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藥堪當佐使,大醫妙配君。敢憑三指定乾坤。調合陰陽五診。 救死扶傷濟世,抗魔起疾如神。仁心仁術杏林春。國粹岐黃名震。 註解:一)君臣佐使:中醫方劑學術語,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泛指藥方由各味不同的藥組成以治病。二)三指定乾坤:醫生用三隻手指於寸關尺部位打脈以斷症施治。三)五診:指醫生細心分辨病人心肝脾胃腎五臟之陰陽虛實以調合施治。 釋文:良藥擔當著組成藥方治病之責。大醫生巧妙地調配主藥輔藥組成強效的方劑。憑著三指把脈,從浮沉弦索的脈象中探知病源成因,探索五藏六腑之虛實陰陽而辨症施治。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這次在抗冠狀病毒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起疾如神,抬高了中醫在治療瘟疫重病中的地位作用。醫生的仁心仁術廣受贊譽,杏林春暖。岐黃之術是我中華民族的國粹,歷數千年的發展傳承,今天已經威震天下,名傳避邇。我們為之歡呼鼓舞,更要發揚光大,讓它更好地服務社會。救死扶傷濟世,抗魔起疾如神。仁心仁術杏林春。國粹岐黃名震。 註解:一)君臣佐使:中醫方劑學術語,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泛指藥方由各味不同的藥組成以治病。二)三指定乾坤:醫生用三隻手指於寸關尺部位打脈以斷症施治。三)五診:指醫生細心分辨病人心肝脾胃腎五臟之陰陽虛實以調合施治。 釋文:良藥擔當著組成藥方治病之責。大醫生巧妙地調配主藥輔藥組成強效的方劑。憑著三指把脈,從浮沉弦索的脈象中探知病源成因,探索五藏六腑之虛實陰陽而辨症施治。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這次在抗冠狀病毒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起疾如神,抬高了中醫在治療瘟疫重病中的地位作用。醫生的仁心仁術廣受贊譽,杏林春暖。岐黃之術是我中華民族的國粹,歷數千年的發展傳承,今天已經威震天下,名傳避邇。我們為之歡呼鼓舞,更要發揚光大,讓它更好地服務社會。...
中緬唇齒相依之邦 雄雞一唱兩邦聞, 山水相依若齒唇。 抗日寧忘滇緬路, 籌邊常感弟兄親。 絲綢古道重興富, 佛國新篇話脫貧。 七十崢嶸書歲月, 雙贏互利樂鴻均。 漁家傲……命運共同話中緬 疉嶂層巒遮不住, 獨龍江向伊江去。 共飲一江情永固。 同甘苦, 如歌歲月和諧處。 命運通同聯帶路, 新時代有新機遇。 攜手前行奔富裕。 欣四顧, 華榮中緬長青樹。 ...
朝陽噴薄火般燃, 萬道霞光破曉天。 晨早一番新氣象, 國強全賴好青年。 韶華不負懷鴻志, 使命牢擔仗鐵肩。 莫讓暮雲欺老驥, 奮蹄千里共揚鞭。 ...
讀陳毅元帥《贈緬甸友人》 江尾江頭寓意深, 怒江比興作豪吟。 一條紐帶連中緬, 彼此相牽兩地心, 中緬建交七十週年隨筆 同舟共濟創雙贏, 笑道胞波好弟兄。 七十年來風雨路, 春秋筆下寫崢嶸。 ...
絲雨清明, 傷春時節, 櫻花空滿枝柯。 汽笛聲哀, 追思同奏悲歌。 國旗半下深深拜, 獻菊花、淚眼婆娑。 喚英靈、十億神州, 涙灑山河。 白衣披甲援荊楚, 更捨生取義, 决勝冠魔。 血染山川, 丹忱力挽沉痾。 喜他黃鶴歸來也, 沐清暉、又見春和。...
云游子 庚子劫兼和滇楠、德光俩兄诗 林郁文(昆明) 乌云压顶几时休,冠毒精生幻蜃楼。 如影随形妖鬼魅,催花折叶泣无由。 附:滇楠、德光原玉 一、宅楼午醒闻鸟 滇楠(仰光) 坐卧栖迟饱即休,晨昏禁足倚高楼。 忽听飞鸟鸣窗下,不识新冠尚自由。 二、呈滇楠兄 高德光(澳门) 冠毒为灾尚未休,万方多难独登楼。 倚栏窗外嬉春鸟,振翮翩翩竞自由。 2020-4-1 ...
白衣鬥士 仁心仁術大方家, 救死扶傷重任加。 抗毒施醫毋稍懈, 白衣鬥士志堪誇。 贈澳門白衣戰士聯 橘井泉香香百姓; 杏林春暖暖千家。 蕭春元治印 少出門不添亂 大局當前斷毒源, 自珍自愛遠囂喧。 困居只為不添亂, 明哲保身深閉門。...
聞武漢封城抗冠毒對聯 三鎮奈封城,但見烏雲翻滾; 全民齊抗疫,待招黃鶴歸來。 偉哉中國點贊 抗毒傳飛檄, 扶傷救死時。 群雄三鎮會, 全國一盤棋。 捐贈如山積, 關懷把愛施。 瞬間磅礡力, 舉世亦稱奇。 荅友人電詢新春忙啥 疫情冷峻比霜嚴, 困守蝸居為抗炎。...
鎖寒窗……決勝武漢冠毒之戰 玉鼠迎春, 三羊啟泰, 九衢春色。 災星突降, 黃鶴折其翰翮。 更那堪、冠毒日猖, 空城堵路無人跡。 問蒼天何忍, 逞兇肆瘧, 庶民遭厄? 飛檄, 情何急, 正眾志成城, 只爭朝夕。 痌瘝在抱,...
澳门摄影展 本会全体成员齐心协力,今天在澳门成功举办了《佛国风光一一缅甸风情摄影展》,在此向出席开幕典礼的嘉宾,各界朋友表示真诚的谢意! 全体理监事,全体会员,让团结努力,把会務工作做好。 缅华笔会 秘书处2019/8/20 伊江兩岸土肥饒, 秀美山川眼底招。 不盡風情調廣角, 無邊光景入長焦, 縈懷緬澳棲居地, 搭建中葡友誼橋。 佛國古今多少事, 穿村走巷訪漁樵。 釋文: 緬甸母親河⋯⋯伊江,孕育了兩岸靈山勝水,千里沃土養育了這一方人。美好秀麗的山川風貌,吸引了四方來客和攝影發燒友。取之不盡的人文風情,淳風美俗、攝之不完的錦繡山川、風花雪月,勞作耕耘的農家歡樂,趕牛車,撒網捕魚等一系列的美麗風光和農耕樂趣盡收眼底之中。影友們調好廣角鏡,架起了長焦鏡,縱情地拍攝到無數他們心目中的至愛。 從緬甸移居澳門的華僑華人,對第二故鄉仍有著深切的懷念,他們常常回去走一走,拍下很多富地方色彩的玉照,並佈展以供大家共享。官樂怡基金會同仁欣賞中華文明,借用文化這一載體,為的是要架起中葡友誼的橋樑。緬甸這一古老佛國,歷經千百年的滄桑歲月,留下不少令人響往的、耐人尋味的山川形勝。想要了解更多嗎?請大家來到緬甸這塊佛國淨土,深入城鄉巷陌,訪問樵夫和打漁人吧。他們會把歷史的風雲告訴你的。 華夏文化藝術的活動在九月底。筆會與官樂怡的活動在本月二十日。緬甸駐港總領事會來剪綵。 ...
千古江山, 泱泱華夏, 悠悠歲月留痕。 赫赫炎黃, 肇造朗朗乾坤。 結繩記事尊倉聖, 五千年、厚重人文。 看今朝、唯我中華, 聳若崑崙。 秦磚漢瓦猶堪憶, 繼唐風宋雨, 代出才人。 史命擔當, 擎旗鏡海之濱。 志存高遠崇風雅, 誦詩騷、漢服披身。 要弘揚、禮樂詩書,...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