了近十种华中情诗词联唱,接龙游戏,参加投稿的校友来之五湖四海,个个热情奔放。更特别的是"百年华中情"传到了国内常驻仰光的记者飞哥手里,他特地约老校友前往华中校园实地参访,向各媒体做了报道,引起极大反响,洛城华友会迅速开展接龙游戏,我网第一时间收集刊登,效果极佳。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 2022年元旦,我照常打开南加州缅华网,南友谢志超的短文"活着就是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一,包括不到一行的第一段,全文只有六小段。我有近百位微信朋友,每天均有超过百条讯息,深恐遇到长文。 二,文中只提了年轻时出海谋生的一段经历。我已年迈退脑,小时候的经历,连鸡毛蒜皮,仍记忆犹新,眼前的经历,却过景忘情,喜欢阅读只讲一,两件事的文章。三,全文只提了其他两位作者,人物甚少。我记性每每日下,乐意看到人物较少的作品。四,评论处有作者的短文,内有伏笔,准备继续写文章,说明作者的短文不是昙花一现,不是短暂心血来潮,而是一个开头,后有续文期待。这更是作者内心期盼。五,活着就是成功,我们经常见到有关成功论述,学生学业优异成功,青年创业成功,商人营业成功,科学家发明成功,至于活着与成功,风马牛不相及,从未见人提及。可这回不同,两年来全球各国百姓遭受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不计其数。尤其在我们美国,两年确诊4千多万人,死亡80多万人,2022新年伊始,美国平均当日新增确诊50万人,令人毛骨悚然,人人自危,千成功万成功,活着才是天大的成功,谢志超言之有道,话中有理。 活着就是成功      我们南加州缅华网好比一支战斗队伍,我们走在大路上,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团队,不停地向海内外缅华读者散发着各种各样的讯息,提供着包罗万象的精神食粮,南加州缅华网加油! 写于洛杉矶 1-4-2022 …………………………………………………… 评论 谢志超(1/7/2022)顺路兄, 您好.看了您的文章,很受感动,也受到启发,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体能包括记忆力都是在退化的,这包括您我,...

  • 侨友动态
    缅华侨教事业的丰碑《热烈祝贺华中建校百年特刋问世》(苏顺路)

    缅甸仰光华侨中学      2021年10月,万众期待的华中建校百年特刊终于问世。回眸2019年,仰光华中校友会传来喜讯,2021年仰光将热烈庆祝华中百年华诞。内容包括出版华中百年华诞特刋,举行庆祝典礼,文娱晚宴等,更新鲜的是将组织旅游团到伊江三角洲著名的"伟岛"海滩游玩。洛杉矶华中校友们闻讯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到时赴会。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2020年初,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起初我们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此疫可能不至于影响2021年的百年校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迅速漫延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幸免。彻底打消了我们的殷切期望。我们美国的感染疫情有少到多,每天成千到上万,后来八九万,犹如夏天的野火燎原,冬天的风雪漫延,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累计确诊四千多万,死亡七十五万,排名世界第一。各国航空往来处于停滞状态。我们纷纷去打疫苗,长期闭门不出。有的校友得此病,甚至个别校友离世,终日不得安宁。 前排: 吳传中 魏木土老师 林荣富 苏顺路, 后排: 周淑屏 周淑霞 黄月琴      幸运的是2020年,缅甸的疫情一直寥寥无几,此时此刻,世界各地华中校友百年特刊投稿工作顺利结束,华中特刊编辑出版工作如期办理,我们把希望寄托到饱览特刊上,掘指而数,就在此节骨眼而,紧要关头,缅甸疫情突然恶化,2021年6月到8月,当日确诊过万,当日死亡过千,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鸡飞狗跳,人人惶惶不可终日。我们真担心出版工作搁浅不动。可敬的是特刊编委,坚持工作,日以继夜,终于传来特刊即将印发的喜讯。     在洛杉矶华友富商郭忠信先生的大力支助下,2021年10月中旬,洛杉矶华友会收到了大量精美的"百年华中情"巨刋,並且迅速分发给每位华中校友,大家如获珠宝,手捧特刋贪婪而阅。 吳传中...

  • 诗词歌赋
    热烈祝贺神州十三成功发射(苏顺路)

    神州十三准时飞 准确进入预定轨 成功对接太空仓 苍穹科研创新篇 神州科技猛进长 飞船发射二连三 太空科研频领先 世界各国括目观...

  • 侨友动态
    人类生活与动物世界(苏顺路 洛杉矶)

    中国农曆十二生肖      人类自远古时代开始学会两只脚走路,用双手劳动,用木头和石头制造工具,进林猎兽,下水捕鱼,钻木取火,从生食鱼肉到煮熟食物,山洞群居,造屋围园。学会把扑捉到的鸡狗猪猴等小动物圈养在家里,给他们食物,驯化他们畄下来,天长日久,渐渐地鸡下蛋孵小鸡,狗看门助狩猎,母猪繁殖小猪,猴子开关鸡笼帮搬柴。 左:中国航天动物英雄, 右:導盲良犬      狗是从野生狼中被人类最早驯化收养的动物,在描绘远古人类起居生活图画中,我们看到了狗的身影。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北至冰天雪地北极圈内,南至炎热赤道周围,只要有人,必有家狗随伴。在广大的农村,农民养狗看家,在广扩的草原,牧民养狗放牧,在风雪交织的北极,人们养狗拉雪橇,热带小鱼舟上渔民养狗护孩,各国军队里驯养军犬,为军事行动服务,在警察队里警犬帮助查获毒品,最令人感动和佩服的是,经过严格驯练后狗能承担导航盲人光荣任务,这是其他动物所望尘莫及的本领。在网络上我们经常看到,狗帮主人去超市买东西,帮病人去买药,保护孩子,帮助主人脱离险境……。最有趣的是狗还会打抱不平,家里的老人在门前扫地,年轻的儿子在旁闲坐,家狗见状即逼迫年轻人扫地。在电视里,娱乐节目中,我们经常见到小哈巴狗们表演精彩的节目,给观众带来喜悦。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独居,孩子长大了分家另住,为了解除孤独寂寞,越来越多的人高价购买哈巴狗取乐,像孩子一样护养狗儿,平时为狗狗冲凉理发,病了要去动物诊所打针吃药。狗在中国农曆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十一。众所周知,中国第一位航天英雄是杨利伟,而杨利伟之前是小狗宝宝,他是中国的航天动物小英雄。 左:唐代畫家韓滉的作品《五牛图》, 右:农耕牛犁田      几千年前,自从人类开始学会农耕,人类驯化野牛,依靠牛力犁田种地。在中国和东南亚自古至今,农民靠黄牛和水牛,种田种地,我们生长在缅甸伊江三角洲鱼米之乡,耕种季节看着黄牛犂田,收割季节看着黄牛碾谷,农闲时候乘坐牛车穿村过乡去探亲访友,好不乐乎。人类经过几千年农耕生活,所有动物当中,牛对人类的贡献最大,所以至今有些国家农民将牛视为神仙,不食牛肉。中国人自古依靠牛耕,感恩牛只,喜欢画牛图传后世,在十二生肖里牛排第二位。牛只体大肉厚,营养价值高,是世界各国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在美国广泛分布着养牛场,圈养千千万万肉食牛和奶汁牛,不断向城乡市场供给优质产品,满足大众的牛肉与牛奶的巨大需求。美国人一天都离不开牛肉或牛奶,恐怕是吃牛肉喝牛奶最多的国家。牛只一身聚宝,牛皮是各国皮革工厂的充足而良好的原料。甚至于牛尿和牛糞也是宝,在印度,人们把牛尿当药喝,在缅甸把牛粪贴在谷仓竹编墙壁上防虫防湿。在美国,牛粪肥料是蔬果种植户的光顾对象。在亚洲广大农村常有斗牛比赛,在西班牙,人牛相斗表演刺激而危险,牛群追人活动更是独特危险,常有玩者受伤甚至死亡意外,令观者毛骨悚然。中国西藏高原上人们能够见到高原独特的牦牛,人们用来拖运货物,牦牛的肉可食奶可饮,皮毛是纺织工业的原料。 左:汉朝青铜《马踏飞燕》,右:唐皇李世民战马六骏      自古至今马对人类的贡献像牛一样巨大,特别是军事战争中和交通运输方面尤为显著,春秋战国时期帝王将相墓穴中出土的车马遗物屡见不鲜,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始皇多次东巡,靠的是他的马车坐驾,我们去西安旅游时,特地去参观了出土的铜车马,世界铜制文物之最,工艺精湛无比,令人赞叹不已,楚汉相争时,项羽坐骑乌騅马高大威猛,汉朝武帝驯养十万骏马,组建十万骑兵,经过多年苦战,最终彻底打败匈奴,保住了江山,扩大了疆土,打通了西域,唐灭隋功臣李世民,南征北伐,浴血奋战,靠的是六匹战马,后来成为当时举世无双的伟大唐皇,他的墓地上至今保存石雕六骏。伟大的唐朝,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出了个伟大的玄壮和尚,历经九死一生,在万难西行中,若没有识途的老马,恐怕不会到达印度,必须改写中国佛教历史。元朝成吉世汗,率领蒙古大军西征欧洲,行军作战靠的是骑兵,听说一人配四骑,马换兵不休,才会到达遥远的欧洲。近代各国战争中也组建骑兵部队参战。现在许多国家城市里有马车,农村用马犁地,山区有运输马队,边镜有边防骑兵,市区有骑警,运动会有马术比赛,香港有跑马……。十二生肖中马排第七位。 左:西游记猪八戒, 右:母猪喂小猪崽吃奶     ...

  • 侨友动态
    两位 慈祥可敬的校友母亲(苏顺路)

    仰光九文台华侨中学      缅甸首都仰光有两所著名的华文高中学校,一所叫华侨中学,简称华中。另一所叫南洋中学,简称南中。两所中学均曾培养出千万个热爱祖国,对祖国做出贡献,面向当地,造福缅甸的好学生。1965年,两所中学均被当时的缅甸军政府封闭至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缅甸的政治翻了天,经济变了样,文化教育走下坡。排外侨,压百姓。通货大膨胀,货币大贬质。国家落后,民不聊生。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是中印等外侨,后是缅甸各族民众,想尽一切办法,离开缅甸,离乡背井,纷纷移民国外,许多缅甸华侨,有的返回祖国大陆,有的移居港澳台,有的漂洋过海,移民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其中也有数量众多的华中校友和南中校友。 仰光南洋中学高中部      移民美国的缅甸华侨,有的直接从缅甸来,有的则是间接从祖国大陆,港澳台来,也有的是先到东南亚各国,或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再转来。缅甸华侨在美国,多数选择东岸和西岸的大城市居住。华中校友和南中校友,则是多数居住在西海岸洛杉矶和三藩市(旧金山),也有些住在圣地牙哥,西雅图,拉斯维加斯等城市。     华中校友和南中校友非常热爱自己的母校,非常怀念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为了发扬同学之间的深厚感情,互相帮助的崇高精神,洛杉矶的华中校友们于1990年在洛杉矶成立"洛城华中校友会"。南中校友们于1994年在洛杉矶成立"南加州南友联谊会"。 黄琼凤(右二)拜访恩师李国华(正中)香港畄影 《一》慈祥可敬的朱妈妈黄琼凤(1918-8-25一2008-4-30)      先说一说洛城华友会,成立初期活动较少,规模较小,内容较简单。有假借场地搞过周年庆。2003年,会长张少战召集干事们,在华友秘书朱雪雪的母亲朱妈妈住家开会,讨论今后开展活动计划,莊玉娇女士是华中复办第一届高中毕业生丘国壤学长的太太,那天前来出席,並表示願意教授拉丁舞。此次会议,意义非凡。从此以后,华友每星期六晚集会一次,坚持十多年如一日。     先是在朱妈妈家的院子里跳舞,我们路远,提前到场,朱妈妈总是拿糖果饼干热情招待,莊老师先教一段拉丁舞,中间休息的时候,大家在朱妈妈屋里吃随身携带的食物,朱妈妈总是慈祥地看着大家高声说笑,从不阻止。由于来参加学习舞蹈的人越来越多,校友会决定把场地迁到中国城,租用一间宽敞明亮,墙上贴有大片玻璃镜的厅堂,朱妈妈总是跟着儿女来参加。 洛城华友首届化妆晚会畄影      华友秘书朱雪雪是智多星,总是设法补充活动内容。她提出有奨化妆比赛,华友晚聚第一次化妆比赛叫自由装,参加者随意化妆,多数是夫妇成双成对出场,也有单独个人表演。记得会长张少战夫妇扮演孙中山夫妇,付会长杨德欢夫妇扮演昂山素姬夫妇,朱妈妈的长子朱瑞炤扮演毛泽东,最抢眼的是朱妈妈的长女朱雪雪扮演慈嬉老佛爺,七彩满装,形象逼真,朱徐佳扮演华丽欧洲贵妇人,黄益民扮演泰国人妖。陈孙荣扮演滑稽济公,我扮演奇特阿拉伯油王。还有西藏姑娘、朝鲜姑娘,印度姑娘,傣族姑娘……。演员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会观众,拍案叫绝。特别是朱妈妈,见到众多子女,儿媳,姪女,弟弟纷纷出场,五位得奖者中,朱妈妈家族有老佛爺,贵妇人,人妖三位中奖,收获过半,她老人家高兴得眉飞色舞,笑不拢咀。...

  • 华文文苑
    南水北调 沙漠改造(苏顺路)

    南水北调重大水利工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东方,新中国的工农业极其落后,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吃穿住行,样样需要倾尽改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帝国主义斗其乐无穷。发扬愚公移山,坚苦奋斗,自力更生,勤俭节约,利用短短的三年时间,恢复全国的农业生产和基本生活。从1953年开始,中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建设,工农业迅速发展,意义重大。     农业方面中国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开山垦荒,开渠引水,大力发展水力工程水电建设,古有大禹治水,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京杭大运河,今开红旗渠。红旗渠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穿越太行山区的人工引水渠。1960年2月开始修建,至1969年7月完工。干渠长70.6公里,干渠、支渠、斗渠共计全长约1500公里。该工程共劈开山头1250座、凿通隧洞180个,架设渡槽150座,共挖砌土石方2500多万方。灌区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4万亩。是引漳河水灌溉林县。因多处地段位于山腰的悬崖峭壁上,因此获誉为"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吃水问题。 中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红旗渠水利工程      解放以来,经过几个五年计划,三十年间,在全国范围内,包括长江,黄河流域,大小江河上建立起一座座水利水电工程,灌溉农田,供电工业及城乡电力需求。促进工农业飞速发展。中国以占世界耕地面积8%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工业落后的国家,走向轻重工业齐头并进,速猛发展的国家,不能不说是世界奇跡。     解放后,毛泽东主席于1951年为治淮提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使淮河流域根除了过去洪涝频发,泛滥成灾,千万人流离失所,成万人葬身水下的悲惨景象。使整个流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大步改善,为社会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河流分布图      黄河是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长江以北,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黄河分上中下三段流区,有许多特征,有汛期与枯水期,汛期易泛滥成灾,枯水期易断流。冬季会结冰。由于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其干流与支流携带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居世界大河之最。到了下流区域,大量泥沙沉淀河底,河床增高,百姓筑堤防水,久而久之,百姓居屋在下,黄河流水在上,成为天河,此景此情,在世界各大河中绝无仅有。汛期河水缺口泛滥,造成巨大的灾难。历史上黄河水灾不计其数,令人谈虎色变。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领导黄河流域人民日夜大力治理黄河,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终于根除了黄河水灾。曾提出五十年改造黄河,使之含沙量降至长江水流程度,让黄河水变清,让水面下降到百姓居屋下面,摘掉"天河"帽子。可至今仍未能实现。现在科学发达,国力强大,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卓有成效,争取建国百年之时,实现黄河除沙还清。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      中国在沿海地区广泛开展围海养殖业与种植业,弥补了日渐消瘦的海养自然鱼业与海水植物採收业,充分满足了全国人民的生活需求,海水养植业无需泥土。现在中国科学家在室内用无土栽培技术成功种植各种蔬菜,产量比传统土地栽种高出许多,大大节省土地与劳力,经济效益显著。在缺少平地的山区,科学家开始试种立体蔬菜,在圆形土地上架起六层塑料架孔,栽种六层蔬菜,产量提高六倍,只需要营养水分及充足阳光。在小块地上架起顶棚,制作一个个圆形塑料水缸,养殖鱼虾,同样只需要供水与日照,鱼虾产量倍增。以上种种试验均离不开水源。四川的科学家发明了粘合剂,成功粘合沙粒成土壤。将来只要有充足的水资源,广阔的沙漠将会改造成草原、森林和田地,中国将成为没有沙漠的乐园,大大增添农林牧副业,造富全国人民。 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红线)、中(黄线)、西(绿线)三线...

  • 侨友动态
    陆良华侨农场(苏顺路)

    世界著名景区云南陆南石林     朋友,你曾经回祖国定居过吗?你曾经在华侨农场生活过吗?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曾经回到祖国,到云南省陆良华侨农场生活过,畄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诞生东方,随着国家各方面恢复发展,海外华侨纷纷回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安排归国华侨,中国政府在沿海边界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纷纷开辟华侨农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印尼,缅甸先后暴发排华动乱,归侨数量猛增,正好安置在各个华侨农场。在云南省就有遮相农场,宾居农场,陆良农场。云南省虽然位居云贵高原,同时没有靠海,然而东南方向靠近太平洋,西南方向靠近印度洋,每年夏季,东南风与西南风,飞越高山峻嶺,带来了温暖潮湿的雨水,平地上适合栽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适合安排南方来的归侨劳动生活。根据有关资料,陆良华侨农场始建于1954年10月,位于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东南城郊,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拥有水稻良田,水土资源丰足,也适合栽种果树,挖池养鱼等。  陆良华侨农场地理位置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场员工中,印度,印尼,缅甸归侨里,缅甸归侨人数最多,到了七十年代末,来了许多越南归侨,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放宽出国申请,许多缅甸归侨移居港澳台,移民美加澳欧。虽然农场里少了许多缅甸归侨。然而无论在总场还是各分队里,仍有不少缅甸归侨,场委书记邓小波,副书记许汉平,中学校长王东白,教务主任邹作元均为缅甸归侨,总校和各队分校里也有不少缅甸归侨老师和职工。    1983年5月,我们全家由云南南部迁居云南东北陆良华侨农场。我们初到农场时,场领导把我们暂时安排在总部学校老师宿舍区一幢住屋角落里,安排我到六队分校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我太太黄月琴安排在总校小学部。不久我们被调到中学工作。场里分发安置费,优先到总场商店购买缝衣机和红旗牌单车。还分发布票给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左:华侨农场水稻田 右:华侨农场养鱼塘     过去农场里的员工工资很低,生活比较困难。然而我们到任之时,工资已大大提高,我们每人月薪得人民币120元,而当时的人民币币值很高,物价低廉稳定。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记得每个月初,我到场部粮仓挑一担谷子,去小碾米厂碾米,挑回家来煮饭吃,我们夫妇当教师,脑力劳动,两个儿子还小,口粮充足。每天早晨六点,场部宣传组的喇叭一响,食堂开门,我就去买免票早点,馒头,花卷,有时还供应肉包子吃。唯一不足的是场里每人每月只供应二两黑色菜籽油,但也没有问题,星期日我骑单车到三公里外的陆良县城,街市上免票出售猪肉,我购买五,六公斤肥瘦参半的回来炒菜炸油,解决食油不足。单车后面绑着竹编高箩,盛有猪肉,各种蔬果,足够吃一个星期,然后去早餐店吃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云南米线,免餐票二角五分一大碗。    农场附近分布着几个农村,每星期日,农民一早经过农场去县城赶集,随身携带鸡鸭蛋类和土豆等农产品,我们站在场部门口向农民购买,十粒鸡蛋一元,七公斤土豆一元,有一次我还买一只下蛋黑毛母鸡养在院子里,下了十多粒蛋,孵出十几只小鸡,全部身披乌黑绒毛,乐坏了两个孩子,可惜一个月后,鸡瘟传来,全数死光。 左:陈荣春吳金焕全家福(前排右二吳金焕后排右二陈鸣爱)右:作者合家农场畄影     我们有家庭的家家户户都在家自己煮饭烧菜,用的是移动式蜂窝煤炉灶。昆明好友吳传明,他的太太陈鸣爱在农场六队,她母亲吳金焕是生产队干部,母女俩拖着煤粉来我们家,教我做蜂窝煤,解决燃眉之急。第一次使用蜂窝煤炉煮饭做菜,火力特别強,晚上加一块蜂窝煤盖上铁盖,第二天火不熄,日夜不断火,非常方便,总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十分新鲜有趣。后来我去县城订煤粉自己做,再后来我去县城订蜂窝煤来烧,一切都变化飞快。公用水龙头就在门前,方便提水用水。唯一不习惯的是公用厕所,一坑六个拉屎洞,相互没有隔墙,每次上厕,我打开雨伞,遮住自己,否则解不出便来。使我想起在南中读高中时,有一个星期日早上,我去上厕所,打开其中一个木门,骇然见到周禾书校长蹲厕,赶紧关门,虽然周校长並不理会我,自己却忐忑不安,以为免不了受处分,然而之后並没有事。现在才明白,周校长生长在国内,早已习惯上无遮厕所。 陆良农民田种蚕豆丰收...

  • 侨友动态
    回忆我在棒赛的教书生活(苏顺路)

     中缅边界畹町桥     1964年11月,我应聘离开仰光,途经曼德勒与腊戍,前往中缅边界重镇九谷棒赛侨新小学,担任中文教师。从腊戍到棒赛,每天都有小客车运载旅客,一辆上去,另一辆下来。途中经过登尼,贵概,南柏卡,105哩关口等乡镇,到关口这一站,棒赛客车往东北方向前行,而木姐,南坎客车往西北方向分行,关口设有政府检查站,检查旅客身份证及携带物品。进棒赛或木姐,南坎三个边界城镇,反而没有检查。因为是闻名的抗战时期滇缅柏油公路,不太颠簸,只是一路上坡下坡,左拐右弯,首次经历的旅客,未免提心掉胆。另外偶有山军,强盗出没,旅客总是忐忑不安。  我到腊戍后,借宿中山学校,第二天早上,陈万宝老师和郑福志老师送我到汽车站,乘坐何基良先生的小客车,在贵概吃午饭,约下午四点,客车左弯右拐,在山坡上前行,终于见到了坡底的棒赛镇,何司机一直把我送到华人学校,我提着行李,爬上小陡坡,在学校门口见到了叶志明老师。叶老师带我去谢大师饭店吃晚饭,到弹棉被师傅处订棉被,到裁缝师傅那儿量制厚夹克,冬季将至,寒霜将临,备齐棉被厚衣刻不容缓。晚上,在小煤油灯前,叶老师简单介绍侨新小学师生情况,介绍近在咫尺的祖国边界重镇畹町。 滇缅公路位置图 腊戍来的汽车,从东向西进入棒赛镇,有一条柏油路向北延伸直达畹町桥,属中缅国际邮件通道。直走至十字路口和中心广场,横道右行,就与邮车通道会合,经过荒废的九谷老城区到畹町桥。横道左行经过中心广场,直至郊外,直走经过中心广场直至畹町河边界。华校位在通畹町桥两条公路之间,背后山顶上是边防缅军营地。通畹町桥两条公路交会处右边坡上是警察局,对面是政府学校,老九谷野花丛中建有两幢木屋,住有警探官,移民官,海关官各一人,均不带家眷。 畹町桥缅方桥头,有左右两个水泥小岗哨,没有缅军放哨对往返畹町的市民,警察,警探,移民,海关官员视若无睹,从不盘查,可能是他们自己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吧。 棒赛侨新小学     开学那天,上课鐘声敲响,全校师生在操场集合,叶老师把我介绍给全体同学。学校里有五位老师,约七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高小六年级。本地张炤达老师教六年级,外地叶志明老师教五年级,我教三,四年级,本地瞿天義老师教一,二年级,从下缅甸来棒赛与父母暂住的刘震云老师教英缅文(义务老师)。     各位老师各带自已的班,有什么事个别讨论,没有开老师会,有时候星期六开学生周会,学生们都很听话,他们尊师爱友,少有吵架,教中文一点都不吃力,但不会讲缅甸话,不喜欢学缅文。在校学习进步教材,去畹町观看爱国电影,思想认识较高,好多学生小学毕业后,去腊戍读初中或回国进华侨补校深造。 左:傣族高脚竹屋,右:景颇族矮脚木屋     冬季很快到来,晚间我蒙头卷缩在棉被里,天亮了,见到草皮屋顶上撒满白霜,像肥皂粉一样,同学们穿着厚衣服来上学,有的还套着手套,一年级的小学生们雪白的脸面上,透露出红块,像树上的红桃,太可爱了。我手抓粉笔授课,转身在黑板上要写字,才发现粉笔已经落到地上,十分好笑。 市民以傣族最多,大多是瑞丽地区水傣,其次是汉族,多为云南腾冲华侨,有少数几家福建人和广东人,还有几家景颇族。没有缅族家庭,只有几个外来缅族政府商店员工。街上通用傣语和云南话,孩童不分族别,从小就会讲傣语和云南话,华人学校里,学生讲国语普通话。 左:傣族姑娘赶集,右:景颇族妇女赶集     中缅边界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镇五天一次轮流集市。华校集市日和星期日放假。棒赛镇附近平地,分布着傣族村寨,竹编高脚茅屋,周围喜欢种竹子,以种水稻为生。山坡上有景颇族矮脚木屋,以刀耕火种为生。山上有小汉族,土墙茅屋,种鸦片和蔬菜。每当棒赛集市日,木姐,南坎商贩车载商品来摆摊。傣族女子穿着纱龙,肩挑扁担竹箩带着白米来赶集。景颇族女子身着裙子,头顶背掛藤编高箩带着茶叶来换米。小汉族身着染制蓝黑粗布衣裤,拉着骡子下山来赶集,骡背上拖着肥大的青菜,棕包,还有鸦片。     自缅甸独立,中国解放以来,中缅边境地区,各族边民友好往来,通过畹町桥,两国邮件畅通,边贸往来有增无减,中方计划经济,缅方开放经济,华侨经商自由,生活过得较为宽裕,听说华侨青年手里个个有钱。可是1963年,军政府商店收归国有1964年,作废百元,五十元大钞,全国人民遭受双重打击,全国经济面临崩溃,华侨在缅甸,生活面临重重困难。我到棒赛的时候,侨胞们如同惊弓之鸟,不知所措,不知今后要如何生活。可是大家咬紧牙关,筹资继续开办华侨学校。 左:小汉人下山赶集,右:小汉人种的棕包树     在首都仰光,有名的市场上,政府商店缺乏货源,全国各地政府商店也一样,在棒赛,全镇只有一个政府商店,三个店员,更糟糕的是店里只有货架,没有货物。商人们走头无路,只好铤而走险,全国范围内出现暗地交易,遍地黑市,广大的边界地区也一样流行起来。起初人们觉得做黑市生意不光彩,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棒赛的商人设法把中国需要的缅甸土特产,其他物资运送过去,平民百姓则三天两头过去畹町买东西,过中国海关时,不能说带人民币,否则会被没收,有一次李曰德先生的太太寸树玉(老五嫂),带着三岁大的儿子过海关,海关问她有没有带人民币,她说没有,此时孩子说有人民币,从口袋里掏出三元钱,弄得阿嫂十分尴尬,还好海关说孩子老实,把钱塞回口袋里。百姓到国营商店购得一点碗碟日用品回来,由傣族妇女设法带到腊戍出售。棒赛市面上流通少量人民币,可和缅币兑换,人民币的币值比缅币高,那个时候两种货币价值都很高。我的月薪缅币170元,伙食费70元,剩余100元,能够维持一个人生活。 左:董事长张德汉妇协会长刘玉英全家福,右:棒赛妇女(前排右二孙德仁)     我到畹町后第三天,叶老师就带我过去畹町玩,当我见到畹町桥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哨所里解放军挺胸握枪站岗,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先到检查站登记,后到海关检查,出来以后去逛街,进国营商店购买日用品,国营商店货源充足齐全,国内百姓必须用购物证,国外来的则严格限制种类和数量,只能购买一两种少量货物。市民对我们外来客人态度严肃,不多说话,他们之间则有说有笑,返回棒赛过畹町桥前,我还在路边树栏上,特地摘下一片小树叶,带回来做为第一次步入国门纪念品珍藏起来。 本来以为离开仰光就再没有机会看到中国电影,没想到几乎每个礼拜晚上畹町都放电影,我们都可以过去看,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有时还有机会看到音乐歌舞表演。有一次,我们看到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印度舞,十分精彩。除了可以去畹町看电影,也可以去畹町小理发店理发,我差不多每个月去理发,记得理一次才五角钱。  左:校友蔡眉兰拜访寸树玉嬸嬸,右:刘振德夫妇与作者     棒赛有男女青年篮球队,男队有客车主李忠发,董事长的儿子张森达,刘振德,杨世虎等主力队员,副董事长王水浅的弟弟王静温,他从福建出来不几年,文武双全,吹笛拉二胡好手,主力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特佳,林明贤,最年轻,还在腊戍读中学,女队队长瞿天義老师,队员有当地女青年和高班女学生。我到棒赛后,由我带男队训练和出外比赛。平时男队保持练球,女队很少练球,男队练球时间定在晚饭后,起初我很不习惯,但为了团结青年,只好入乡随俗,我和当地青年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们曾几次去木姐比赛,交流球技,增进友情。 学校的老师常有变动,第二学期我从仰光带华友胡鸿瑞老师上来,胡老师是篮球运动员,投篮准,弹跳高,是我们球队不可多得的右前锋取分手。刘老师离任回仰光。第三学期南渡的南友李佳美老师到任,李老师是歌手,舞蹈老师,李老师的到来,弥补了学校缺少音乐舞蹈老师空白。 左:刘振云老师,右:李佳美老师 参加腊戍缅北杯球赛 前排右四瞿天義老师 后排右一胡鸿瑞老师     这个时期,我们侨新小学的外地老师四个,教学质量最高,学生受益最大,1965年,为了隆重庆祝祖国国庆,学校决定举行国庆文艺晚会,李佳美老师挑选学生演员,积极排练歌舞,我教缅甸舞蹈"瓦城的花朵"。王静温先生邀请胡育文先生组织乐队。我和胡老师负责黑板报,叶老师招集青年布置舞台。 1965年10月1日是祖国国庆节,棒赛驻军营长,应畹町解放军驻军邀请,在副董事长钏嘉崑先生陪同下到畹町过节,下午棒赛侨领宴请棒赛军政官员,晚上在我校篮球场上隆重举行歌舞晚会,张德汉董亊长陪同营长出席观看,刘玉超先生翻译。前台有叶老师,李老师指挥,王先生和胡先生音乐伴奏。后台有胡先生的太太李瑞仁女士和瞿老师负责化妆,我和胡老师摧场。李老师教的"花伞舞",女青年双人舞"共饮一江水",我教的缅甸舞"瓦城的花朵",王静温的二胡独奏等,演出非常成功,得到校董会表扬,家长好评。 ...

  • 侨友动态
    我认识的王东白老师(苏顺路)

    缅甸仰光燕子湖风光     1962年5月春季,我在仰光甘马育群英小学开始任教,学校里有7位老师,150多个学生,分幼儿园到高小六年级。10月放寒假,11月开第二学期的时候,发现林发财老师转到山巴教书,学校里来了个新老师,他叫王东白,刚从南中高中毕业,可谓初出茅庐,走马上任。 王东白老师也像我一样,从山巴到仰光求学,家在九彬告,他到任后,和我一起在校住宿,我们两个在学生家长开的饭店开伙食,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敬互爱,互谦互让,彼此之间,同学情加同事情,日子过得十分愉快。 王东白老师高中毕业照(后排右四)     不久我发现王老师不像新手,授课很熟炼,他好像读高中时就去教过夜校,交谈中得知他读书时就爱读报纸,课外书,写文章在华人报纸上投稿,文学底蕴深厚,他教小学语文有点大才小用,完全有资格教好初中语文。 课余时间,他喜爱磨墨练习毛笔书法,我经常在旁观看他书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很漂亮,特别是大楷草体字遒劲有力,令我即欣赏又佩服。当时,在我们年轻老师当中,像他这样爱好书法而卓有成就的青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左:举重 右:标枪     每天放学之后,我喜欢在一楼和高班学生打乒乓球。王老师则喜欢在二楼卧室里,对着掛镜握哑铃,仰躺板凳举重。他不像举重运动员,拼命抓举,不断加码,大运动量。而是适度重量与适量次数,定量有恆。原来他是一位南中有名的标枪运动员,多次参赛获奖,他的举重,主要为了增强手臂力量以抛投标枪。 其时是秋冬,雨水少而晴天多,适合室外活动,每逢星期天,我们两个一早起来,手提换装纱龙,越过永盛大道,穿过唐人村沼泽地,爬上燕子湖大堤,来到湖水边,湖面上离岸不远处,两个球门似的小木框露出水面,相距约30米,我们做了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双双入水,两个木框之间来回自由泳。每次王老师不紧不慢,来回三趟,花力六成便上岸,而我则快速游动来回五,六趟,不累不上岸,换得衣裳,在露天炸葫芦小摊吃早餐,心满意足地返回学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是多么美好呀。 左:乒乓球 右:游泳     王老师在群英教书期间,仰光曾举行各华校田径运动会,他前去参加标枪抛投比赛,並夺得该项比赛亚军,我们班友周瑞业夺冠。     我们也有意提高英语水平,就近找到缅族英语补习老师,每周两晚,前去学习一个小时英语会话。 记得有一晚,我们去参加敬爱的南中初中部舍务总监杨一川老师婚礼,地点在市中心大金塔街华商商会三楼,杨老师工作积极负责,生活极端朴素,始终身着白衣短裤,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一名学生,心想此次我们将目睹穿西装的新郎哥了。不料,当我们从升降机出来,也许是去晚了一点,有几个贵宾在招待员们簇拥下,迎面走过来,连同我们顺水推舟,送进升降机内,我们两个均性格羞怯,不好意思说明实情,手上也没有什么礼物,回到楼下,灰溜溜地返回学校,失去唯一能见到杨老师穿西装的机会。 左:葫芦果 右:油炸葫芦条     王老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教了一学期后不告自别,到缅南丹老市教书去了,后来应聘到著名的仰光九文台华侨中学任教,可见他的文学水平,教学能力,与众不同,才华横溢,直至回国,始终没有见到他了。 1983年5月,我们举家由云南省南部迁居到云南省东北部陆良县华侨农场。厂领导把我们安排在厂部居住,工作安排在场部总校,厂部总校高初中部校长为王东白老师,我被分配担任高初中地理老师,我太太先被按排在小学部,后被调任初中数学老师。我和王东白老师整整分别二十年,在华侨农场重逢,彼此分外亲切,我们分手时是二十多岁青年,现在已是四十多岁中年了。王太太林天英老师是印尼归侨,他们育有一男一女,十五岁大的儿子王挺正读农场高中,十二岁大的女儿王晖正读初中,当时我的八岁大的儿子苏超群入读小学二年级,四岁大的儿子半年后入读幼稚园。 左:苏顺路师范毕业证书 右:黄月琴师范毕业证书 王校长一家人对我们家亲如手足,王校长一直关心我们到农场后的生活和工作,林老师一直关心我们的起居饮食,王挺哥哥很疼爱我的两个孩子,视为可爱的小弟弟,经常领他们在场部和各队玩。开学典礼上,王校长安排我代表四位新到中学任教的老师致辞。我给学生上地理课的时候,王校长特地带几位初中老师前来听课,观摩教学,得到听课老师们的好评。省教育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中学教师学习有关教材,定期参加资格考试。王校长安排我们夫妇到县城参加考试,使我们顺利获得中学师范教师毕业证书。校方在学校旁分两小块地给我们家,我生平第一次握锄种地,因为没有经验,我选种易长的马铃薯,玉米和七叶瓜,有了一点收成,感到十分快乐。 苏超群,苏超然在厂部门前春节畄影(1985)     有一个星期日上午,我吃过早餐,去王校长家聊天,一进就见他埋头写毛笔字,不竟想起二十多年前,我们在仰光甘马育群英小学教书时,他练习写毛笔字的情景,我还记得他的毛笔字遒劲有力,十分羡慕。他正在为学生家长写对联,我俯首一看,惊讶不已,他的草书比二十年前老练得多,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经达到书法家的水平,太漂亮了。 每年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厂部给每位老师分发二十个月饼,有甜味,也有咸味,我家四口人,四十个月饼,可以连续吃几个星期,厂部商店里,会出售几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每个才二角钱。王校长招集老师们到学校过节,夜晚的天气开始转凉,我们必须穿上毛线厚衣,大家一边开口吃月饼,一边抬头赏明月,叙家事,谈国情,共度安乐人生。 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     记得有一次,我和王校长在他家聊天,话题转到名著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我忘了介绍诸葛亮给刘备的三国名人,王校长不加任何思索,马上告诉我是徐庶,可见他博览古书,文学底蕴深厚。     我在农厂教书两年后,广受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好评,厂部挑选各单位年度模范人物,总校中学教师当中,王校长推举我,最终我光荣地被选为模范教师,自己感到无上光荣。 1986年,王校长申请到省会昆朋工作,得到批准,离开农场,前往昆明工作,后来听说他升任昆明华侨补交付校长,成为名人,这不只是王校长的光荣,也是我们陆良华侨农场的光荣,同时也是我们缅甸华侨的光荣。 云南陆良华侨农场中学教师员工畄影(1986)     ...

  • 侨友动态
    回忆我在仰光的生活(苏顺路)

    緬甸仰光世界和平塔举行佛会地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缅甸伊洛瓦底专区渺名县城读小学的时候,不要说是能夠生活在首都仰光,就是想去仰光旅游也是一种奢望。直至1956年,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吳努政府在仰光举行空前盛大的世界佛会,全缅各地的佛教信徒纷纷赶赴仰光,一睹佛会盛况。二哥苏顺源,带着三哥苏顺鸿和我,乘坐廉价的铁皮货船,前往仰光参加佛会,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我们在繁华无比的首都仰光逗畄一个星期,一连三天参加和平塔石窟洞举行的盛大佛会,拜听各国高僧颁佛念经,观看中国,印度,日本,泰国等各国高僧团敲锣打鼓,列队入场仪式,瞻仰中国佛教代表团展出的佛牙舍利。游览了大金塔,走街逛市,目睹了明亮的仰光夜景,五颜六色,闪烁走动的霓虹灯光,心中畄下永世难忘的记忆,依依不舍地返回渺名。 贡该郊区缅甸仰光南洋中学高中部     1957年3月,我初中毕业,当时我二哥在客船上开餐店,客船跑仰光与宗漂市之间,我得到二哥支助,同年5月入读南中高中,第二年得到校方照顾,参加寄宿生伙食团工作,做一名工读生,直至1960年3月高中毕业。     我在仰光南中读高中三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一方面学校纪律严明,不准学生随意外出,另一方面,自己家境贫寒,没有钱出外花费。对于仰光社会状况,了解甚少。印象当中只知道1958年缅甸政壇发生动荡,吳努政府高官内部分裂,各少数民族要求修宪独立,同年10月,奈温军人首次看管行政。1959年3月底,利用暑假,和其他4个同学到曼德勒,腊戍南度等地长途旅游。1960年5月,我离开仰光到土瓦县甘保镇任教,结束了我在仰光的第一阶段生活。 (左 )吳努总理  (右)奈温将军     1962年3月2日,缅甸发生军人政变,民选政府吳努下台,军人政府奈温上台。4月我辞退工作回到仰光,在甘马育群英小学找到新的工作。此时,缅甸政壇已经变了天。学校距著名的仰光大学很近,我亲眼目睹军队攻击仰大学生的坦克车队,亲耳听到凌晨仰大图书馆被炸的巨响。     群英小学耸立在永盛大道附近杜卡街边平民区内,尤如鹤立鸡群,属砖砌三层楼,前面突出,一层楼设幼稚园与一年级,后有小厨房冲凉房与卫生间。二楼突出部分是教师办公室,正房设小学二,三,四年级,后面有住校老师卧室。三楼是五,六年级。该楼为吳努时期地方文官私有,群英小学校董会租用。永盛大道边有华公小学,两校均为左派学校,附近也有小规模右派小学。 著名的仰光大学标志性建筑...

  • 侨友动态
    我的种植蔬果园友(苏顺路)

    缅甸仰光市中心高楼密布 朋友,你到过洛杉矶吗?洛杉矶位居美国西海岸,属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整个县区擁有千万人口,市区擁有三百多万人口。由于地处北美洲西海岸地震带,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强度大小不等的地震。因此,整个地区市民居屋全属木结构,而且绝大部分房屋建筑为单层或兩层,少有三、四层。若巡视整个市容,你看不到高楼大厦,更不用说摩天高楼。就城市建筑而言,与其名声非常不相称。      我的班友谭炳均同学家居缅甸仰光,那里繁华市区内全是三四层砖砌高楼,他曾告诉我,当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移民美国,来到洛杉矶,他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身处乡下,而非身处著名大都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我家由香港移民美国,同样来到洛杉矶,我第一眼见到市区平房,与香港摩天高楼林立,天壤之别。马路边一排排木头电线杆,又老又旧,惊讶不已。洛杉矶的民房,独立房居多,均有院子,显得较为宽阔。 香港冲天高楼林立烟花亮丽      洛杉矶是著名的国际化大城市,擁有来之世界各个国家的移民,早期的英国移民。非洲移民。近代的欧洲各国移民。大量的中国,日本,韓国,菲律宾,印尼,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移民,统称亚裔移民。中东移民。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各国拉丁语裔移民等。华人移民有早期与现代,大陆与港澳台,东南亚各国华侨之分。      一般而言,欧洲洋人与拉丁裔人在自家院里只种绿草与观赏用树木,而亚裔各国居民,则喜欢种植瓜果疏菜等有食用价值的植物。所以观看院子里的植物,大体上能判断出主人的国籍。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来的移民,除了喜欢种当地的牛油果,橙子,葡萄,无花果,柠檬等,同时也设法弄到原籍国的植物栽种,例如大陆的龙眼,荔枝,红枣,台湾的百香果,番石榴,东南亚的香蕉,芒果,木瓜,南瓜,冬瓜等。缅甸华侨还喜欢种辣木树,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因此,前院有辣木树(旦达仑丙),屋主十有八九属缅甸华侨。华人还喜欢种苦瓜,番茄,茄子,韮菜,各种豆类。 洛杉矶民居木头平房成排松木电杆成列      2006年,我们的兩个儿子,在洛杉矶阿汉布拉市,集资购买公寓楼,有四个单元,我们由橙县搬来,发现前后均有空地,前面种草,后面荒置。经其他三家同意,我利用闲暇时间,清理了后院狭小荒地。该地由新土堆积,碎石片瓦到处分布深埋,栽种植物,虽然施肥却长不好,没办法,我只好一个坑一个坑将碎石土挖空一尺多深,填入肥料土,脱胎换骨之后,种树效果好了一些。      我有许多园友,多为南中校友与华中校友,我经常抽空去拜访他们,参观他们院子里的各种瓜果蔬菜,和他们交流种植蔬果,自制肥料,改造土壤的方法,受益匪浅。我很羡慕他们园地里的土壤,料理的黑油油,松软软的,他们种出来的瓜果又大又多,每年丰收。 左:笔者旧居(1995) 右:笔者新居(2021)     ...

  • 华文文苑
    怀念棒赛学生明丽芬(苏顺路)洛杉矶

    明丽芬全家福      2021年1月8日,原棒赛(九谷)侨新学校学生明丽芬同学,在缅甸仰光因病去世,享年63岁。      做为原棒赛老师,我惊闻明丽芬同学逝世噩耗,心里感到非常悲痛,同时,自己的脑海中渐渐地浮现出明丽芬同学的可掬笑容,文雅举止。      1964年11月,我身携简单行李,离开首都仰光,两程火车,一程汽车,经过古都曼德勒,宿过北掸邦名城腊戍,走了三天,顺利来到中缅边界重镇棒赛(九谷),担任侨新学校老师,其时我26岁,风华正茂,精神抖擞。而明丽芬同学只有5、6岁大,尚未走出家门,背着书包上学。 棒赛(九谷)侨新学校      1965年5月,新学年夏季开学时,明丽芬同学和其他同龄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学校大门,成为一名一年级新生。可是好景不长,1966年,全缅华文学校被政府封闭,棒赛侨新学校也一样,轮为政府缅文学校,学生们失去了学习祖藉国华文的机会。      社会教育制度巨变,可华侨们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文化的热忱有增无减,全国范围内纷纷开办华文补习班,在非常困难危险的条件下,继续发扬中华文化,努力学习祖籍国中文。      办中文补习班非同寻常,各班不能在同一地点集中学习,每班人数不能超过20人,更不用说统一校服,始终担心政府会不会查封。最重要的是白天学生要到政府学校念缅文,补习班只能利用政府学校上课时间前和放学回家后的零碎时间,学生们的体力与精力不易长期坚持。 左起:朱徐佳,朱徐登,李玉芬,明丽芬(1977 腊戍)      统观当时缅甸华文教学形势,大体可分为缅北与缅南两个地区。缅北少数民族多,社会上少用缅语勾通,缅南属于缅族居住区域,社会上均用缅语交流。棒赛的学生家里讲家乡汉话,补习班里学中文讲普通话,走到街上讲傣语和汉话,只有在政府学校里听老师缅语讲课。所以学生们上几年中文补习班,就能使用中文,反而始终不通缅语。明丽芬同学也一样。      上世纪七十年代,明丽芬跟随母亲移居腊戌。根据腊戍朱徐佳老师及其妹朱徐登的回忆:朱徐佳在腊戍中山中小学任教时,明丽芬曾经是她的学生。后来朱徐佳在腊戍开办服装设计缝纫学习班,明丽芬是其中一期的学员。据朱徐登回忆:明丽芬是一位乐观,善良,念旧,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喜欢帮助人的人。她从小跟著母亲做生意,並掌管家务。她在曼德勒结婚时,带著一位保姆陪嫁至今,待保姆像自己家庭成员一样。当年我和她都在佳姐的缝纫班学习,下课后就会一起煮煮吃吃,玩玩乐乐,回想起来还是挺开心的。明丽芬在腊戍这段时间,提高了中文水平,学会了手艺和做生意,结交了许多好朋友,为将来的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国泰 明丽芬婚礼(曼德勒)      八,九十年代缅甸出现新的动向,边界地区,果敢地区,甚至瓦邦地区,许多华人移居曼德勒和仰光,他们带来了丰厚的资金,开工厂做生意,明丽芬家也一样,她跟随母亲定居曼德礼,做生意赚钱。成年后经母亲牵线,她嫁给富商张国泰先生。曼德勒是缅甸的古都,市民讲正宗的缅语,语言文雅悦耳,在曼德勒期间,明丽芬充分得到古都缅语薰淘,缅语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后来明丽芬一家离开曼德勒,迁居首都仰光。仰光是缅甸的首都,缅甸最繁华的大都会,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国内国际交通中心。生活在仰光天天都有新闻,仰光人眼界开阔,知识丰富,在缅甸只有仰光称得上国际级大城市。没有一定的经济势力,上缅甸的人很难能夠立足仰光。          张国泰明丽芬夫妇经商有道,资金充足,他们很快找到了商机,在富商云集的首都仰光,创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培养了三个儿女,大儿子畄学新西兰,二儿子和小女畄学美国,他们学成后纷纷返回缅甸,投入到父母的行商行业。 左:棒赛师生参观曼德勒皇宫 右:棒赛师生游览眉苗花园      2017年对我来说是不平凡的年份。年初的时候在我的微信群里突然出现了胡秀强,是我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棒赛侨新学校教书时的小学生,他身居曼德勒,很快地通过他我收到了身居曼德勒,腊戍,棒赛,木姐,瑞丽,芒市,西双板纳,昆明等地的原棒赛同学的几十个微信,使我的微信朋友增加了一倍。同学们纷纷向我问好,祝愿我身体健康,表达了想念我,希望能夠见到我的心愿,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同年11月,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即将在曼德勒举行,我们相约到时在曼德勒师生相聚。同侨大会如期举行,我们美国洛杉矶缅华各团体组团出席。大会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见到了许多新朋旧友。三天的大会圆满结束。 明丽芬夫妇主持百童佛教袈裟典礼      第四天棒赛侨新学校师生在当地餐館聚会,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夫妇。当日有李佳美老师,瞿天义老师,棒赛同乡会会长张安全,侨新学校校友会会长尹义虎,在曼德勒,腊戍,棒赛,木姐,瑞丽,南坎,西双版纳等地的侨新学校校友约三十人参加,师生感情深厚场面动人。在陈可佳同学组织安排下,我们师生们游览了古都皇宫。去了避暑名城眉苗。拜访了在曼德勒的棒赛师生居屋,他们开的工厂车间,各种糕点制作批发场所等。曼德勒原棒赛学生个个都生意兴隆,家居市中心三,四层高楼大厦,可谓一代比一代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钏相惠同学给我们买了机票。我们满载着棒赛学生们的深厚情谊,离开曼德勒返回仰光。      回到仰光后,根据曼德勒棒赛学生们提供的电话。我联系到了在仰光的棒赛学生明丽芬。很快地明丽芬的大儿子带着明丽芬,开着名牌轿车来见我,彼此近五十年不见面,心情格外激动,以前的小女童,现在变成花甲富婆,肥胖高大,热情洋溢,谈吐饶有风趣。她告诉我今晚在仰光的原棒赛侨新学校校友在酒楼聚会,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夫妇。 ...

  • 华文文苑
    怀念林容福好友(苏顺路)

    左起: 作者夫妇与林容福夫妇于林府畄影(2004年)      1960年3月,我在首都仰光南洋中学高中毕业。5月离开仰光,路经德那沙林专区首府毛淡棉,前往土瓦县甘保镇中山小学,担任中文教师。      该年10月,由于自己非常想念母校,我利用学校寒假时间,途经土瓦县城,在一位校董的协助下,登上了由丹老途经土瓦,回返仰光的国家五星海运公司"国安"号远洋巨轮。第二天下午,我顺利回到首都仰光,回到了母校。 华中第九届高中毕业班,华中第十五届高中毕业班      在仰光期间,我抽空拜访了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洪士连老师。闲谈中他向我介绍一位在华中任教的,年龄与我相仿的林容福。      因为我在仰光逗畄的时间不长,所以第二天就到九文台华侨中学,在校园内广庇楼二楼见到了林容福和洪士连老师的班友黄柏濂。      林容福1958年春季在华中高中毕业,由于成绩优秀,特别是缅文水平高,毕业后被校方畄用,对于高中第九届海燕班而言,班友被母校聘用,是全班的光荣,因为不是每个毕业班同学都有资格被校方畄用。 左起:苏顺路,洪士连老师,林容福,吳传中(澳门)      因为是洪士连老师推荐,我们初见如故,谈话投机。我自幼在缅甸和尚庙学佛文,缅语运用自如,我们的谈话,自始至终使用缅语,临走时他向我介绍几本当时缅甸左派各位作家的著作,我都购买阅读了。我在土瓦甘保教书两年,每次回仰光,总要去拜访林容福。      1962年,我离开甘保,回到仰光,在甘马育群英小学找到工作。因此,更多时间与林容福相处聊天,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情。华中与南中对调老师时,林容福曾被调到南中初中部任教。光荣地成为两校老师。林容福身材高大,性情温和,知识丰富,教学认真,对工作兢兢业业,深受学生们的爱戴。他在缅华进步教育工作中,七年如一日,对缅华侨教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前排左起:吳传中,魏木土老师,林容福,苏顺路于吳府畄影      1964年他在缅甸结束了长期教师生活,回到了想往已久的祖国。被分配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部工作,光荣地成为国家新闻广播战线上的一名战士。同年11月,我也离开仰光甘马育,前往北掸邦腊戍县中缅边界重镇棒赛侨新小学任教。从此中断了与林容福的来往。      时间过得飞快,弹指之间,过去了20年,林容福义无反顾,始终坚持在北京电台缅语部的工作,把祖国每日的新闻,用缅语宣传到缅甸,把青春无私的奉献给了心爱的社会主义祖国。在电台任职期间,1970年,林容福与华中1961年春季,第十五届高中毕业生卢丽丽,结下良缘,两人生有一子。 左起: 吳传中,林容福,曾福才老师,苏顺路于屯门海滩畄影      1985年,祖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家放宽出国申请政策,林容福携带爱子,与提前几年移居香港的妻子会合,结束了在北京的工作。      1987年初,我们合家从云南省华侨农场,途经昆明,广州,移居香港。当时的香港工业发达,工厂林立,经济势力强盛,到处都能见到招收工友招牌。初时我家落脚港岛成安村,休息七天后,我在九龙观塘一家牛仔裤厂找到工作。一年后转到照相机零件厂上夜班。1989年,转到港岛中环"苏浙"餐厅打杂工。同年我们的山顶旧居被拆,政府安排我家迁居香港新界屯门兴田临时安置区。 图六 左起: 卢丽丽,黄月琴,林容福,苏顺路,张元兴于屯门沙滩畄影      迁居不久即打听到林容福一家已经移居香港,现居屯门,我迫不及待,利用休假,找到了林容福,彼此25年不见,感觉格外亲切,共叙别后各情,他在屯门一家小超市做理货工,我特地到他工作超市打转。一个原是北京广播电台缅语部干部。一个原是云南华侨农场中学先进老师(干部)。现在自愿申请移居香港,工作上均牛头不对马咀。每天要工作十小时,工资待遇倒是很高,月薪五、六千元,后来我的月薪提高到上万。吃的方面,香港飲食世界一流,价廉物美,蔬肉新鲜,素荤百千,营养丰富,吃在香港,胜过天堂。两家人心态还好。我们缅甸华侨著称勤劳忠实,适应环境能力强,应该不是危言耸听。 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巨型娱乐中心      在谋生忙碌之余,林容福和我,还有吳佩美的弟弟吳传中经常在一起。有一次我们三人相约,过海到澳门玩,特地到洪士连老师家拜访,洪老师夫妇热情接待,陪我们游玩澳门各景点,赌场,拱北口岸。临别时洪老师亲临码头相送,彼此依依不舍。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在粤港澳先后轮流召开。大会领导德高望重的缅华爱国旗帜,粟秀玉老师,奔忙于北京,粤港澳之间,我们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她,1997年趁粟老师在港之际,我们特地请她到林容福家聚会,谈笑风生,令人难忘,我们感到非常荣耀。      ...

  • 华文文苑
    北京电台缅语广播(苏顺路)

    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有一件自己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却遗忘了半个世纪,那就是收听"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广播"了。      我每天忙于查阅微信讯息,收看北京中文国际电视,缅甸仰光中文网,南加州缅华网。少有时间收听和收看缅甸电台和电视。今年以来,美国遭受新冠肺炎严重肆疟。所有团体活动叫停,闭门在家,有了一些空闲时间。有时也抽空看缅甸仰光缅语电视,看到国际新闻报道,大部分讲英美欧洲消息,少有中国新闻,对缅甸电视台而言,似乎国际新闻即西方国家消息,亚洲特别是中国不属于国际。当然,这种情况近期有些改变。 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广播      缅甸人民缺少了解中国,例如,在缅甸,中国早就运送各种预防新冠肺炎医疗物资,选派有关专家组帮助,然而,受美国不断疫情甩锅中国影响,至今仍有人称新冠肺炎为中国肺炎。中缅边界几千公里,中国疫情严重时,並没有从陆上传入缅甸。缅甸首例新冠肺炎是从美国航空传入的。      事实上,根据国际多方议论,新冠肺炎疫情早在去年在英国,在意大利,在美国洛杉矶传染。比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在武汉,提前好几个月,世界现在不应该有此疫源头在中国之错误言论。中国必要加强对缅甸的宣传,特别是中国的缅语电台和电视台,必须加大对缅甸的宣传力度。 北京缅语广播电台缅语新闻网络      说到缅语电台我的脑海里突然想起北京电台缅语广播。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渺名中华中学读初中时,那时家里已有收音机。我们能夠收听的只有首都仰光中央政府"缅甸之声"电台广播。后来收听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广播,兴奋无比。当时並没有收听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文广播。幸亏我们懂缅文,每天能听到祖国来的音讯。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前,我曾写祝贺信到北京电台缅语部,不久我收到北京来的信件,打开一看,是一幅精美的剪纸艺术品,鸡血红花鸟图,我欣喜若狂,爱不释手,多年珍藏,至今印象深刻。后来我到仰光升读高中,毕业后积极投入缅华教师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缅语广播始终伴随着我的生活,也伴随着我们那一代进步青年们的生活。 收听北京电台缅语广播方法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不知道什么时候,北京缅语广播电台从我的生活中悄然消失,八十年代在云南,彩色电视步入我们的生活。九十年代在香港,粤语电视走进我们的生活。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头二十年我们在美国,高清彩色英语电视,北京中央电视台华语电视占据了我们的生活,直至今日。      2020年11月,我如同久梦初醒,相隔半个世纪,突然想起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缅语广播。我以为北京缅语广播早已停播,心想现在能听到北京缅语广播该多好。 北京中央人民电视台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南中和华中同学回国后,缅文水平高的同学被分配到北京缅语广播电台工作,我的华中好友林容福是其中一个,没想到1987年我移居香港后,我们在香港久别重逢,而且同住在新界屯门,彼此常有来往,促膝长谈。1995年我们移民美国。每次回港探亲,也有拜访。林容福去世后,也保持与其夫人卢丽丽联系。因此,我打电话问及北京缅语广播电台一事。她说已经很久没有收听,虽然一批一批老手退休离台,同时也有一组一组新手接棒,她相信至今不会中断。这与我原先推断迥然有异。      我联系了不少国内的、港澳台的、美国的校友和朋友,谈及北京缅语广播电台一事,都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收听过,后来没有听了,直至今日。天那,这不与我不谋而合吗。 精美的中国剪纸艺术品      平时我们缅华同侨生活中经常遇到中翻缅,缅翻中出现困难,词不达意。你可能中文程度高,缅文水平同样高,但翻译不来。毕竟翻译工作是另外一个学问。如果经常收听北京缅语广播,就能提高翻译水平。例如改革开放,互利共赢,太阳系,火星等日常用语,缅语怎么讲。希望缅华同侨每天保持收听北京缅语广播,与时俱进。      接着我联系香港的密友吳传中,他与国内归侨交际广,寻找网络网站办法多,虽然他也长久没有收听,他答应设法寻找。没想到,第二天他用微信把收听北京缅语广播电台的资料传给我,我颇有失而复得之感,立刻打开网站,亲切地听到了年轻女播音员的缅语广播,声音那么清晰,我一口气听完近一个小时的新闻及所有内容,心情激动万分,似乎回到了从前,回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不只是缅语广播,同时见到缅语网络,内容丰富,出乎意料,大饱眼福。 作者合家与曾福才老师林容福合家吳传中合家香港新界屯门海滩聚餐畄影      我们这里随时可以收看到缅甸电视。也可以收看到英国BBC缅语电视。唯独没有北京缅语电视。      在全世界范围内,在现代生活中,各国人民,收看电视的比例远远高过收听电台语音广播。在缅甸也一样,无论在城镇,或者是广大乡村,甚至在边缘地区,人民普遍拥有手机,拥有电脑的人也不计其数,他们随时随地无不收看电视。因此,开播北京缅语电视台,每天向缅甸人民介绍中国,刻不容缓,非常必要。有了北京缅语广播,设了北京缅语网站,每日一小时的北京缅语电视,人员和技术上不会存在困难。      在东盟国家中,中缅边界最长,历史交往最早,彼此"胞波"情谊独有,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建立利益共同体极其必要,与美英帝国主义竞争民心最激烈。在与世界各国交往中,中国特别重视民心所向,要使广大的五千万缅甸人民真正认识到,中国才是值得永久信赖的好朋友,看清楚帝国主义每时每刻企图破坏中缅关系。 缅甸仰光国家电视台国际新闻 ...

  • 知识園地
    缅甸"直桑岱"佛庆节(苏顺路)

         今年公曆11月29日,是缅曆8月15月圆日,也是缅甸人民隆重欢度"直桑岱"佛庆佳节的美好时光。      缅甸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语言文字,缅甸人民勤劳智慧,善良乐观,能歌善舞。自古至今,缅甸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是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      缅甸一年十二个月,月月都有重要的节庆活动。几乎佛主成佛传教之时,缅甸商人由海路到印度经商,把佛教带到缅甸,成为佛教传入国外最早的国家。      因此,缅甸各种节庆活动,充满了与农业相关,与佛教结缘的浓厚色彩。      每年缅暦四、五、六月,缅甸进入雨季,农民忙于围田耕地,育苗插秧,护理水稻,倾注全力,为生命粮产操心。全国所有的寺庙,和尚尼姑,闭门不出,停止一切外出佛事活动,积极配合农业生产。进入七月,一望无际的稻田,金黄的稻海,丰收在望,农民喜气洋洋,寺庙结束斋期。到了七月十五月圆日,各城镇乡村,张灯结彩,连续三天,隆重庆祝"直阵卒"点灯节。      正如在中国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新年春节活动后,人们余兴未尽,接着欢度十五元宵节。在缅甸七月十五月圆"直阵卒"点灯节后,人们余兴未消,接着欢度八月十五月圆"直桑岱"点灯节。此时广大农民割好稻,打好谷,辗了米,有了钱,心情格外舒畅。积极购买各种礼品,充分做好布施准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者年轻时在缅甸,亲眼目睹缅甸人民欢度"直桑岱"佛教佳节(也叫点灯节)的热闹场面。节日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当时在首都仰光,最重要的活动是织作袈裟。除夕夜在大金塔下,灯火通明,手操传统织布机摆列成排,年轻妇女织布高手们争分夺秒,比赛快速编织袈裟,必须在凌晨三点完成任务,只见个个累得满头大汗,助手们在旁帮扇。按照佛教教规,从七月"直阵卒"佛节后的第一天到八月"直桑岱"佛节凌晨三点,各地团体学校,可以前往各寺庙布施袈裟,缅语叫"戞廷顶干甲鲁"。而大金塔下赶织的袈裟叫"马多"袈裟,意思是没有发馊,完全新鲜。凌晨三点前所有"马多"袈裟织作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完成,立即被送往就近寺庙布施,通宵忙累的参赛女工们才松了口气。      天亮了,红日从东方昇起,人们迎来了久盼的"直桑岱"佛教佳节,男女老少,新装打扮,纷纷来到大金塔下,政府高官出席主持,华侨团体积极参与,庆祝织布活动轰轰烈烈,优胜女工荣获厚礼。当日整天,大金塔下,男女信徒,接踵而至,献花拜佛,好不热闹。      夜幕降临,人们没有离散,在大金塔下点起无数盏蜡烛小灯龙,摆成各种美丽图案,闪烁的烛光,更加照亮了金碧辉煌的世界著名大金塔。      后来大金塔下的"直桑岱"织作袈裟活动推广到仰光其他著名宝塔,市中心的"素礼"塔,市郊区的"和平"塔,仰光江边的"波达岛"古塔等地。场面更加壮观。      缅曆八月十五"直桑岱"节日到来之前,全国各地各团体,各学校提前制作金银花树,缅甸话叫"巴地沙饼"。大中小不等。上面掛满了袈裟,银票,各种各样寺庙用品,到了节日上午各路人马敲锣打鼓,高抬金银花树,前呼后拥,兴高采烈地前往和尚庙布施。念佛颂经,齐用斋饭,欢度佳节。晚上大家又一起点蜡烛,掛釆灯,地上编灯图,河上漂灯舟,举头赏明月,拉手高歌翩舞。场面热烈吉祥。      不知读者有否畄意,缅甸有两个重要节庆是凌晨举行的,一是每年的公曆1月4日缅甸独立节,于凌晨四点举行升国旗奏国歌庆祝典礼。二是每年缅曆八月十五月圆日,"直桑岱"佳节,和尚庙布施"马多"袈裟,于凌晨三点举行。 11-24-2020于洛杉矶 。...

  • 华文文苑
    世界人口问题(苏顺路)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人类的星球      202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78亿,联合国估计,到本世纪末2100年,世界人口进一步增加到112亿,新增34亿。世界面临人口猛增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人口问题不尽相同,总体上讲,亚非拉三洲,落后或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应了老百姓说的穷人家庭孩子多。欧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很低,甚至有的国家出现负增长,同时存在人口老化现象。 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上人口超级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均超过十亿。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埃塞俄比亚、菲律宾、埃及,十二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好些小国的人口也十分接近一亿。中印两国虽然是人口超级大国,然而人口发展状况截然不同。中国几十年来成功执行计划生育,一胎制,人口少生一亿。中国实行一妻制。由于人口老化程度严重,需要许多年轻后代,加上中国的工农业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粮食与生活用品日益充足,这几年放宽人口政策,允许生两胎,现在放宽到生三胎。  中国人口分布图      印度几十年来,没有执行计划生意,没有一胎制,年轻人口比例高,人口老化程度低,两妻三妾随心所欲。人口暴增,与中国人口只相差一亿。现在印度的工商业发展较快,科技进步,生产出口生活用品。似乎还没有粮食危机。看不出来有什么人口限制计划。      据世界人口有关部门估计,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有望只有13亿,不增反减,而印度人口有望暴增至16亿,到时候中国就要把人口桂冠转让给印度,印度将成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人口分布图      美国人口3亿多,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多的国家,世界上经济势力最强大,工农业生产,科技制造名列前矛。最著名的移民国家,长期执行投资、科技人才、亲属关系等接受外来移民,並每年向各国分发抽签移民,每年进入美国的合法非法移民不计其数。西海岸人口最多的洛杉矶市,除了白人和黑人,还分布着墨西哥拉丁语系城、中国城、日本城、韓国城、越南城、菲律宾,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移民集中居住区域。还有欧洲各国移民,中东国家移民。      白人是美国主体族裔,英语是全国法定语言。可是由于白人生育率下降,老年化程度高,在全国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其他各族裔生育率高,人口不断增多,在全国的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美国人口族裔变化图      白人和亚裔移民的文化水平高,多属白领阶层和蓝领阶层的医务人员,技工等收入较高的各个单位工作。墨西哥及拉美各国移民则是多在农业及城市体力劳动单位工作,收入较低。      俄罗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地上地下资源非常丰富,但只有1亿多人口。加拿大是土地面积排行第二,国内资源丰富,人口却不到4千万。澳大利亚土地面积排行第五,资源取之不尽,可人口只有2500万。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像美国一样,大量吸收外国移民。      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各国面积不大,人口不多,老龄化较严重,生育率也很低,甚至有些国家人口不增反减。北欧丹麦,芬兰,挪威,瑞典等国不婚不嫁,不育子女的青年渐多,不是人口猛增,而是少增,甚至出现负增。政府为了鼓励生育,出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花招,制定国家生育政策,对生孩子的家庭,现金奖成千上万,婴儿的吃穿医疗费用全包,甚至发褓姆费,拉长产假。若是生二胎三胎,将加大奨金,产假一年,甚至有的国家奖赠套房。      历史上欧洲一向输出人口,然而最近以来,中东地区战乱不断,北非地区武装冲突不止。中东和北非难民日夜涌入欧洲,难民不计其数,德法英等国收容大量难民,预计这几年德国将收容360万之多。 左:人口老化压力,右:二胎生育压力      统观世界人口问题,有喜有忧,有变化。最值得庆喜的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工农商贸全面突飞猛进地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完全能够自己解决百姓吃穿住行,还大力支援穷困国家。处处显示先锋模范作用。是全世界人口大国学习的好榜样。2016年,国家应人口需求,出台二胎制,因为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思想认识越来越高,大大改变生育观,东北等地方,生育率反而下降,因此,出现二胎生育鼓励奨。      可忧的是亚非拉许多人口大国至今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特别是以印度为首的南亚地区,人口过十亿,过一亿的国家较集中,人口猛增的现象十分突出。凡是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均面临百姓的吃穿住行众多问题。 左:北欧生育奨励, 右:中国二胎生育奨励      人口状况有明显变化的是,不少国家认识到有效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其中东盟各国最为突出。自2008年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遭受重创,看穿了美国的阴谋诡计,加深了依靠中国的决心。现在美欧各国经济不景气,独有东南亚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和东盟各国为恢复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日渐改善,生育观也明显改变,加上绝育等医学技术更加完好,过去那种一家多子的生活习俗渐渐消失。就拿东盟成员缅甸而言,东盟国家中实属经济最落后,百姓最穷,二十世纪上半叶,缅甸一个家庭子女成群,七、八个孩子很正常,成打子女家庭司空见惯。可是后来缅甸全国城乡青年男女不娶不嫁,迟娶迟嫁,不生子女,少生子女的风气越来越浓,加上缅甸是佛教盛行国家,千千万万男女出家为僧侣,尼姑,终生不会娶嫁生育,全神贯注拜佛念经。所以缅甸的人口增长率越来越低,国土面积60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000多万。邻国孟加拉,国土面积只有15万平方公里,人口却1.7亿,相差巨大。 左:东盟十加五国家, 右: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签字仪式 ...

  • 华文文苑
    中国的人口户口外侨人口(苏顺路)

    习近平主席接受人口普查登记      自古至今许多外国人选择到中国定居,就像自古至今中国人离乡背井到国外定居一样。可是两者从数量上看,彼此天壤之别。根据统计,目前分布在全世界各国的华人华侨有5000万之多,而眼下生活在中国的各国外侨总数,寥寥无几,恐怕不及百万吧,以单个国家移民而言,那少之又少了。      在古代外国人移民到中国,经过几代便被统化了。没有什么外侨问题。 中国人口自然分布图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东方。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崭新的建设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全国人民一条心。政治制度方面,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法院检查院,国务院,实行民主专政。经济制度方面,实行计划经济,制定先进的五年计划,工农业发展齐头並进,促进工农业飞快发展。生活方式方面,釆取统一供给制,糧票布票吃穿住行合理分配,奇迹般地把四五亿中国人民养活起来,而且不断地改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毛泽东时代中国人口从五亿到十亿,增加一倍。人均寿命从35岁到68岁,也约翻了一倍。没有出现大量的中国人移民外国的风潮,当然也没有各国外侨流入中国,中国不存在外侨问题。 中国"海水稻"试种成功,数亿亩盐碱糧仓即将问世      中国是全世界户口制度最完善最成功的典范,解放以来直至今日,全国保持户口制度,人们不能随意迁移户口。这是根据五亿人口的大国实际情况应运而生的管理方法。不知道人口同样多的印度有否中国一样的户口制度。我生在缅甸,回过大陆,居过香港,移民美国。除在大陆遵守严僅的户口制度,其他地方生活,可以随意迁移户口。      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初期美英等西方帝国主义极力阻挠中国外交,除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与中国建交国家甚少。1955年印尼亚非万隆会议,周总理成功率团参加。接着周总理频繁出访亚非各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全面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守阴谋。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从1956年开始广州每年举办春秋两次出口商品交易会,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成千上万外国人到中国做生意,友好访问。没有人长期居留,更没有外国人非法偷渡到中国来。也就不存在外侨户口问题。 中国一望无际的沿海养殖业     ...

  • 华文文苑
    中华儿女海外移民(苏顺路)洛杉矶 10-16-2020

    毛主席接见陈嘉庚先生      伴随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华汉族的迁移活动一波接一波,一浪高一浪,自秦汉至明清历朝历代,汉族居民大规模迁南移北,扩东张西,经过几千年的努力,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的东方巨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五千年繁衍兴旺至今的伟大民族。      其实,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开疆拓土,不管是武力还是和平的,接着一定要有一次大规模移民才能巩固。如果没有历史上的移民,我们今天不可能出现一个有陆地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而近代中国能够在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妄图占领,瓜分中国的野心面前继续存在下去,能够保持边界,也要归功于当时的移民。 陕西省黄帝陵      随着汉唐帝国强盛发达,向西开展丝绸商品交易,出现古代丝绸之路经济区带,皇都长安(西安)成为往来贸易中心。许多汉人定居国外,成为古代的华侨。      到了元朝,中国版图扩大到欧洲,畄下了华人的足迹。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华人的足迹到了中东和北非。      华人在海外,无论离乡背井有多远,身在曹营心在汉,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祖国。华侨有许多优秀的特点;他们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衣食习俗带到哪里。和祖国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华人勤劳善良,走到哪里就札根在哪里,和原居民和睦相处,得到原居民的接纳爱戴。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遵守当地的法律,刑事违法极少。勤俭节约持家,往往是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白手起家,日子过得艰苦,然而,不久就逐渐改善,许多人富裕起来。 古代丝绸之路中心唐都长安(西安)      1995年我们合家由香港移民美国,1998年,我们北上三藩市和弟弟一家,带母亲上北到小城马里斯维尔看望三舅。小城人口一万两千多人,绝大部分是西人,华侨不多,多为台山藉,是美西修铁路时离开广东到美国修铁路的劳工和后代。虽然人数不多,然而他们一直使用汉文讲汉语,组织台山会馆,会长和会员常到会所集会,三舅长期在会所工作,退休后也一直住在会所。见到我们格外兴奋,带我们到当地中餐馆用中餐,我们至今记忆犹新。      2019年,大儿子苏超群带我们驱车前往加州首府沙加缅度游玩,我们参观了州议会大厦,游览了穿城江流,最后参观铁路博物馆,见到许多火车头,修筑美西铁路国片,见到华人参与修铁路的图片,格外亲切,畄下了深刻印象。 明朝海上丝绸之路著名海港福建泉州      汉唐时期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后,通商往来频繁,不只是成千上万华人移民国外,许多西域商人也来中国行商定居,然而经过一两代人,虽然长相和肤色还有外国特征,但是已经不会使用本国语言,逐渐汉化了。在西安等地只畄下他们的墓碑。      明朝时期开通海上丝绸之路后,海上通商往来不断,不只是成千上万华人移民南洋,甚至到中东,欧洲和北非。同时许多南洋和中东商人也到中国行商定居,当时福建泉州等通商港口城市,均有他们的足迹。但也都先后汉化了。只畄下他们的墓碑和教堂清真寺。 左:印尼郑和庙,右:马来西牙郑和庙      自古至今,华侨对所在国的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教育,科学进步等方方面面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在东南亚各国,当地百姓普遍认为华侨克苦耐劳,勤劳智慧,心地善良,很会做生意赚钱,热心于当地的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当地百姓宗教活动,乐于济贫救苦,甚至教育本国百姓向中国人学习。      当所在国相对社会安宁,没有外来侵略的时候,似乎华侨不太关心当地政治,少参与行政工作,然而,当所在国受到外敌侵略的危机时刻,华侨会参与反抗活动,和当地百姓同甘共苦,並肩作战。十八世纪时泰国遭受外来侵略,潮汕藉华人郑信领导军民赶走入侵敌人,收复失地,被推举为泰国皇帝。在许多国家和部落,华侨因功高德重,有的印像于国家货币,有的被选为部落酋长。在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国,至今能够看到郑和庙,郑和船等文物,可见郑和下西洋对这些国家的影响深远。 潮汕藉古代泰国皇帝郑信      有趣的是在非洲,在欧洲至今有小国百姓自称华裔,他们每年都过中国传统节日。在亚洲也一样。中印中间有一个小国叫尼泊尔,东西南三面与印度接壤。北部与中国接界,由于北部耸立着雄伟的喜玛拉雅山脉,交通不便,小国一直受印度欺压。现在随着中国日异强大,中尼公路接通,中尼铁路正修。尼泊尔人摆脱印度控制,积极投靠中国,说他们是蒙古黄种人,佛主释迦牟尼也是黄种人。      2017年,我们美国华侨前往缅甸古都曼德勒,参加第九届世界缅华同侨大会,会议期间我有幸参观文物展,见到敏东皇帝招见当地有名望的华商共进宫庭美筵,並赐地为奨,表彰他对国家的无私贡献,至今当地华侨拥有这块赐地,图文并茂,印象颇深。 左:华侨旗帜陈嘉庚,右:爱国商人霍英东      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政界领袖,有中国血统,韓国前任总统卢武铉,李明博。泰国前任总理他信兄妹,菲律宾现任总统杜特尔特等。他们还特地到中国寻根认祖,十分有趣。现任缅甸国家资政,人民爱戴的领袖昂山素姬,她的祖辈也是中国人。      华侨对所在国多方面贡献巨大。同样的分布在全世界的华侨华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牵掛始终有增无减,当祖国衰弱的时候,华侨想尽一切办法支援祖国,当祖国受到外敌侵略的时候,和祖国同胞並肩作战,抗日战争期间,以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首的爱国华侨,动员起来以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不间断地支援抗战,直至抗战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嘉庚先生毅然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落叶归根。 缅甸昂山素姬祖辈有中国血统      抗美援朝时期,爱国商人霍英东,在英海关眼皮下冒险从香港暗中运送军用物资,大力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巨资参与祖国建设,特别是投身祖国的体育事业,努力为祖国申奥成功做出积极贡献。200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棺盖五星红旗,荣获国葬。 ...

  • 诗词歌赋
    中西礼节(苏顺路)

    (一) 过去中方学西方,相遇握手表心欢。 现在疫情已蔓延,见面触掌不保险。 于是西人改了版,互相对立曲臂撞。 换汤不换药现象,岂能担保不传染。 还是中方有体会,恢复千年古智慧。 不握手来不碰臂,男左女右拱手揖。 彼此距离随君意,保证病毒不传递。 奉劝西方学东方,安全健康摆第一。 . (二) 西人见面繁礼义,握手拥抱亲咀皮。 新冠肺炎降世虐,世人提倡新规则。 彼此见面相隔离,保持七尺安距区。 旧习不行新习填,相互踩脚碰臂尖。 怎奈新习无间距,狡滑病毒不客气。 无可奈何穷无计,眼看病疫更加厉。 中国拥有千年礼,见面行个拱手揖。 不防试试此措举,行之有效不收礼。 今日消息:两会新风貌,回归5千年文化,男左手在前,女右手在前,两会已决定: 以后见面不握手了!请大家记住:与人见面时要行中国礼看来这个中国礼即将流行全世界。请见视频。 。...

  • 诗词歌赋
    今昔过中秋(苏顺路)

    昔日中秋开口笑,今日中秋封口罩。           昔日中秋喜扬眉,今日中秋忧睫垂。 昔日中秋多触物,今日中秋洁碰处。           昔日中秋常出门,今日中秋总躱庭。 昔日中秋走商场,今日中秋守家园。           昔日中秋来客迎,今日中秋拒亲临。 昔日中秋忙握手,今日中秋慌避躱。           昔日中秋近耳语,今日中秋远隔离。 昔日中秋尝月饼,今日中秋喝薑饮。           昔日中秋望月明,今日中秋看疫情。 昔日中秋悦心灵,今日中秋愁胸境。         ...

  • 华文文苑
    中华汉族迁移历史(苏顺路) 洛杉矶 9-1-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学生时代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主要学习五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从部落群居过渡到国家形成,炎黄两帝,堯舜禹,夏商周,朝代更替,秦汉,唐宋,明清等等。印象当中,很少提及中华汉族国内迁移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谈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王朝,确立封建集权国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国道挖水渠……。少读到秦始皇有目的地国内人口迁移。 河南郑州炎黄大帝石雕      最近从网络上读到秦始皇高瞻远瞩,有目的地将大军留守南方和北方,命令部队札根边域,任何情况下不得返回中原,这样一来,统一文字,修国道挖水渠等等,国家颁布的行政法规,不但在中原推行,东南西北边域地区,凡有广大汉族同胞定居之处有效落实。      有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作者的思路,苦思不解。秦始皇沉兵三十万于南方边域,不是在打仗,而是定居,把中原文化,先进生产技术推广南方,当时没有女兵,绝大部分官兵为身强力壮的中青年人,成千上万未婚单身汉,如何解决他们的婚姻问题。 中国秦朝秦始皇大帝      为了写好本文,作者翻查了有关秦始皇的资料,秦始皇创造性地颁布各种名垂永世的行政法令,惊奇地发现其中一条,鼓励中原百姓移居边域,有丰厚的优惠政策,十年免上缴农税,免壮丁服兵役等,使成千上万家庭移居南方边域,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年轻妇女,解决了兵哥们的婚烟问题,真是锦囊妙计。原来我们国家早在2200年前就有国家制定颁布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      学生时代读历史,似乎秦始皇执政功过参半,兵役收税暴政,民不聊生,恐怕有误導,因为秦始皇执政时期,所订规则,条条有理,行之有效,为国家的统一,中华汉族的扩散分佈,水陆交通的建设,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汉朝汉武大帝      秦末汉初,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强盛起来,经常进扰北方原畄守边域居民,汉高祖刘邦险些在白登被匈奴兵俘虏,而且连年不断,切断了汉朝对西域的来往,直至汉武帝登基,雄才大略的武帝,动用了巨大的财力物力,龎大的征讨大军,由名将卫青,霍去病等率领,英勇征战沙场,屡战奇功,最终徹底打败匈奴,匈奴一部分归属汉朝,另一部分逃去北荒,不但巩固和发展北边疆域,並成功打通了西域。      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传播中原文化。他派兵消灭南越国,巩固和扩大统治疆域,征战东北。武帝时代的汉朝,努力开拓疆土,促使汉族自然迁移,威震四海。至今海内外中国人自称汉人。 中国唐朝唐太宗大帝      由于北方大片土地以游牧为生,不搞农业,所以武帝并没有畄下大军,没有农耕为生的中原汉族迁移。否则,今天的蒙古地区,居民会以汉族为主。      中国历史来到唐朝,最著名的君主是唐太宗李世民,他救世安民,使中国步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面发展,国力无比强大的东方巨龙,四周小国纷纷拥戴唐皇,主动称臣。      唐太宗高瞻远瞩,把文成公主下嫁给西藏王子,文成公主入藏随从有侍女,工匠,厨师,宫庭乐队,珠宝,绸缎,种子,药典,佛经,佛像等,简直把中原生产文化搬到西藏,使汉藏结缘,文化交融,使西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明朝永乐大帝      唐太宗是功劳盖世的伟大君皇,唐朝强盛时期,领土北至俄罗斯,西到乌兹别克,南到越南,东临海洋,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海内外中国人至今也自称唐人,许多国家至今称中国为唐国。许多外国城市均有唐人街市。      唐太宗也没有在北方疆域和西方疆域有目的地大军定居,中原移民,否则上属疆域将是汉族居民为主,很可能保住广阔领土。      元明清是中国最后三个封建王朝,均名扬四海,威震世界。蒙古军队征战欧洲。建立元朝后南下东南亚。其疆域横跨亚欧两个大陆,面积达两千多万平方公里,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空前庞大。可惜没能把中原汉族迁移四方边域地区。 唐朝陆上丝绸之路图      明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天朝之一,明朝时期的移民情况与众不同,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回流移民,由于元末战乱,天灾频繁,中原人口严重减少,因此国家动员南方各地居民回迁中原,使全国发展生产,百姓丰衣足食。二是出国移民,明成祖永乐皇帝选派郑和万船七下西洋,最远到达北非,随之而来的是商贸往来,海外移民。明朝的领土和唐朝一样大,唐皇太宗大帝进一步开拓了陆上丝绸之路,明皇永乐大帝则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 明朝海上丝绸之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