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华文文苑
    新山老友会(卓叶)

    新加坡老友林慈训与中国老友卓叶互赠纪念品,一个是数百首马来亚和中国革命歌曲的储存卡,一个是非遗树叶~花瓣~金叶笛吹奏教程册子,此举也略显大会的主题:创新迎变局。 老友们相互祝福,面向未来,为中马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唱响中马友好的主旋律,谱写命运与共的新篇章。祝愿中马友谊万古长青! 大会在全场大合唱声中顺利结束。                            ...

  • 华文文苑
    七绝·贺厦门印尼归侨联谊会成立35周年(晨阳)

    2025.元旦应邀参加厦门印尼归侨联谊会成立35周年庆典,特赋诗一阙祝贺。 椰城归雁齐欢聚,卅五春秋共一堂。鹭岛有缘情再续,传承活跃谱辉煌。 写于2024年12月11日鸿山新村书宅...

  • 华文文苑
    玉樓春……西灣倒數迎新(文/德光)

    西灣湖畔人歡笑,除夕輕寒風料峭。萬人空巷欲迎新,千闋狂歌皆入妙。 舞台熠熠星光耀,倒數聲聲春意鬧。煙花幻影落濠江,花雨紛飛豐稔兆。 书法 一〉茂松二〉馮利發三〉李燕軍四〉劉北照五〉阮偉生六〉黃玉靈七〉周永騰八〉莫敬釗九〉尤肖松十〉李應華十一〉茂松 . . . . . . . . . . . . ....

  • 华文文苑
    甲辰小寒趣语(古风)文/晓炊

    莫向天地议晴阴,休与坡沟论晦明。 斑鸠登称欢四两,鸽子脱毛恨半斤。 勤襟逐梦当求稳,精准把舵要寸分。 岁杪且将思淡定,节末但把意重新。 凝寒丛峰皆秀色,年开满眼尽阳春。 研经不让华颜老,究典图索尚摄生。 河山眺缈霞烟里,盛世飊雄庆远征。 壮怀踏歌轻翘首,昂扬再步写初心。 2025.01.05. 格致走筆...

  • 巧手裹粽忙(朱徐佳)

    当妈妈开始把糯米倒在簸箕上﹐拣出杂米及小碎石时﹐我们就知道快要过端午节了,裹粽子的时候也到了。 早在一个多月前,妈妈就已把咸蛋腌好,这时的咸蛋黄应该已是油亮的橙红色了。红豆沙也做好了,街市上的掸族小贩们,知道中国人裹粽子的季节到来,就陆陆续续把在山上采到的竹叶或檬叶,一扎扎绑好拿出来卖。买回后用滚水煮软,使叶子的涩味消除,然后在水龙头下用菜瓜布一片片洗净摊晾。小贩们还卖一种棕红色的麻皮纤维,薄薄的一片片叠在一起。买回后用水泡软,顺纹理撕成一条条的,连接起来卷成一个麻绳球,这种麻绳非常韧,用来绑粽子,不容易折断。 在端午节前的两三天,妈妈就把买回来的半肥瘦猪肉切块用盐和“红篮”腌好。“红篮”是掸族小贩们随季节拿出来卖的一种草本植物。绿色的叶子如柠檬叶般大小,把叶子摘下洗净剁碎蒸熟,“红篮”经过烹煮会变成红色,用来腌猪肉,猪肉也变红。家乡的传统,节庆多喜欢红色,所以粽子馅内带点红,有喜气。碱水粽也一样,用红豆沙做馅就有红心。如不放红豆沙,就放入一小条苏木,碱水粽煮熟后苏木变红就会有红红的心。所以妈妈早几天就叫我们小孩把一片片的苏木撕成牙签般大小备用。 端午节的前一天一早,妈妈就把洗干净泡好的糯米加点盐拌好﹐以及泡软的印度豆﹑腌好的肉﹑剥好的咸蛋黄﹑红豆沙,苏木,粽叶﹑麻绳……等材料都准备好﹐我们几姐妹就和妈妈围在大圆餐桌边﹐开始裹粽子了。 首先是裹肉粽,用两片叶子稍微错开叠在一起对折成半,再纵向四分之一处向内折成一个半船型的兜子,先放入少许米铺匀,再把肉放在中间,肉上放一个咸蛋黄,头尾处放些印度豆,之后用少许米把馅料复盖,把纵向四分之一的叶子向内折包住米料,剪掉多馀的叶尖叶柄,然后把粽子开口处向上竖起,轻轻拍打使内容均匀不留空隙,最后用扭角形方向把叶子向下折﹐用麻绳包扎起来,就完成一个漂亮的扭角形粽子。肉粽要裹得结实些,口感才会软糯有咬劲。 接下来是裹碱水粽,将洗干净的糯米加点碱水,米就变成浅黄色。粽内放红豆沙馅,或只放一小条苏木,包成扁平形﹐碱水粽要包得松些不要太结实,吃起来才软滑。 粽子裹好之后放入几个大锅中加满水 ﹐在厨房的大灶上大火煮上几小时﹐还要随时添柴火添滚水。传说在煮粽子的时候如有陌生人来访﹐粽子内的米就会夹生。所以在厨房门口要放一只拖鞋和一只木屐﹐来档住这个万一。小孩子们忙着在蒸气萦绕的厨房中跑进跑出,闻着锅内飘出的阵阵粽香,不时的问妈妈粽子熟了没。 几个钟头之后﹐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妈妈先把热腾腾的粽子取出一些分成多份,叫我们小孩分别拿去送给一些族内老人和亲戚朋友,然后一家人就开始吃粽子。大家围在大圆桌旁﹐大人们自己剥来吃﹐我们小孩因为吃不完一颗﹐就由妈妈分给我们。只见她左手拿着剥了一半还留着一半粽叶的的粽子﹐用牙齿咬着一条线的一端 ﹐右手拉住线的另一端﹐往粽子中间一半的地方绕一圈﹐把线一拉﹐半颗粽子就整整齐齐的落在预先准备好的碟子上。而有粽叶的另一半则放在另一个碟子上﹐然后把粽叶往上一提﹐就完成了分粽手续 ﹐手不黏﹐又不用洗刀﹐真是干净利落。我们小孩通常都会看看自己分得的那一半粽子咸蛋黄的份量﹐如果份量比较大﹐就好像检到便宜一样高兴得很。但如果咸蛋黄的份量比较小﹐就好像吃了大亏﹐但也只好接受。大人们通常沾酱油,麻油,胡椒粉,辣椒酱来吃,而小孩就沾点酱油。我们小孩吃粽子是有顺序的,先从粽子外沿糯米的部分吃起,接下来就吃印度豆的部分,然后就到了中间的猪肉,细嚼慢咬,最后才是整颗粽子的精华咸蛋黄,把它留到最后一口慢慢吃,好让那美味在口里留久一点。吃完肉粽,就吃碱水粽,剥了叶的碱水粽呈金黄色,如琥珀般半透明中间带点红,沾上蜂蜜,软滑香甜,把吃肉粽的饱腻全消弭了。 几十年过去,我们已移居国外,但妈妈的女儿,媳妇,孙女,孙媳妇们都已传承了妈妈裹粽子的好手艺,年年端午节都自己裹粽子。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小时候和妈妈围在大圆桌旁裹粽子的情景。虽然在国外各种材料都买得到,裹出来的粽子也是一样的漂亮。但不知怎的,味道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也许是因为没经过妈妈的手,没经过老家厨房大锅大灶的熬煮,那久远的妈妈粽子的味道,就再也找回不来了。 …………………………………………………… 评论 谭炳辉(6-12-2021)文章描绘孩童时的过节氛围,以及怀念自己妈妈的好味道。文章用词精简、分析细腻,充分抒发孩童时在妈妈温馨的呵护下,尽享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好文点赞!...

  • 《小小品》报菜名(原创 张新民)

    著名小品演员蔡明和范长江到城里一间高级西餐厅吃晚饭。他们走进一间舒适明亮的包间,年轻英俊的服务员,一眼就认出是他的偶像、著名演员蔡明,感到很意外,也很高兴,马上热情招待。请她们就座后,立即泡了一壶高级尤井茶,然后拿來菜谱,准备请她们点菜。此时此刻,他脑子里就只有蔡明这名字。     范长江说,"我不看菜谱,你先报一报菜名,然后我才点菜。"     抱一抱蔡明?服务员大吃一惊。蔡明是著名演员,是美女,他当然想抱一抱,但他怎么敢呢。他惊魂未定,久久说不出话来。     范长江感到不耐烦了,说,"怎么啦!我叫你报一报菜名,你怎么不报?"     "我,我,我,…,不能抱啊。"     "你是服务员,怎么不能报。这是什么服务态度?把你们的大堂经理叫来。"     大堂经理来了,马上问,"怎么回事?"     "我叫他报一报菜名,他就是不肯报,服务态度那么差。"     经理就问服务员,"你怎么不报呢?"     "不能抱啊,经理,我也不敢抱啊。"     "报菜名有什么不敢的。"     范长江插嘴说,"他不报菜名,你就炒他鱿鱼。"     经理就命令服务员,"马上报,不然,我就开除你,明天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服务员只好放下菜谱,鼓起勇气走到蔡明前面,用双手紧紧把她抱了起来。   蔡明给吓住了,范长江也惊呆了,两人异口同声的叫起来,"你好大胆,竟敢把蔡明抱起来,简直是流氓。"     "不是,不是,是你们叫我抱一抱的,还威胁说不抱就开除我。"     "我是叫你报一报菜单上的菜名,不是叫你抱蔡明。"     服务员只好说,"谁叫她是蔡明呢。菜名,蔡明,报菜名,抱蔡明,把我弄糊涂了。"     蔡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哈哈笑了起来。她覚得这服务员小伙子诚实丶憨厚丶可爱,就冷不防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服务员也感到意外,脸也红起来。     这时范长江也哈哈大笑起来,"哎呀呀,你这小子真有福气。我跟蔡明合作了那么多年,还没有机会让她亲过呢。"     一场语言上的误会,就在欢笑中结朿了。...

  • 我们家的顶樑柱 – 叶联华(叶国治)

        我们家兄妹九人,靠父親车衣做裁縫过着小康生活。    但是,二戦后,殖民地缅甸巳大大不同于战前,物资缺乏,人民的生活很拮紧。父親从早到晚拼命干活,才能勉強维持十一口人的生活。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回祖国,过了幾年,二妹也回国在天津市读书。    父親的压力仍然不轻,孩子们一个个长大,一个个要上学,五、六个孩子一个月的学杂费不少呀。父親说:我的孩子,我就是讨飯也要供他们读書。他默默地干,无休止地每天十幾小时地干,積劳成疾,终于趴下了,大口吐血。急送医院,仍然掛着家庭,掛着生计。沒有多久,又急着出院。    出院沒多久,终于又大量吐血,回归无望,走了。大女儿不在家。她在山芭当教師。    家里还有7个人要吃飯,6个孩子要上学,要交学费。谁來挑这副担子?    联华!一个15岁的花季少女,一个才升入高中热愛学习的女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像鉄梅一樣,坚強!当起了家中的顶樑柱。    她离开了课室,离开了校園,离开了相親相爱的同学。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父親撂下的担子,每日为他人作嫁衣裳。    我感谢联华,我们家的弟妹都感谢联华。    联华一出生就受苦,就逃难。    她沒有躺过摇篮。沒有享受过嬰儿的快乐。日本狗強盜剝夺了她的享受权利,驱迫她在母親的背上漂泊,四处逃难。她才是一个三个月岁岑的Baby呵!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太平洋战争,战火烧到缅甸,我们时常钻防空洞。不久,搬到腊戌。仰光淪陷。华侨大批往北逃,沿滇缅公路回雲南,这时云南是中国的大后方。當时,有个西南运输公司专门往中国运回战略物资。有个司机是台山人,是妈妈的潮境圩同乡,他答允载我们家回昆明。我们从腊戌经九谷芒市回到龙陵县。日本鬼也赶來了。中国.为防止日寇侵入,国军炸毁惠通桥,日本鬼过不去,逃难的华侨也过不去,滇缅路上一路都是抛錨的汽车,抛弃的战略物资,拋弃的箱笼财物……我们只好逃入山里,準备走路回国。    爸爸找到响导和马帮,帶我们爬山越岭去保山县。妈妈背着三个月大的联华,爸爸背着两岁的美华,我和英华坐在馬背上的筐箩里一左一右。马帮走得很快,妈妈总是跟不上,好在舅舅是个年青小伙,紧紧跟着响导。遇有叉路,舅舅就扯一些树枝或者青草丟在向往的路上,以免爸妈走错方向。    最可憐的是联华,整天綑在妈妈的背上顛來顛去。直到休息时才松绑,吃奶。大人整天赶路,吃不好,睡不好,三个月大的嬰儿又怎能安逸快乐呢?我们顧來的响导,我们要听他的,他要赶路,你想多休息不行。所以,妈妈解下联华,妈妈要喝水,要解手,要吃飯,又忙着餵奶,所以,嬰儿能不能吃飽,也顧不上了。行军时,太阳晒,雨水淋,有时也顾不着了。台山话:阴功呀!又有什么办活?一切的一切,都是日本鬼子造的孽。    从龙陵到保山,汽车走一天,我们走山路,花了一个月。到了保山,找到汽车,到昆明后,住進难民招待所。    联华生下來就逃难受苦,到老年时生病又遇新冠肆虐影响安生疗养受苦。联华,安息吧! …………………………………………………… 评论: 盧 和 SABRINA YAP(6-10-2021)我的三大姑奶(臺山話就是先生的姐姐)小小年紀很早就輟學分担家計,真是像大哥所寫她是家裡的頂樑柱也是家裡的開心果,她性格樂天開朗,幽默愛笑,有她在的埸所总是欢声笑語不断,對她因病仙逝,心里有太多的不舍,兄弟姐妹都會永遠怀念妳及感激妳對家所付出的貢獻。天堂里不再有病痛,愿妳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

  • 《似蜜隨笔》穷人餐桌上的佳肴(了因)

        就到六月了,六月对缅甸华侨华人是梦魇。     一到四,五月,了因对第二故乡就有很多魂牵梦萦的往昔,就如滿树金光闪溢的<北斗>树,使人欢欣到奄息的泼水节,带有烏糖馅的<莫弄艺伯>缅式汤丸,满街市黄灿灿的芒果,混身都是刺头的榴莲……这些热带水果,抢眼甜心。     四月五月正是芒果盛产期,上缅名品有<星达龙>(缅语:一顆鑽),下缅甸有<玛戚素>(缅语:聚宠爱于一身。)当然另有很多优劣品种,这里就不赘述了。<星达龙>近期才博得芳名,据了因颇有探研的朋友说,在缅甸王朝时代,这品种是贡品,不流入民间,除了达官贵族,皇亲国戚,少有人吃得上。最近也才听闻有向国外出口的消息。     下缅甸膾炙人口的芒果要算玛戚素,产量丰富,便宜可口,到四月你如在午间到仰光诃岸散步,仰光河岸停了大大小小的舢舨,都是来自三角洲一带的芒果船,岸上一排排货卡车,买芒果的商贩,芒果仲价,熙熙攘攘,擦肩接蹉,笑骂喧嚷,接看一车车熟透扬香的,半绿半黄的,绿水玉石的芒果驶离河岸,开往各地市场。这些品种中大部为玛戚素。     缅甸人有一个习惯,那是说广大的贫穷农民和生活在城市最低层的居民,城市的穷人靠打工为生,农村贫民务农之外,别无生计,他们在五谷登场时儲存全年米糧,卖出余粮畧有存款,四月五月新稻贯浆青黄不接,五月倾盆大雨,毫无收入仅有的一点余裕用尽,就是靠儲糧,鱼酱辣椒,野生蔬菜(缅友人称”豆细牙”蘸菜),就此就餐裹腹,较为上等一点,是在上述菜单之外加一粒玛戚素芒果或生吃的(升沙达也),生吃品种芒果。了因小时曾有以一粒玛戚素吃完一餐的经验,米饭香加上玛戚素的香甜味,那真是什么山珍海味都比不上的享受。有一句俗话『芒果是穷人家餐桌的佳肴』,名符其实,一点不假,尤其聚宠爱于一身的玛戚素。     不过,四,五月热带水果上市也不是好季节,吃芒果的果皮果子乱抛,满街滿地都是,招来一群群黑鸦鸦金苍蝇,传播各种疾病不说,特别四月份夏天,气候闷热,苍蝇蚊子横行,吃了芒果榴莲,整身热气,內外煎熬,你享过这种滋味吗?     六月七月在缅甸是非常糟糕的月份,霉雨不断,江诃氾滥,陸路受毁,交通不便,会引起民生的艰困,了因听闻,现在第二故乡与前历史上军政统治时期一样,通货开始膨胀,了因很是担忧,历史事件是否真的会重演!     阿弥陀佛!愿天下太平!故乡安宁! 公元 2021-5-31...

  • 缅甸会彻底走向失控吗?- 缅华网

    编辑:随风飘想文章类型:观点时评发布于2021-05-26 12:49:15共186人阅读文章导读曾经有幸在缅甸工作了近十年时间,刚刚大学毕业,那曾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民心淳朴,风景怡人,是缅甸给人的第一印象。…… 来源:随风飘想 ——社会治安和银行 曾经有幸在缅甸工作了近十年时间,刚刚大学毕业,那曾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民心淳朴,风景怡人,是缅甸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2月,缅甸形势陡变,看到缅甸的现状,不禁黯然。也可能不会回去工作,但还是不希望这个美丽的国度就此沦落。最近老思考要做点什么,为这个国家的稳定尽一点力。准备写一个长篇连载来分析缅甸现在的状况,外部势力插手,中国也受损,但还被缅甸国民误会。因工作原因,尽量晚上能抽一小时来写这个长篇分析。看到这两天的情况,决定先写个插曲来说一下现在紧迫的情况。 文章最终读者希望是缅甸人,将翻译为缅文,用缅甸的渠道去传播。 军变已经100天过去,军方总体已经控制了局势。缅甸面临的几个大问题,前几天看几个公众号分析文章,不知道是谁抄的谁的,几篇文章都是一个内容,大概就是缅甸现在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对于缅甸普通百姓,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角度直白来讲,吃饱饭和保证人身安全是最基本的需要,但是现在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已不能保证。今天先来分析社会治安和金融方面。 最近每天看到的新闻推送,总是全国各地都在发生爆炸的感觉。虽然大多是炸的军方或者是政府的各种办公室,也有银行,但是真正受伤的不是军队,而是普通百姓。暴恐分子,在任何一个地方投弹的时候能否保证不伤害到平民?不能保证。就算是炸军队,那他的家属是不是无辜的?(注:缅甸军人家属随军在军营或者叫军队福利房)。比如前两天的班杜拉大桥爆炸,附近好多房子都感觉到剧烈震动,这是伤害到了谁?伤害到了普通百姓。再设想,如果现在马上恢复了和平和民主,被炸掉的基础设施最后要花谁的钱来修复?国家的钱,平摊下去最终也是全国人民的钱。 从另一角度来讲,如果你是一位普通百姓,你也去为民盟为昂山素季而示威,想推翻军方,那么现在这种局面,我们试想,如果昂山素季看到了,她会希望国家变成这个样子吗?昂山素季本人的意愿一定是希望她的国家和人民和平、安全,希望缅甸国家繁荣。现在不去分析军队的错,去假设如果军队没政变,就不会这样。也就是说现在不是持续抱怨的时候了,因为这已经发生,只能分析在当前情况下的最优解。 暴恐分子有哪些组成呢?1,有些境外势力花钱雇佣,他只会考虑赚美元不会考虑国家的未来,这部分人应该是国人的公敌。不一定是暴恐,但是索罗斯开放社会基金会在这次闹事中一定扮演了相关的角色。2,极少数普通百姓被洗脑雇佣扔炸弹,这种操作大概率会被抓,最后的后果都非常不好,军队不会手软,乱世必用重典。3,现在炸了很多保,俗称就是街道办事处,这有一个原因,军方上台后替换了很多原来民盟的街道办主任,这里面部分人有情绪。建议军方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是为百姓好的,不管哪个党派,都可暂用。美国的州长市长因选举方式与缅甸不同也好多与总统不是一个党派。特殊时期,稳定为先。4,有部分来自于民地武,因为普通百姓临时客串暴恐分子至多能用汽油做个燃烧瓶,百姓平时并不采购军火,他们没有准备。民地武支援的,才会有大威力的爆炸发生。有人说是军方自导自演的,最开始为了镇压,可能会如此,只是可能;那么现在局势军方已经完全掌控的情况下,军方还会自己炸自己?不管是哪一类,现在这样搞一定是把国家和人民拖向深渊,但是却伤不到军队的实质。所以,普通百姓,如果你希望国家好,那应该阻止你身边的人去做这种暴恐爆炸的事情。 有个别中文媒体每天报道军队跟克钦遭遇了什么损失,死了多少军人。分析原因主要是这个别媒体用了很多当地人记者(部分可能还称不上真正的记者),在写报道的时候直接加上了个人主观愿望,就是希望军队被干掉,所以他们的新闻看到的总是感觉军队要被灭了。这是对媒体传播的受众极其不负责任,也是对缅甸的未来极其不负责任。有部分媒体报道,每天都有人加入民地武去训练,就是为了对抗军队;也有媒体说其实没几个人去。不管是否有很多人去,思考一下,如果军队现在放任目前的乱局不管,缅甸是什么结果。大多数被洗脑去干暴恐的人,他们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反抗军队,把军队消灭,赶出政治舞台。那假设真把军队干掉,又是怎样一种情况? 先看看现在和军队正在干或者可能干的几股势力:克钦独立军,克伦军,南掸邦军和若开军,是现在缅甸比较大的几股民地武势力。这其中闹得又猛又持久的是克钦独立军,武器打不完,钱好像也用不完,想想背后究竟是遥远的哪个国家在支持。当然还有更大或者说最大的势力,在一心一意抗疫发展经济让辖区百姓过好日子,不属于现在的参与方。克伦现在可能是武器打完了,也可能是梭木度塞坡将军的家国情怀来了,已经发声明希望通过政治对话解决危机。南掸邦军和若开军暂时在观望,他们嘴上都说支持人民,但还是看自己的家底和宏观情况来考虑怎么办。现在还有地方,几个人用火药枪就成立一个武装,好像自己就可以干倒军队。 极限假设,如果军队完全不抵抗,不去理会这些民地武和暴恐,没有了军队的压制,那么克钦独立军,克伦军,南掸邦军和若开军会分别不断的往原来的政府军控区不断扩张进攻,以最快的速度往城市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城市区域。那么,在占领城市区域的过程中,几股势力会不会打架?比如仰光归谁统治,曼德勒归谁统治,帕安归谁统治,皎漂实兑归谁管统治。所以几股势力还会打架,如果打起来,受伤的是谁?不管你是贫民还是富豪,在战乱时候都将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然后,在他们统治了这一片区域之后,以什么法律为依据来治理这片土地?普通士兵没见过这么多财富,看到你手上身上戴的金银首饰他抢还是不抢?天天在山区打仗看着晒黑的姑娘,你美丽的妆容这时候是好事还是噩梦? 有人说,新成立的人民国防军统一管制这些民族武装,那么,人民国防军现在就一个空壳,手里拿着枪、民地武靠实力抢下来的地盘他们凭什么听从人民国防军节制?在干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打着人民国防军的名义,但是事成之后要他拿着枪对你俯首称臣?拿什么实力去保证所有的民地武都能出于民族大义全部追随一个没有实质的政府?即使昂山素季出来估计也不能说完全有把握。所以,如果现在的军队不抵抗,任由民地武来抢地盘,在军队被被干倒的过程中和干倒后,将是生灵涂炭一片狼藉的场面。而且所有人的财富都将归零,而且不管的穷人富人,不管是现金还是固定资产,都将归零。这就是基本上等于甚至超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情况。这时候美国再站出来告诉你,缅甸人民你们终于自由了。 还是同样的问题,如果昂山素季本人,她希望局势如此吗?她希望在现在这个时候建立人民国防军和军队对抗吗?她要求的是政治稳定,然后由政府完全控制军队,她绝对不希望缅甸内耗直到满目疮痍。现在建立的临时政府是按照她的意思来发布的指令吗?后面的连载文章会详细分析现在的临时政府。 政变后,民盟希望借助示威走向的结果是A,军队希望走向的结果是B,但是现在的乱局在境外势力和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操控下开始在往C在偏离。大众对现在的军队没什么好感,但是现在只有军队能把局势稳定住。至少这样中产阶级可以保住自己的财产,普通百姓可以保命。军队已经提出五步路线路,敏昂莱已经说了最多两年内将再举行民主大选把权力移交,不管真假,都只有选择相信,除非愿意接受上面说的结果。...

  • 鑽石芒(許均銓)

    緬甸有諺語:“果中之最芒、葉中之最茶、肉中之最豬。” “緬甸芒果現在有了新品種,緬文:စိန်တစ်လုံး(sein ta lone) 。在瑞麗市,商人音譯為:聖德龍。”2011年夏,從仰光市到瑞麗市的二弟對我說。  “聖德龍”三個字,是緬甸芒果的新品種。(下圖) 緬甸許世賢提供圖片 我從澳門回到久別的雲南省瑞麗市,想吃မချစ်စု(ma chit su)緬甸的芒果瑪期素,(下圖) 得到這樣的答覆。 緬甸許世賢提供圖片 緬甸許世賢提供圖片 我們兄妹六人都出生於緬甸,從懂事開始就吃芒果。緬甸芒果的種類很多,有的芒果吃了喉嚨發癢,有的肉質粗且帶有不少絲筋,絲筋常常會塞入牙縫,有的芒果酸到牙齒受不了。好吃的芒果種類也很多,我最喜歡的就是瑪期素芒果,從半生熟到熟透的整過成熟期,這芒果都可口好吃。 20世紀80年代,我定居到澳門,市面上不乏芒果,產地是菲律賓為多。後來有中國產的多種芒果到了澳門,還有台灣產的大芒果,我都品嚐過,各有特色,我感覺比不上緬甸的瑪期素芒果。 20年前有僑友說廣東省台山市的海宴華僑農場產種植的芒果之中,有一種像緬甸的瑪期素芒果,我們特別組團去了一次海宴華僑農場,因為芒果還沒成熟,我只能在海宴華僑農場的芒果樹下照相留影。 鑽石芒 (聖德龍) စိန်တစ်လုံး (sein ta lone) 緬甸許世賢提供圖片 這一次我侄子世賢 和一位姓林的親戚特別從緬甸木姐市買了兩大籃聖德龍芒果給我解饞,我第一次見到芒中的新秀:聖德龍。(也有的譯:勝得龍、盛德龍等) 未開籃之前我已聞到沁入心脾的芒果清香,讓我心暢神怡。不久,妹妹已端上金黃色的聖德龍芒,我迫不及待塞一塊入口,肉質細緻且不帶任何絲筋,入嘴時甘甜如蜜,有芒的甜美味加帶微微的芒酸味,口感非常好,我愛上聖德龍芒果。 在瑞麗市的日子,一日三餐,餐餐芒,天天芒,可以說無芒果不成餐。那一年我沒吃到瑪期素芒果,雖遺憾至今,卻吃到了聖德龍芒。 認識聖德龍芒之後的十年,在澳門的我偶有吃到此芒,有的是朋友送的,有的是在瑞麗生活的弟妹寄來的,為我解饞。我把芒果核種到住宅區的花壇上,緬甸的名芒在澳門發芽了,我常常澆灌,有20公分高了,2017年的天鴿台風橫掃澳門,樹木受傷過半,我種的名芒吹斷成兩節。之後我吃了聖德龍芒,再次到花壇上種植,又發芽了。長到20公分高,2018年山竹台風又來了,緬甸名芒又被台風吹斷,我欲哭無淚。 我不期待緬甸名芒能在澳門開花結果,卻希望芒果樹有機會長大。 人在世路上奮鬥,成人不易,成才更難。樹木成材也同樣艱難啊! 緬甸諺語的第一句:果中之最芒。我愛芒,我吃芒,我也寫芒。因為芒是果中之最。 第二句:葉中之最茶。喝茶是世界性的,全世界有成千上萬個牌子的茶業,喝茶的方式都以泡茶喝為多,有的加上奶,加上糖,也都在泡的範圍。 茶葉在緬甸有一種特別的吃法,將茶葉醃製發酵,製成鹹茶,之後再加上辣椒等攪碎,加上檸檬,再用油浸泡。食用時取出少量,加上用油炸香的豆類,芝麻、花生,還可加上蝦米,番茄,香菜等,是緬甸最普遍也是最可口的涼拌菜。這是“葉中之最茶”的一種詮釋。 這“涼拌茶葉”我吃了一甲子,至今喜愛不減。 第三句“肉中之最豬”,對我這個華僑來說,豬肉並不是“最”。 在緬甸有一位緬甸商人Q君曾告訴我一件有關豬肉的軼事,讓我記憶深刻。 Q君說:“多年前我和友人M君從仰光上曼德勒市,M君第一次到曼德勒,他想吃沒吃過的菜餚。我安排給他吃一次最上等的咖哩肉,我買了精細的瘦豬肉,沒有一點肥肉,煮成緬甸咖哩肉。我對M君說,這是曼德勒最出名的羊肉咖哩,那一餐飯M君非常滿意,並說一生中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羊肉咖哩。” 我也認識M君,一個印緬混血兒,聽緬甸商人Q君說故事時,我心感恐懼,越聽越害怕,因我知道M君不是佛教徒,他信仰的宗教好像是不吃豬肉的。 我問Q君,你開這玩笑是不是太過份?M君事後知道嗎? Q君說M君不知道,前不久M君還對我說,還想去曼德勒吃咖哩羊肉。Q君說後還哈哈大笑。並說“肉中之最豬”是非常正確的名言。 以上是一個華僑、一個緬甸商人和一個印緬混血兒經紀人關於“肉中之最豬”的故事。 果中之最芒,在我離開緬甸幾十年,因常吃芒果,常常講到這一句諺語。2021年5月,澳門的僑友銓昌兄從雲南瑞麗市速運50個聖德龍芒果到珠海市,他們伉儷再驅車上珠海,之後把芒果運回澳門,送給我5個聖(緬語:鑽石)德龍 (緬語:一粒)。真可謂為:千里送鑽石,禮重情更重。 僑友德光兄為此芒寫了一首七絕,僑友洪光兄也建議我寫一首詩,我說用幾句詩,我寫不完與此芒的故事,我要寫一篇文章。 我拍了芒果的相片,上到微信群,並為聖德龍芒取了一個新名字:鑽石芒。 銓昌兄贈送的鑽石芒 緬甸名芒စိန်တစ်လုံး (sein ta ...

  • 酒色财气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到大相国寺拜访他的好友佛印和尚,恰值佛印外出,苏东坡就在禅房住下,无意中看到了禅房墙壁上留有一首佛印题的诗。  其诗云:“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苏东坡看后,另有所思,就提起笔来在佛印的诗旁边附和了一首,他写的是: 饮酒不醉是英豪, 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 有气不生气自消。 写完后,苏东坡次日就离去了。  又一日,宋神宗赵顼(xū)在王安石的陪同下,来到大相国寺游览,他们看到了佛印和苏东坡的题诗,感到颇有趣,神宗就对王安石说:“爱卿,你何不和一首?”王安石何等高才,他随即应命,挥毫泼墨,写道: 无酒不成礼仪, 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 无气国无生机。 宋神宗大为赞赏,也乘兴题写了一首,他写的是: 酒助礼乐社稷康, 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 气凝太极定阴阳。 这是一组关于酒色财气的妙趣横生的组诗,由于作诗的人所处的立场和格局不同,对于同样的酒色财气四种事物也就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佛印和尚的诗从证悟佛家之空性来谈,提倡完全和酒色财气相绝缘,出离世间,是佛家的出世思路,是内圣之法门。 苏东坡的诗强调对待酒色财气关键是把握一个度,中庸之道。是从儒家个人修身方面来谈,也属于内圣之法。 王安石和宋神宗则从酒色财气对国家社稷的正面作用方面来谈,肯定了酒色财气中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一个是贤相的眼界,一个是王者的格局。都属于外王之道。     这就是认知不同,感受不同,故此一人一道,诚不欺我所以万事万物没有对错只是我们的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 父親的愛情故事(許均銓)

    澳門蓮峰古廟  許斌攝  ​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沒有母親,而我的父親也比同班同學的爸爸老一些。父親很努力工作,同時又兼任母親的一切家務,我與父親相依為命。我常常幻想母親的樣子,也多次問過父親,他說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父親不想多講母親的事,家裡沒有母親的任何相片,父親自己也不喜歡照相,有一次我對父親說:“母親生前如果留下一張相片也好,讓我看看自己的媽媽像什麼樣子。”父親輕描淡寫地說:“原來有幾張,為了不要在我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陰影,全燒掉了。” ​    “阿芳!我這一輩子有你這麼一個孝順的女兒已心滿意足。” 父親常說這麼一句話,尤其是當我有較好的表現:幫助做家務;寒假暑假找一份臨時工;或在學校考一個較好的成績的時候。 ​    我在小城出生、長大。我雖然常感到沒有母親是一大憾事,可父親是一個標準的好父親,相貌不差,菸酒不沾,為人正派,從不向人伸手借錢,父親常說:“我只是一個打工仔,不能寅吃卯糧。你還小,我們在小城沒有親戚,一切生活開支能省則省,你要努力讀書,連你上大學的學費我都存下來了,父親老了就靠你來照顧。” ​    為了父親,我從小就省吃儉用,從不做父親不開心的事。除對父親孝順之外,還有一點是同情。父親沒有太多的嗜好,工作之外就是下中國象棋,原先是在蓮峰廟的廣場下,後來到孫中山市政(又稱鴨涌河)公園,也常在三角花園出現,我摸透了父親會在什麼地方下棋,放學後如有事找父親,一般都不會找錯。父親每次見到我時,會盡快結束棋局,陪我回家,他下棋只是消遣,不太注意輸贏。 孫中山市政公園  許斌攝 ​    我大學畢業後回到小城,在一次清理家裡的舊物,見到一個塵封的盒子,裡面有幾張女性的相片並穿著不同的民族服飾,也不是同一個人。有黑白相,也有彩色相,不同年代,其中幾張是與父親合照的。父親年青時可真是一表人才。我還是第一次見到父親與女性合影,是親戚?還是朋友?哪一位是我媽咪?我為自己發現一個大秘密而雀躍,這是不是“一個男人與幾個女人的故事”?還是父親的戀愛史?這塵封的盒子裡面一定有父親一段塵封的羅曼史。 孫中山市政公園 (又稱 鴨涌河公園景)  許斌攝 我曾猜想過父親一定有不想人知的秘密,是一段浪漫的戀愛史?還是一段回味無窮的往事?我想這個謎底今晚可以揭曉,心奮異常。我在家裡煮了幾樣父親喜歡的菜餚,然後撥打父親的手機,他在孫中山市政公園下棋,我要父親回家吃飯,我太想知道今天的發現,如果其中一位女性是媽媽,我可以用掃描製作幾張母親的遺照。 ​    “爸爸!我是不是長大了?”晚餐後我從臥室出來,雙手在背後,手上拿著今天發現的幾張女性照片。 ​    “今天怎樣了,神神秘秘的,是不是要帶男朋友回家讓我看看。”父親說話時眼睛沒離開電視螢光幕。 ​我在父親的眼前晃了晃一張女子的黑白相,父親臉色一下子變得非常意外,雙目看了我幾秒鐘。用遙控器把電視機關了,然後悠悠地說:“在哪裡翻出這些老古董。” ​一張近半個世紀的黑白相片,一個楚楚動人的美人,穿著是東南亞妝扮,而相片底部有中文:『留真』相館及看不懂的外國字,父親告訴我是緬甸文字。 ​     這是父親的第一個女朋友,叫周冰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在緬甸仰光市照的,我早知道父親是華僑,年青時曾經營過小飲食店,對父親在緬甸的生活就不太知道。 ​     父親出生在仰光市(原譯Rangoon,現譯Yangon),參加當地的青年社團活動,認識了周冰冰。在父親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到仰光市著名的瑞德貢大金塔等佛教名勝膜拜、到市郊的茵雅湖(華僑稱燕子湖) 等旅遊是必不可少的,與周冰冰到過緬甸勃固市(Bago),該市有世界上最大的瑞達良大睡佛等、到過緬甸南部的毛淡棉市(Moulmein),那裡有一座著名的海心塔,女性不准進入、還到過佛教名山寨梯優(Kyaiktiyo),是山頂的一塊貼滿金箔的大巨石,石上建有寶塔,塔內珍藏數根佛髮等等。從父親講述中可以看出是父親生活中最愉快的日子。 ​     當時仰光常常發生可怕的霍亂病,尤其是在芒果盛產的季節,是霍亂病傳染的高峰期。為防止傳染病漫延,當局設立臨時防預點:在仰光街頭由一名警察和一名護士為單位,查過路人,沒注射過的路人馬上打預防針,開一張注射過的注射過霍亂預防証明。如果拿不出注射過霍亂預防的証明,就強行給你再注射。這種注射防預針有數百個點。當時緬甸仰光市的所有電影院在播放電影前的宣傳片是:用幻燈片放出一隻巨大的蒼蠅,要大家注意霍亂病。由於衛生知識與醫療條件沒現在普及、完善,周冰冰不幸染上霍亂病,也因治療無效而去世,父親傷心了好幾年。之後緬甸社會動盪,華僑紛紛離開居住國到其他國家、地區謀生,父親移民到小城,父親在異國的初戀被霍亂病菌吞噬。 ​     父親照當地政府規定,離境時只充許帶十美元、一只小金介子及一些日用品,父親就是這樣到小城定居。當時小城的就業低,父親到小城的第二天就上班,在一間望遠鏡工廠工作,每日七元,一做就是十多年。當父親三十八歲,內地改革開放,在朋友的介紹下,父親到廣州相親,是一個家在廣州下鄉到英德茶場的女知識青年,她叫岑曉嵐。岑曉嵐的父母希望女兒嫁到小城,因茶場的工作條件及收入都不理想,回廣州到工廠工作更是遙遙無期,而到港澳是一個改變一生的捷徑。這次相親,父親在廣州的時間不長,只有兩天,吃了幾餐飯之外,與岑曉嵐一家到過越秀公園、流花公園、烈士陵園、海珠廣場等公園、景點遊覽,相片就是在海珠廣場以廣州賓館為背景前照的,當時是廣州最高的建築物。 ​     從相片上看岑曉嵐沒有周冰冰動人,父親說當時在緬甸的黑白相是到相館照的,相底有修相這麼一道工序,相片看起來是美觀一些。父親也說周冰冰是比岑曉嵐美一些,當時的父親也年輕,而與岑曉嵐見面時己近不惑之年。父親與岑曉嵐沒有結果,因為岑曉嵐在茶場已有男友,是同班同學。岑曉嵐說:“也不知道父親有沒有老婆,孩子,如果這麼大年齡還沒結婚,一定沒有本事,所以才到內地找老婆。”這是介紹人後來告訴父親的,父親將這話毫無保留地說出來。父親說到這裡時非常瀟洒,對岑曉嵐的話一笑置之。 ​     接下來父親與介紹人到了一個華僑農場,此農場原來有上千緬甸歸僑,也開始陸陸續續申請到港澳定居,父親到了農場之後,連看了幾位緬甸歸僑女子都沒結果,父親在農場的第三天跟一位越南難僑女子倪玉秀訂婚了,並為倪玉秀戴上訂婚金戒。這是父親在小城就準備的。父親在訂婚的儀式上請女方的親戚朋友喝酒吃飯。父親與倪玉秀可以說:同是天涯淪落人,一個要找配偶,一個想離開艱苦的農場,從兩個東南半島國家回到祖居國的華僑,就這樣談妥了婚姻大事。父親與倪玉秀照了幾張相,其中一張在香蕉樹下照的彩色相,看得出倪玉秀臉上的甜美笑容。從相貌上看,倪玉秀比岑曉嵐強,父親對我的看法點頭認同。 ​     一個月後在父親準備到農場看望未婚妻倪玉秀時,介紹人從農場回來說:聽說倪玉秀與一伙越南難僑跑到廣西北海去了。北海是當時從越南逃出來的難民船靠岸購買食物、淡水等補給品的地點之一,倪玉秀等人花錢買通了靠岸購買食物的船主,之後混上難民船,跟著投奔怒海的難民船去了香港,這是介紹人聽來的消息。當時電話極少,只能通信。戴著與父親訂婚戒子的倪玉秀如黃鶴般一去不復返。 ​     ...

  • 緬華筆友協會遊九澳,探秘九澳村古建築群

    【澳门日報消息】     九澳村是澳門客家原住民村落之一,幾百年前客家先民先後從嘉應州長樂縣、興寧縣(今梅州市五華縣和興寧巿)經龍川、惠州、中山,歷經幾代人再跨海而來在路環島九澳村漁耕定居,在這裡感受村落風光。緬甸華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有數以萬計人移民澳門,這個族群在半個多世紀創業過程中,亦參加城市建設,比如當初建澳氹大橋、黑沙水庫大壩、九澳水庫大壩的木工鐵工泥水匠等,都有為數眾多緬甸歸國歸僑;在其他行業也有不少緬甸歸國華僑投入工作。    緬華筆友協會日前由會長黃銓昌、理事長許均銓及監事長李美美等率領一行廿多人組團探秘九澳村古建築群,先後到路環漁韻、聖方濟各教堂、三聖宮等。行程中拜訪九澳村民互助會,受到會長張國財、理事長何容輝和副理事長張世開等一眾村民熱情接待,奉上即場烹製地道客家茶果品嘗,兩會加強交流聯誼。緬華筆友協會贈詩詞書法予張國財:果是扶鳩矍鑠翁,杖朝仁壽意雍容。詩書作伴君常健,九澳山巔不老村。    筆會成員穿着別具特色緬甸服裝,在九澳村作造型拍照,吸引十多位沙龍影友聞風而至,影下不少佳作,皆大歡喜。緬華筆友協會顧問張九齡、繆澤中,副理事長高德光、財務長蘇秀霞等參與活動。 緬華筆會參加《澳人食住遊》,著紗籠盛裝遊九澳村,載歌載舞拍照聯歡。(德光) 惠風和暢柳初柔, 山徑逶迤九澳遊。 七彩紗籠翻戲蝶, 半閑老叟欲盟鷗。 扶持就業烝民樂, 提振營商善策謀。 消費有卡欣在手, 購銷兩旺解千憂。...

  • 部分大学课程将于5月5日重新开放 – 缅华网

    缅华网 邵玉娟报导 11新闻周刊 4月27日讯 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的规定,将于5月5日重新开放大专院校的最后一年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博士前课程,旨在防止因疫情而延误学生的学习机会,顺利完成2019-2020学年开设的大学最后一年课程,以及培养应届毕业生,并满足市场的需求。 教育部规定高等教育的大学和学院老师的长假直到2021年5月2日,因此督促各大学的所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务必在2021年5月3日之前重返各自的工作岗位。 此外,根据新冠肺炎防控指南的条例要求,卫生与体育部正在为重新开学进行准备工作。 据悉,教育部和卫生与体育部正在努力筹划重新开放基础教育学校。去年开学期间,7月22日,开放了6,500多所高中。但由于第二波新冠肺炎,2020年8月27日起所有学校都被迫再次关闭。 在教育部和卫生体育部共同努力做好有关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当时并无人通过学校感染新冠肺炎。目前,缅甸国内感染新冠肺炎病例有所减少,以及国家管理委员会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教育上,因此正在努力让学生、教师在内的所有人员能够安全重新返回校园。...

  • 极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张新民)

    她一生很平凡,婢女出身很贫苦,沒上过学是文盲,家庭妇女沒收入,但一辈子相夫教子,支持丈夫从国內到国外从事进步活动,扶养教育子女成为教授、校长和高级工程师。她就是我的母亲、103岁高寿的缅甸归国华侨郑秀兰。     2010年2月4日,我正在仰光探亲访友,突然接到广州的长途电话,告知我母亲突然去世。我怀着悲痛,立即乘南航班机於6日飞回广州,7日在广州殡仪馆办完母亲的丧事。我因未能最后見到母亲一面,感到十分悲痛和遗憾。脑子里不时回忆起母亲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母亲1908年出生於广东新会县的双水。她自幼失去双亲,三次卖身做婢女,沒上过一天学。1926年与当时在江门、新会从事革命活动的张培道结婚后,就一辈子跟隨丈夫,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随夫从江门逃到香港,又从香港转到缅甸摩谷。   1942年,父亲在曼德勒參加抗日救亡活动,是缅华战工队的创建人之一。由于日军侵佔缅甸,中国远征军败退,他跟隨侨党组织步行撤退回云南,不得不把一家大小遗留在摩谷。在经受战火的异常艰难的年代,母亲以她的聰明才智,靠养鸡卖蛋、缝衣养活一家,克服重重困难,使四个子女免于挨饥受冻。当中国远征军从曼德勒经摩谷败退回国时,是母亲作出明智決断,拒绝跟隨远征军步行回云南,否则我们一家人难免会死在路途上,或死在野人山。   祖国解放后,我们一家人分批回国,母亲带着三个女儿於1953年回到广州。为了一心照顾家庭的生活,她沒參加工作。她虽然只是個家庭妇女,而且又不识一字,但很明理。她能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教育和帮助子女求学上进,有三个子女读上大学。她的五个子女长大后都成了国家干部,参加了共产党,其中有解放军大学教授、中学校长、高级工程师、医院领导和党支部书记。她和父亲一起,教育子女从小到大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她的四个儿媳、女婿,以及众多孙辈都是共产党员。   母亲善良寬容,和睦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街坊邻里关系良好。她沒有正式工作,沒有工资收入,但积极參加街道的社会工作,任居委會治保委员、烈军属大組長,工作积极努力,常受到好評和奖励。     她对子女充滿母爱和关怀,不论大小,一視同仁,一家人从不闹矛盾,几十年和睦相处。她细心帮助照顾孙子孙女。母亲爱子女,子女孝敬母亲,她晚年轮流到各子女家居住,享受天倫之乐。她心宽和善,得以长寿,活到103岁。     就我自己來讲,从小到大,我无不感受到母亲的关爱。我不会忘記,在缅甸摩谷,因日军入侵,侨校停办,侨童失学,是母亲有远見,让我去缅甸学校读缅文和英文,为我后來能精通英缅语打下初步基础。她在家晒盐水山楂,让我带到学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卖给缅甸同学,以挣回几元缅币的学费。    我不会忘记,在日军统治的年代,父亲离开我们四年毫无音信,家庭生活非常困苦,是母亲经常带着我,爬山涉水,到缅甸村庄買米糠,上山砍柴挑回家,培养了我勤劳不怕艰苦、勇敢不怕惊险的性格,在对我以后在解放军的锻炼成長很有帮助。   我不会忘記,1951年我离开摩谷经仰光回祖国读书時,母亲亲自給我缝了一套合身的西裝。我穿着這西裝在仰光照像馆照了一張相片,那是我少年在缅甸唯一的最帥的相片。母亲支持我回到社会主义的祖国,嘱咐我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我不会忘記,1953年母亲带三個妹妹从缅甸回到广州时,在经济不寬裕的情況下,她尽可能滿足我的要求,从归侨物资收购处给我買了一輛英国产自行车,让我從中学到大学,从地方到部队,可骑自行车出行,既方便又省了很多时间和交通费。    我參加解放军初期,不能常回家探望父母,母亲毫无怨言,反而帮我照顾女儿。七十多岁了,还不辞劳苦,每星期都坐公交车从珠海区前进路到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去接送孙女。她勤俭持家,用很低的家庭收入,做可口的饭菜给一家人吃。母亲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能安心在部队服役,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   我大哥解放后在云南边境从事对缅贸易,“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无法照顾患严重心脏病的大嫂和一个养女,我母亲立刻同意把她们接来广州,一起挤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细心照顾,毫无怨言。大嫂不幸病逝后,留下年幼的养女没人照顾,大哥一筹莫展,我母亲又把没血缘关系的孙女接到广州来抚养,让她入户广州,上学读书,长大成人。   我一个妹妹在广州当中学校长,工作甚忙,妹夫因病离世,她一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十分艰难,我母亲就搬到她家住,帮助照顾两个外孙,天天买菜做饭,忙个不停……。     母亲关怀、照顾、教育子女和孙辈的事例还有很多,一时难说尽。总之,母亲的无私关爱,我永远记在心。母亲平凡而偉大,子孙们会永远怀念她。                       ...

  • 《似蜜随笔》闲庭散记(了因)

        了因将自已发表闲言闲语的,在南加州缅华网的私人随笔栏目,自宅家令赋闲在家,改成了《似蜜》,无非是想在这纷纷扰扰的日子,能夠觅得一二则如蜜或似蜜,就是带些微甜味,能慰藉人心,给人们些微的解愁,欢愉的消息,奉献给网友,读者。可是至今了因还是无能为力,转侧往还碰到的,听到的,都是争斗的叫嚣,疫情的漫延,自已都高兴不起来,又怎去安慰人家! 呵……苦海里那能找到极乐岛! *     *     * *     *     *     说找不到《似蜜》的消息,那也不尽然,了因们的老总统,虔虔宣布他上台之后,就要严历管控新冠肺炎的流行工作,这就有了百日戴口罩的命令,展开了疫苗接种的全民工作,现下已经轮到青年阶层接种,疫情的传播确也有了缓和。     了因从网络看到,有关方面宣布餐馆管理有所放松,接过两次种的人出街,可以不戴口罩。学校将于八月份开课。这真是似蜜的好消息,了因欣喜异常,雀跃开怀。 可是,欢喜不了多久,就又听说,加州又有什么<仇亚>的行动,一位老人家被无故殴打,纽约更是严重,因而又有了<亚命贵>的浩大游行。曾经被人歧视的现在伙同歧视他们的人歧视亚裔,真是匪夷所思,天理难容。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

  • 打工族的天堂——开放的老街,包容的东城(缅甸:南然)

    东城因其果敢老街而出名,故又称老街东城,是以老街本地为中心的一个集商业、博彩业、娱乐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兴发展园区。得到了我国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与政策支持,为当地及邻近地区,甚至国内其他地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我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东城位于我国掸邦果敢自治区治所老街,是果敢通往滚龙、腊戌、眉苗和曼德勒的必经之处。与中国镇康县接壤。目前东城的发展越来越好,境内外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认识到缅甸果敢老街的开放,东城的包容远超日本、韩国、泰国、荷兰、香港等,是打工族的天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缅外游客、商家来东城游玩、考察,寻找商机,谋求人生和事业的发展。东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果敢自治区青年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动了老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影响、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向前迈进,使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东城有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发展前景,大家纷纷向往这种开放、包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惜万里迢迢来到老街东城,打工、创业。开始新的人生规划,构筑人生新梦,而老街东城就是热门的最佳选择。 东城的包容度是有目共睹的,对外来打工族十分欢迎,大家来到东城能够感觉到它的繁华和热情,同时也会发现它的开放与包容。这怎么说呢?其中东城人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它是年轻人拼搏的地方和舞台。高楼大厦,车流不息,充满生机和活力,前卫而浪漫。因为大家都在适应、追赶这里的工作方式和现代生活节奏。在此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在梦想的道路上快速走向成功。所以说老街很开放,东城能接纳、包容缅内外各地来的每个努力打拼、奋斗的人。 东城是名副其实的打工族的天堂,在这里大家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与周围的同行者、参与者,实践者一起发光发热,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东城还有一些游览景点,比如东城湖、果敢禁毒展览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超市等,故此,每年都有很多缅内外游客会慕名而来。 一个人不管你身处什么城镇,或离开了什么城镇,又或是你在其他什么城镇,那么你选择留在当下的城镇,是因为什么呢?总有一个理由,它牵绊着你,使你留恋不舍。而老街东城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一个开放包容的地方;一个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地方。...

  • 谢谢您—-母亲(苏丽蓉)

       光阴似箭,时节如流。幸福的母亲节又来临了。美丽的康乃馨再次盛开怒放。芬芳四溢。母亲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恰似一朵朵嬌妍的康乃馨展开笑顏。母亲啊,孩儿祝福您。恭贺母亲节快乐。祝天下母亲们幸福安康,延年益寿。   母亲啊,当您用削弱的双手撩开满头的银丝白发舜间,孩儿的心碎了,哭了,心疼您—我的母亲。岁月不待人。您变老了。被时光侵蚀的面頰布满深深的纹勾。孩儿愧疚啊。让您操心了一辈子。孩儿不孝。刺穿了您的一片苦心。   然而,您坚定的目光闪耀着智慧与经验。告诉孩儿做人要坚强,要勇敢。堂堂正正,以礼待人接物,学习尊老惜幼的功课。”自强不息”是您留给后辈的座右铭。无价之宝。敦促子女为人要有君子风范。争当好市民。   母亲啊,您把爱全给了我,给了这个家。纵然您保持着沉默寡言,并非软弱。这是一种缄默的美。是经验与明哲的人生。来者的楷模。   您微驼不高的躯身承受了多少风雨的摧残。为了养育子女,给我一个家,您忍辱负重,甘心情願承担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把一切的好,一切的幸福全给了我。用自己的生命化解人生的苦难。把重担托起,无怨无悔,哺育新人。教我怎能不感叹,不歌颂呢。   在这美好的节日里,请卸下捆身的架锁,放下一切劳苦。歇一歇,倾听孩儿内心的声音。敬请您老安享晚年,抛开一切烦恼,享尽天伦之乐。让晚辈们来承担生活的责任。 母爱真诚动青天,赤诚丹心化春雨。儿献一束康乃馨,慰籍母亲养育恩。高歌一曲表爱心,祝福天下众慈母。珍惜人间天伦乐,祈望子女尽孝道。 2013年5月...

  • 男秘書傳奇(伊江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Z市的一間手袋加工廠。四十餘歲戴著一幅金邊近視眼鏡的總裁兼總經理梁來瓊在工廠門口停下來,他想起兩年前工廠開張的儀式。 那時工廠大門緊閉,來自微威國的梁來瓊在江湖術士的陪同下到了加工廠,工廠外是一群管理人員和工人,在江湖術士的指導下,梁來瓊取出口袋里的所有鈔票,右手拿著鈔票角,走近大門,用鈔票輕敲門上的大鎖,三下,之後將鈔票收起,再取出鎖匙開門。大門打開了,梁來瓊第一個進工廠,江湖術士跟著,一間工廠開業了。管理層的人員及工人一批批走進工廠,各自回到工作崗位。 大門口有一神龕,敬供關帝等三人的神相,江湖術士取出三支香,交給梁來瓊,此時一個不到三十歲,戴一副400度的近視黑邊眼鏡,有學者的風度的男子走近梁來瓊,非常有禮貌地打開了打火機,為梁來瓊點香。他就是工廠秘書嚴敬瓊,拜神儀式很快結束了,梁來瓊請管理層的人員品嚐供品。 “敬瓊!以後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香。” 梁來瓊以老闆的口氣指示。凡總經理興請年青女秘書,梁來瓊反其道而行之,聘用一位男秘書兼私人助理,他的「為人正派」美名一下子傳遍加工廠的每一位員工的耳中。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上香,我一定做到。”嚴敬瓊謙卑地回答。 “我不知道你們家里有沒有拜神,我現在還是介紹一下,中間這位紅臉是關羽,右邊白臉的是劉備,左邊黑臉的是張飛,都記住了。梁來瓊一副博學的姿態向下屬解說。之後和江湖術士走入辦公室。 “梁生!你以後的生意一定會風生水起,你還得到一位得力的秘書,從名字上看,他一定對你忠心。他的長相可靠,是可用之才。” 江湖術士以專業、獨特的眼光觀察嚴敬瓊後對梁來瓊說。 兩年的歲月一晃而失,梁來瓊的生意亮紅燈了,先是物料被一批批挪走,訂單莫名其妙流失,維持一個百餘工人的廠運作,本非易事,加工的產品是銷往歐美市場,主要是出售給中低層的消費者,利潤不高。因訂單少,工廠常停工,工人也就流失,他最後只好結束工廠的生意。 此時神龕上飄著有一絲絲香煙,冷清的車間只有幾名工人在清點各類雜物。辦公室里只有秘書嚴敬瓊,坐著發呆,他已在等待老闆的出現,工廠停產了,他也失業了,梁來瓊見此景象百感交集。 “梁生!早晨!”見老板走進辦公室,嚴敬瓊謙卑地跟梁來瓊打招呼,還點了幾次頭,之後嚴敬瓊把原先開著的門關了。 “他在A區開了一間工廠,已有一年了,我今天才知道。你天天跟難道一點都不知道嗎?” 梁來瓊兩眼直視嚴敬瓊,想看透他的心,梁來瓊說的“他”就是原工廠的廠長。 ““他”的交際廣,認識你的朋友也都認識他,而我是您的秘書,大家都提防我,他在A區開了一間工廠這種事他一定瞞住我。”嚴敬瓊委屈地回答。 “你說的也是。你有何打算?何時走?” 梁來瓊關心地問。...

  • 从缅华战工队走出的厦门革命伴侣

    点击以下链接阅读全文 https://mp.weixin.qq.com/s/Dx_h95QwfGPSkyWBtsAxQw …………………………………………………… 评论 叶国治(5-3-2021)很高兴看到这些史料。很高兴知道楊章熹老師的后代的一些消息。向作者楊缅燕等问好。我是当年仰光华中、南中的学生。楊章熹是我敬重和喜愛的老師,他对缅华的民主运动、对传揚中华文化、对中缅文化教育交流都有许多贡贡献。向楊章熹老師默哀!纪念!...

  • 拯救德肯昂山的警察总局长夫人

    今年3月27日,是缅甸76周年建军节,翁山将军为国家的独立运动坚苦奋斗的岁月里,有关救过他一命的玛莉腊斗夫人的报导,曾在1971年出版的孔雀周报上刋登过。他的战友德肯丁貌也写过如下一篇报导,现在回味一下作为对独立运动的纪念吧。    最近,在孔雀周报上,有关人员把他们亲身参加的为国家独立斗争史报导出来,是使人感到很宽慰的事。这些回忆文章对未来编写缅甸独立运动斗争史时是很宝贵的证据。虽然有些文章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但不管如何,这些文章都是宝贵的。    我们在反对帝国主义的独立运动中,从想不到的场所和人物中得到过值得警喜的帮助,另一方面我们在奋斗时,欺压过我们的当权者的亲信和告密者,在国家独立后摇身一变又成了得权得势者,獲得荣誉称号和一级、二级的国家勖衍。其实,这些现象並不是奇怪的事,但有些同志们看到这种情形后感到不平而发了好多牢骚,感到对革命的悔悟。    其实,我们参加政治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独立,如果是为了个人那是会使人失望的事。在年轻时期,我在”山帝尼克坦”艺术学院学习时,印度诗人泰果尔先生在课堂上说过: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机会是使人感到光荣的一种奖励。我的朋友邬纽米亚(U Nyo Mya)在二战期间人不在缅甸,所以尝不到法西斯制度的苦处,他没参加过反法西斯运动,所以也得不到参加斗争的机会。在这方面他认为他亏待了国家和人民,没有机会为国家参加一份工作,他什么奖励也享受不到了,这对他的信仰是莫大的损失。    在这里,我想趁机说一说我参与的一件事。在”我缅人党”时期担任秘书长的德肯昂山被当局以5元缅币奖金的通缉令发了通告。原因是他在1940年6月,在兴士塔县泽伦镇(Za Lun Myo)作了反政府言论的演讲。所以据刑事条例124(甲)款发的通告说:如有人能把翁山拘捕或告知翁山的下落者,将发给缅币5元奖金。这个通告在7月12号的报纸上公布出来后,在全缅甸起了相当大的影响,在人民群众中和政治界发生了巨大的震动。    因为德肯昂山不当是”我缅人党”的秘书长,又是仰大大学委员会委员和仰大学联的前任主席,对于这样知名度高的人物,由一个只有县行政主任级的一个当差Zay Via先生,好无顾忌地发出通缉令的事,大家都感到厌恶,大家认为这个县行政主任真是标准的帝国主义者的走狗,完全没有文化修养,连那些政府行政圈子里的人也对他都感到不满。由于这些影响,政府在8月2日那一天不得不公布:取消以刑事法第(124)条例控告的命令。这事件到此还没完结,在8月29号下议院开会时,也被提出来讨论过。后来,政府代表回答时只好说,翁山的案件並不是在仰光发生的,为了大家的利益,认为不应在兴士塔控告而取消了该案件。    在这里,也应说明一下Zay Via先生当时的处境。在1971年7月17日,在杜肯芝家为翁山将军举行对僧人敬斋布施会上,到来的客人谈论起当年的问题时,知道事件过程的邬腊多先生向各位作了解释。当时他把通缉的命令报告给Zay Via先生如何处理时,Zay Via说,这个通告令还不能公布,怕引起很大影响。他也只好照指示没公布。但过了不久,政府行政部门从仰光发来电报命会责问说,为什么不公布通缉令通告,而且要他们为此上交申辩书来。虽然仰光方面已作了解释,但行政秘书长亲自下命令说一定要公布通告。当时Zay Via先生也变了脸色,只好回到兴士塔后公布了通告命令。过后,他每天上班时不与人说话了,又过了不久,他旧病高血压症复发,只好向工作单位请了假修养去了。    起初,我们都认为Zay...

  • 賭媽(許均銓)

    微威國,也叫賭國。微威國的大小賭場、各類酒店、飮食店、手信店、典當店、車、船運輸公司等等無不與賭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全國百分之二十的從業人員為賭業職員。微威國的不少家庭不是直接參與也是間接參與賭業,賭博與全國國民有千絲萬縷的牽連。 微威國傍海街有一國民,人稱杜媽,年過七十,一生不賭,因丈夫好賭,有好事者戲稱她為賭媽。 久而久之,杜媽眞的成了賭媽。 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傳統思想的杜媽,沒有因為常揭不開鍋而節育,她有三個兒子,工作之外還要兼做家務。丈夫是沒指望了,可杜媽一想到有三個兒子,兒子長大了,只要不沾賭,就有希望,杜媽這樣想。 “常言說:好酒一杯,好仔一個。我有三個兒子,有一個好就足夠。”杜媽常對街坊鄰里說。 丈夫好賭已不可救藥,賭媽忍氣呑聲過了大半輩子。杜爸因數十年賭場失意,加上多年的酒精中毒,一個夜晩,杜爸喝得酩酊大醉,在夢中腦溢血而去世了。杜媽那年五十歲。 杜媽沒有哭,她感到是一種解脫。 她對三個兒子說:“你們長大,如果選擇賭博,就不要結婚,不要連累別人的女兒跟你們受苦。你們記住:禁止進入離賭場五十米的任何地方,你遠離賭場你就不會賭。如果你進入賭場,就不要回家。” 杜媽三個兒子果眞沒有沾上賭博的惡習,學業完成後出來工作,各自成家立業,杜媽果然有“好仔三個”。 杜媽終於有了撥雲見日的日子,三個兒子也都各置物業,另立門戶了。 她沒跟兒子們住,獨自一個人住在原來的唐樓,她習慣了這個家。 世紀交替,微威國的賭業一日千里,百賭爭姸。杜媽的“三個好仔”因社會轉型,更換工作,都進入賭場服務,杜媽對孩子的“禁止進入賭場”的警吿完全失效了。 “為了工作進入賭場,我沒話說。你們千萬不能賭博,賭博,死路一條。”十年前母親對三個兒子們說。三個兒子也答應母親:一定不賭。 賭媽此時坐在家中一張通了電的椅子上,旁邊有一個電位治療器,微量的電流貫穿全身的血管,她希望電流促進血液中的鈉和鈣質離子化,將酸性體質轉換為弱鹼性,治療慢性便秘、肩膀僵硬,最好能驅趕她守寡前的可怕夢魘。 房子的角落有一推紙箱,各種雜物。此時有開門聲,是三兒子,他也像那死鬼老公一樣過早禿頭,杜媽瞇眼看看兒子,沒出聲,她閉上眼睛繼續享受電流貫穿血管的樂趣。   “媽,你眞是,樓下的公司不是有免費的電位坐嗎?你花幾萬元去買這個東西,眞是浪費!”三兒子說。...

  • 陆良华侨农场(苏顺路)

    世界著名景区云南陆南石林     朋友,你曾经回祖国定居过吗?你曾经在华侨农场生活过吗?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曾经回到祖国,到云南省陆良华侨农场生活过,畄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诞生东方,随着国家各方面恢复发展,海外华侨纷纷回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安排归国华侨,中国政府在沿海边界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纷纷开辟华侨农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印尼,缅甸先后暴发排华动乱,归侨数量猛增,正好安置在各个华侨农场。在云南省就有遮相农场,宾居农场,陆良农场。云南省虽然位居云贵高原,同时没有靠海,然而东南方向靠近太平洋,西南方向靠近印度洋,每年夏季,东南风与西南风,飞越高山峻嶺,带来了温暖潮湿的雨水,平地上适合栽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适合安排南方来的归侨劳动生活。根据有关资料,陆良华侨农场始建于1954年10月,位于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东南城郊,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拥有水稻良田,水土资源丰足,也适合栽种果树,挖池养鱼等。  陆良华侨农场地理位置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场员工中,印度,印尼,缅甸归侨里,缅甸归侨人数最多,到了七十年代末,来了许多越南归侨,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放宽出国申请,许多缅甸归侨移居港澳台,移民美加澳欧。虽然农场里少了许多缅甸归侨。然而无论在总场还是各分队里,仍有不少缅甸归侨,场委书记邓小波,副书记许汉平,中学校长王东白,教务主任邹作元均为缅甸归侨,总校和各队分校里也有不少缅甸归侨老师和职工。    1983年5月,我们全家由云南南部迁居云南东北陆良华侨农场。我们初到农场时,场领导把我们暂时安排在总部学校老师宿舍区一幢住屋角落里,安排我到六队分校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我太太黄月琴安排在总校小学部。不久我们被调到中学工作。场里分发安置费,优先到总场商店购买缝衣机和红旗牌单车。还分发布票给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左:华侨农场水稻田 右:华侨农场养鱼塘     过去农场里的员工工资很低,生活比较困难。然而我们到任之时,工资已大大提高,我们每人月薪得人民币120元,而当时的人民币币值很高,物价低廉稳定。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记得每个月初,我到场部粮仓挑一担谷子,去小碾米厂碾米,挑回家来煮饭吃,我们夫妇当教师,脑力劳动,两个儿子还小,口粮充足。每天早晨六点,场部宣传组的喇叭一响,食堂开门,我就去买免票早点,馒头,花卷,有时还供应肉包子吃。唯一不足的是场里每人每月只供应二两黑色菜籽油,但也没有问题,星期日我骑单车到三公里外的陆良县城,街市上免票出售猪肉,我购买五,六公斤肥瘦参半的回来炒菜炸油,解决食油不足。单车后面绑着竹编高箩,盛有猪肉,各种蔬果,足够吃一个星期,然后去早餐店吃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云南米线,免餐票二角五分一大碗。    农场附近分布着几个农村,每星期日,农民一早经过农场去县城赶集,随身携带鸡鸭蛋类和土豆等农产品,我们站在场部门口向农民购买,十粒鸡蛋一元,七公斤土豆一元,有一次我还买一只下蛋黑毛母鸡养在院子里,下了十多粒蛋,孵出十几只小鸡,全部身披乌黑绒毛,乐坏了两个孩子,可惜一个月后,鸡瘟传来,全数死光。 左:陈荣春吳金焕全家福(前排右二吳金焕后排右二陈鸣爱)右:作者合家农场畄影     我们有家庭的家家户户都在家自己煮饭烧菜,用的是移动式蜂窝煤炉灶。昆明好友吳传明,他的太太陈鸣爱在农场六队,她母亲吳金焕是生产队干部,母女俩拖着煤粉来我们家,教我做蜂窝煤,解决燃眉之急。第一次使用蜂窝煤炉煮饭做菜,火力特别強,晚上加一块蜂窝煤盖上铁盖,第二天火不熄,日夜不断火,非常方便,总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十分新鲜有趣。后来我去县城订煤粉自己做,再后来我去县城订蜂窝煤来烧,一切都变化飞快。公用水龙头就在门前,方便提水用水。唯一不习惯的是公用厕所,一坑六个拉屎洞,相互没有隔墙,每次上厕,我打开雨伞,遮住自己,否则解不出便来。使我想起在南中读高中时,有一个星期日早上,我去上厕所,打开其中一个木门,骇然见到周禾书校长蹲厕,赶紧关门,虽然周校长並不理会我,自己却忐忑不安,以为免不了受处分,然而之后並没有事。现在才明白,周校长生长在国内,早已习惯上无遮厕所。 陆良农民田种蚕豆丰收...

  • 追憶在南中高中部的金色童年(謝玉清)洛杉磯

    爸爸謝奕輝和媽媽陳德華  每個人都有一個七彩斑斕、柔情似水的童年,金色的童年匣子裏藏着許多華麗的夢,里面珍藏着許多精彩的故事。有高興的、有滑稽的、有難忘的、有悲傷的、有喜劇的、酸甜苦辣咸、樣樣俱全。也有一些往事,就像沙中的金子,閃閃發光,讓人終身難忘。美麗的童年,跳躍着無數歡樂的音符,那些跳動的旋律,點綴了我精彩的童年。將作為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頁。 李軍先生和夫人夏惠美(李小菱提供) 我的童年是美滿的、溫馨和幸福。我們家有位偉大、家教嚴格而威嚴的的爸爸,他愛我們,是我們兄妹姐妹生命里永遠的太陽,照亮了我們的心田。讓我們永遠陽光燦爛。父親的愛,無處不在。雖然爸爸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留下的只有我們 對他的思念和一份永遠的回憶。我們的媽媽是一位和藹慈祥、勤儉持家的媽媽,任勞任怨地為我們付出一切。她仿佛是個機器人,不知道疲倦日夜為全家操勞,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大,我們全家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童年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使人畄念,使人向往。童年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件趣事,常常把我帶入美好的回憶里。我們六個兄弟姐妹的童年是在南中高中部度過的。我們的爸爸謝奕輝是在高中部教書,我們家就住在高中部的附近,所以,每當假日,我和弟弟妺妹會來到校园里和這些住在高中部教師的子女們一起玩。校園裏雖然沒有千秋、滑板、蹺蹺板。但是我們也一樣能玩得很開心。我們能比賽跑,你跑我追、玩捉迷藏或是跑到池塘旁邊看小魚。我們這些天真活潑的孩子們玩着、跳着、鬧著、開心快樂的在人生舞台上跳躍着美妙的音符,盡情歡樂的旋轉着,自我陶醉在這春色校園中,我們沐浴着陽光,享受着這金色童年的美好時光。 黃副校長溫馨、美满幸福的一家 前排左至右:黃乾乾、黃誠誠 后排左至右:黃幼幼、黃重遠副校長及夫人甄美修(黃幼幼提供) 時光一去不復返,往事只能回味 甄美修女士和黃乾、黃誠、曹國俊(曹元璋老師的大兒子) (黃乾乾提供) 李軍先生的和黃副校長的子女們 李小菱、李小园、李小芳、李小紅和黃誠誠、黃乾乾在緬甸仰光南中家門前 (李小菱提供) 天真爛漫、充滿溫馨的童年 鐘光老師合家歡照(鐘婉香提供)     母校南中的歷史是一首美麗動人的詩篇,是一道永駐心田的風景。是一所優良的師資和無私奉獻僑界賢能的搖籃。清晨,同學們迎着初升的太陽,從四面八方來到學校。風景美如畫的高中部,一進校門,陣陣淸香迎面樸來。校園裏到處都是綠樹成陰,花草鮮美。春意盎然的校園給同學們创造了優美的學習環境。漫步到寬大的雨蓋操場,充滿着同學們的談話聲和歡笑聲。這是全體同學開周會和看電影的地方以及舉辦各種活動的地方。每逢佳節,在學校里舉辦重大的節日慶典活動,校內燈火輝煌,張燈結彩,五彩繽紛。洋溢着節日的氣氛。舞台上動人的歌聲在空中回蕩,大家熱情高漲,紛紛登台獻藝,施展着自己的藝術才華。...

  • 《似蜜随笔》百花争艳,琳琅满目《我们的网站满七岁了》(了因)

        原来已经七年了,光阴如箭一点没错!前天在微信收到《南加州缅华网》总编辑朱徐佳大姐的这样的使命: <我网成立于2014年3月,已有7年多,请写点什么吧!>,才恍然于《南加州缅华网》开播了七年有余。     当年缅华联谊会领异们的睿智,认为缅华旅美族群虽少,也须要有自已的<耳目>,互相联系,增进情感,也便于联系第二故乡的族亲,了解第二故乡的发展,能为第二故乡前程负一丝绵力。更重要的是宏扬中华传统文化,承传爱国爱乡,团结族群的精神。担负起教育后裔学习汉语,接受汉文化的责任。     经过几次商议,得到创立缅华网的共识。那时,首位倡议创立网页的粟福祥名誉会长却担心,网页能否坚持可久可长,因为他听说南加州能以华文写作的人很少,但了因认为南加州聚居缅甸两大汉文学府,『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的学生,又有众多的在祖籍经受深造者,应该是藏龙卧虎,才俊云集的地方。当时的这番妄测,坚定了他及领导们的意志。     栗老首先为《南加州缅华网》找到一位网络行家,缅文报主编哥凱协助,申请奠定了网址,但在页面更新上,哥凱因为没学过汉文,又忙于业务,停顿了一段时间,后吴兆庆先生搬来南加暂住得到他的力挺,接着如今的《南加州缅华网》技术总栽王旭山老师夫妇移民到南加,由吴兆庆先生介绍,领导们礼聘接手了网站工作。直到缅华联谊会名誉会长朱徐佳女士接任总编辑工作,《南加州缅华网》才进入正轨,生气勃勃起来。     七年了,没有坚定的爱国爱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难于坚持这么长远烦重的义务工作的。总编辑朱徐佳女士就是这么一位少有难得的领异。在她的努力下,《南加州缅毕网》读者遍布缅甸全境,祖籍各地,港澳台,本国各州,北美。在她手下组有了強壮的本州文友队伍,叶国治(草蝶,春水),伍全礼,朱雪雪(阿朱),苏顺路,谢玉清,杨灿云,丛中草,梅彩蝶(谢蒂),卢家昌,葛光豫,苏金安(更生),杨明三,王旭山,丘文(倩兮,了因),林锦沛(编辑助理),林鸿沛(摄影),高泰山(摄影),蔡煜群(视频),以及她本人朱徐佳(阿九)。还有其他地区的有,汤琼秀(纽约),苏焕光(纽约),苏丽蓉(杨蓉-加拿大),阿凯(黄庭凯-香港),朱云(舒云-香港),刘贤敬(香港-已故),卓忠明(卓叶-深圳),许均铨(伊江客-澳门),高德光(澳门),尤肖松(澳门),张平(澳门),张新民(广州),林郁文(林枫-昆明),肖介达(昆明),马越民(西安),戴光明(南宁),曹润盛(闰月生-仰光),杨胜富(仰光),寸守康(曼德勒),钟纯芳(腊戍),王子瑜(缅北),纪晓红(蒲公英,南涯-果敢)……等等,浩浩荡荡,不胜枚举。     点入《南加缅州毕网》,犹如进入了<大观园>,琳瑯满目,百花齐放,五光十彩,美不胜收,其中有<综合新闻>,<国际新闻>,<缅乡动态>,<祖籍建设>,<侨社动态>,<诗词歌赋>,<华文园地>,<小说翻译>,<侨社互动>……。麻雀虽小,五脏皆全,七年的努力,成织裴然,这一切与领导,文友,与读者们的鼓励全力支持分不开。更重要的是长期不懈坚持这毫无报酬工作的,《南加州缅华网》技术总栽王旭山先生和总编辑朱徐佳女士他们精神可嘉,居功至伟。没有他们,我们走不了多远!     了因行笔至此,不禁想起一首旧歌,为表赞这个团队,改了歌词几个字,独自高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