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曾福才老师的接触是屈指可数的。 初次,就要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那年,我在勃生读初中三年级上学期。曾老师带领仰光“华侨女中学校”的毕业生旅行来到勃生,下榻于“勃生华侨中学”。少不了的欢迎茶话会和篮球友谊赛。 第二次,是我刚到仰光入“南中”读高中。时值“缅甸华侨体育总会”(简称“华体会”)假“昂山体育场”举行“缅甸华侨运动大会”。勃生也组队参加。乘搭的客船通常在天亮前抵达。我兴致勃勃起早赶到码头,正巧曾老师也来等候迎接,并把大家带到五十尺路的“南苑茶室”用早餐。 尔后,我转学“华中”,不时会见到他来学校。毕业后我留校任教,才知道他是“华中校友会”主席。那时的校友会活动很频繁,利用学校放寒暑假举行过“游江”及其他活动。 他还是“缅甸华侨体育总会”的主干。年年举行“缅属组篮球比赛”,“足球赛”,“全缅华侨运动大会”等等。 有一年,在“黑猫体育场”,我是“华中校友会篮球队”的球员和另队的他打过一场球。 “缅属组篮球比赛“,我作为“渺铭篮球队”队员,下榻“南中高中部”。赛事期间,常见到他的身影。 上述几次的相遇,相信他不可能知道我是谁。 他又是“教师联合会”(简称“教联”)的工委。后期,我们几个单身的年轻教师寄宿“教联”。算是有了较频繁的见面,彼此认识了,但不曾交谈。 “‘6.26’反华事件“爆发,我负伤被囚禁。出狱不久,他不顾安危到我寄居的家,关心我的生活,问有何需求。 正当非常时期。留在仰光的工委岂止他一人。有的为了自身安全,明哲保身,避免出来走动。 我深受感动,也替他捏一把汗。 不久,他举家回国了,分配在福建省宁化县泉上华侨农场。而后,听说已移居香港至今。 他曾回到缅甸探亲访友。“华中校友会”和“华侨女中校友会”联合在“梅花酒家”欢迎他。我还特意到“只荷坦”他下榻的住家探望他。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 这就是我认识的曾福才老师。 故事很平淡,人物也很平凡。 曾老师是战前老校友。他的前半生投身教坛,一直是“华侨女中”校长。在一届届学生的迎来送走中年华流逝。然而,他依旧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 他也致力于缅华体育的发展,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工作。 他没有显赫的表现。话不多,事可做不少。没有听说他有过专题报告之类的事。没有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飞扬的激情,不是追随时代潮流高呼口号摇旗呐喊的人。 从他身上我看到的是默默无闻,辛勤工作。不为私心所忧,不受名利所累,不被物欲所惑。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 ...
曾福才老师于1941年在华中初中毕业后转到美以美会中学就读。没多久就因二次大战爆发日本南侵,仰光陷入战乱中,不得不往上缅甸逃。之后辗转回到了国内。先后在四川省侨二中,重庆大学体育系学习,毕业于师资班。1946年回缅甸,到良党的母校知本小学工作。1948年因当地发生内乱而移居到仰光。被老同乡同事孙友利老师推荐到中正中学(前华侨女中)任教。 1949年我们一家也因地方内乱从缅属良礼篦移居到仰光。我进了中正中学附小读高小一年级。那时候新校舍在建筑中,小学部是在河滨街的龙山堂上的。曾老师教我们班的算术,也许我还没开窍,觉得算术很难。亏得有曾老师的耐心教导才奠定了日后有好成绩的基础。曾老师是我小学时的启蒙老师之一。 曾老师一直是我们的体育老师直至初中毕业。我们的学校是在市中心,没有运动的场地。因此我们每次上体育课都要到谬马缅甸中学附近的广场去。从学校走到广场至少也要走半小时。縱然我们有场地和时间上等诸多不便,曾老师还是带动了学生们做健身運動,还为第十三届华运会排练了执旗变换操,为第十五届华运排练了千人操。 曾老师在推动缅华体育运动的杰出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是黑猫体育会和华体会的秘书和竞赛组组长,每次举行华运会,都是曾老师带领策划各种竞赛项目的程序。1953年緬甸华侨体育代表团回国观光时,曾老师是该团的秘书兼田径队队长,参加第一次全国运动会。 1960-1961年期间,中国解放军体育代表团,中国体育代表团-包括中国武术队,中国乒乓球代表队,中国举重代表队,中国足球代表队等陆续到缅甸作友好访问时,曾老师都参与接待和安排友好比赛的程序。 曾老师从年青时期工作开始, 就全身投入缅华的爱国教育事业。他的教师生涯是和 ”中正“中学的斗争史分不开的。原名为华侨女中而以献校为名的中正中学,于1951年5月13日,因原校长执意採用旧课本,激起华侨女中校友会,中正学生自治会,老师学生及家长等对原校长进行抗争,坚持採用新课本。斗争趋于剧烈起来。1948年11月20日落成的新校舍因而被当局封闭。为了争取校舍产业权,华侨女中校友会这一方就以加引号的“中正“中学为校名继续开办学校。有五分之四的学生留在 “中正“中学读。初中部的学生在唐人坡的伊江合唱团的团所上。小学部则在五十尺路的华商会门市公会场所上。中学部因师资不够,向华中和南中求援请了几位老师拨时间来兼课。 董事长曾顺续先生为主持正义,支持採用新课本的斗争而不幸在1951年6月6日晚上被暴徒暗杀。激起了各界爱国侨胞们的义愤。曾顺续烈士的血并不白流,他的牺牲使大家为斗争的胜利更加奋勇直前。在董事们校友们和家长们不遗馀力的奔波周旋努力下,争夺校舍的诉讼案终于在1956年由法院判决将校舍帰还给华侨女中校友会。 分裂后的 “中正” 中学的行政校务都是由曾福才老师承担负责。曾老师和全校老师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小学和初中毕业生,直至1965年学校被政府收归国有为止。这期间,华中的李国华校长曾几次招聘曾老师回母校服务,可是曾老师对自己亲身参加斗争,和自己一起在困境中成长的 “中正” 中学不离不弃,仍旧留在原来岗位。然而为了不辜负李校长的一片苦心和诚意,曾老师还是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回去母校兼几节体育课。当时曾老师的唯一交通工具就是单车,每次要去母校上课,就是从市内骑单车到九文台。南洋中学初办时期,也因师资缺欠,曾老师也是骑着单车去巴罕兼体育课。 1967年6月26日排华事件中牺牲者,多数是缅华教育工作者。曾福才老师和雷碧书先生等出来协同处理事件中牺牲的35位烈士的后事。曾老师参与收集死难烈士的遗照工作,并和仰光华侨小学的廖赞魁校长代表教联与烈士家属在火葬场守候火化到完毕。当时很少人肯做这些事时,曾老师,雷碧书先生和廖校长等能挺身出来,实在是难能可贵。 曾老师一生的精力和爱心都奉献给了缅华的体育运动和教育事业。曾老师不仅仅传授学问和技能给学生,而且还很关心学生的生活。在他负责行政和教务期间,凡是家境贫穷或经济上有问题的学生都只需缴半费或免费来上课。任何学生有任何困难,只要他知道了,就一定会想办法帮助。...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