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华文文苑
    玉樓春……西灣倒數迎新(文/德光)

    西灣湖畔人歡笑,除夕輕寒風料峭。萬人空巷欲迎新,千闋狂歌皆入妙。 舞台熠熠星光耀,倒數聲聲春意鬧。煙花幻影落濠江,花雨紛飛豐稔兆。 书法 一〉茂松二〉馮利發三〉李燕軍四〉劉北照五〉阮偉生六〉黃玉靈七〉周永騰八〉莫敬釗九〉尤肖松十〉李應華十一〉茂松 . . . . . . . . . . . . ....

  • 华文文苑
    甲辰小寒趣语(古风)文/晓炊

    莫向天地议晴阴,休与坡沟论晦明。 斑鸠登称欢四两,鸽子脱毛恨半斤。 勤襟逐梦当求稳,精准把舵要寸分。 岁杪且将思淡定,节末但把意重新。 凝寒丛峰皆秀色,年开满眼尽阳春。 研经不让华颜老,究典图索尚摄生。 河山眺缈霞烟里,盛世飊雄庆远征。 壮怀踏歌轻翘首,昂扬再步写初心。 2025.01.05. 格致走筆...

  • 华文文苑
    亲吻你, 故乡的叶—-80年后与屋前老树的邂逅(卓叶)

    我的保护神——两百多年的老树 挺立在马六甲海峡岸边的这棵大树,离我家曾租住的老屋仅仅一路之隔。原先大树的根处以外便是一望无垠的马六甲海峡,填海之后,大海退去了四公里之外。大树已经生长二百多年,曾经被雷劈断,过后仍然枝繁叶茂。我也许受到这棵逢灾化险大树的护佑,儿童时代在它身旁躲过了两次危及生命的凶险。 一次是我四岁时,家里的小店铺购进大米,我开心地藏猫猫躲在米袋下,扛大米的工人没看见,将二百斤重的一袋大米压在了我的身上,我无法喊叫,难于呼吸,紧接着一袋又一袋大米压在上面,在命悬一线之时,我妈发现刚才活蹦乱跳的孩子不见了,知道大事不妙,大声喊叫把开动了货车即将离去的工人叫回,翻开几袋大米,把脸色苍白的我拉了出来,让我躲过了一劫。 另一次更是大难临头,死神插肩而过。大树旁有一个巴士站,一天下午,读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回家,急着从巴士车头前跑步穿过马路回家,差点被一辆从大巴后急速驶过的小汽车迎头撞飞,小汽车快速刹车,左右摆动,险些翻车,在前方几十米处停了下来,吓得我浑身发抖,一身冷汗,两腿酥软回到家里,慌忙找水喝,我又一次躲过了劫难。所以,大树也许就是我的童年保护神。时过八十年,我六次从中国返回马来西亚省亲办事,每次都争取前来看望这棵老屋前屹立的大树。这一次,是马六甲雷州会馆蒋育贤主席开车把我们送到此,田柏学老师为我拍下了大树下的感言和第一次采下树叶吹响了《我和我的祖国》短视频,以此答谢我的有恩之树和有情之人,更要感谢我的第一故乡——中国,和欣欣向荣的第二故乡——马来西亚,两国一树成了我这辈子平安成长,快乐到老的庇护之神。 身后左起第一间曾经是我们家一百年前在林蒙岸租住的老屋 ,面目全非,与头发稀少的我成了对称 麻坡海岸前方就是马六甲 世界指哨冠军田柏学此次与我同行,参加了新山全国老友聚会之后来到了马六甲雷州会馆,听了我的述说,见了林蒙岸此树此路此屋,亲临此风此情此景,感同身受,侨情满怀,便神情十足地催促我写一首回忆诗,不了,他先人一着,落笔成诗。 《亲吻你,故乡的叶》 我又回到了你的怀抱, 故乡的老树, 我要亲吻你, 故乡的树叶。 怎能忘记, 在那幸福的童年, 我天天为你歌唱, 在那快乐的日子, 你日夜为我祝福。...

  • 华文文苑
    澳門慶回归感言(张平)

    . 澳門回歸二五年,一國兩制好方針。高度自治民意歡,攜手建成新澳門。  *   *   *    國旗區旗迎風揚,冬日暖照喜氣洋。煙花綻放夜璀璨,全民歡快心舒暢。   *   *   *主席期許牢記心,掌上明珠鞭策紧。⋯港澳兩珠相映輝,合力共建大灣區。 注:1999年12月20澳門回歸祖國至今2024年12月日已二十五年。香港特區是國際金融中心.被稱為東方明珠,習主席稱澳門是祖國的掌上明珠.本文將兩地簡稱為港澳兩珠。 图引自澳门日报特刊0-2024.12.21               ...

  • 2022 年农历新年前夜除夕在仰光唐人街 观音古庙

    点击链接观看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fOAGckOv0fFnVnPgvtSb-g...

  • 冰雪迎冬奥–湘江月(罗明江)

    点击下文观看全文: 北京即将迎来盼望已久的2022冬奥会,我们也享受着家门口的盛情。北海公园一改往日冬季的平静,迎来了众多百姓节日般的簇拥,热闹非凡;奥森冰场也是吸引了无数的冰雪爱好者,好似硕大的冰雪赛场,人人技艺脱俗。 我要将北京助力冬奥会的难忘时光记录,以表达我对冬奥会的关注、助力和祝福!!!...

  • 寫揮春帶出的濃濃年味(澳門/許斌)

     春聯,在澳門稱為揮春。寫春聯,貼春聯,在中國農曆年期間,是中華民族的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 2022年1月23日和24日,緬華筆友協會組織文友在澳門三盞燈圓形地和澳門祐漢公園寫春聯,送春聯,已經連續了4年,做了一個文學社團,在新冠肺炎肆虐的這三年,也沒有停下來。                           活動總監左起: 緬華筆友協會高德光常務副理事長和黃銓昌會長  高德光先生是緬甸華僑中寫詩詞的高手,他為今年寫揮春,特別撰寫了一批對聯,上傳與您分享: 壬寅四字春聯四副: 門生虎氣;戶沐春暉。...

  • 北京冬奥了不起(草蝶)

    北京冬奥了不起,五环同心襄盛举, 競赛场館12个,处处彰显高科技。 北京冬奥了不起,绿色电能來助力, 氫能大巴兩百辆,风電点亮北京灯。 北京冬奥了不起,浓浓散发中国味, 特别菜肴678,川粵魯湘令人醉。 北京冬奧了不起,跃动雪橇自天降, 博击长空飞鷹起,叹为观止“雪如意“。 北京北京我愛你! “雪融融“瞇着小眼对你笑, “冰墩墩“可爱笑容永遠离不开你。...

  • 过年(苏顺路)

    中国春节      有的人一生当中只在一个地方过年,而有的人一生当中,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国度地区过年,我属于后一种人。 我母亲(缅族)出生在缅甸伊江三角洲渺名县英脉镇新村乡,十八岁时嫁给年龄比她大二十岁的,从中国福建来的丧妻父亲(汉族)。结婚后母亲跟随父亲去英脉镇,父亲在二伯开的杂货店做会计。从此母亲步入汉人家族群中,福建家族过农曆七月半的时候,母亲入乡随俗,学会包粽子,过农曆新年的时候学会做福建菜,平时也会听福建话了。我的四个大哥大姐都出生在英脉,都取了中文名字,其中大哥大姐自幼夭折。 首都仰光华侨过春节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我们家搬到新村乡大佛坡村,父亲开始自己开杂货铺,养猪,给农民杂货,收农民稻谷,稻米买卖,生意做得越来越好,日子过得美满幸福,在那里母亲接连生了四个儿子。父亲的养母在家乡去世后,父亲託人把国内妻子生的儿子叫出来,英国统治缅甸的时候,中国人可以自由出入缅甸。父亲在家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坚持讲福建话,用筷子进食,每逢过年,允许家人玩纸牌三天。1941年父亲去世,接着三角洲动乱,我家弃店逃难到渺名县城对岸龟雷村,二战暴发,日本入侵缅甸。虽然颠沛流离,局势动荡,母亲坚持戴孝守寡,过中华传统节日,我六、七岁大时见母亲包粽子,做年菜,姨丈舅舅大哥他们玩纸牌,吃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是首次能回忆的过年。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渺名县城中华中学读书时,每逢过年,学校极力反对不良风气,禁止玩牌,树立新风,开展文娱演出,彻底改变了缅华侨胞们的精神面貌。到仰光读高中期间,每逢过年,各班开展红包捐献活动,学校举行敬师春节聚餐,学生交换礼物,餐桌上摆满美味佳肴,每位同学分到一瓶可口的橙汁,观赏文娱表演。整整一个星期,到华中参加春节文娱广场活动,仰光市长亲临开幕,周围民众踊跃参加,亲眼目睹缅华侨胞们的新风尚,新面貌,也增进了和当地缅甸群众的"胞波"情感。 中缅边界畹町桥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先后在土瓦甘保,仰光甘马育,中缅边境九谷棒赛教书,经历了南北各异的过年,其中印象最深的要算在中缅边界过年。每年冬天,那里的天气变凉,清晨起床,家家户户的茅草屋顶上铺撒着白霜,孩子们的脸上掛着桃红,可爱极了。每逢过年,董事长和福建家长邀请我们登门做客,寒冷的冬天,吃着热气腾腾的云南风味火锅,令人回味无穷。春节期间,上午我们到学生家长家拜年,多为云南同胞,家长热情相迎,给我们喝甜茶,由炼乳,彩色爆米花,干柿子片调制,别有一番风味。中午过桥到畹町逛街,晚上过去畹町看戏,跨界过年,好不快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夫妇在云南陆良华侨农场教书,那里地处云贵高原,靠近贵州,每年冬天会下雪,冷风嗖嗖,溪流潺潺,上结薄冰,人们在寒风瑟瑟中迎来新春佳节。农场免费赠送长饵块,大草鱼,早餐供应肉包,花卷,商店出售年画对联,烟花鞭炮,晚饭后一家大小围坐热乎乎的蜂窝炉边取暖,观看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歌舞,此乃一生中经历过的冰天雪地里的春节。 陆良华侨农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我们合家移居香港,香港是闻名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工业发达,旅游业兴旺,航空海运四通八达。属东南亚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四小龙之一。工人收入多多,腰包鼓鼓,每逢过年,个个穿戴华丽,吃喝玩乐天下第一。我们全家换上新装,携带红包年礼,拜年亲友,上馆消费,不亦乐乎。当时我们夫妇在中环苏浙餐厅打工,春节前夕,夜晚收工后,老板特地带我们到广东餐馆聚会,吃年饭,抽签年礼,经理,部长,侍应,中年员工围桌打麻将,打到通宵达旦,洗涤一年的辛劳,个个轻松愉快。     从除夕到初三,餐厅放假四天,每到夜晚,我们一家四口,打开彩电,观看国际有名的香港文艺界春节汇演,在名咀肥肥,汪明荃的出色主持下,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大天后梅艳芳,林忆莲,叶倩文,王菲齐齐出场,高歌献唱,高水平的歌舞,高难度的杂技,高艺术的国乐,高质量的洋鼓 ,应有尽有,让人大饱眼福。终生难忘。...

  • 《似蜜随笔》一牛二虎谈过小年(了因)

    一牛二虎。      过了小年了,诚实的,终身默默全心全意为人类服务的牛哥,将打道回宫。牛年世道纷纷,时局舜间万变,那个新冠一波又一波地肆虐人间,但还算平平安安地过了。      人们常叨唸的〈換个人做做看〉,无非是寄希望于未来。诚实的牛哥感化不了那些小滓滓,那就等待就将出洞的虎神吧!猛虎出洞,自然是威风八面,能否镇得住,那些小到看不见的病菌,大到整天叫喊战争的贩子,只得拭目以待。      不管怎样,一过小年,了因们的南加州缅华网就一面火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各地网友笔友,撰文赋诗,相互贺春祝年,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习俗,不管世道如何纷乱,生活怎样艰辛,年是要过的,而且要过得欢欢喜喜,洋洋洒洒。这是期望,期望这欢乐的氛囲能延续新的一年。      可是现实是很骨感的,如今世界的纷纭,不知何会爆发特大的灾难。所以坚持民族的坚忍不拔,长期奋斗的精神还是必要的。保持健康,審时度势,未雨绸缪,应对时局的突变是必要的。      了因也乘此最佳时机,向亲爱的网友笔友诸君拜年了……。 阿弥陀佛……保持健康,虎虎生风!...

  • 春风又绿太阳河畔(卓叶)

    2022年1月24日晚,由海南海外联谊会、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海南省侨办、海南省港澳办、海南省台办主办;海南省互联网信息办、海南省外事办、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南欧美同学会(海南留学人员联谊会)、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海南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保亭黎苗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保亭黎苗族自治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协办;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国际传媒体中心、海南视听网络有限公司承办;特别受鸣谢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海南有限公司、兴隆热带花园和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上单位联手在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巴厘岛旅游景区舞台分会场,为春节录制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节目,将于2月2日(大年初二)20:00在海南公共频道、视听海南客户端、海南IPTV首播。 本届网络春晚以“琼州情 华夏梦”为主题,分《梦回》《同心》《腾飞》三个篇章,通过5G+4K多频跨国连线实现演出模式的创新升级,为海内外侨胞、琼籍乡亲 与港澳台同胞带来一个温暖幸福、喜气洋洋的网络迎春盛会。 晚会节目丰富多彩,包含中国情,南亚风。有《乡村儿女》、《殿之乐》、《太平儿女鼓》、《春天来到太阳河畔》、《快乐侨心缘》、《三沙海娃》、《哎呦妈妈》、《和谐千岛》、《我爱你中国》、《笑脸》和拜年互动。 颇具创新特色的节目是《春天来到太阳河畔》。这是一首马来亚归侨章沙红于1959年10月原创,曾经由中央慰问团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歌曲。歌词美丽动人:春天来到太阳河畔,春风吹送咖啡香,姑娘采咖啡忙,歌声满园咖啡满篮。唱出了近百位党和国家政府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廖承志、习近平等70年来亲临指导,兴隆人民努力培育的兴隆咖啡香飘万里。作者采用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欢快的节奏讴歌千万归侨们在海外经历的坚苦卓绝的抗日抗英斗争,积极支援祖国反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斗争,以及取得经济作物生产的不断胜利。 20多位归侨抗日战士荣获国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中国人民抗日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从1951年起由中国政府先后派船从英帝牢房里接回祖国的数以千计的归侨们,挣脱了枷锁,捂着伤口,与部分越南、泰国、印尼、柬埔寨、缅甸等国归侨,高唱“歌唱祖国”,拿起巴郎刀和锄头,开辟荒山,生产自救,向兴隆万亩土地要粮食、要剑麻、要咖啡、要橡胶,要支援抗美援朝,要为冲破帝国主义对我国战略物资的封锁而进行殊死的斗争。他们再次以日、英“鬼子”压不垮的精神,赢得了一个个的胜利。1950年代初,正是毛泽东与斯大林谋划,由叶剑英开国元帅等指挥的秘密发展橡胶垦殖,即“特林兵”时期,他们不谋而合地为一个战略目标努力奋战,他们成了不穿军装的“特林兵”。紧接着,从1960年起,他们让住房,教技能,建校舍,迎来了大批遭受国际反华势力驱逐回国的印尼、越南归难侨,以及连同前后到来的各级侨委南下干部、当地汉黎苗居民、复转退伍军人、琼崖纵队老战士、上山下乡知青等3.5万余人一起,掀起更大的生产热潮,赢得了全国华侨农场一面旗帜的光荣称号!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的演员中,有一些是抗日抗英的二、三代,有一些是“特林兵”的老战士。他们肩负着传承革命红色文化的历史重任。 正如歌曲所喻含的内容:春天孕育着新的生命,春天吹响了战斗的进军号。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还展示着创新型的艺术形式——归侨原创歌曲+非遗树叶(花瓣)吹奏+统战红色文化题材。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党和人民政府坚持倡导非遗十六字方针: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爱国歌曲是归侨章沙红原创,百余位热心民众捐助支持编曲拍摄录制传播视频,非遗树叶吹奏代表性传承人卓忠明在1955年原发地——兴隆,用树叶花瓣(首创)吹奏,郑友军(原军垦3师3团)演绎,原军垦二师八团“特林兵”李娟编舞,20多位战士舞蹈。此外,他们还不顾疲劳,经常参加维护国家党政领导人视察、指导过的历史文物——古村咖啡园纪念碑,期盼温泉招待所得以保护展示。 《春天来到太阳河畔》在各方支持下获得成功之后,兴隆新马泰侨友会又在中国免疫中心《为人民服务联谊会》、深圳市(罗湖区)非遗保护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非遗文化创新研究所、中国特林兵博物馆、万宁市非遗中心、天骄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关注下、在兴隆侨办侨联指导下和“卓忠明树叶吹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在兴隆17队)共同酝酿,采用非遗树叶吹奏,以及用树叶吹奏单簧片原理发明的金叶、金叶笛(已获国家专利)、迷你笛和花瓣等更新型乐器,配上多彩的华侨华人舞蹈,争取有新的进展,让非遗文化见人见物见生活,讲好红色故事,薪火相传,体现广大归侨华侨华人紧随党和政府,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100年。 让春风又绿太阳河畔。          ...

  • 多彩人生选择(苏顺路)

    著名的缅甸大金塔      我们这一代缅甸华侨,一生当中,不同的年龄阶段,对自己的前途去向,总是要面临选择,我也一样,回眸一生,发现自己做了几次重要的选择。1938年,我出生于缅甸伊江三角洲渺名县,祖籍是福建省龙海县。由于经历缅甸动乱,二次世界大战,生活颠沛流离,入学较迟,在渺名中华中学初中毕业时,已是十九岁了,入读仰光南洋中学,1960年高中毕业时,已是二十二岁了,比同班同学大了三,四岁。1949年,新中国诞生东方,我们正逢民主进步的新时代,同学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大家都热爱祖国,高中毕业后有的同学选择回国升学,有的选择转入缅文学校,有的选择从商,我选择缅华侨教工作,这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先后在缅甸各地和中国云南,担任中小学教师,为传承中华文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自己问心无愧。 云南省各市区地理位置(陆良华侨农场在曲靖市区)      1974年,我与黄月琴女士结婚,她1941年出生于缅甸首都仰光,祖籍是广东台山,1962年高中毕业于华侨中学。她和我一样,长期在缅甸和云南,从事教师工作,可谓志同道合。我们先后育有两个儿子,长子苏超群生于1975年,次子苏超然生于1979年,出生地均在云南芒市。     1979年,黄月琴的二哥黄绍彬合家,从缅甸移民美国,五年连续居住后,1984年,合家成功加入美籍,同时帮助母亲和兄弟姐妹,申请移民美国。我们当时在云南陆良华侨农场教书,很快收到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通知,本以为我们很快能够移民美国,后来得知兄妹关系移民申请,必须排期等待约十年。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有两条,继续畄在农场等十年,或申请移居香港等十年,我们必须选择其中一条。我年轻的时候,单枪匹马,选择当中文教师,轻而易举。现在有了家庭,要考虑夫妇工作和生活,同时要考虑两个孩子的前途。 苏超群 苏超然 陆良华侨农场春节畄影(1985)      一方面,当时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老百姓的生活较快改善,国家重视教育,农场关心学校,学校里教师互相团结友爱,师生彼此感情深厚,两个孩子入读小学,国家给我们干部待遇,丰厚月薪,培训我们取得中学师范证书。农场种水稻,粮食供应充足,取消粮票和布票。我们住的砖房,月租费才四元,水电免费供应,安装到家。偶然身体不舒服,随时可去农场医院免费治疗。我们有生以来有机会生活在繁荣安定的祖国,没有贫富差距的社会,没有多少精神上的压力,这一切促使我们依依不舍,去畄难决。     另一方面,国家大开国门,有条件的国民可以申请移民国外,移居港澳台。许多农场的归侨先后出去,包括我们的兄弟姐妹,得知香港工人奇缺,工资很高,生活很好,特别是香港的学校中英双语教学,我们的两个孩子可以学到英语,为将来移民美国,继续求学,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香港中环车水马龙热闹景象      两个孩子还小,无能力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一切由我们夫妇考虑,比来比去,最后下决心申请赴港,向香港大哥要了母亲的证件,到昆明公证处办理赴港申请,1987年2月,我们收到批准赴港定居的通知,3月底合家离开农场,途经昆明和广州,于1987年3月31号顺利到达香港。     头一个月,我们借住港岛半山腰马山村木屋区大哥家,休息一个星期后,我就到官唐牛仔裤厂打工,两个孩子到山脚下圣十字架小学入学,太太暂时畄家照顾孩子。后来我们到马山村隔壁的成安村买了个小木屋居住。春天的香港,气候比较凉爽,蔬菜水果鱼肉也便谊,工资很高,我们省吃节用,每月都能累积不少钱,只是经常思念农场的清閒生活。半年后我太太也出去打工,我转到电子厂上夜班,月收入增加许多。后来我们夫妇在中环苏浙餐厅找到工作,上班比较方便,收入也增加了不少。1989年,政府拆除成安村,我家被安排到新界屯门兴田安置区,直至1995年5月,才分配到屯门码头的政府楼。...

  • 海上吉普赛民族——缅甸赛龙族人今天的处境

    介绍了缅甸极南端的一个少数民族,被人称为是“海上吉普赛民族”Sea Gypsy的赛龙(Salone)民族的情况。赛龙族有时又被称为Moken民族,但在缅甸境内一般就称为是赛龙族了。 缅华网 伊江树报导  1月17日出版的缅文《镜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介绍了缅甸极南端的一个少数民族,被人称为是“海上吉普赛民族”Sea Gypsy的赛龙(Salone)民族的情况。 赛龙族有时又被称为Moken民族,但在缅甸境内一般就称为是赛龙族了。关于该民族的来源,就有7种说法,可见该民族不仅是现在,在过去其的历史渊源也带有十分神秘的色彩。这7种说法中,第一种是认为他们是印尼—马来种族中的一支,在与其他种族进行竞争斗争的战场失利后移居至缅甸南端丹老地区,而形成今天的赛龙族。 第二种说法是认为当地澳亚种族的一支在与其他种族竞争中,为避祸移至丹老群岛地区后与其他另一支的澳亚民族融合而成为今天的赛龙族。 第三种看法是认为遭到马来民族的攻击后移居而来的一个民族。赛龙语与马来语虽有相似之处,但对常用的52个词汇进行比较时发现只有10个词汇是相同的。另外又发现赛龙族的语言与缅甸境内的茵达(Inntha)族、土瓦(Dawei)族等有相似之处。 第四种看法是认为缅甸贡榜(Kongbaung)王朝创立者阿朗帕耶(Alaungpaya)时期移居缅甸极南端的孟民族与克特(Kathe-印度东北部曼尼波人)民族混合而形成这赛龙民族。 第五种看法是认为孟—高棉种族进入中南半岛地区后,由越南的红河流域,泰国的湄南河流域及缅甸锡当、丹伦江流域地区到印度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河流域这一广大区域中的各民众混合发展,到最后有一支进入缅甸极南端地区而形成这一赛龙民族。 第六种看法认为在今天缅甸孟邦毛淡棉(Mawlamyine)市的对岸比鲁(Belu)岛上的土人(Kapali)出海后而移居到丹老群岛地区形成赛龙民族。 第七种看法是根据赛龙族内长辈们的说法,认为他们就是历史上进入中南半岛地区的孟—高棉种族中的一支民族,认定赛龙族就是孟—高棉种族中的一支民族。 这7种说法,总括为一句话,就是“众说纷纭”。而缅甸官方在说缅甸境内有135个原住民民族之时,说缅族有9支,赛龙族就是这9支民族中的一支,这也是一个特点了。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赛龙族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全体民族都是划着大船小船在海上四处行走。在天气晴朗的夏季及寒季季节时期就在海上由一处移动到一处漂流生活。而在雨季时期则会选择在一个不受风雨干扰的岛上临时避雨生活一段时间,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是在大海上生活,在海上捕鱼,寻找珍珠、燕窝等珍稀物品,一天24小时就在船上生活、做饭,起居饮食都在船上。所以一提起赛龙族,很多人都会联想到他们的小船,称他们为“船民”也不为过。 当年一些“黑心资本家”就利用赛龙族人的勤劳、诚恳朴素的天性,给予他们一些粮食补助品之后,就利用他们的劳力寻找这海上的财富。除了捕捞鱼虾之外,还让赛龙族人下海潜水为他们寻找珍珠,攀登岛上的削壁为他们采取燕窝等等。特别是还利用酒、鸦片等麻醉物品,4不少赛龙族的男子们陷入这些麻醉品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这使不少赛龙族的青壮年“英年早逝”,使该民族内的男女人口失去平衡,造成男性人口大量减少后,不少赛龙妇女不得不和来此地区生活的缅族、克伦族、若开族的男子通婚生活,这使赛龙民族被同化不少,现在纯粹的赛龙民族已十分稀少了,这是由仰光西部大学的一位学者Dr. Daw...

  • 罗红摄影艺术馆(湘江月)

    点击下图阅读全文。 罗红,1967年出生于中国四川雅安石棉县,是中国最大的烘焙连锁企业——好利来的掌门人。2011年,肯尼亚总统齐贝吉授予罗红先生为表彰最杰出公民而颁发的“武士勋章”,罗红是当年获此荣誉的唯一外籍人士。企业家兼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北京好利来集团(烘焙食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国际知名环保摄影家。 位于北京市顺义区机场高速杨林大道出口的〈罗红摄影艺术馆〉是一个“温润心灵的艺术空间”,艺术馆由罗红摄影作品展馆、东方园林景观群和黑天鹅蛋糕艺术馆三部分组成,将自然之美与匠心之美融为一体,令人沉浸其中,身心俱畅。 艺术馆常年展出罗红先生在世界各地创作的自然风光与野生动物摄影作品。全景式地呈现地球与生命的罕见之美,给观众带来无比震撼的观展体验。 馆内还有咖啡区、甜品区、英式下午茶和高档法歺厅,供观众沐憇、用歺。 一.东方园林景观群 精心安排的松石、瀑布、湖泊、小溪环绕全馆。给人以大气、厚重、温润的氛围。...

  • 游东澳岛日记(许均銓/澳门)

     东澳岛,是珠海市万山镇的一个海島,也是万山群岛(有105个島)之中一个比较大的海島,面积有6.42平方公里。(万山群島的陆地面积有80多平方公里,海洋面积有4500平方公里。)      这几年我多次上东澳岛,我发现自己爱上东澳岛。     我知道万山群島是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我生活在云南省宾川县的宾居华侨农场,这个农场四面环山,当地人称为埧子,填子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微型的盆地。    可以说我当时生活的农场离万山群島很遥远,估计那个农场的几千人知道万山群島的一定不多。  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万山群島的,记得那篇文章介绍中国两大漁场,浙江省的舟山群島产大黄花魚和广东省的万山群島产小黄花魚。我当时不知有一个东澳岛,至今沒忘记的是大黄花魚和小黄花魚名字相似,卻是两种不同的魚。  我第一次去东澳島在千喜年始,是我在澳门参加的一个社团组织近百人一天遊,成员以居住在澳门的缅甸归国华侨为主,我好友洪金松先生也去了。当时从珠海市香洲港坐船去东澳島。东澳岛刚开发,我见到路边开始种植各类不是海島野生花木,其中有九重葛等,听导游说这岛在明朝开始有驻军,我也看了古代留下的古城堡,烽火台等。    一晃十几年,我再去东澳島是 在2019年夏天,是小外孙满三周歲,女儿许云为儿子组织家人去度假,住入东澳格力大酒店。   我才知道东澳岛的南沙湾沙滩是万山群島中的钻石级的沙滩,当时我赤脚抱着小外孙,站在沙滩边,看蓝天白云,沐浴在黄昏的海风中,潮水一波又一波湧向岸边,海潮像是反复亲吻我的双脚,当时我感到那涛声是最和谐的音符,翠绿的山峦,夏日的海风,那美好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表弟赵良伉俪也参加了这次旅游。 2019年冬天我又上东澳岛,住在刚营业的可域度假村。可域度假村在半山腰,面对南沙湾海滩,天气晴朗的日子可以看到黄茅島。 ...

  • 《似蜜随笔》你永远是华人(了因)

    「华人」这个词儿,了因第一次听到是在缅甸时的一个节日的晚上,和几位朋友到翁山市场对面,“礼哈彬”夜市吃宵夜,刚好也有一群像是船员的年青人也在,他们说国语,但腔调和了因们迴然不同,因而趨前探询来处,他们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们来自新加坡,是新加坡华人。」哦!新加坡华人。原来以汉族为主体的新加坡独立之后,为了和当时离乡别井流落分佈在全世界的中国人(中华民族)华侨有所分别,而创造了「华人」这个词儿。从而流传了开來。成了公认的非中国籍的旅居海外各地的中华民族的通称。但是了因至今还查不到外文中有华人这词的相应名词。      了因曾经听人说。了因们旅美缅甸华人有三重身份。这是因人误导而产生的错觉。了因想以在第二故乡缅甸的入籍手续过程,试着澄清这种误会。      了因们祖先移民缅甸,称为华侨,要领取外侨证,祖籍国称之为侨民。外侨生下的孩子,到十二岁时要申领儿童证。憲法规定居民(如果敢汉族),他们领取少数民族登记,华侨儿童如双亲有一位缅甸人,可以申领缅童登记,但很困难。因为领了缅童证,他就是缅甸人。双亲是华侨就得领取侨童登记。成人后(十八岁)就得申请入缅籍,缅籍证的人种栏写的是:「缅籍中国人」(Chinese),那时还没有「华人」这个词,然而有了这词仍然还是这英文字。当你领了缅籍证,你就失去了中国国民的身份,因为祖籍不承认双重国籍。当你又移民入籍他国,把缅籍证交还居住国领事时,你就失去了缅甸人的身份,因为缅甸也不承认双重国籍。此时你就失去缅甸人的身份,成了「xx国籍Chinese」。了因们此时私自译写成(华人)流落在全世界,体内流着红彤彤的中华民族血液的都是华人。      所幸全世界华人有一个站起来,富起来,強起来了的祖籍国,全世界天灾人禍祖籍会庇护照顾了因们。了因们不再是海外孤儿了。这是了因本人的经历和感受,也许会有所偏差…… 阿弥陀佛……你永远是个华人,是个Chinese。...

  • 戰勝癌症的經歷(劉富勛口述,朱素山整理)

    敝姓劉名富勛,出生於緬甸克欽邦密支那市,父母都是在二戰前從中國雲南省騰衝縣移民到緬甸。      我2008年移民美國全家團聚,到紐約不久後,就發現體重急速下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去做身體檢查,報告出來后,醫生明確的告訴我得到第二期的胃癌,且即將進入第三期…..必須馬上開刀切除癌細胞。      我一向自詡自己的身體健康很不錯,也養成每日做運動的好習慣,可是檢驗報告證明我得了胃癌!內心難免有些糾結,鬱悶,不過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去質疑或埋怨,立刻轉念,面對現實,決定一切遵照醫生的建議安排,作一系列的醫療檢測,毫不猶豫地決定開刀將癌細胞割除。      我的家庭醫生幫我找到一位經驗豐富的猶太籍醫生,擇訂2009年3月在紐約的法拉盛醫院動手術。      2009年3月開刀。當時醫生估計癌細胞大概在胃的上面。也檢查淋巴系統是否有被癌細胞感染,結果切除12個淋巴後,發現有兩個淋巴已經被癌細胞入侵,醫生花了九個小時才完成全部手術。手      續後醫生叮囑我們胃已經切除了百分之八十五。胃變小了。以後三餐務必要少量多餐的習慣。在醫院住了9天,常常流豆大的冷汗,手術後,傷口非常痛,吃止痛藥都無效,體重急速下降。      之後就轉診給一位華人癌症專科醫生,開始作漫長而又非常痛苦的化療和放射治療。醫生毫不隱瞞的告訴我,療癒後大多數病人,也僅能活5年的時間。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堅強地活下去。      接受化療初始,藥水注入體內時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破壞部分的紅血球。人的生命力也遭到破壞,以至頭髮全部脫落,牙齒也開始鬆動。化療畢緊接著又作放射治療。幾次後,醫生發現紅血球太少,必須馬上停止所有療程,經過短暫休息,直到紅血球的數量足夠了,才又繼續做化療和放射治療,反覆治療做了很多次後,醫生看過所有的身體檢驗報告後,認為癌細胞已經控制時,才終結一切治療。      化療的過程真是痛苦萬分,嘴唇全都破裂,只能喝液體,日子真難熬,化療停止後,又得面對另一種痛楚,牙齒因化療而全部掉光,無法進食。只有全部裝假牙。化療後,那種折磨人的日子簡直就是人間煉獄。但我还是咬牙隱忍堅持下來,一定要戰勝它。我要證明,癌症是可以治療的。...

  • 走在人生路上(阿凯)

    不久之前,我在美國南加州「緬华网」上,拜读了朱徐佳校友的一首诗篇“漫漫人生路,走好每一步”,诗篇的尾段如下: 路不好走 漫長的路 孤独的路 艰难的路 不能回头的路 每个人 最终都得靠自己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谢玉清文友也回应到:「时间记录着你的脚步,业绩肯定了你的努力。」 我也有同样的感悟:「是的,漫长的人生路途,变幻莫测,全是变数,时而崎岖、时而平坦,每个人都要面对挑战!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才能走出自己人生的明天。」      我不由自己地回忆起自己走过的人生路,和遇上许多帮助我的贵人,饮水思源,感恩不尽! 在缅甸生活的日子 大金塔下,伊江之滨,金光灿灿,佛光普照的缅甸仰光是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在那里生活了18年。时间不算长,但我在那里读书上学、饮着伊江的水、吃着缅甸的大米饭成长、有着童年美好的回忆…… 孩子们曾经问过我在缅甸生活的那段经历,他们问我一个有趣的问题:你到底是缅甸人,还是中国人? 你的根在哪里……也许因我的皮肤比较黝黑,他们才会好奇地这样问。我笑着回答:我当然是百分百的中国人,并会不由自己地、滔滔不绝地述说起我的生世:...

  • 缅甸曼德勒云南会馆简介(寸守康)

    (一)二战前与二战后曼德勒云南会馆的状况: 中缅两国山水相连,人民友谊源远流长;早在600多年前的“恩瓦”王朝时代,就有云南先侨来缅经商,先贤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一代传一代,与善良敦厚的缅甸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同甘共苦,建立美丽繁荣的家园。滇侨腾冲和顺先贤尹蓉,才德兼备,蒙缅王敏董陛下器重奉为国师,遂御赐风水宝地一块作筹建滇侨会馆之用,公元1876年(清光绪二年),尹蓉倡导以缅王所赐风水宝地于缅京雅得那鹏  (意为聚宝城,后又改为曼德勒,华侨俗称瓦城)筹建滇侨会馆,建筑经费由尹蓉带头捐献,并向广大同乡乐捐,共捐资二十余万卢比,请国内工匠来缅建造,公元1881年,全部建筑竣工,建筑形式以中国飞檐斗角,画栋雕梁,大屋顶中式建筑为主,巍峨壮观,大门形状月宫,两旁立八字栏杆,石狮对峙。前后三进,以会馆为主体,附设有孔圣殿,关帝庙,观音殿和施棺组等福利慈善事业办事处。会馆建成后(当时称“腾越会馆”后改称“迤西会馆”最后才改为“云南会馆”)尹蓉被选为云南会馆第一任会长。 缅甸、印度以及后来的英国官员以及普通老百姓到了瓦城,都要到云南会馆参观,欣赏中华建筑艺术,叹服殿宇之巍哦,规模之雄伟,工程之浩大,堪称美轮美奂,云南会馆成了当时瓦城的一道亮丽的景观之一。 公元一九四二年,日本南侵,是年4月2月,日本飞机对曼德勒市狂轰滥炸,炮火所至,庐舍为墟,云南会馆整座建筑逐遭焚毁,时馆内驻有援缅远征军战时医院,驻院就医的远征军伤病员几百号人全部遇难。谈到二战时日本南侵,我们不禁悲愤填膺,在那残酷的岁月中,有多少旅缅华人华侨财产变为灰烬,有多少华人华侨在逃难中流离失所,死于非命。 二战结束后的一九四六年六月,旅缅云南同乡在福建观音亭内召开了复员后的首次会议(二战中福庆宫观音亭完好无损),公推尹兆国先生为战后第一届云南同乡总会会长之职,并成立建筑委员会,着手重建云南会馆。在尹会长领导下,全体滇侨群策群力,于1952年在原址恢复建设,后经历届理监事会的努力,不断扩大、增建,才成为今天被誉为东南亚规模最大的会馆。 我们的祖辈们生于斯长于斯,用勤劳和智慧的汗水灌溉了这片富饶的土地,缅王赐地于先贤,见证了两国人民和谐相处,结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地缘、血缘、友情、亲情,编织成了两国民间牢固的纽带,我们热爱缅甸的山山水水,也热爱生我们养育我们的这片金色的土地。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85%的人民笃信佛教,中国佛牙四次抵缅,善男信女  争相朝拜,缅族习俗,华人跟随,宗教信仰,同源同辙,缅甸各地佛塔寺庙,均有华人参与捐建。曼德勒云南会馆历来都是缅北华人华侨活动中心和福利慈善事业机构,1916年,在第二任寸海亭会长时期,云南会馆内曾创办“昌华学校”和书报社等。战后的同乡理监事会组织更趋完善,理事部监事部下设秘书、外交、财政、总务、管理、佛教、墓园、会计、稽核……等共21个组,各理事、监事各司其职,都是义务服务,没有薪酬。曼德勒云南同乡会是团结和联系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载体。一百多年来,在维护侨胞福祉,传承中华文化推动缅甸与祖籍国之间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经贸合作以及民间的各种自然灾害的救济捐款和布施僧侣,华人群体的承办婚礼喜宴,殡仪丧礼和安排墓地等福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每年春节,会馆均隆重举办“玉皇诞辰”斋会和元宵文艺晚会,曼德勒华人  华侨的各种文娱活动和各乡镇、各姓氏家族的聚会及各种活动都在这里举办。  1956年,云南会馆接待过周恩来总理、宋庆龄副主席、陈毅元帅、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郭沫若院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1962年,新华社社长姜彬曾到云南会馆访问,在十三、十四两届任期内,还接待了包括云南省省长李继恒、中国国侨办文化司汤翠英司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省侨办主任杨焱平等多位领导。 (二)缅甸云华师范学院的创建: 公元2000年,第十届理事长李先瑾先生率全体理监事暨社会名界有识之士,  慷慨输捐,筹集资金,购置瓦城55条街之地皮一块,,为尔后兴建云华师范学院奠定了基础,前辈先贤未雨绸缪,不朽功绩,恩译无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祖籍国高度关注广大华人华侨在海外的生存和发展,大力支持开展海外华文教育,着力开创中华文化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局面,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在高瞻远瞩的尚兴玺会长领导下的曼德勒云南同乡会第十三届理监事会的统筹之下,在国侨办、云南省侨办和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和驻曼德勒总领馆的支持和指导下,在广大热心华教的侨领们的鼎力支持和慷慨输捐下,综合集成各方资源,创办了云华师范学院。云华师范学院是一所集教学和文化交流为一体,培养华校语文、数学教师为主,附属三语全日制幼稚园、小学、中学至高中基础教育为一体的,非盈利性的,福利社会的三语教学模式的综合院校,主旨是开展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促进缅中友好,尊崇德、智、体并育的教学理念,以“面向当地、传承祖籍、放眼世界”的办校方针,努力构建开放、文明、多元互动的和谐校园,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坚实的平台! 学院占地3.3英亩,校园环境优美,六层椭圆型教学大楼宏伟雄秀,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厅鳞次栉比,彩塑跑道和多个灯光篮球场,排球场供学生练习,校园绿树成荫,育人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采用语音、电脑、投影仪和智能版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学校缅文部经政府教育部合法注册批准,为“云华缅文私立中学”,学院实施全日制的中、缅、英三语教学,努力把华文教育和缅文教育体制接轨,和谐、统一的培育中、缅、英三语人才,努力把云华师范学院打造成由中华文化主导的中、缅、英多元文化交流基地。云华师范学院的创办,凝聚着广大热心华教人士们的心血和智慧,承载着缅北华人华侨世代梦寐以求的文化需求和精神寄托。...

  • 妇女能顶半边天(苏顺路)

         伟大领袖毛主席,通晓中国的悠久历史,包括通晓中国妇女的悠久历史,科学地提出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世界名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国人民民主革命战争中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妇女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1929年,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科学计算距今50万年,专家鉴定为女性,雕塑家复原后,轰动了整个世界,她是至今为止,在广茂的中国大地上所发现的,中华民族的最年长的伟大母亲。 北京猿人复原图      新中国诞生以后,考古工作不断地长足发展,先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现许多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人居住遗址。那时候的中华先祖已经发明多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狩猎训养许多动物,灌溉种稻,围院种菜,离开了洞穴,盖起了茅屋,挖水沟筑围墙,不断繁衍生息,组成一个个以母亲为首的家庭和建立一个个以母姓为栋梁的母系社会。     经过曼长的母系社会,到了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男性对家庭的承担,对社会的贡献加大,人类社会步入到父系社会阶段。即使是进步与变化,女性对家庭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仍然巨大,肩挑背负半边天。 伏羲氏与女娲娘娘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文化飞跃发展,组成了一个个氏族部落,接二连三出现部落首领,有名有姓,流传至今。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伏羲氏创造太极卦,教民文字,结网,渔猎畜牧等。妇女首领女娲创造婚姻制度,制造乐器等。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黄帝为中华各部落联盟首领,他率领部内许多先贤,制作乐律和律历,造字,发明弓矢,舟船,黄帝内经医学名著。其正妃嫘祖教人养蚕织布,配合黄帝,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做出伟大的贡献。     中国历史经过尧舜禹,步入夏朝,开始形成国家朝代,到了距今三千多年前,商灭夏,建立新的商王朝,到了武丁当王,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时,王后妇好,毅然决然,身披盔甲,手握巨斧,引领商兵,英勇杀敌,凯旋而归,曾多次带兵南征北战,最多的时候曾率领过万将士,为巩固和扩大疆土立下汗马功劳,威震天下。当时商朝已发明甲骨文,青铜兵器和礼器,妇好还拥有祭司高职,深得武丁敬爱,她有可能战场重伤,英年早逝,葬于王室,畄下许多甲骨赞文,其墓摆满巨鼎,战斧等精美铜器。妇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军事家,祭祀司,贤妻良母,为商朝的繁荣强盛立下不朽功劳,畄芳青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      中国历史步入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建立封建皇朝,汉唐盛世,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她们都有倾国倾城之美貌,更是因为她们在历史上俱有影响力。     唐太宗选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她身负重任,随身携带一大批优秀人马,先进文化,生产知识,生活方式,优良糧种,传统中医,为汉藏交往,祖国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成公主名垂千史。     唐朝中期,中国出现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能够排除万难,在统治长达半世纪的年代,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革除时弊,发展生产,完善科举,破除门阀观念,不拘一格,任用贤才,顺应历史潮流,大刀阔斧改革,功高盖世,名垂千古。 左:...

  • 入鄕隨俗《廣東家鄕的風水清明掃墓的習俗,和台灣的風水習俗》(朱素山/朱池山)

    二戰前我父親離開廣東台山家鄉到緬甸經商,當他年紀80歲後,他告訴我,他決定落葉歸根,回家鄕度過他的最後的歲月。我們只有安排他到家鄉住,兒女大家輪流去看他,但是,他只是在家鄕住了三年就永别了。我們做兒女的就照家鄉的風俗安葬了。等六年后,又回到廣東家鄕去將他的骨撿好(撿金)找一個永久的地方放下,才算是完成。同時我們也將我母親的骨灰從緬甸密支那運回廣東台山,同我父親合葬。在緬甸密支那的習俗,就在廣東山墳,有空的地方放下去就完成了。     但是,廣東家鄕的風俗,一定要找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才能安葬骨灰和骨骼。我的一生都工作在半導體高科枝的研究和開發。我對風水命理都沒有在意,但是入鄕隨俗的心情,鄉親們的意見,都採用了。      鄉親們也告訴我,很多年前我祖父的墳,因方向不對,所以我二伯的後代並不發達。只有三伯父家發達,他们告訴我,忌左青龍右白虎的方向,一定要對方向,有水的位置等。我也只有將信將疑的聽。後來請了一位風水大師來,他也不用羅盤,就在山中觀查了,就告訴我們,將我父母的骨灰下葬的地方。位置在半山,望見有小溪,農田,小山等,我看不出是什麼寶地。鄉親們也沒有什麼意見,就決定了。買一只大豬烤好祭拜下葬。我也付了几千元的人民幣給他。      鄕親們告訴我,这位風水大師身兼多個專業,是醫生(好像是文化革命時代培養的赤腳大夫)命理老師,風水大師等。我內心想,我已經做好我父母生前的遺願,也心安了。就回美國繼續工作。每年的清明掃墓我都回家鄉祭拜。      1997-2005,我的工作有很多時間在亞洲,很多國際會議在日本或是台灣,所以回家鄉非常方便。在清明拜山時,家鄉的人都是用燒豬和燒鵝來拜。我記得在緬甸我們都會用雞和豬肉。我問鄉親為什麼不用雞,他們也講不出原因,只是說不用的。我也沒有意見,只要大家都滿意,皆大歡喜。      我父親過世時,我的職位是資深工程師(Sr. Engineer), 后來升級到首席工程師(Principal Engineer) , 處長,資深處長(Director, Sr. Director...

  • 《似蜜随笔》果真有了反应(了因)

    果真有了反应。南加州缅华网提出呼噢,希望文化艺术界人士能多把注意力放在缅甸文学方面,前周了因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来自祖籍广州的缅译中文稿,译者是张新民教授,译文题为「降龙之王」,曾经流行于抹谷一带的民间传说,张教授的译文序言中提及,在前世纪五十年代,著名歌星吞映德拉蒲旅游广州的舅父传授给他,缅甸民族素有把民间传说,故事编成歌曲,流伟后世的习俗。      了因和张教授有一面之缘是在缅华同侨会在仰光举行的那年,相见相识,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在了因的印像中,张教授一表人才,文质彬彬,凤流倜傥,和霭可亲,出生地就是盛产红篮宝的抹谷,故而浑身宝气,张教授此前译了很多缅甸流行歌曲,古典歌曲,电影歌曲的歌词,并印成单行本,蒙他所赐,了因得了两本如图。了因希望张新民教授多译些文学作品,长短篇小说,赐予本网,以光编幅。      同年在同侨会上,了因还认识了一位美貌多才的女诗人,专栏作家,亦出生于抹谷的段春青小姐。当时她是仰光世界日报的专栏作家,缅华华人社团的採访专员,我们相见匆匆,未能深谈,她的身世了因只在她赠送的一本「遥寄缅甸一情香」,另一本写给她父亲的散文集「欢草集」中寻得;「缅甸华人,出生于抹谷,《缅甸新文学网》创始人。《缅甸新文学网诗歌报》副主编。《缅甸新文学网年度文选》副主编」。      如果了因们没忘记的话,在二0一二年东南亚曾有一个由缅甸几位80后年青诗人组成的《五边形诗会》主要是集体写诗出版诗选集。主要的负责人就是段春青小姐。她也曾任为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写作员。       了因在她的「遥寄缅甸一情香」集中,读到一位署名张挥的先生为她写的藏头诗,颇有乡情,现錄于下: 五绝藏头诗 『段段缅华情, 春风化雨声, 青青河岸草, 翠绿到狮城。』      在 在『遥寄缅甸一情香』集子后页附着的一首题为『萍影』的诗,想像新颖,汉蓄深邃,读后回味无穷; 『萍影...

  • 世外桃源——游普者黑景区(寸守康 – 缅甸云华师范学院执行董事 )

    二〇一八年八月,我有幸到彩云之南,距离昆明 280 公里的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风景区旅游,“普者黑”是当地彝族语言,意为盛满鱼虾的湖泊,是中国独 一无二的喀斯特山水田园风光:一座座孤峰星罗棋佈,错落有致,形态各异,山水相连,湖光山色浑为一体,多个溶洞千姿百态,湖泊相连贯通,在“普者黑”景区让我感受到了“水上田园,彝家水乡,溶洞湿地,荷花世界,湖泊峰林,候鸟天堂”的旖旎风光。      宽大的水面波澜不驚,像块柔亮的地毯铺陈在大地上,我看不到水的起始之处,远处,一座座峰林如春荀般从水里争相冒出来,为这幅天作的山水画增添了优美的弧线,让我轻轻进入这个绝美画面,放一条小船缓缓滑过……,小船在湖中行驶,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翠绿的荷叶,朵朵荷花可真美丽啊!红的像祥云火炬,白的清丽典雅,粉红的像早晨初升的太阳,这么多的荷花真是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我喜欢荷花不仅仅是它的舞姿优雅动人,而是因为它象征着污浊中仍能洁身自好的人,象征着追求自由理想,不受世俗羁绊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乘船穿梭在荷花丛中,湖里草长莺飞,水碧天蓝,呼吸一口沁人心脾的空气, 让人心扩神怡,疲惫的身心顿时舒展开来,就像湖中盛开的荷花,美丽而温馨。     在“普者黑”,有一种深邃的美,可以忘记烦恼和忧愁!      在这里,万物因水而变得灵秀!      放眼望去,碧波千顷,千岛竞秀,群山叠翠,若隐若现,朦朦胧胧。        那湖水的蓝,群山的绿,融为一体,轻舟荡漾在那烟波浩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使人感到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感受,我陶醉在这没有粉饰的质朴圣洁的美景中,想放声歌唱,于是索性支起木浆,躺在小船上,任湖风轻拂我的脸颊,任碧波拍打船舷,任大脑在美景中陶醉,任心潮在美景中起伏,我曾经领略过缅甸第 一大湖–恩多基大湖的浩渺辽阔,也领略过东枝茵莱湖的妩媚和神奇,更领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