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更生"

  • 诗词歌赋
    《莱江夜歌》怀斯人——悼念邱伟文师长(更生)

    您走了! 哀伤、悲痛、惋惜 永不陨落的 缅华文坛巨星 生命在于 笔耕不辍 毕生的精力和辛勤的汗水 留下 洋洋洒洒、林林总总的篇章 丰厚的精神财富以及 不尽的思念 流星短暂 曾经灿烂辉煌 莱江夜歌化悲歌 惊天地、泣鬼神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 华文文苑
    绝笔绝响语学长(更生)

    ​     尊敬的叶国治学长走了!这位不曾照面,没有交谈过却熟悉不过的学长悄然离开了我们,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忧伤情绪弥漫起来。我痛感惋惜应该至少要有握手相对的时候。我曾多次到过洛杉矶参加华中校友会、缅华联谊会等聚会,却不曾冒昧前去谒见,如今留下终生的遗憾。 ​     《新年钟声响了!曾经的我……》文章见于12/31/2021南加州缅华网,成了他的绝笔。 ​     叶学长不愧是尖兵、先锋。从他的回忆录真切的知道了早年华中为争取与新中国同时新生,奋力和反动势力抗争的历史;回到祖国,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经历的多彩人生,可圈可点,以拳拳赤子心报效国家;来到美国,笔耕不辍,更多的回忆陈年往事以及新人新事,增添我的见识从而充实自己。 ​     最是《百年华中情》特刊内《驾着歌声的翅膀》文章后注提到的《USA赞》,从新唤起我儿时的记忆—同住的堂哥唱这首歌的情景历历在目。 ​     往事已矣,斯人已去,叶学长,您不绝的《钟声》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房!              ...

  • 诗词歌赋
    冬奥赞(更生)

    (一) 闻道近张冬奥会 五洲群英齐荟萃 盛会交融增友谊 谱写新章振国威 。 (二) 五环闪耀神州台 黑科绝伦众眼开 非同凡响双奥会 举世无双放异彩...

  • 侨友动态
    华体会的后身(更生)

    《百年华中情》纪念特刊第49—52页,阿凯先生的撰文“缅甸华侨体育总会活动点滴(1963—1965)”,颇翔实的记述了当年“缅甸华侨体育总会”(简称“华体会”)在缅华社会发挥的历史作用。我要自豪的说,华体会的竞赛活动毫不亚于全缅体育竞赛,她的存在为缅甸体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缅甸运动会史上华人华侨参赛的个人项目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如:魏木土(又名“志平”)老师创下的撑杆跳高、标枪纪录竟保持了十九年;李遇兰(女)、陈细成等显赫的运动员曾经在缅甸体坛闪耀着光芒。             最是篮球和乒乓球运动是华人的强项,国家队几乎是华人组成,它一直推动着缅甸在这两项运动的发展。然而,自1963年工商业国有化,缅华的体育活动受到致命打击,酝酿着举行“缅属组篮球赛”也胎死腹中;接而1965年私立学校收归国有,作为栽培运动健儿的学园也不复存在,华人华侨的体育活动从此销声匿迹。             这是一段艰苦的岁月,华人华侨的生活、行动受到种种限制和约束。             随着时间的流转,时局逐渐明朗,人民的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华社活动开始显露曙光。             “万紫千红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蛰伏已久的“华体会”终于破茧而出。             往昔的缅华运动大会、缅属组球类比赛等大规模竞赛活动显然已不合时宜。符合当时,条件许可,力所能及的活动已然成熟。             华体会本着锻炼身体,增进友谊的信念,开启了新的里程。             会长陈天煌的提议,全体执委通过,“缅甸华侨体育总会”改称“仰光华侨体育会”。...

  • 华文文苑
    家书抵万金——《百年华中情》纪念特刊抒怀(更生)

                手捧沉甸甸的特刊,触摸凸印的“百年华中情”等字样,深情凝视母校的标志—钟楼,一股暖流回荡在我心间。这是我渴待的书,似如去拥抱久违的知交故友,很感动,很舒爽。特刊以精美的封面呈现在我眼前,我要勇敢的说“她”是一本非同一般的特刊!             先是浏览,而后细读,心潮激涌,嗟叹不已。             这是众多校友合写的书,如细涓淡流汇入江河,回澜激荡。             特刊记述了我们的时代,伴着不辍的弦歌,写下了我们的故事,倍感亲切。             我欣然读到了自己不曾熟知、空白的历史:抗战时期华中是爱国的旗帜、标杆,受到国家政要的器重,为毕业特刊题词—激励的座右铭,突显了当年华中发挥的历史作用;前辈校友为祖国的解放战争,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汗马功劳;为争取华中与新中国同时新生和反动势力做不懈的斗争,在华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等等。             这是珍贵的历史,多少年被淹没遗忘,不为后人所知,也无人问津。今天终于还原了被遮盖掉的历史的真实面容,重见天日,展现出她的光采。             重读校史:因战事,学潮,经济无着几度停办 ,历经沧桑,我们的前辈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克时艰,把华中建设发展为缅华最高学府的光辉篇章。             特刊把历史的片段缝缀起来,即便有遗漏的缺憾,却很完美。犹如一部电影放映着战后复办华中疮痍满目,杂草丛生,学生在茅草屋里学习生活,艰苦的环境把他们冶炼出优质钢材,在董事会师生的接力付出,戮力同心,终于把华中建造成美好的学园。...

  • 华文文苑
    大江东去(更生)

    无意中重读旧作《友情价更高》,文中提到的郑、蔡、杨三位女同学经已相隔离世。想起她们个个无子嗣,贫穷无依,羸弱无助的晚年,过着悲惨、凄凉的苦日子。“往生”兴许是她们的解脱和归宿。作为同窗好友的我们权当聊以自慰吧。 生、老、病、死原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一反常规的猝死,肯定给内心带来莫大的冲击。倘若还来不及平复的心情,又一阵震惊的噩耗,沉重的打击更是无以复加。 我们的两位班友就这样骤然走了。 最是悲恸:丈夫突如其然撒手人寰,为妻紧随其后溘然长逝,家中的顶梁柱与主心骨没了,情以何堪! 新冠肺炎——旷世大灾难,夺走了多少亲人友朋的生命。原以为硬朗硕健的身躯,竟然也不堪一击。 这是最最悲伤,最最艰难的时刻,似乎没有结束的一天。人人淹没在无尽的彷徨和忧伤里。 夜未央,情已断肠。 这些日子,我们总是提心吊胆、毛骨悚然、诚惶诚恐的默默祈祷,不再有坏消息传来。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悲哀! 我不由得想起2009年,我们“钢链”(高中),“星火”、“铁流“(初中)举行一次高中毕业五十周年的聚会。自己远在彼岸的异国他乡而失之交臂。看着十八个男生,十二个女生身着鲜红色(黑领)运动衫和四位老师的玉照,留下了耐人回味、隽永的经典画卷。 时空跨过十年。还想在2019年再来一次六十年团聚。“十年“——由古稀到耄耋,走的走,远的远,心力不济而咫尺天涯的有之。掐指一算,勉强能凑合的已寥寥无几,何来聚何成会?万般无奈,只有摇头作罢。成了从今往后不可再、梦断班友汇的东流水。 青山依旧在,夕阳的我们还有几度红? 我不敢指望,也害怕希冀,听天由命吧! 今年恰逢母校一百周年华诞,可故国动荡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唯有望洋兴叹! 哪年哪月才能够欢聚一堂! 写于旧金山 2021年离人心上的秋...

  • 华文文苑
    天若有情天亦老——送别陈玳芳班友(更生)

    玳芳,你也走了!来不及挥挥手。 你是否执意要陪你的爱人——苏才华老师。 可你并不知道他的离世啊! 天意,冥冥之中神灵的召唤! 悲恸之心无以复加,我们又少了一位知音。 寒风阵阵响,声声诉离肠。 曾经的回忆,美好的印记,留在脑海。 班友聚会,你一马当先,是你的车子接送。 隔夜的旅游,还是你全揽全包。 你说这就是幸福! 校友会活动,你当仁不让。 与年轻的师弟师妹同台欢歌献舞。 你待人接物的热忱有目共睹,无人不晓。 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拭泪哀悼同窗归天国,忍痛送别好友回仙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侨友动态
    不废江河万古流——悼念苏才华老师(更生)

    这是沉痛的日子——8月5日(周四)晚九时半左右,(缅甸时间8月6日(周五)早上八时许),身在美国盐湖城的大儿媳妇(年轻的遗孀)声泪俱下的告知她家公(苏才华老师)感染新冠肺炎离世的消息。             晴天起霹雳,悲风传噩耗。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太突然,忒震撼,揪心不已。顿时心里翻涌起一波波浪潮,内心有说不出的沉痛。             泪洒在纸上,我要忍痛写下对苏老师的悼念。             眼前飞扬着苏老师鲜活的面容。一幕幕往日的情景拉开了我的眼帘。             1957年我以插班生到华中读高中二上,苏老师是舍务老师,成了我们这群离家住校的学子生活起居的监督和关心的守护者。他严谨却不失关怀。培养我们作息有规律。倘有学生病痛未能以备用的药物治愈,他就带到附近“怀都(Wiketaw)”的“模范(Sanpya)医院”诊治。至今还荡漾着他语重心长的教诲。 图为早期华中教师足球队,前排左四为苏才华老师。             而后,他为了自家的前途发展,兄弟仨往中国上海的印刷厂当学徒。学成后在仰光的“基里路(Keighly Street)”开设“模范(Sanpya)印刷厂”。凭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把印刷厂办的风生水起,成了行业的翘楚。然而好景不长,工商业收归国有的厄运摧毁了他们辛苦的经营。但他们没有倒下,经过一番的努力和拼搏,东山再起,在亚弄(Ahlone)区以“Nyunt”的字号启用胶版(Offset)印刷问鼎印刷界,还自制胶版塑料胶带印刷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工作如日中天,蒸蒸日上,至今兴盛不衰。             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忘造福社群。儿女长大后,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具备的才智学识,身心投注到社会的福祉。...

  • 侨友动态
    美景不再情依旧(更生)

    巍巍钟楼至今依旧见证着百年历史的沧桑。 华中 —“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建立的第一所缅甸华侨中等学校的产物。 自1921年创办至1965年收归国有,历时近半个世纪。其间,因经费无着,或战事所迫,学潮之故,几度停办。我们的先贤,始终不忘初心。即便命途多舛,时运不济,本 着远在海外的华夏子孙传承中华文化,香火相继,苦心孤诣,和衷 共济,一而再再而三的共克时艰,砥砺前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母校最鼎盛辉煌的黄金时期。 校园幅员广阔,校舍富丽堂皇,课室宽敞明亮,设备俱全完 善,是缅甸华校颇具规模的最高学府。  她还为缅华的文娱,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场地。七天七夜的“春节文娱广场”,一年一度的“缅属组篮球比赛”等等,给更多 的侨胞创造理想的娱乐空间。                              (宽敞明亮的课室) 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风云骤变彻底吞噬了这一美景。呜呼!长夜漫漫何由彻!希冀母校东山再起的愿景坠落到比渺 茫还渺茫的深渊底谷。 弹指间,半个世纪过去了。 似水流年的岁月也把我们带进了岁暮年华。可对母校始终念 念不忘,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怀念之情,思绪也在夕阳的余晖打开...

  • 华文文苑
    灯火已阑珊(更生)

    又是缅甸的“直桑岱”点灯节,不亚于泼水节的别样节庆日。 自有了家室,也因了时局的变迁,随着年岁的增长,感觉上节日与我越来越远。老去的岁月,再也掀不起感情的涟漪。 然而,在校时观看的点灯节,记忆犹新。打开记忆之窗,双眸定格在当年灿烂辉煌的夜晚。 恰同学少年。相约一群同班男女同学,在黄昏后,华灯初上时分,信步赏灯观火。 学校也开例,通宵达旦 任由同学们进进出出。 穿过“宏兰”,步入“亚弄”区,沿着“曾玛庇路”驱往市区。已是人潮涌动,只能亦步亦趋的蠕蠕前行。 家家户户点上五花八门的彩灯和色彩缤纷的灯泡。 记得,南勃陶街,路边摆着十几方尺小小的台,台面约一人高。就有人手握麦克风,含沙射影的揭露官场的贪腐,机关部门的弊端,社会的丑态陋习,有的放矢,淋漓痛砭。讲到幽默诙谐处,迎来哄堂大笑,接着报以热烈的掌声,很解气,很舒畅。 十三条街,又名“吴巴姜街”。街两旁悬挂着著名漫画家吴巴姜的作品,。简单而夸张的手笔体现出当今的生活和社会层面。其夸张,比喻,暗示,影射的手法,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内容深刻,耐人寻味。 “掽基坦“大街,阔绰之家,布施或鱼汤米粉,或椰汁面,或各色各样的甜食果品,林林总总,供人尝鲜,口舌生津,大饱口福。 音乐社,歌舞队,搭建临时舞台, 声情并茂的唱着经典的,民俗的,现代的,流行的歌曲,且歌且舞,很艺术的展现在欢庆的节日里。 这是纯真的年代里记忆中的往事,成了时不再来的经典。 曾经滄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020年点灯节前夕于美国北加州 。...

  • 诗词歌赋
    相见不如怀念(更生)

    足不出户 与世隔断   不消 握手言欢 紧拥相抱   你是你 我是我 形同生分 心气相通   咫尺天涯 美的距离   互道珍重 岁月静好...

  • 诗词歌赋
    吟“中秋”咏 “教师节 (更生)

    中秋 品赏月饼 欢庆团圆 其乐融融   九.一0 园丁佳节 杏坛之光 举国同庆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悠悠学子情 春晖照四方   平凡且伟大 神圣又悲壮   月圆情更满 师恩无穷尽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019年教师节于美国北加州  ...

  • 华文文苑
    又到中秋月圆时(更生)

    “今人不见故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家乡月。孩提时光。 皓月当空。我走在路上,头上的月亮老跟着我。在窥视,虎视眈眈,不即不离,我深感忐忑不安。试图躲开它,让高物遮住。一探头,又是罩在头上。我慌了,头也不回,一口气跑回家才得安息。 我怕月夜独自的路上。 入学了,小小年纪上的是“唱游课”。 “排排坐,吃果果……“  边唱边游。懵懵懂懂,跟着老师比比画画,手舞足蹈,不经意的东张西望。 稍大了点,常听到学兄学姐们唱《可怜的秋香》,还有“月亮在哪里,月亮在那厢,它照上我的房,它照上我的床……”。喜爱音乐的我,也不由得跟着哼起来。 自此,月亮入了我的歌喉。儿时的情景,似梦般依稀。 少年的家乡过不过“中秋”,已不在我的记忆里。我们闽南人,唯注重“春节”和“中元节”,还有什么“六月半”(?),做汤圆,红龟粿祭天拜祖。 到了初中,开始接触中国电影,尤是“长城”影片。其中的《中秋月》,由韩非主演。记述一个白领青年一家,生活拮据。“中秋“,带给他们的是愁眉不展的“节令”。为了讨好老板,须得送上贺礼。勉强糊口度日的他们,哪有什么不时之需,落得四处借贷又无门。然而,说什么也得凑上这份礼盒。于是翻箱倒柜,东凑西纳,终算有了”像样“的贺礼。可与他人职员一比,微不足道,不屑一顾。 市井小民过“中秋“,有如片中的插曲:“中秋月,照半山,人家过节我过关……”  。中秋“ 意味着几家欢乐几家愁。个中的艰辛,酸楚,苦辣已在不言中。 尔后,涉足社会。闯南漂北的支教,依旧嚼不出中秋的滋味。 人到中年,早已落户仰光。“中秋“有了较浓厚的节日气氛。亲朋好友彼此你赠我馈月饼,蔚然成了风气。唐人街也热闹起来了,各家饼店争相摆出各色品类的月饼,一派节日的景象。家门前,不乏有整条横切半的黄瓜插上香柱烧拜。合家团圆尝月饼的美丽佳节。 移居美国,又是一番景象。各个超市早在一两个月就摆放了各色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女儿也提前买来月饼给家人朵颐。 过的是自扫门前雪的“中秋”。你兴许还没意识到哪一天是“中秋节”,月饼经已果了你的腹。 自小受西洋教育的两个孙孩,即便不知“中秋节”,也能领略、体尝一年一度吃月饼的时候。 自己站在大洋的这一边,遥望天际的故家山—我寄愁心与明月,明月何时照我还!   2019年中秋前夕于美国北加州    ...

  • 侨友动态
    濠水悠悠故人情(更生)

         2019年4月25日,境外部分中国女中师生在澳门小聚,欢迎远道而来的简瑞贞老师和苏金安老师夫妇。这是聚会前的合影。左起:苏明立,温秀馨的先生,蔡任远,黄琦,尤肖松老师,谢宝泉,温秀馨,张兰兰,苏玉兰,李明丽,周俊冰的先生,杜素娟老师,杨玉庆,周俊冰,陈明才,杨玉庆的先生,简瑞贞老师,林莲英老师,苏金安老师,康宁英老师,苏幼娟,陈连发老师的太太,黄萍,陈连发老师,阮而奋,尤肖其。 (此相片及描述取自苏明立的微信) 澳门,第十届世界缅华同侨联谊大会前的傍晚—4月25日。 北京,香港,美国和举办地的中国女中师生校友等候我两夫妇的到来。 这是别有天地的一次团聚。 我参加过不少中国女中师生校友的聚会,唯独少了身居异地,在座的许多老师和同学。是山高路远,事务缠身所致。无奈的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际会。 我最想去的地方叫思念。今天,终于补偿了多年的夙愿。 在我面前出现的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容颜。一张张光彩照人的现版对不上心目中留下的黑白年少。然而,他(她)们的名字一直伴随着我。今天终于掀开了面纱。 来不及感慨时间太瘦,岁月已白了少年头。 自从别离,天涯西东。你还好吗?一切尽在不言中。 流逝的岁月被冲磨了,物是人非,一切都变了。 不,尽管斗转星移,天南地北,师生情,书窗谊永不褪色。 我被圈在同学群里,不停的嘘寒问暖,我应接不暇。我梦幻,我激动,心花怒放。 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从前,才有今天的聚首言欢,带着泪水的激动。 曾经的渴望,期待,却又不敢奢望,今天居然圆了久违的梦。 穿过岁月还能紧握彼此的手,夫复何求,此生足矣! 欢聚总是短暂,不觉已灯火阑珊。 不肯离去的同学,我们深谈。谈人生,话今昔,直到月上柳梢头。 华中校友利用大会头日的间歇欢聚一堂,共进午餐。 与会的远方校友步入会场,顿时掌声响起。 “ 好久不见,你好吗?“是相互的问候。 久别重逢的喜悦,期待的欢聚,话匣子打开了,海阔天空,天南地北。 更多的话题定格在昔日的校园。有喜有忧,即便糗事,也是开心的回味。 个个春风满面,也抵御不了曾经的沧桑留在脸上的皱纹。 拄拐杖的,坐轮椅的,行动迟缓,步履蹒跚,老态龙钟。 岁月无情人有情。今天,青春回家了! 忘不了激情燃烧的年华,当我们白头相见时,激情又涌上心头。 谈不完的话,叙不尽的情。 席终,挥挥手,带上相互的祝福。保重!再会! 大会的次日和收尾的那天。 同班的苏同学,偕同妹妹俩,专程由香港与我俩相会。 久违的欢欣喜悦写在脸上,欲罢不能的话语喋喋不休。 带我们游市容,访名胜,尝葡萄牙风味,品缅甸家乡小吃。 相聚是那么紧促匆匆,又要互道珍重。 临别依依,不舍的眷恋,又把相聚当作一次分手。   2019年5月于美国北加州 ...

  • 华文文苑
     小城故事(更生)

    图为作者拍摄于美赛“光明华侨公学”大楼前 美赛,泰国北部一座美丽的边陲小城,与咫尺的大其力相通心气。 一条小溪水悠悠划开了两岸地界。 尔今,横跨两地的石桥承载着川流不息的人流车队,为两岸的繁荣日夜忙碌。 你是你的政体,我有我的国情。两地人民却深情无限,唇齿相依。形同前房和后院,穿梭进出,来去自如。 是以,美赛乃大其力,大其力即美赛。社会风俗的沿革,早已筑成一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历史缘由,美赛的子弟,以及比美赛还远的学子,为了就读中文,不辞辛苦,迢遥跋涉到大其力。以大其力为家,在一列长长的宿舍里住着,生活着,学习着。 五十八年前,我来到大其力支教,目睹这不虞的教育境地,深深感触。 年复一年。一批又一批来自异国他乡的学子完成了学业,自奔前程,开启人生。 今天,我又来到了阔别近乎一甲子的美赛。不,本该是大其力。仅只为当年的学生们已在美赛开辟了新的教育园地。 是的。这一群从“大其力华侨公学”走出的莘莘学子如今已成树成材,在各自的领域活出灿烂的生命来。他们不忘初心,为中华文化香火传承,肩负起光复华文教育的使命。在美赛兴办起“光明华侨公学”(简称“光华”)。赋予华文教育新的生命活力。 这些年来,获得外派教师的真诚合作与付出,大家同心同德,砥砺前行,业已卓然有成。足见虽处边关,念兹在兹,始终怀抱殷切的愿景和一片拳拳之忱。 久别重逢的师生同窗共聚一堂。晚宴在掌声中拉开了帷幕。已是旧貌换新颜,每个人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望着一个个久违的脸,端详他们的模样,分辨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的遥远陌生。然而,我读出了她们的温和典雅,他们的激情飞溅。感觉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相见的喜悦,欢聚的激动,开心的话语使我不能自已。同学们的衷诚款待有加,我何其有幸。师生情,书窗谊是再也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晚会洋溢在欢笑与歌声中。 我又回到了从前。回到青春年华,尽情的让时间伫停在昔日的校园,记忆唤起了从前的从前,童贞回驻心田。 我沉醉在幸福的氛围里。久久,久久。。。   2019年5月于美国北加州  ...

  • 华文文苑
    怀念(更生)

    “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年”又过去了。沉重的心始终难于释怀,无端的。 移居美国业已十年有余,初来乍到的头一个春节,兴许女儿刚生产不久,忙于照料婴孩,就此错过。 第二个孙儿出世,正值二月,又失之交臂。 随后的几年,依旧嚼不出过年的味道。偶尔在家吃吃火锅。近年来,即便在外打打牙祭都不刻意选定这值得庆祝的日子,似乎毫无相干。 最具隆重的传统佳节哪儿去了? 岁月沧桑了容颜,时光却未曾老去我的记忆。我带着追寻的情怀,回眸顾盼生活过的地方的不同春节。 割不断的眷恋,唤起心底久违的怀念。 犹记得,孩提时候过春节,兴奋之情无以复加。 那是家乡,大人们忙着张罗年事,我们这些屁孩欢喜雀跃,蹦蹦跳跳,忘其所以;大人们个个眉开眼笑,笼罩在节日的氛围里,不亦乐乎。 除夕的年夜饭,是平日鲜能尝到的鱼肉佳肴。 大年初一拂晓,早已把三牲果蔬摆上桌面,点烛烧香,朝拜天宫。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盼的是欲涎的红包。 家人早已约好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合租一辆车,浩浩荡荡往郊外礼佛,又是一番盛景。 离家来仰深造的岁月里,学校的伙食团特意为寄宿生办了年菜,啃大餐。除夕,通宵达旦的集体舞。 “春节文娱广场”给我们享有七天七夜的精神娱乐:商品展销,琳琅满目的书籍,紧张的球赛,精彩的歌舞表演,戏剧演出,棋艺对弈,交谊舞,等等等等。文娱广场为老中青提供了投其所好的极佳平台。...

  • 华文文苑
    《元旦征稿》致夕阳同仁(更生)

    在辞旧迎新的过渡时刻,我要送上美好的祝福给我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 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间承载新的梦想。 然而,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已是日暮斜阳的黄昏时分,已是不可造就的年岁了。 元旦的钟声还能听到几回,已到了不远的将来的岁数。 我们送走了狗年,猪年紧跟而来,能不能追随某个年,不好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匆匆,太匆匆。余下的岁月是走的下坡路,止不住脚步,终点在望。 沉淀来时路,已在时间的缝隙里成了历史。 坎坷和崎岖,欢笑与歌声,组成了我们的生命乐章。历经五味纷陈的往事,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往事堪回味,是坛陈年醇酒。 沧海桑田到金秋,是自己的汗水迎来的金色夕阳,那就尽情地歌唱吧! 是的,在生命之秋,且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这金黄季节,晚霞光景。努力追求自己的精彩,用阳光的心怀拥抱明天的美丽。即便褪尽铅华,也足以用淡泊,宁静来充实生活。 因为来日已不多,就显得益发珍贵。 日子虽已褪色,生命还得日日保鲜。 让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时空里植长。即便是流星一颗,也要划出最亮的光点。 华疏鬓已斑,欢笑情如旧。 祝晚年健康幸福! 于美国北加州 2018年12月19日...

  • 华文文苑
    友情价更高(更生)

    华中钢链班高中毕业已六十年矣。 一甲子的滄桑岁月,走的走,卧床不起的有之,步履蹒跚 ,手拄拐杖,要人扶持的不知几许,也不乏稀疏白发,布满沟壑纵横皱纹的。个个是落日余晖近黄昏的岁暮年华。 今天的你我,都已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最是回首前尘不胜情的年纪了。 属于“俱往矣”的历史了,却历历在目。依旧是刻镂在内心深处的一道生命轨迹。 三年六年的同窗谊,手足情怎能忘记。同窗共读的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如影像在眼前晃动,飞跃。思绪也随之从迷茫,朦胧的往事里,捡拾到记忆的碎片,从新拼凑起一份份昔日的情怀。 行经多年不曾踏足的校门——我的心扉,蓦然打开了。流光飞舞,带我回到从前。 非常遥远的氛围,好久好久以前的以前,我怀着追寻的情愫,回到我们共同的从前。 教室里聆听受教的一幕,球场上留下的足迹,一起疯,一起闹,拌嘴互怼也有过。这一切是那么的遥远,如烟若雾般模糊,却又变得那么清晰,温馨;很陌生却分 明又那么稔熟,亲切。很贴近,堪回味。 褪色的黑白停留在年少,已过时却很经典的老故事,总是魂绕梦牵。 我又回到回不去的从前。其实,从前从未走远。 近日,微信的钢链群聊里,有一班友发来“杨同学”近况抱恙堪忧的照片:憔悴的面容,孱弱的身躯,摇摇欲坠。住在比郊外还郊外的僻壤,无子嗣侍陪,孤苦零丁 的风烛残年,着实让人心寒酸楚。 连日来,就有中国,香港,美国的班友相继解囊,伸开友爱的双臂,急切着要为她排忧解难。 六十年来,大家天涯西东,未曾相通音问。然而,看到她的模样,心中荡起了同学的涟漪,点燃了关爱的火花。 不问西东,是钢链同学,就得义无反顾 ,责无旁贷。那么简单,那么直率。 一直以来,班友们筹募了一笔基金。为拮据困苦的“蔡同学”和缅属的“郑同学”(均故)以及她,尽绵薄之力,至今不辍。 还为她和蔡同学在“庆福宫”和“慈善会”申请补助金。 告知杨同学的同乡友好相助。 千帆过尽不忘初心,感情之深以茲可见。 天南地北,贫寒富贵不变的情谊。 斗转星移,风霜雨雪不改的情谊。 钢链班的同学情,如钢铁牢固,似链条紧扣。   2018年感恩节于美国北加州...

  • 华文文苑
    不求闻达的汉子 (更生)

    三内弟“阿麟”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六十九岁的单身汉,就此结束了他的人生。 故事由家境惨遭变故说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一名香港商人的骗诈,动用全部家产的出口商交易付诸东流。 曾经的富裕,不再拥有。多了烦恼劳累,失去了清欢自由。当年的享乐,不再依旧。 也许还在期待,却不能再等候。 陷入底谷的家道,迫使从繁华的仰光迁到偏僻的穷乡。厄运,自小与阿麟伴随而行;他与岁月一同摸爬滚打,成长。不相称的年纪,无意识的担负着家庭的疾苦。一声“阿麟”,不假思索,拖鞋插进橡胶束腰的短裤,拔腿就跑。他是家庭的动力。 清晨,挨在门口,果腹的等候是必经他家叫卖烧饼的老妈子。 勤奋用功,煤油灯下寒窗苦读。期终考试以优异成绩上台领奖,依旧是橡胶束腰的短裤和拖鞋,格外不入格。 十年级会考,即便达到入读医科的指标,父亲非缅籍一票就擦肩而过,与同命运的一群华裔学子打入化学系。 汉语一字不识,交往更多的是缅甸朋友,环境,家境使然。 大学四年,坚持学校军训,练就一身强壮的体格。 毕业了,正是航海当船员的盛行时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考取了无线电发报,收入是四位数的美金。 水手,是随手可娶的年代,青春少女非船员不嫁的年代,医生退而求其次的年代。他把青春投掷在海上。 多年以后,他落脚新加坡,有着丰厚的积蓄。他可另图他途,一展拳脚。其间,把父母姐妹叫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玩。 造化弄人,羁留新加坡期间,毫无建树,怏怏又回到仰光。家人不得其解,他也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剖白。漫无经心的晃然又是好几年。 定居香港的大学同窗,相中“雅比丽海滩”,恳请他去经营。筑建私寓,供外国游客休憩小住。 那是闻名“雅比丽海滩”的临近村落,未开垦的处女地,住着原村民。 十年有多的时光,开发了一幢幢可人的小屋,业已卓然有成。 然,竟患上血癌! 恶耗传来,社区,友朋如晴天的霹雳,无法置信! 社区的佛教会友个个瞠目结舌,口若木鸡,大叹惋惜。 是他,为佛事的善男信女自掏腰包,送茶备点心。数年如一日。没有他的财物帮衬,大手笔的捐助施予,社区的佛事活动难以如此红火旺盛。 闻讯的曾经的船友,远道而来。惊愕万状,痛哭不已。早年,何尝不曾受他的施惠——一群流浪新加坡的船员! 明白了!他的原有积蓄,几乎花在这些一个个的船友身上!无怨无悔。 今天,家人顿时恍然。他,傻得可以! 在“雅比丽”村落的日子里,他与同仁凑成一笔基金,为邻近村民提供免费医疗诊治。 他生前的举措,不为家人所知。发自内心,默默耕耘。歌功颂德他所不屑。 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熟识他的人刻骨铭心,永志难忘。   2018年9月于仰光寄寓  ...

  • 华文文苑
    双喜迎节庆 (更生)

    不意的还乡,竟撞上教师节和中秋节。 一 今年是仰光的第四届教师节。我有幸适逢其时,汇入这场活动。 上午,在中国文化馆举行。由“仰光汉语教师协会”和“中国文化馆”协同举办。 身为多年从教的年迈的我,平生第一次参加属于自己,名正言顺的节日,心潮澎湃,难以自己。 我们的年代,何尝有过教师节?举凡“五一劳动节”,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聚集在九文台”缅甸华侨中学“雨盖操场,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表彰老师们的业绩,谱写辉煌的史篇。 今天,不同时代,不同内涵,不同形式来表彰老师们的劳绩。难能可贵,历经几代断层,而今迈步从头越,可歌可贺! 我参加了缅南地区,伊江三角洲一带的汉语教师座谈会。 别出心裁,竟以缅语互动沟通。平铺直入,入木三分。空气的活跃,发言的踊跃,身临其境的我,忘乎所以,醉入感动的氛围里。 于今的汉语教学,以曼德勒,缅北一带划开了与缅南,伊江三角洲一带截然不同的分水岭。 北部的汉语教学如火如荼,红红火火,与当年的华中,南中有过之而无不及。相对而言,南部 ,如沉睡初醒的汉子,尝试着迈步前行。 可喜的是,这几年,由于“仰光汉语教师协会”的运筹帷幄,四处走访,积极推动,亲力亲为,撒下的种子已萌芽,勃发。 南部地区委实举步维艰,道路坎坷崎岖。然而,当地的仁人志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曙光初现,黎明在望,汉语教学将迎来第二个春天! 晚上,是教师节庆典活动,于云南会馆举行。奖励资深教师是晚会主题。年迈体弱,步履蹒跚,徐徐移步台上的姿态,教人感动有加。 是您们,几十年如一日,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坚守教育岗位,鞠躬尽瘁。 今天,站在属于自己节日的舞台,大会,与会群体以热烈的掌声,表彰您们的劳绩,冠上”资深教师“的称号,是莫大的欣慰与荣耀。 当年,被迫离散的孤雁,今天,终于归队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上下而求索。” 薪火相传,长江后浪推前浪,汉语教学这块园地,将是繁花似锦,万紫千红的春天! 教师永远不老,青春常驻。您们的生命延续在一代又一代的身上! 致敬!教师节快乐! 二 情满中秋——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首届中秋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漂洋过海回到家乡,置身在祖籍国亲人与久违的乡亲之中,很温馨,很幸福。 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乡中水。我切身感受月是故乡明。 感谢中国大使馆,为我们这群海外游子安排这场聚会。 不说距离产生美,团圆才有说不出的美满幸福。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月圆人满圆。情满中秋合家欢!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8年仲秋于美国北加州  ...

  • 华文文苑
    庆生在七月(更生)

    “七“是幸运码。 “七月“系红宝石。 七月,花香弥漫,灿烂阳光。 我们同窗仨,生于同年的七月。无巧不巧,我和他甚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另的他仅小两天。 年庚七十八的龙。 幸逢歌友们共聚一堂。歌声飘荡在庆生的时光里,闻歌起舞的姐妹们姿态万千。 携带的馔肴,琳琅满目,美食甜品,大快朵颐。 庆生的弟兄仨手把手切开了裹有冰激凌的方形生日蛋糕。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歌声荡起涟漪,经久不息,浓烈的喜悦。 唱响了青春,讴歌暮年的情怀。 跳起来!温馨起来!可爱起来! 我,沉浸在甜蜜的歌声里,陶醉着情真意切的诚挚,穿梭于欢笑的时空,甚或流连其间。 丰盛的午餐,饱享着幸福。   晚餐时分,一对耳顺夫妇,怀揣款客的情殷意挚,为我们仨中来自故乡的寿星贺岁,兼具接风抑是饯行,饱飨自助餐。 又是一场生日派对。又一次手把手切着圆形生日蛋糕。两度庆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