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华文文苑
    亲吻你, 故乡的叶—-80年后与屋前老树的邂逅(卓叶)

    我的保护神——两百多年的老树 挺立在马六甲海峡岸边的这棵大树,离我家曾租住的老屋仅仅一路之隔。原先大树的根处以外便是一望无垠的马六甲海峡,填海之后,大海退去了四公里之外。大树已经生长二百多年,曾经被雷劈断,过后仍然枝繁叶茂。我也许受到这棵逢灾化险大树的护佑,儿童时代在它身旁躲过了两次危及生命的凶险。 一次是我四岁时,家里的小店铺购进大米,我开心地藏猫猫躲在米袋下,扛大米的工人没看见,将二百斤重的一袋大米压在了我的身上,我无法喊叫,难于呼吸,紧接着一袋又一袋大米压在上面,在命悬一线之时,我妈发现刚才活蹦乱跳的孩子不见了,知道大事不妙,大声喊叫把开动了货车即将离去的工人叫回,翻开几袋大米,把脸色苍白的我拉了出来,让我躲过了一劫。 另一次更是大难临头,死神插肩而过。大树旁有一个巴士站,一天下午,读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家,急着从巴士车头前跑步穿过马路回家,差点被一辆从大巴后急速驶过的小汽车迎头撞飞,小汽车快速刹车,左右摆动,险些翻车,在前方几十米处停了下来,吓得我浑身发抖,一身冷汗,两腿酥软回到家里,慌忙找水喝,我又一次躲过了劫难。所以,大树也许就是我的童年保护神。时过八十年,我六次从中国返回马来西亚省亲办事,每次都争取前来看望这棵老屋前屹立的大树。这一次,是马六甲雷州会馆蒋育贤主席开车把我们送到此,田柏学老师为我拍下了大树下的感言和第一次采下树叶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短视频,以此答谢我的有恩之树和有情之人,更要感谢我的第一故乡——中国,和欣欣向荣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两国一树成了我这辈子平安成长,快乐到老的庇护之神。 身后左起第一间曾经是我们家一百年前在林蒙岸租住的老屋 ,面目全非,与头发稀少的我成了对称 麻坡海岸前方就是马六甲 世界指哨冠军田柏学此次与我同行,参加了新山全国老友聚会之后来到了马六甲雷州会馆,听了我的述说,见了林蒙岸此树此路此屋,亲临此风此情此景,感同身受,侨情满怀,便神情十足地催促我写一首回忆诗,不了,他先人一着,落笔成诗。 《亲吻你,故乡的叶》 我又回到了你的怀抱, 故乡的老树, 我要亲吻你, 故乡的树叶。 怎能忘记, 在那幸福的童年, 我天天为你歌唱, 在那快乐的日子, 你日夜为我祝福。...

  • 华文文苑
    澳門慶回归感言(张平)

    . 澳門回歸二五年,一國兩制好方針。高度自治民意歡,攜手建成新澳門。  *   *   *    國旗區旗迎風揚,冬日暖照喜氣洋。煙花綻放夜璀璨,全民歡快心舒暢。   *   *   *主席期許牢記心,掌上明珠鞭策紧。⋯港澳兩珠相映輝,合力共建大灣區。 注:1999年12月20澳門回歸祖國至今2024年12月日已二十五年。香港特區是國際金融中心.被稱為東方明珠,習主席稱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本文將兩地簡稱為港澳兩珠。 图引自澳门日报特刊0-2024.12.21               ...

  • 华文文苑
    2025元旦抒怀(文/晓炊)

    浮名不与世尘争,黄卷深翻又启新。无利爪牙食埃土,有钝苗根读古今。青峰万仞云歩上,碧波千重踏浪轻。问道求真谁自渡,景明风和听阳春。    (注:荀况《劝学篇》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焉。)   2025.01.01格致走筆...

  • 华文文苑
    金蛇狂舞新元開筆(文/德光)

    . . 紫氣氤氳滿鏡湖,綸音天語譽明珠。春風駘蕩松山秀,蓮島騰飛國運扶。六合和諧倉廩實,九州昌泰瑞祥敷。濡毫繪染丹青卷,寫幅開元錦繡圖。 书法 一〉劉北照二〉馮利發三〉龔正中四〉阮偉生五〉林德盛六〉盧振七〉李錦帆八〉岑建平九〉尤肖松十〉劉北照十一〉李燕軍十二〉莫敬釗十三〉黎勝培十四〉茂松 十五〉周永腾 . . . . . . . . . . ....

  • 泰国长颈族突破

      去清迈旅游的人,很多人会选择去清莱看白庙和黑庙,如果是报当地的一日游旅行团,有些路线还会包括金三角和长颈族村。虽然我已经在无数游记上看到过这些长颈族人的照片,早已没了第一次看时的震撼,而且知道这里只是作为旅游景点走马观花看一下,拍拍照片,不可能有很深入的了解和探访,说白了,很大程度上就是猎奇心理,然而在清莱一日游时还是选择了去看看,用中国游客最常见的一句话说就是——来都来了。。。 他们至今还生活在这样的高脚茅草屋里,看上去就很清贫。当然,除了是他们的生活特点,肯定也是泰北政府为了保持长颈族村落的原貌一直维持如此吧! 通过网上的资料得知: 长颈族姑娘从五岁起就要戴铜环把颈项垫高,以后每两年要加高一次,直到25岁结婚为止。铜环终生佩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直到死亡,不论洗澡或睡觉,都不能取下。铜环实心,打磨得闪闪发光,最多可达25圈,重量5公斤。不仅颈项,她们小腿直到膝盖,手臂都戴满铜环,重量再加7公斤。 我们拍到的这些长颈族姑娘可能已经出现在很多游记很多照片里过,她们早已习惯了游客好奇的目光,看到有相机对准她们,会端正坐好,对着镜头微笑。 笑容还都是很淳朴的,虽然可能已经是一种“职业习惯”了。 岁数大些的也许见过太多太多了,看向镜头时大多面无表情,应该是已经麻木了吧。  很多游客会拍她们织布的样子,这时她们也会很配合地专心织布,这个看上去四五岁的小女孩,也已经被“训练”得一见到镜头马上条件反射似的伸出手比V,被拍照可能是长颈族人从小就要学会的”技能“。 小朋友乖巧地摆着POSE,偶尔也露出淘气的神情。不知道她的一生是不是就要如此度过? 大多数长颈族姑娘都能听懂及会说一点点英文甚至中文,一般拍照不用给小费,不过拍完她们也会向游客推销自己织的围巾或做的手工艺品。如果你不买,她们也不会使劲缠着。 这个小姑娘就非常精明,不仅各种配合拍照,而且她懂的汉语比较多,会主动和我们攀谈。聊的高兴了就掏出各种镯子、冰箱贴、围巾,嘴巴非常甜的进行推销,太会说话了,简直是无法拒绝。而且长颈族村的东西要价还算合理,大多数人都会掏钱买点带走,也算是支持一下她们的生活。     这个老人应该是村里颈圈最高的人了吧?至少她的照片应该是网上出现频率最高的。 村子里还有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人,穿着各自民族的服装服饰,卖着各自民族特色的纪念品,与长颈族人一起接受着游客的目光和镜头。 很多人都说,长颈族脖子上的项圈就像旧中国女人裹小脚一样,是一种残酷的美丽。想想一辈子都不能摘下来,的确看着就觉得沉重和痛苦,她们的生活也仿佛被套在了这一层层的项圈里,无处可逃。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想,比起其他那些逃避战乱的难民,如果不是因为靠着这种特点带来那么多游客,也许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们会更加流离失所,生活会更加艰难。长颈族将自己当做“商品”的一部分进行出售,生活中的枷锁与脖子上的项圈一样,幸与不幸,也不知道到底谁说了算。...

  • 你若糊涂,便上晴天

    参透人生,难得糊涂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世间万事惟唯糊涂最难。 有些事,问得清楚便是无趣, 连佛都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所以有时候,难得糊涂才是上道。 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 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 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 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 而它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 看淡了, 天,无非阴晴, 人,不过聚散, 地,只是高低。 沧海桑田,我心不惊,安稳自然。 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 榴莲的生长全过程 太神奇了 太美了 真没见过

      榴梿原产马来西亚,现在产量最高的是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大部分榴梿树有20多米高。也有少数树干低矮。榴梿树可生长五六十年,与一般热带水果生长期短的特点不同,它生长15年后才开始结果。每年结果一次或两次,果实长到3个月时进入成熟期。直接上图,一起来看看榴莲神奇的生长全过程吧 第5天到第10天的时间,慢慢发芽成长咯     第20天到第25天左右的样子,这些是什么??好像小时候的一种玩具… 密恐慎入,前方高能!!!   40多天了,可爱的玩具居然慢慢开出小花瓣啦~ 密集事物啊…不知道花香如何… 美爆了~原来榴莲也有温情美丽的一面 想起eason的一首歌的歌词:花瓣飘落 下游生根 淡淡交会过 各不留下印 但是经历过 最温柔共震 这算是最后的强者吗?   开始结果咯!长得跟荔枝一样… 这算是又淘汰掉一批果实的意思吗?感受到大自然深深的残酷~~~~ 下面这些继续生长的果实,应该是最后的强者了吧,一定是最地狱的味道… 100天啦~ 叮咚叮叮咚咚~榴莲娃~榴莲娃~一颗树好多娃!       听果农说,榴梿不能采摘,只能等其成熟自动落下,否则果树会受到损伤~ 榴梿大约有150个品种,其中以马来西亚的“猫山王”、“D24”和泰国的“金枕头”最出名。    ...

  • 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 自己之父~父亲 父亲之父~祖父 祖父之父~曾祖 曾祖之父~高祖 高祖之父~天祖 天祖之父~烈祖 烈祖之父~太祖 太祖之父~远祖 远祖之父~鼻祖 自己之子~儿子 儿子之子~孙子 孙子之子~曾孙 曾孙之子~玄孙 玄孙之子~来孙 来孙之子~晜孙 晜孙之子~仍孙 仍孙之子~云孙 云孙之子~耳孙 这就是上下祖宗十八代,现在知道的人恐怕不多!...

  • 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完整版)王旭山转载

    请点击以下链接观看 http://p.weibo.com/show/channerWbH5/1042163:4340668995449592?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 嫦娥四妹月背之旅圆滿成功(草蝶)

    嫦娥四妹帶着玉兔到月球背面走一走、看一看,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今年1月3日着陸月球背面。经过幾天休息,1月10日开始工作。 她着陸的地方是一个火山口附近,是一个撞击盆地,有186公里宽,是月球上規模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 月球背面坑坑窪窪,遍处隕石、悬崖、沟壑、峽谷。由于地形复杂,嫦娥四妹着陸时,需要精准的测算,好比直升机在茂盛的丛林中降落,小心又小心。 嫦娥四妹这次月背之旅,带着十八般武器,有各种用途的仪器、相机,有的只有巴掌大小,轻的三四百克,重的不过700克。这些相机集成了光、机、电、热等多项先進技术和自动曝光等智能功能。在太空恶劣的辐射和温差极大的坏境下,能承受发射时的強烈冲击和震动,还具有寿命长、高度可靠性能。 嫦娥四妹和玉兔各自用自带相机互拍,嫦娥四妹对玉兔拍了地形地貌图,玉兔对嫦娥四妹拍了携帶五星红旗的清晰全景照片。 月球上的国旗和地球上的国旗颜色是一樣的鮮艳。唯一的区别,仅仅在于月表的可见光照強度比地面略大一些。 国旗的材质却不一樣。地球上常见的国旗,一般由化学纤维、絲绸、棉布等纺织品制作。月球上的国旗,是用一种有机高分子薄膜材料制作的。因为,在地球上衣物不能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否则会褪色。地球有大气層包围,而月球沒有大气层。 月球上沒有大气层,所以太阳产生的紫外线非常強烈。月球表面还存在宇宙射线和高能粒子的辐照作用。 嫦娥四妹这次月背之旅,也是一次国际合作探索宇宙的开始。她帶了3台科学载荷,中国和瑞典合作是对月表的中性原子进行测量,太阳风和月表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中性原子。中国和荷兰、德国携手共同探索月球背面的大片处女地。 嫦娥探月曾被西方一片唱衰。现在嫦娥探月成功,西方又酸蔔萄心理作怪。日本这些倭寇也坏,用色情漫画污辱中国嫦娥。 中国嫦娥却拆穿了他们的骗局,撕破了他们的谣言,什么外星人基地、什么二战飞机在月球、什么月球有金字塔、什么三眼妇人……都是些荒言诞语。 嫦娥成功之祣,是中国人之骄傲,人類的骄傲! 听说,嫦娥五妹将飞上月球背面取土壤樣本。烏拉!    ...

  • 是谁将罂粟的种子撒向金三角?【摘自:《解毒金三角》 趙世龍/著 經濟日報出版社《書摘》2003年9期】

    金三角与哥伦比亚、阿富汗与伊朗交界的金新月并称为世界毒品三大生产基地。人们比喻其与罂粟毒品的关系,犹如人身血与肉的关系,深深侵入了金三角人文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金三角不仅出产上好的大烟和高纯度的海洛因,同时因当年泰、老、缅各国的一些民族武装和其他政治组织常在此出没,毒品与政治、民族独立和贩毒武装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影响世界的闹剧。 最初的金三角指泰国、老挝、缅甸交界处的那一小块土地——原指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与湄赛河交汇处的三角洲。关于“狭义金三角”的人口总数,一般认为共有3000多个村寨,100多万人口,但确切数字谁也弄不清楚。这块三角洲土地肥沃,一年几熟,物产丰富;每年三四月份,庄稼一片金黄,金三角最初因此得名。现在,人们对金三角“金”字的理解,是指这里出产的毒品为毒枭们捞取了以恒河沙数计的美金。 泰国清莱府位于清迈以北,是“狭义金三角”的起点,坐落湄公河畔,自古以来就是泰国北部的重镇,据说最早是由泰国的曼格莱王于1262年建立的。在它的领地内,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一眼望见泰老缅三国,这个地方就是清莱府的清盛,站在清盛北望,它的左边是缅甸,右边是寮国(老挝)。这里是狭义金三角的腹心之地。 国民党残军从云南逃出边境后强行进入缅甸、泰国,最高指挥部就设在离清盛很近的美斯乐,当时这个地方叫“和平村”,又称“自立村”,是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如今的美斯乐,全村仅有八九百户人家,六七千人,主要居民是当年国民党军残部的第二、三代人,原残军官兵多数已经亡故,目前在世的只剩下一百多人。 真正的毒窝变成了“广义金三角”。在美国国家缉毒署标有地理坐标的东南亚地图上,发生变化后的大金三角范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越南的莱州省,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公里。在这一带以种植罂粟为生的各国人口超过一千万人,主要分布在萨尔温江流域至湄公河流域大约20万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地带,由两条边线连接的三角顶端已直指缅甸和印度边境地区,三角形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中国抗战输血运输线”的史迪威公路北线。原来的金三角形变成了一个“像倾斜了的宝塔状”,整个宝塔横亘在泰国、老挝、越南和缅甸,塔身的70%在缅甸。 目睹金三角这罪恶的渊薮,人们不禁要探究:是谁首先把罂粟的种子撒向了金三角?使这块几乎一直与世隔绝、根本不知鸦片为何物的“世外桃源”变成了今日的毒窟?西方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是——英国人。早在1824~1826年第一次英缅战争英国刚开始侵入缅甸不久,东印度公司便把大量的罂粟种子运进了掸邦;1886年1月英国吞并缅甸全境后,强迫掸邦人民大规模种植罂粟,鸦片产量亦十分可观。英国殖民者曾把这里生产的鸦片大量运到中国销售,牟取暴利。此后,罂粟花便在掸邦地区一直盛开,并一度蔓延到缅甸的克钦、克耶、曼德勒、勃固、实皆、马圭等邦。 英国殖民者是金三角罂粟的最早播种者。当时,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是1600年经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特许状,由一群大商人组成的。17~19世纪,东印度公司是英国同中国、印度、荷属东印度(今印尼)和日本等亚洲国家进行贸易的开路先锋。它把茶叶、瓷器、印度印花布和咖哩等日常食品和日用品运到欧洲,并取得同亚洲贸易的垄断权。但自18世纪起,他们就开始传播鸦片种植与销售毒品。到1948年缅甸重获独立时,鸦片种植已遍布了整个掸邦高原和中国、泰国、老挝部分边疆地区。英国殖民者在金三角犯下了严重罪行。 从那时候起,局部的、大面积的、冲突规模或大或小的“鸦片战争”此起彼伏。1729年,不堪毒害的清朝政府首次发出禁吸鸦片的禁令,又于1743年发布禁止栽种罂粟的禁令。1796年、1800年先后严令禁种罂粟,但都阻挡不了英殖民主义者不断向中国贩卖鸦片。1840年,中英两国还为此爆发了一场世界历史上著名的鸦片战争。那时英国人输往中国的鸦片主要是在印度和英属缅甸种植的。从1767年始有记载,到1824年英入侵缅甸止,共57年,每年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总计228000箱。一直到1915年,英国人仍在向中国输出鸦片。看到英国人从鸦片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法国人也垂涎三尺,便组织印度支那的富商大贾,从金三角向自己控制下的越南、柬埔寨和老挝三国大规模贩运鸦片,抽取巨额税金。以后干脆直接派“专家”到越南、老挝北部地区,向苗、瑶、佬、傣等土著居民传授罂粟种植,鸦片收割、提炼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使这些地区的鸦片生产迅速发展起来。和英国一样,法国从鸦片贩卖中掠夺了巨额金钱。据统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从印度支那获取的金钱总额中有一半来自鸦片贸易。 法国为20世纪惟一公开贩毒的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殖民者重返印度支那,为了对付共产党,他们和当地的部落酋长再次联合起来。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法国人购买土著民族生产的鸦片,而酋长们则答应”协助”法国人攻击共产党。这样,在老挝西北部地区,即金三角中属于老挝的那一部分,罂粟种植和鸦片贸易依然保持着“繁荣局面”。为了筹措资金,法国殖民当局向一些商人发放鸦片专卖执照,由他们定期向殖民当局缴纳税金。由于英国的鸦片贸易停止和中国人民的觉醒,鸦片来源困难,法国人于是选择在越南西北部和寮国(老挝)广为种植,并派出专家到苗族地区传授种植技术。由于当时战火四起,鸦片运不出去,法国人在西贡就地公开销售,这是20世纪西方文明史上一大另类奇观。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帮助南越吴庭艳政权作战,填补了法国人撤出印度支那后留下的“真空”。美国政府如法炮制,派遣中央情报局官员,帮助老挝山地民族(主要是苗族)中的反共酋长们训练、组织武装,发给精良武器,拉他们打击越共。在美国答应购买他们种植的鸦片后,才换得山地民族的支持。最初,美国把收购的鸦片运回国内提炼成麻醉药品,供医疗部门使用。但面临供大于求无力“消化”后,美国开始与毒枭合作,虽不直接插手销售,却交给毒枭们转而向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地区推销。这样,在东南亚地区就陆续出现了许多贩毒集团。在鸦片收割季节,他们汇集金三角,疯狂收购。而在越南作战的美国士兵为了寻求刺激,也大量吸食毒品。而且除自己吸毒外,还利用种种便利条件把毒品夹带回国,以贩养吸。一时间,越南的西贡竟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毒品集散地。东西方意识形态交战的恶果首先报应在这些驻越美国大兵身上,然后他们又把“白色魔鬼”带回了美国。 金三角生产的各类毒品悄无声息地流入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不得安宁。一般专家认为,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达67000公顷,其中缅甸最大,多达6万公顷左右;泰国和老挝各为3500公顷。一般年产鸦片1200吨左右,有的年份高达1500吨。缅甸种植面积大,产量自然就高,年产量在900~1200吨左右;老挝年产量为200~300吨;泰国产量相对不多,仅35吨左右。在金三角地区,鸦片贸易是一桩公开的买卖,任何人都可以像购买其他日用品一样在集市上买到鸦片。 60年代以前,从金三角走私的多为未经提炼的生鸦片。此后,走私出去的主要是海洛因,因为从鸦片中提炼出的海洛因(约每10吨鸦片可提炼1吨海洛因)既可吸食又可注射,体积小便于藏带,适合走私贩运,在西方国家十分畅销,而且价格昂贵。金三角出产的毒品中,每年有50~60吨海洛因走私到东南亚和美国等地。为了将毒品运出,毒贩挖空心思,想出许多妙法:如藏在豆芽清洗机里,塞进瓷塑像里,密封在马口铁罐里再贴上荔枝罐头标签,或者把毒品缝进出口的金鱼肚子里。还有的把毒品装进避孕套吞咽到肚子里,更有利用肛门或女性身体藏带的,还爆出在其出口的柚木中钻洞镂空藏毒贩运到广东的大案。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

  • 西藏珞巴盛产美女 不过这里的姑娘不外嫁(网易博客)

      在居住在喜马拉雅山麓的珞巴人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人类的祖先阿布达尼曾经在脑后长了两只眼睛。他娶万物为妻,万物都有灵。脑后的双眼,能让他和万物对话,听懂树、虎和风的语言。 在居住在喜马拉雅山麓的珞巴人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人类的祖先阿布达尼曾经在脑后长了两只眼睛。他娶万物为妻,万物都有灵。脑后的双眼,能让他和万物对话,听懂树、虎和风的语言。 珞巴族的人口数量虽然有六十万左右,但是生活在中国的仅有两万多人,不到它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是中国人数最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和汉族不同,珞巴族由许多不同的部落组成,比如“宁波”、“邦波”、“德根”等等,他们的族名一开始是藏族人为他们起的,珞巴有着“南方人”的意思,后来新中国时期,经过他们的认可,珞巴族成为了他们的正式公开族名。 南伊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的最大聚居地,景区内存有珞巴族民俗村。珞巴村位于一片斜斜的山坡上,整个村庄的建筑都是木头盖的。珞巴村民的房屋较低矮,屋中通常有一火塘,火塘上悬挂着牛肉或者羊肉等牛羊制品。珞巴人很淳朴热情,男人高大,女人较矮小。珞巴人房屋的周围种有桃树,还有菜园,猪和牛羊都放在山坡上。 据说在遥远的远古时代时,珞巴族就已经存在了,他们主要生活在中国西藏地区,大家都只知道喜马拉雅山藏族文明最出名,却不知道珞巴族其实和他们开始出现的时间是一样的,只不过珞巴族不像汉族一样拥有自己的汉字体系,他们的语言珞巴语,容纳了嘎尔话、邦波话、愽日话等多种方言的特点,太过复杂,所以他们的历史并未得到详细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名字也就越来越鲜少人知了。 珞巴族所有成年男子的腰间都挂着火镰,显然是为了野炊或吸烟取火方便。但是,从一些饮食习俗中,仍可窥见珞巴族先民曾有过生食的历史痕迹。如一些部落在盟誓时,要饮用血酒。博嘎尔人每年收秋后杀牲庆祝,把余温未冷的牛血倒在酥油中饮用。他们认为,野牛的骨髓吸出来生食味道最鲜美。一部分珞巴人常把獐子肉剁成肉酱,拌上辣椒和姜末作为配料。烧烤,是珞巴族最常见的一种加工食物的方式。不管是植物性食物,还是动物性食物,都可以烧烤。整条鱼投入火塘,埋上热灰,用不多时便焖熟可吃。在山上捕获到大的动物,除烤吃外,还切成肉条,烤熟后长期贮藏。 用石块烙制的食品也很常见。把荞麦、玉米和达谢(一种木本棕类乔木树杆加工后提取的淀粉)研磨后,用水调和成稀面团,摊在烧红的石片上,先烙熟一面,再翻烙另一面,如饼太厚,烙过再埋入火塘的灰烬中,使其熟透。珞巴族煮食食物的方法也很独特。崩如、苏龙部落的人把达谢调成浆,放在大葫芦里,再从火塘里把烧红的石头取出来,立刻投放到葫芦里,利用石头的热量把达谢煮熟。或者把粮食放进竹筒,加上水,堵上木塞,放在火堆上烧。食用时用刀把竹筒破开。这种方法多用于外出远行。 采集和狩猎是珞巴族食物的重要来源。他们捕捉山鼠的方法多种多样,用石板压、设小地弩、下活套都很有效。有的家庭占的特定的捕鼠区,外人不得染指。捕到山鼠后把毛烧掉煮熟便可食用,如果一时吃不完便烤干、晒干贮藏备用。珞巴地区的山鼠肥而大,肉质细嫩,往往是婚嫁待客的上乘佳品。珞巴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招待客人端出的食品,客人必须吃完。主人还要当着客人的面,先喝一口酒,先吃一口饭,以示坦诚。珞巴人把挽留客人视为荣耀,如果待客不周,会遗憾终生。 许多珞巴人家门口有一个用恺木刻的男性生殖器物件,有一米多长碗口粗,龟头还涂了红颜色;进屋后天花板上也有这样的东西。珞巴人对男性生殖器很崇拜,据说一来可以避邪,二来表示人丁兴旺。 珞巴族还有个特点就是这个民族盛产美女,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这个民族的美女不外嫁,所以外族人根本娶不到。  ...

  • 国庆告诉孩子: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 缅华网

     来源:国学生活  所属栏目: 华文教育 1 北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 天津: 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3 上海: 北宋初期,这里已形成居民点,从这里上海洋,所以称上海。上海原来是捕鱼的地方,当时渔民创造了一种捕鱼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编成,插在水中),后来邕改为沪,所以上海简称沪。 4 黑龙江省: 由黑龙江而得名。因为江水呈黑绿色,蜿蜒地流着象条游龙。简称黑。 5 吉林省: 清朝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吉林乌拉城(今吉林市),满语吉林是『沿』的意思,乌拉是「大川」的意思。就是沿着松花江的城市,后来建省时,就用它命名叫吉林省。简称吉。 6...

  • 70年前的緬甸遠征軍 (值得一看的70年前的照片)

      70年前的緬甸遠征軍 (值得一看的70年前的照片) 製作:王旭東 2013年2月18日 70 years ago, Burma Expeditionary Force (Old Photos worth a visit) Production: Wang Xudong February 18, 2013 70年前,一支中國軍隊主動出國進入緬甸作戰。他們衣衫襤褸,他們裝備落後,被英 美嘲諷為“乞丐軍隊”。然而這已經是這個國家當時最精銳的軍隊。他們就是中國遠 征軍。英美認為他們在日軍面前將仍然不堪一擊。此後他們經歷過慘敗,最終也獲得 了來之不易的勝利。在三年的作戰中,他們已經拿生命賦予了這個國家新的尊嚴,讓 全世界改變了對中國軍人,乃至中國的看法。 今天,昨天,始終有一面先輩的旗幟。 70 years ago, a Chinese arm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go abroad ...

  • 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莫言) 《当代作家网》

      作者简介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 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 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 事实上,大千世界,不会有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只要你仔细观察,总会有细微的差别。 同是走兽,兔子娇小而青牛高大;同是飞禽,雄鹰高飞而紫燕低回。 人,总会有智力、运气的差别;总会受环境、现实的约束;总会有人在你切一盘水果时,秒杀一道数学题;总会有人在你熟睡时,回想一天的得失;总会有人比你跑的快…… 参差不齐,才构成了这世界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是的,走在生活的风雨旅程中,当你羡慕别人住着高楼大厦时,也许瑟缩在墙角的人,正羡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风的草屋; 当你羡慕别人坐在豪华车里,而失意于自己在地上行走时,也许躺在病床上的人,正羡慕你还可以自由行走…… 有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欣赏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有些书是没有主角的,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线索的,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我们埋没了自我…… 一生辗转千万里,莫问成败重几许。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扬帆远航,把握最真实的自己,才会更深刻地解读自己…… b  ...

  • 鯉魚跃龙门的传說《農歷网》

    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河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美丽刚劲的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山北的鲤鱼们见大红鲤鱼尾巴被天火烧掉,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 簡体字与繁体字对照表 

    本表收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自1956年以來公佈的四批簡體字,共五百九十二個(可以用簡化偏旁類推的除外)。以拼音字母為序排列。(原繁体字拼音表与汉语拼音表附后) 【A】 爱→愛  碍→礙  袄→襖  肮→骯 【B】 罢→罷  坝→壩  摆→擺襬 办→辦  板→闆  帮→幫  宝→寶 报→報  贝→貝  备→備  笔→筆  币→幣  毕→畢  毙→斃 边→邊  变→變  标→標  表→錶  别→彆  宾→賓  卜→蔔 补→補  布→佈 【C】 才→纔  参→參  惨→慘  蚕→蠶  灿→燦  仓→倉  层→層 产→產  搀→攙  谗→讒  馋→饞  缠→纏  忏→懺  尝→嘗 偿→償  厂→廠  长→長  床→牀  车→車  彻→徹  陈→陳 尘→塵  衬→襯  唇→脣  称→稱  惩→懲  痴→癡  迟→遲 齿→齒  冲→衝  虫→蟲  丑→醜  筹→籌  处→處  触→觸 出→齣  础→礎  刍→芻  疮→瘡  辞→辭  从→從  聪→聰 丛→叢  窜→竄 【D】 达→達  呆→獃  带→帶  担→擔  胆→膽  单→單  当→當 档→檔  党→黨  导→導  灯→燈  邓→鄧  敌→敵  籴→糴 递→遞  淀→澱  点→點  电→電  垫→墊  冬→鼕  东→東 冻→凍  栋→棟  动→動  斗→鬥  独→獨  断→斷  对→對 队→隊  吨→噸  夺→奪  堕→墮 【E】 恶→惡噁 尔→爾  儿→兒 【F】 发→發髮 范→範  矾→礬  飞→飛  奋→奮  粪→糞  坟→墳 风→風  丰→豐  凤→鳳  妇→婦  复→復複 麸→麩  肤→膚 【G】 盖→蓋  干→幹榦乾 赶→趕  个→個  巩→鞏  沟→溝  过→過 构→構  购→購   谷→穀  顾→顧  雇→僱  刮→颳  挂→掛 关→關  观→觀   冈→岡  广→廣  归→歸  龟→龜  柜→櫃 国→國 【H】 汉→漢  号→號  合→閤  轰→轟  哄→閧鬨 后→後  胡→鬍 护→護  壶→壺  沪→滬  画→畫  划→劃  华→華  怀→懷 坏→壞  欢→歡  环→環  还→還  回→迴  会→會  秽→穢 汇→匯彙 伙→夥  获→獲 【J】 迹→跡蹟 几→幾  机→機  击→擊  际→際  剂→劑  济→濟 挤→擠  积→積  饥→飢  鸡→鷄雞 极→極  继→繼  家→傢 ...

  • 神奇的纳米比亚 :湘江月  2018.09.08 

    2018年6月 影友杰勇随<中国风光摄影网组织的摄影团> 去纳米比亚采风, 看到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国度。 (此美篇中的图片、文字等素材由杰勇提供, 编辑制作由湘江月完成。) 纳米比亚 位于非洲西南部, 面积82.4万平方公里, 人口240万。 纳米比亚西濒大西洋, 海岸线长1600多公里。 陆地与安哥拉、赞比亚、博茨瓦纳、南非接埌。 纳米比亚属亚热带、半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自15世纪以来, 荷兰、葡萄牙和英国殖民者 先后入侵纳米比亚, 1890年被德国占领, 1949年被南非吞并。 经过多年的斗争, 1990羊3月21日 纳米比亚正式宣布独立, 同时宣布世界殖民时代的终结。 纳米比亚旅游业发达, 是欧美游客的高端渡假目的地, 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2015年被<孤独星球>评为 全球十佳旅行目的地之一, 被CNN评为人生必去的地方。 一.首都温得和克 位于纳米比亚中部, 人口20万。 城市保留着殖民时代的遗风, 并建起了独立后的新建筑。 二.海港城市鲸湾 位于纳米比亚西海岸中部。 这里有旖旎的海滨风光, 游客即能观看巨大的盐场、 火烈鸟遍布的堰湖, 还可以乘游艇畅游海上与海豹嬉戏, ...

  • 汉字繁简再引热议 使用方便和文化传承如何兼顾?《中国侨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客户端7月26日电(刘欢)近期,一则“大学老师留手抄10万繁字体作业”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在汉字的繁与简之间,如何兼顾文化传承和使用方便,再度引发网友热议。专家表示,从全球来看,使用简体汉字已是主流,但这并不影响繁体字保护和传承,繁体字和简体字可以共存传续文明。 资料图:北京中小学生书法爱好者。杜燕 摄 手抄10万个繁体字,这作业有必要吗? “上百页的作业,都是白纸黑字,关键还都是繁体字……”近日,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专业大一学生刘天逸在朋友圈发了一组抄繁体字照片。 据报道,布置这次“另类作业”的老师是扬州大学历史系老师陈士银,对于布置抄繁体字作业,他解释:“因为历史专业需要阅读的古籍比较多,多为繁体字,难以理解,但在抄古文过程中,同学们渐渐掌握了繁体字的理解和使用,考试中就会得心应手。” 在互联网上,刘天逸晒出的手抄繁体字作业迅速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手抄、繁体字、10万个,这些关键词也成了网友争论的焦点。 “都什么年代了,抄10万个繁体字,除了博眼球,还有意义吗?”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简体字的出现就是因为繁体字不好写、不好认。” “传统文字继承弘扬本就应该,更何况人家是学历史的。” …… 资料图:学生们在练习书法。王涛 摄 如何看待汉字的繁简争议? 可以看出,网友对于这份“网红”作业的争论,归根到底还是聚焦在汉字的繁简之争。 一方面,网友认为,汉字由繁化简是为了方便使用,不应过分推崇繁体字教育;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坚持,认知传承繁体字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现。...

  • 这几个字,99%的人都写错 来源:书法道《缅华网》

    书法道 现在人经常敲键盘 很多时候提笔忘字 有时候用到了 突然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汉字都不会写了 写错字更是屡见不鲜 小编表示很惆怅 天下第一易错字 是哪一个? 还真不是那些罕见的生僻字 也不是那些容易混淆的形近字 而是感冒的“冒”、冒险的“冒”!     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冒”字上面就是个“曰”,下面是个“目”。错就错在这里,“冒”字的上面并不是“曰”,而是“冃”。     这个“冃”就读mào,它与“曰”的区别是,下面那两横不与别的笔画相连。 古文字中的“冃”是个象形字,就是画了一顶古人的帽子,那两横是帽子上的装饰物。 由“冃”组成的“冒”,上面是一顶帽子,下面是一只眼睛,帽子盖在眼睛上,这只眼睛其实是代表了整个的脑袋瓜。     最早的“帽”就是“冒”,并没有那个头巾的“巾”。因为一个“冒”字还表示别的义项,负担太重了,后来人们又给“冒”加上“巾”,造出个形声字“帽”,“冒”“帽”分工。“冒”专管“向外透出”等意义,“头上的帽子”这个意思交给“帽”专管。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帽”字的演变历程是:冃-冒-帽   最易错别字:“周”字 “周”字“口”上部是“土” 而不是“士” 是不是已经写错了多少年…… 最易错别字:“肺” “肺”字右边不是“市”字 而是一竖到底 最易错别字:“尴尬” “尴尬”左边不是“九” 而是“尤”字少一点 最易错别字“黄” “黄”字中间是“由”字 而不是“田”字 最易错别字“考” “考”下半部分 那是“巧”的右半部分 所以应先写横,然后竖弯钩 ——————————————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一笔一划都凝聚着祖先的心血 一笔一划皆有来历 ...

  • 缅甸仰光——班杜拉广场 来源:醉美缅甸《缅华网》

    班杜拉广场位于仰光市中心,是以1824年在阿拉干大败英军的缅甸民族英雄班杜拉的名字命名的。他为缅甸贡榜王朝的知名将军,在英缅战争中指挥有方,数度重创英军。他于第一次英缅战争中,带领旗下军队参战,于1824年与英国军队相抗衡。1825年,他牺牲于一次对英军的大型战役中。 班杜拉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高47米,塔身镀金,底座呈八角形的宝塔——苏蕾塔(Sule pagoda)。这座塔已有2000多年历史。仰光许多公交车的终点站就到这里,它是仰光城市的交通枢纽。 相比瑞光大金塔,虽然苏雷塔的宗教意义要小很多,但据说也有 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位于老城区而格外有名,目前也被作为四面道路的交通转盘。 由于缅甸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有时候司机在开到苏雷塔附近的道路上时,甚至会突然丢开方向盘,双手合十对着佛塔祷告。苏雷塔西边还有一道人行天桥,是眺望老城区中轴线的好去处。 苏蕾塔东北角是仰光市政厅大楼广场。市政厅大楼建于1936年,现是仰光城市发展委员会的办公地点。大楼由仰光中央火车站的设计师乌丁设计。市政厅大楼融合了欧洲巴洛克建筑(楼体)和缅甸传统的“帕亚塔”建筑(楼顶)风格,被称为现代缅甸建筑典范。 苏蕾塔东南是班杜拉独立纪念碑。它是为纪念缅甸独立而建的,是现代仰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在蓝天白云下,这座白塔像一柄利剑,直刺蓝天,非常壮观。 班杜拉广场周围还有许多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建筑,如高等法院大楼,大教堂等。 在班杜拉广场游览,你会碰到许多小和尚,还有穿着裙子的缅甸男人。 旅游tips: 旅游时节:仰光的雨季为7至10月,凉季为11至2 月,这两个季节较为凉爽宜人,气温在 20℃上下,适合出游; 交通指南:从 Feel Myanmar 打车到苏雷塔,车程约15分钟,费用约1,500甲。...

  • 走,去缅甸吃一顿茶叶沙拉《缅华网》

    缅甸在整个东南亚算是一个饮茶文化比较丰富的国家,喝茶、食茶的方式也很多样化。这也与缅甸人嗜茶的习惯有所关系。缅甸人爱喝茶,去缅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习惯用茶水招待客人。他们认为,茶并不是可供豪饮之物,而是需要细细品味。理解缅甸人的思维和想法,同样如同饮茶一样细细品味。 据缅甸史料记载,茶文化的交流始于唐末宋初,当时是通过茶马古道传入缅甸。到宋朝,喝茶习俗在缅甸已经非常普遍了。明清时期到今天,缅甸茶文化不只喝茶的层次上,不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更是渗透到社交礼仪等各种重要层面,成为缅甸文化的重要部分。 茶馆才是日常 缅甸人的日常不在酒吧、咖啡店,茶馆才是缅甸人闲时忙时爱聚的地方。 每个街坊都会有这样一所街角小店,很容易认,店旁总是有一些塑料的桌椅板凳放在街头。一些有名的店24小时营业,肚子饿的话在这吃饭也很不错。 缅甸人与茶馆是离不开的。因此,缅甸的茶桌文化也是空前发达,它渗透到社会各种层面以及社交礼仪的各种活动。缅甸人很喜欢喝茶,一天喝上三五次的茶是等闲事。在缅甸,光是仰光地区就具有几千个大大小小的茶馆。茶座都是小号的,包括茶几,摆着中国式简陋茶具。中国茶以外,当地的缅甸茶是锡兰茶叶加炼奶,由小玻璃杯或瓷杯由瓷盘盛着。 想体验最日常和地道的缅甸生活,缅甸茶馆是首选之地,茶馆已经成为缅甸文化符号的象征。 喝茶充满雄性色彩 在缅甸,关于茶的一切都好像是男性专有的世界,它就像巴厘岛的斗鸡游戏一样充满着雄性色彩。在都市的那些茶馆中,很少有女性出现,即使偶尔看见,她们也只是用餐,用完之后就匆匆离开。而在乡村也一样,永远是男性主导着喝茶的场所,他们在那里喝茶、抽烟、食槟榔、聊八卦,年长一点的女性偶尔会加入他们,而年轻的女子却被告诫不能靠近。 将性别放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分析是当代女权主义的重要范式之一,缅甸茶与性别的关系可能正好可以沿着这一路径来分析。在当今的缅甸,仍旧是男性主导着茶这一领域并进行着相关的实践。 需要声明的是,在此并不是说缅甸女性不喝茶,而是力图说明作为具有社会性和文化特质的茶是由男性主导的,它们离女性的生活很远。对东南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缅甸的女性地位长期被认为在东南亚各国中是最高的。 只有甜茶和苦茶 在缅甸,茶只有两种,甜茶和苦茶。甜茶叫“拉佩依”,苦茶叫“叶内碱”,前者是英伦遗风,后者是缅甸传统,两者彼此区隔,又相互交织。甜茶以浓稠的红茶做底,佐以奶精和糖,呈棕黄色,味极甜并带一丝茶味。甜茶最早是作为英国人的下午茶出现在缅甸的,但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出乎人们的意料。 苦茶呈暗红色,味苦但并不强烈,几乎每一个缅甸家庭都至少有一把保温茶壶,里边装的就是这种苦茶。都市里的苦茶,它们出现在早餐店、大排档、甜茶馆的餐桌上,供食客免费饮用,沦为附庸,充当配角。城里的人家也绝少拿苦茶招待客人,这会有失身份。但在乡村,苦茶却是毫无争议的主角。苦茶还会被装入水壶中,带往田地,成为炎炎夏日的解暑佳品。 苦茶还有一种著名的变种叫“拉佩豆”,缅语中,拉佩是茶叶的意思,豆则是代表拌的动作,因此,“拉佩豆”顾名思义就是凉拌茶叶的意思了,换个更好听一点的说法,叫做茶叶沙拉。 茶可以当小吃 缅甸的茶不止是喝,也嚼着吃。最开始是农村的习俗,茶叶被做成一种叫LaPhet thoke的食物,也叫茶叶沙拉。 茶叶加上芝麻油、花生、蒜、虾仁、椰肉、姜,一层层这么堆着,然后发酵。这碟菜或者说调料在缅甸人餐桌上无处不在,很多去缅甸的美食游客都会流连忘返。 将发酵好的茶叶与卷心菜、蒜末、小米椒、花生、蚕豆等拌在一起,味道极为丰富而富有层次,集苦、酸、辣、香、咸于一身,是缅甸人最爱的小食之一。这道菜百搭,它既可以是一道小吃,一碟开胃菜,也可以和一盘米饭搭配在一起成为一顿饭。 茶叶沙拉一般两种吃法: 一是原味的,不加调料直接吃,比较苦,确保发酵茶重口味不打折。二是酸辣味,加辣椒、柠檬、盐,有时还加醋和鱼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