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緬北密支那"

  • 华文文苑
    回顧過去三十年,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對僑胞的貢獻(1992-2022)作者:朱素山,許錦常,李應群

    從十九世紀初,中國沿海地區的人民,就開始逐漸向東南亞地區移民去定居和通商,加上當時英國,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擴張埴民地,需要很多勞工,所以很多廣東,福建僑胞就開始到南洋工作。現今,全球海外華人 總數約三千萬人,當中八成在東南亞地區生活。華人移居當地的高峯期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至二十世紀初,大部份皆是以華工身份,飄洋過海到南洋各國工作。華工經歷了許多辛酸故事,才能生存下來。 海外華人會館,廟宇的功能: 海外华人试图通过宗亲会、会馆以及庙宇等组织建立其在移居地的“小生境”,并以此维持与家乡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上的通道。海外华人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必然受到所在国社会政治和本土化的影响,所以,會館或廟宇都會尊重當地文化和宗教,做好華人和當地政府的關係。 海外华人社团组织功能时十分盛行。社团组织具有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认同功能。海外华人社团的功能划分为协调海外族群的内部关系、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的社会关系以及协调华人族和主流社會的發展。社团为华侨华人抵抗来自主流社会的族裔歧视、拓展经济,社团不仅能够加强华人族群内部的联系和整合,协调华人族群与居住国社会的联系 緬北密支那,廣東會館: 宗旨: 照顧僑胞,傳承文化,尊重法律,扶持老幼 十九世紀末,英國人在緬甸各地相繼開發市鎮,從仰光招募一批廣東木匠到密支那來為他們做各種類型的建築項目去開發緬甸北部重鎭密支那。這些先輩們即在密支那成立廣東會館,延續至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密支那廣東會館成立後,也收到仰光廣東公司送來的匾和騰衝歸國華僑联合會送來的匾。 廣東會館曾三易其名: 廣東公司 廣東同鄉會 廣東會館 因為當時英國人認為海外各僑團組織都被視為反清復明的非常組織,所以開始名為廣東公司(商業性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王朝,就改成廣東同鄉會。二次大戰後,才改為:廣東會館。 原址是在密支那珊素北區,後來一位廣東木匠司徒年返回廣東家鄉,就此音訊全無,他的妻子杜翁之,就將他們在敏雅區三號的住宅(目前廣東會館的地址)轉讓給廣東木匠們成立魯班行,珊素北區原址就賣給同鄕李順,後來魯班行改建,二樓成為魯班行,樓下做廣東會館。 廣東會館曾經有五次重建: 第一次買下重建(二戰前) 第二次重建(二戰結束後) 第三次對面市場火災怏發生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