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日志

  • 华文文苑
    新山老友会(卓叶)

    新加坡老友林慈训与中国老友卓叶互赠纪念品,一个是数百首马来亚和中国革命歌曲的储存卡,一个是非遗树叶~花瓣~金叶笛吹奏教程册子,此举也略显大会的主题:创新迎变局。 老友们相互祝福,面向未来,为中马在现代化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唱响中马友好的主旋律,谱写命运与共的新篇章。祝愿中马友谊万古长青! 大会在全场大合唱声中顺利结束。                            ...

  • 华文文苑
    七绝·贺厦门印尼归侨联谊会成立35周年(晨阳)

    2025.元旦应邀参加厦门印尼归侨联谊会成立35周年庆典,特赋诗一阙祝贺。 椰城归雁齐欢聚,卅五春秋共一堂。鹭岛有缘情再续,传承活跃谱辉煌。 写于2024年12月11日鸿山新村书宅...

  • 华文文苑
    玉樓春……西灣倒數迎新(文/德光)

    西灣湖畔人歡笑,除夕輕寒風料峭。萬人空巷欲迎新,千闋狂歌皆入妙。 舞台熠熠星光耀,倒數聲聲春意鬧。煙花幻影落濠江,花雨紛飛豐稔兆。 书法 一〉茂松二〉馮利發三〉李燕軍四〉劉北照五〉阮偉生六〉黃玉靈七〉周永騰八〉莫敬釗九〉尤肖松十〉李應華十一〉茂松 . . . . . . . . . . . . ....

  • 华文文苑
    甲辰小寒趣语(古风)文/晓炊

    莫向天地议晴阴,休与坡沟论晦明。 斑鸠登称欢四两,鸽子脱毛恨半斤。 勤襟逐梦当求稳,精准把舵要寸分。 岁杪且将思淡定,节末但把意重新。 凝寒丛峰皆秀色,年开满眼尽阳春。 研经不让华颜老,究典图索尚摄生。 河山眺缈霞烟里,盛世飊雄庆远征。 壮怀踏歌轻翘首,昂扬再步写初心。 2025.01.05. 格致走筆...

  • 緬華筆友協會遊九澳,探秘九澳村古建築群

    【澳门日報消息】     九澳村是澳門客家原住民村落之一,幾百年前客家先民先後從嘉應州長樂縣、興寧縣(今梅州市五華縣和興寧巿)經龍川、惠州、中山,歷經幾代人再跨海而來在路環島九澳村漁耕定居,在這裡感受村落風光。緬甸華僑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有數以萬計人移民澳門,這個族群在半個多世紀創業過程中,亦參加城市建設,比如當初建澳氹大橋、黑沙水庫大壩、九澳水庫大壩的木工鐵工泥水匠等,都有為數眾多緬甸歸國歸僑;在其他行業也有不少緬甸歸國華僑投入工作。    緬華筆友協會日前由會長黃銓昌、理事長許均銓及監事長李美美等率領一行廿多人組團探秘九澳村古建築群,先後到路環漁韻、聖方濟各教堂、三聖宮等。行程中拜訪九澳村民互助會,受到會長張國財、理事長何容輝和副理事長張世開等一眾村民熱情接待,奉上即場烹製地道客家茶果品嘗,兩會加強交流聯誼。緬華筆友協會贈詩詞書法予張國財:果是扶鳩矍鑠翁,杖朝仁壽意雍容。詩書作伴君常健,九澳山巔不老村。    筆會成員穿着別具特色緬甸服裝,在九澳村作造型拍照,吸引十多位沙龍影友聞風而至,影下不少佳作,皆大歡喜。緬華筆友協會顧問張九齡、繆澤中,副理事長高德光、財務長蘇秀霞等參與活動。 緬華筆會參加《澳人食住遊》,著紗籠盛裝遊九澳村,載歌載舞拍照聯歡。(德光) 惠風和暢柳初柔, 山徑逶迤九澳遊。 七彩紗籠翻戲蝶, 半閑老叟欲盟鷗。 扶持就業烝民樂, 提振營商善策謀。 消費有卡欣在手, 購銷兩旺解千憂。...

  • 极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张新民)

    她一生很平凡,婢女出身很贫苦,沒上过学是文盲,家庭妇女沒收入,但一辈子相夫教子,支持丈夫从国內到国外从事进步活动,扶养教育子女成为教授、校长和高级工程师。她就是我的母亲、103岁高寿的缅甸归国华侨郑秀兰。     2010年2月4日,我正在仰光探亲访友,突然接到广州的长途电话,告知我母亲突然去世。我怀着悲痛,立即乘南航班机於6日飞回广州,7日在广州殡仪馆办完母亲的丧事。我因未能最后見到母亲一面,感到十分悲痛和遗憾。脑子里不时回忆起母亲平凡而偉大的一生。     母亲1908年出生於广东新会县的双水。她自幼失去双亲,三次卖身做婢女,沒上过一天学。1926年与当时在江门、新会从事革命活动的张培道结婚后,就一辈子跟隨丈夫,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广州起义失败后,随夫从江门逃到香港,又从香港转到缅甸摩谷。   1942年,父亲在曼德勒參加抗日救亡活动,是缅华战工队的创建人之一。由于日军侵佔缅甸,中国远征军败退,他跟隨侨党组织步行撤退回云南,不得不把一家大小遗留在摩谷。在经受战火的异常艰难的年代,母亲以她的聰明才智,靠养鸡卖蛋、缝衣养活一家,克服重重困难,使四个子女免于挨饥受冻。当中国远征军从曼德勒经摩谷败退回国时,是母亲作出明智決断,拒绝跟隨远征军步行回云南,否则我们一家人难免会死在路途上,或死在野人山。   祖国解放后,我们一家人分批回国,母亲带着三个女儿於1953年回到广州。为了一心照顾家庭的生活,她沒參加工作。她虽然只是個家庭妇女,而且又不识一字,但很明理。她能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教育和帮助子女求学上进,有三个子女读上大学。她的五个子女长大后都成了国家干部,参加了共产党,其中有解放军大学教授、中学校长、高级工程师、医院领导和党支部书记。她和父亲一起,教育子女从小到大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她的四个儿媳、女婿,以及众多孙辈都是共产党员。   母亲善良寬容,和睦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与街坊邻里关系良好。她沒有正式工作,沒有工资收入,但积极參加街道的社会工作,任居委會治保委员、烈军属大組長,工作积极努力,常受到好評和奖励。     她对子女充滿母爱和关怀,不论大小,一視同仁,一家人从不闹矛盾,几十年和睦相处。她细心帮助照顾孙子孙女。母亲爱子女,子女孝敬母亲,她晚年轮流到各子女家居住,享受天倫之乐。她心宽和善,得以长寿,活到103岁。     就我自己來讲,从小到大,我无不感受到母亲的关爱。我不会忘記,在缅甸摩谷,因日军入侵,侨校停办,侨童失学,是母亲有远見,让我去缅甸学校读缅文和英文,为我后來能精通英缅语打下初步基础。她在家晒盐水山楂,让我带到学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卖给缅甸同学,以挣回几元缅币的学费。    我不会忘记,在日军统治的年代,父亲离开我们四年毫无音信,家庭生活非常困苦,是母亲经常带着我,爬山涉水,到缅甸村庄買米糠,上山砍柴挑回家,培养了我勤劳不怕艰苦、勇敢不怕惊险的性格,在对我以后在解放军的锻炼成長很有帮助。   我不会忘記,1951年我离开摩谷经仰光回祖国读书時,母亲亲自給我缝了一套合身的西裝。我穿着這西裝在仰光照像馆照了一張相片,那是我少年在缅甸唯一的最帥的相片。母亲支持我回到社会主义的祖国,嘱咐我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我不会忘記,1953年母亲带三個妹妹从缅甸回到广州时,在经济不寬裕的情況下,她尽可能滿足我的要求,从归侨物资收购处给我買了一輛英国产自行车,让我從中学到大学,从地方到部队,可骑自行车出行,既方便又省了很多时间和交通费。    我參加解放军初期,不能常回家探望父母,母亲毫无怨言,反而帮我照顾女儿。七十多岁了,还不辞劳苦,每星期都坐公交车从珠海区前进路到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去接送孙女。她勤俭持家,用很低的家庭收入,做可口的饭菜给一家人吃。母亲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能安心在部队服役,为国防建设作出贡献。   我大哥解放后在云南边境从事对缅贸易,“文革”期间受到冲击,无法照顾患严重心脏病的大嫂和一个养女,我母亲立刻同意把她们接来广州,一起挤住在只有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细心照顾,毫无怨言。大嫂不幸病逝后,留下年幼的养女没人照顾,大哥一筹莫展,我母亲又把没血缘关系的孙女接到广州来抚养,让她入户广州,上学读书,长大成人。   我一个妹妹在广州当中学校长,工作甚忙,妹夫因病离世,她一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十分艰难,我母亲就搬到她家住,帮助照顾两个外孙,天天买菜做饭,忙个不停……。     母亲关怀、照顾、教育子女和孙辈的事例还有很多,一时难说尽。总之,母亲的无私关爱,我永远记在心。母亲平凡而偉大,子孙们会永远怀念她。                       ...

  • 《似蜜随笔》闲庭散记(了因)

        了因将自已发表闲言闲语的,在南加州缅华网的私人随笔栏目,自宅家令赋闲在家,改成了《似蜜》,无非是想在这纷纷扰扰的日子,能夠觅得一二则如蜜或似蜜,就是带些微甜味,能慰藉人心,给人们些微的解愁,欢愉的消息,奉献给网友,读者。可是至今了因还是无能为力,转侧往还碰到的,听到的,都是争斗的叫嚣,疫情的漫延,自已都高兴不起来,又怎去安慰人家! 呵……苦海里那能找到极乐岛! *     *     * *     *     *     说找不到《似蜜》的消息,那也不尽然,了因们的老总统,虔虔宣布他上台之后,就要严历管控新冠肺炎的流行工作,这就有了百日戴口罩的命令,展开了疫苗接种的全民工作,现下已经轮到青年阶层接种,疫情的传播确也有了缓和。     了因从网络看到,有关方面宣布餐馆管理有所放松,接过两次种的人出街,可以不戴口罩。学校将于八月份开课。这真是似蜜的好消息,了因欣喜异常,雀跃开怀。 可是,欢喜不了多久,就又听说,加州又有什么<仇亚>的行动,一位老人家被无故殴打,纽约更是严重,因而又有了<亚命贵>的浩大游行。曾经被人歧视的现在伙同歧视他们的人歧视亚裔,真是匪夷所思,天理难容。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

  • 打工族的天堂——开放的老街,包容的东城(缅甸:南然)

    东城因其果敢老街而出名,故又称老街东城,是以老街本地为中心的一个集商业、博彩业、娱乐业和服务业为主的新兴发展园区。得到了我国联邦政府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与政策支持,为当地及邻近地区,甚至国内其他地区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为我国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东城位于我国掸邦果敢自治区治所老街,是果敢通往滚龙、腊戌、眉苗和曼德勒的必经之处。与中国镇康县接壤。目前东城的发展越来越好,境内外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认识到缅甸果敢老街的开放,东城的包容远超日本、韩国、泰国、荷兰、香港等,是打工族的天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缅外游客、商家来东城游玩、考察,寻找商机,谋求人生和事业的发展。东城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果敢自治区青年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地区的和平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带动了老街乃至周边地区的发展,影响、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向前迈进,使大家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东城有丰富的生活资源和发展前景,大家纷纷向往这种开放、包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惜万里迢迢来到老街东城,打工、创业。开始新的人生规划,构筑人生新梦,而老街东城就是热门的最佳选择。 东城的包容度是有目共睹的,对外来打工族十分欢迎,大家来到东城能够感觉到它的繁华和热情,同时也会发现它的开放与包容。这怎么说呢?其中东城人们的思想都比较活跃,它是年轻人拼搏的地方和舞台。高楼大厦,车流不息,充满生机和活力,前卫而浪漫。因为大家都在适应、追赶这里的工作方式和现代生活节奏。在此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在梦想的道路上快速走向成功。所以说老街很开放,东城能接纳、包容缅内外各地来的每个努力打拼、奋斗的人。 东城是名副其实的打工族的天堂,在这里大家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与周围的同行者、参与者,实践者一起发光发热,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在东城还有一些游览景点,比如东城湖、果敢禁毒展览馆、富有地方特色的超市等,故此,每年都有很多缅内外游客会慕名而来。 一个人不管你身处什么城镇,或离开了什么城镇,又或是你在其他什么城镇,那么你选择留在当下的城镇,是因为什么呢?总有一个理由,它牵绊着你,使你留恋不舍。而老街东城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一个开放包容的地方;一个有着自己独特魅力的地方。...

  • 陆良华侨农场(苏顺路)

    世界著名景区云南陆南石林     朋友,你曾经回祖国定居过吗?你曾经在华侨农场生活过吗?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曾经回到祖国,到云南省陆良华侨农场生活过,畄下了难忘的美好记忆。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诞生东方,随着国家各方面恢复发展,海外华侨纷纷回国,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安排归国华侨,中国政府在沿海边界福建省,广东省,云南省纷纷开辟华侨农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度,印尼,缅甸先后暴发排华动乱,归侨数量猛增,正好安置在各个华侨农场。在云南省就有遮相农场,宾居农场,陆良农场。云南省虽然位居云贵高原,同时没有靠海,然而东南方向靠近太平洋,西南方向靠近印度洋,每年夏季,东南风与西南风,飞越高山峻嶺,带来了温暖潮湿的雨水,平地上适合栽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适合安排南方来的归侨劳动生活。根据有关资料,陆良华侨农场始建于1954年10月,位于云南省曲靖地区陆良县东南城郊,境内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拥有水稻良田,水土资源丰足,也适合栽种果树,挖池养鱼等。  陆良华侨农场地理位置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农场员工中,印度,印尼,缅甸归侨里,缅甸归侨人数最多,到了七十年代末,来了许多越南归侨,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家开始改革开放,放宽出国申请,许多缅甸归侨移居港澳台,移民美加澳欧。虽然农场里少了许多缅甸归侨。然而无论在总场还是各分队里,仍有不少缅甸归侨,场委书记邓小波,副书记许汉平,中学校长王东白,教务主任邹作元均为缅甸归侨,总校和各队分校里也有不少缅甸归侨老师和职工。    1983年5月,我们全家由云南南部迁居云南东北陆良华侨农场。我们初到农场时,场领导把我们暂时安排在总部学校老师宿舍区一幢住屋角落里,安排我到六队分校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我太太黄月琴安排在总校小学部。不久我们被调到中学工作。场里分发安置费,优先到总场商店购买缝衣机和红旗牌单车。还分发布票给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 左:华侨农场水稻田 右:华侨农场养鱼塘     过去农场里的员工工资很低,生活比较困难。然而我们到任之时,工资已大大提高,我们每人月薪得人民币120元,而当时的人民币币值很高,物价低廉稳定。农场以种植水稻为主,完全能够自给自足。记得每个月初,我到场部粮仓挑一担谷子,去小碾米厂碾米,挑回家来煮饭吃,我们夫妇当教师,脑力劳动,两个儿子还小,口粮充足。每天早晨六点,场部宣传组的喇叭一响,食堂开门,我就去买免票早点,馒头,花卷,有时还供应肉包子吃。唯一不足的是场里每人每月只供应二两黑色菜籽油,但也没有问题,星期日我骑单车到三公里外的陆良县城,街市上免票出售猪肉,我购买五,六公斤肥瘦参半的回来炒菜炸油,解决食油不足。单车后面绑着竹编高箩,盛有猪肉,各种蔬果,足够吃一个星期,然后去早餐店吃热气腾腾,香喷喷的云南米线,免餐票二角五分一大碗。    农场附近分布着几个农村,每星期日,农民一早经过农场去县城赶集,随身携带鸡鸭蛋类和土豆等农产品,我们站在场部门口向农民购买,十粒鸡蛋一元,七公斤土豆一元,有一次我还买一只下蛋黑毛母鸡养在院子里,下了十多粒蛋,孵出十几只小鸡,全部身披乌黑绒毛,乐坏了两个孩子,可惜一个月后,鸡瘟传来,全数死光。 左:陈荣春吳金焕全家福(前排右二吳金焕后排右二陈鸣爱)右:作者合家农场畄影     我们有家庭的家家户户都在家自己煮饭烧菜,用的是移动式蜂窝煤炉灶。昆明好友吳传明,他的太太陈鸣爱在农场六队,她母亲吳金焕是生产队干部,母女俩拖着煤粉来我们家,教我做蜂窝煤,解决燃眉之急。第一次使用蜂窝煤炉煮饭做菜,火力特别強,晚上加一块蜂窝煤盖上铁盖,第二天火不熄,日夜不断火,非常方便,总而言之,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十分新鲜有趣。后来我去县城订煤粉自己做,再后来我去县城订蜂窝煤来烧,一切都变化飞快。公用水龙头就在门前,方便提水用水。唯一不习惯的是公用厕所,一坑六个拉屎洞,相互没有隔墙,每次上厕,我打开雨伞,遮住自己,否则解不出便来。使我想起在南中读高中时,有一个星期日早上,我去上厕所,打开其中一个木门,骇然见到周禾书校长蹲厕,赶紧关门,虽然周校长並不理会我,自己却忐忑不安,以为免不了受处分,然而之后並没有事。现在才明白,周校长生长在国内,早已习惯上无遮厕所。 陆良农民田种蚕豆丰收...

  • 《似蜜随笔》百花争艳,琳琅满目《我们的网站满七岁了》(了因)

        原来已经七年了,光阴如箭一点没错!前天在微信收到《南加州缅华网》总编辑朱徐佳大姐的这样的使命: <我网成立于2014年3月,已有7年多,请写点什么吧!>,才恍然于《南加州缅华网》开播了七年有余。     当年缅华联谊会领异们的睿智,认为缅华旅美族群虽少,也须要有自已的<耳目>,互相联系,增进情感,也便于联系第二故乡的族亲,了解第二故乡的发展,能为第二故乡前程负一丝绵力。更重要的是宏扬中华传统文化,承传爱国爱乡,团结族群的精神。担负起教育后裔学习汉语,接受汉文化的责任。     经过几次商议,得到创立缅华网的共识。那时,首位倡议创立网页的粟福祥名誉会长却担心,网页能否坚持可久可长,因为他听说南加州能以华文写作的人很少,但了因认为南加州聚居缅甸两大汉文学府,『华侨中学』和『南洋中学』的学生,又有众多的在祖籍经受深造者,应该是藏龙卧虎,才俊云集的地方。当时的这番妄测,坚定了他及领导们的意志。     栗老首先为《南加州缅华网》找到一位网络行家,缅文报主编哥凱协助,申请奠定了网址,但在页面更新上,哥凱因为没学过汉文,又忙于业务,停顿了一段时间,后吴兆庆先生搬来南加暂住得到他的力挺,接着如今的《南加州缅华网》技术总栽王旭山老师夫妇移民到南加,由吴兆庆先生介绍,领导们礼聘接手了网站工作。直到缅华联谊会名誉会长朱徐佳女士接任总编辑工作,《南加州缅华网》才进入正轨,生气勃勃起来。     七年了,没有坚定的爱国爱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难于坚持这么长远烦重的义务工作的。总编辑朱徐佳女士就是这么一位少有难得的领异。在她的努力下,《南加州缅毕网》读者遍布缅甸全境,祖籍各地,港澳台,本国各州,北美。在她手下组有了強壮的本州文友队伍,叶国治(草蝶,春水),伍全礼,朱雪雪(阿朱),苏顺路,谢玉清,杨灿云,丛中草,梅彩蝶(谢蒂),卢家昌,葛光豫,苏金安(更生),杨明三,王旭山,丘文(倩兮,了因),林锦沛(编辑助理),林鸿沛(摄影),高泰山(摄影),蔡煜群(视频),以及她本人朱徐佳(阿九)。还有其他地区的有,汤琼秀(纽约),苏焕光(纽约),苏丽蓉(杨蓉-加拿大),阿凯(黄庭凯-香港),朱云(舒云-香港),刘贤敬(香港-已故),卓忠明(卓叶-深圳),许均铨(伊江客-澳门),高德光(澳门),尤肖松(澳门),张平(澳门),张新民(广州),林郁文(林枫-昆明),肖介达(昆明),马越民(西安),戴光明(南宁),曹润盛(闰月生-仰光),杨胜富(仰光),寸守康(曼德勒),钟纯芳(腊戍),王子瑜(缅北),纪晓红(蒲公英,南涯-果敢)……等等,浩浩荡荡,不胜枚举。     点入《南加缅州毕网》,犹如进入了<大观园>,琳瑯满目,百花齐放,五光十彩,美不胜收,其中有<综合新闻>,<国际新闻>,<缅乡动态>,<祖籍建设>,<侨社动态>,<诗词歌赋>,<华文园地>,<小说翻译>,<侨社互动>……。麻雀虽小,五脏皆全,七年的努力,成织裴然,这一切与领导,文友,与读者们的鼓励全力支持分不开。更重要的是长期不懈坚持这毫无报酬工作的,《南加州缅华网》技术总栽王旭山先生和总编辑朱徐佳女士他们精神可嘉,居功至伟。没有他们,我们走不了多远!     了因行笔至此,不禁想起一首旧歌,为表赞这个团队,改了歌词几个字,独自高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 回忆我在棒赛的教书生活(苏顺路)

     中缅边界畹町桥     1964年11月,我应聘离开仰光,途经曼德勒与腊戍,前往中缅边界重镇九谷棒赛侨新小学,担任中文教师。从腊戍到棒赛,每天都有小客车运载旅客,一辆上去,另一辆下来。途中经过登尼,贵概,南柏卡,105哩关口等乡镇,到关口这一站,棒赛客车往东北方向前行,而木姐,南坎客车往西北方向分行,关口设有政府检查站,检查旅客身份证及携带物品。进棒赛或木姐,南坎三个边界城镇,反而没有检查。因为是闻名的抗战时期滇缅柏油公路,不太颠簸,只是一路上坡下坡,左拐右弯,首次经历的旅客,未免提心掉胆。另外偶有山军,强盗出没,旅客总是忐忑不安。  我到腊戍后,借宿中山学校,第二天早上,陈万宝老师和郑福志老师送我到汽车站,乘坐何基良先生的小客车,在贵概吃午饭,约下午四点,客车左弯右拐,在山坡上前行,终于见到了坡底的棒赛镇,何司机一直把我送到华人学校,我提着行李,爬上小陡坡,在学校门口见到了叶志明老师。叶老师带我去谢大师饭店吃晚饭,到弹棉被师傅处订棉被,到裁缝师傅那儿量制厚夹克,冬季将至,寒霜将临,备齐棉被厚衣刻不容缓。晚上,在小煤油灯前,叶老师简单介绍侨新小学师生情况,介绍近在咫尺的祖国边界重镇畹町。 滇缅公路位置图 腊戍来的汽车,从东向西进入棒赛镇,有一条柏油路向北延伸直达畹町桥,属中缅国际邮件通道。直走至十字路口和中心广场,横道右行,就与邮车通道会合,经过荒废的九谷老城区到畹町桥。横道左行经过中心广场,直至郊外,直走经过中心广场直至畹町河边界。华校位在通畹町桥两条公路之间,背后山顶上是边防缅军营地。通畹町桥两条公路交会处右边坡上是警察局,对面是政府学校,老九谷野花丛中建有两幢木屋,住有警探官,移民官,海关官各一人,均不带家眷。 畹町桥缅方桥头,有左右两个水泥小岗哨,没有缅军放哨对往返畹町的市民,警察,警探,移民,海关官员视若无睹,从不盘查,可能是他们自己人身安全没有保障吧。 棒赛侨新小学     开学那天,上课鐘声敲响,全校师生在操场集合,叶老师把我介绍给全体同学。学校里有五位老师,约七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高小六年级。本地张炤达老师教六年级,外地叶志明老师教五年级,我教三,四年级,本地瞿天義老师教一,二年级,从下缅甸来棒赛与父母暂住的刘震云老师教英缅文(义务老师)。     各位老师各带自已的班,有什么事个别讨论,没有开老师会,有时候星期六开学生周会,学生们都很听话,他们尊师爱友,少有吵架,教中文一点都不吃力,但不会讲缅甸话,不喜欢学缅文。在校学习进步教材,去畹町观看爱国电影,思想认识较高,好多学生小学毕业后,去腊戍读初中或回国进华侨补校深造。 左:傣族高脚竹屋,右:景颇族矮脚木屋     冬季很快到来,晚间我蒙头卷缩在棉被里,天亮了,见到草皮屋顶上撒满白霜,像肥皂粉一样,同学们穿着厚衣服来上学,有的还套着手套,一年级的小学生们雪白的脸面上,透露出红块,像树上的红桃,太可爱了。我手抓粉笔授课,转身在黑板上要写字,才发现粉笔已经落到地上,十分好笑。 市民以傣族最多,大多是瑞丽地区水傣,其次是汉族,多为云南腾冲华侨,有少数几家福建人和广东人,还有几家景颇族。没有缅族家庭,只有几个外来缅族政府商店员工。街上通用傣语和云南话,孩童不分族别,从小就会讲傣语和云南话,华人学校里,学生讲国语普通话。 左:傣族姑娘赶集,右:景颇族妇女赶集     中缅边界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镇五天一次轮流集市。华校集市日和星期日放假。棒赛镇附近平地,分布着傣族村寨,竹编高脚茅屋,周围喜欢种竹子,以种水稻为生。山坡上有景颇族矮脚木屋,以刀耕火种为生。山上有小汉族,土墙茅屋,种鸦片和蔬菜。每当棒赛集市日,木姐,南坎商贩车载商品来摆摊。傣族女子穿着纱龙,肩挑扁担竹箩带着白米来赶集。景颇族女子身着裙子,头顶背掛藤编高箩带着茶叶来换米。小汉族身着染制蓝黑粗布衣裤,拉着骡子下山来赶集,骡背上拖着肥大的青菜,棕包,还有鸦片。     自缅甸独立,中国解放以来,中缅边境地区,各族边民友好往来,通过畹町桥,两国邮件畅通,边贸往来有增无减,中方计划经济,缅方开放经济,华侨经商自由,生活过得较为宽裕,听说华侨青年手里个个有钱。可是1963年,军政府商店收归国有1964年,作废百元,五十元大钞,全国人民遭受双重打击,全国经济面临崩溃,华侨在缅甸,生活面临重重困难。我到棒赛的时候,侨胞们如同惊弓之鸟,不知所措,不知今后要如何生活。可是大家咬紧牙关,筹资继续开办华侨学校。 左:小汉人下山赶集,右:小汉人种的棕包树     在首都仰光,有名的市场上,政府商店缺乏货源,全国各地政府商店也一样,在棒赛,全镇只有一个政府商店,三个店员,更糟糕的是店里只有货架,没有货物。商人们走头无路,只好铤而走险,全国范围内出现暗地交易,遍地黑市,广大的边界地区也一样流行起来。起初人们觉得做黑市生意不光彩,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在棒赛的商人设法把中国需要的缅甸土特产,其他物资运送过去,平民百姓则三天两头过去畹町买东西,过中国海关时,不能说带人民币,否则会被没收,有一次李曰德先生的太太寸树玉(老五嫂),带着三岁大的儿子过海关,海关问她有没有带人民币,她说没有,此时孩子说有人民币,从口袋里掏出三元钱,弄得阿嫂十分尴尬,还好海关说孩子老实,把钱塞回口袋里。百姓到国营商店购得一点碗碟日用品回来,由傣族妇女设法带到腊戍出售。棒赛市面上流通少量人民币,可和缅币兑换,人民币的币值比缅币高,那个时候两种货币价值都很高。我的月薪缅币170元,伙食费70元,剩余100元,能够维持一个人生活。 左:董事长张德汉妇协会长刘玉英全家福,右:棒赛妇女(前排右二孙德仁)     我到畹町后第三天,叶老师就带我过去畹町玩,当我见到畹町桥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哨所里解放军挺胸握枪站岗,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先到检查站登记,后到海关检查,出来以后去逛街,进国营商店购买日用品,国营商店货源充足齐全,国内百姓必须用购物证,国外来的则严格限制种类和数量,只能购买一两种少量货物。市民对我们外来客人态度严肃,不多说话,他们之间则有说有笑,返回棒赛过畹町桥前,我还在路边树栏上,特地摘下一片小树叶,带回来做为第一次步入国门纪念品珍藏起来。 本来以为离开仰光就再没有机会看到中国电影,没想到几乎每个礼拜晚上畹町都放电影,我们都可以过去看,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有时还有机会看到音乐歌舞表演。有一次,我们看到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印度舞,十分精彩。除了可以去畹町看电影,也可以去畹町小理发店理发,我差不多每个月去理发,记得理一次才五角钱。  左:校友蔡眉兰拜访寸树玉嬸嬸,右:刘振德夫妇与作者     棒赛有男女青年篮球队,男队有客车主李忠发,董事长的儿子张森达,刘振德,杨世虎等主力队员,副董事长王水浅的弟弟王静温,他从福建出来不几年,文武双全,吹笛拉二胡好手,主力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特佳,林明贤,最年轻,还在腊戍读中学,女队队长瞿天義老师,队员有当地女青年和高班女学生。我到棒赛后,由我带男队训练和出外比赛。平时男队保持练球,女队很少练球,男队练球时间定在晚饭后,起初我很不习惯,但为了团结青年,只好入乡随俗,我和当地青年的感情越来越深。我们曾几次去木姐比赛,交流球技,增进友情。 学校的老师常有变动,第二学期我从仰光带华友胡鸿瑞老师上来,胡老师是篮球运动员,投篮准,弹跳高,是我们球队不可多得的右前锋取分手。刘老师离任回仰光。第三学期南渡的南友李佳美老师到任,李老师是歌手,舞蹈老师,李老师的到来,弥补了学校缺少音乐舞蹈老师空白。 左:刘振云老师,右:李佳美老师 参加腊戍缅北杯球赛 前排右四瞿天義老师 后排右一胡鸿瑞老师     这个时期,我们侨新小学的外地老师四个,教学质量最高,学生受益最大,1965年,为了隆重庆祝祖国国庆,学校决定举行国庆文艺晚会,李佳美老师挑选学生演员,积极排练歌舞,我教缅甸舞蹈"瓦城的花朵"。王静温先生邀请胡育文先生组织乐队。我和胡老师负责黑板报,叶老师招集青年布置舞台。 1965年10月1日是祖国国庆节,棒赛驻军营长,应畹町解放军驻军邀请,在副董事长钏嘉崑先生陪同下到畹町过节,下午棒赛侨领宴请棒赛军政官员,晚上在我校篮球场上隆重举行歌舞晚会,张德汉董亊长陪同营长出席观看,刘玉超先生翻译。前台有叶老师,李老师指挥,王先生和胡先生音乐伴奏。后台有胡先生的太太李瑞仁女士和瞿老师负责化妆,我和胡老师摧场。李老师教的"花伞舞",女青年双人舞"共饮一江水",我教的缅甸舞"瓦城的花朵",王静温的二胡独奏等,演出非常成功,得到校董会表扬,家长好评。 ...

  • 我认识的王东白老师(苏顺路)

    缅甸仰光燕子湖风光     1962年5月春季,我在仰光甘马育群英小学开始任教,学校里有7位老师,150多个学生,分幼儿园到高小六年级。10月放寒假,11月开第二学期的时候,发现林发财老师转到山巴教书,学校里来了个新老师,他叫王东白,刚从南中高中毕业,可谓初出茅庐,走马上任。 王东白老师也像我一样,从山巴到仰光求学,家在九彬告,他到任后,和我一起在校住宿,我们两个在学生家长开的饭店开伙食,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互敬互爱,互谦互让,彼此之间,同学情加同事情,日子过得十分愉快。 王东白老师高中毕业照(后排右四)     不久我发现王老师不像新手,授课很熟炼,他好像读高中时就去教过夜校,交谈中得知他读书时就爱读报纸,课外书,写文章在华人报纸上投稿,文学底蕴深厚,他教小学语文有点大才小用,完全有资格教好初中语文。 课余时间,他喜爱磨墨练习毛笔书法,我经常在旁观看他书写毛笔字,他的毛笔字很漂亮,特别是大楷草体字遒劲有力,令我即欣赏又佩服。当时,在我们年轻老师当中,像他这样爱好书法而卓有成就的青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左:举重 右:标枪     每天放学之后,我喜欢在一楼和高班学生打乒乓球。王老师则喜欢在二楼卧室里,对着掛镜握哑铃,仰躺板凳举重。他不像举重运动员,拼命抓举,不断加码,大运动量。而是适度重量与适量次数,定量有恆。原来他是一位南中有名的标枪运动员,多次参赛获奖,他的举重,主要为了增强手臂力量以抛投标枪。 其时是秋冬,雨水少而晴天多,适合室外活动,每逢星期天,我们两个一早起来,手提换装纱龙,越过永盛大道,穿过唐人村沼泽地,爬上燕子湖大堤,来到湖水边,湖面上离岸不远处,两个球门似的小木框露出水面,相距约30米,我们做了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双双入水,两个木框之间来回自由泳。每次王老师不紧不慢,来回三趟,花力六成便上岸,而我则快速游动来回五,六趟,不累不上岸,换得衣裳,在露天炸葫芦小摊吃早餐,心满意足地返回学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是多么美好呀。 左:乒乓球 右:游泳     王老师在群英教书期间,仰光曾举行各华校田径运动会,他前去参加标枪抛投比赛,並夺得该项比赛亚军,我们班友周瑞业夺冠。     我们也有意提高英语水平,就近找到缅族英语补习老师,每周两晚,前去学习一个小时英语会话。 记得有一晚,我们去参加敬爱的南中初中部舍务总监杨一川老师婚礼,地点在市中心大金塔街华商商会三楼,杨老师工作积极负责,生活极端朴素,始终身着白衣短裤,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一名学生,心想此次我们将目睹穿西装的新郎哥了。不料,当我们从升降机出来,也许是去晚了一点,有几个贵宾在招待员们簇拥下,迎面走过来,连同我们顺水推舟,送进升降机内,我们两个均性格羞怯,不好意思说明实情,手上也没有什么礼物,回到楼下,灰溜溜地返回学校,失去唯一能见到杨老师穿西装的机会。 左:葫芦果 右:油炸葫芦条     王老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教了一学期后不告自别,到缅南丹老市教书去了,后来应聘到著名的仰光九文台华侨中学任教,可见他的文学水平,教学能力,与众不同,才华横溢,直至回国,始终没有见到他了。 1983年5月,我们举家由云南省南部迁居到云南省东北部陆良县华侨农场。厂领导把我们安排在厂部居住,工作安排在场部总校,厂部总校高初中部校长为王东白老师,我被分配担任高初中地理老师,我太太先被按排在小学部,后被调任初中数学老师。我和王东白老师整整分别二十年,在华侨农场重逢,彼此分外亲切,我们分手时是二十多岁青年,现在已是四十多岁中年了。王太太林天英老师是印尼归侨,他们育有一男一女,十五岁大的儿子王挺正读农场高中,十二岁大的女儿王晖正读初中,当时我的八岁大的儿子苏超群入读小学二年级,四岁大的儿子半年后入读幼稚园。 左:苏顺路师范毕业证书 右:黄月琴师范毕业证书 王校长一家人对我们家亲如手足,王校长一直关心我们到农场后的生活和工作,林老师一直关心我们的起居饮食,王挺哥哥很疼爱我的两个孩子,视为可爱的小弟弟,经常领他们在场部和各队玩。开学典礼上,王校长安排我代表四位新到中学任教的老师致辞。我给学生上地理课的时候,王校长特地带几位初中老师前来听课,观摩教学,得到听课老师们的好评。省教育科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要求中学教师学习有关教材,定期参加资格考试。王校长安排我们夫妇到县城参加考试,使我们顺利获得中学师范教师毕业证书。校方在学校旁分两小块地给我们家,我生平第一次握锄种地,因为没有经验,我选种易长的马铃薯,玉米和七叶瓜,有了一点收成,感到十分快乐。 苏超群,苏超然在厂部门前春节畄影(1985)     有一个星期日上午,我吃过早餐,去王校长家聊天,一进就见他埋头写毛笔字,不竟想起二十多年前,我们在仰光甘马育群英小学教书时,他练习写毛笔字的情景,我还记得他的毛笔字遒劲有力,十分羡慕。他正在为学生家长写对联,我俯首一看,惊讶不已,他的草书比二十年前老练得多,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已经达到书法家的水平,太漂亮了。 每年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厂部给每位老师分发二十个月饼,有甜味,也有咸味,我家四口人,四十个月饼,可以连续吃几个星期,厂部商店里,会出售几种不同味道的月饼,每个才二角钱。王校长招集老师们到学校过节,夜晚的天气开始转凉,我们必须穿上毛线厚衣,大家一边开口吃月饼,一边抬头赏明月,叙家事,谈国情,共度安乐人生。 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     记得有一次,我和王校长在他家聊天,话题转到名著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我忘了介绍诸葛亮给刘备的三国名人,王校长不加任何思索,马上告诉我是徐庶,可见他博览古书,文学底蕴深厚。     我在农厂教书两年后,广受学生们的喜爱,家长们的好评,厂部挑选各单位年度模范人物,总校中学教师当中,王校长推举我,最终我光荣地被选为模范教师,自己感到无上光荣。 1986年,王校长申请到省会昆朋工作,得到批准,离开农场,前往昆明工作,后来听说他升任昆明华侨补交付校长,成为名人,这不只是王校长的光荣,也是我们陆良华侨农场的光荣,同时也是我们缅甸华侨的光荣。 云南陆良华侨农场中学教师员工畄影(1986)     ...

  • 李華山老師二三事(許均銓)

    2006年秋天,我參加 澳門緬華互助會 代表團到了雲南省德宏州(芒市)訪問,見到德宏州 州政府常委李向前 (景頗族)先生、德宏州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聶河雲先生,他們倆聽到我曾在大理州的賓居華僑農場生活過十幾年,就問我:“你記不記得有一位叫李華山的男人?”      我說:“記得,李華山老師,才子,是我的中學老師。”     李向前常委和聶河雲主席的臉上突然露出喜悅,先後用雲南話說了:“是你老師啊?”       因德宏州政府代表團在數月前到澳門訪問,當時由我執筆寫新聞報導,幾天後他們到澳門訪問的新聞,在澳門的報刊登報了,我又安排寄澳門日報和華僑報等樣報到德宏州政府辦公室,他們因此關注了我。      我很有禮貌地回答:“是我老師。他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老師。”      原來他們三人是好朋友。此時我見到聶河雲主席在撥手機,之後說:“華山,有一個熟人跟你說兩句話。”之後就把手機交給我,原來聶主席是找到李華山老師。      我接過手機之後說:“李老師,我是許均銓,曾是您的學生,還記得我嗎?”      “許均銓,大名鼎鼎,如雷灌耳。”李華山老師在電話中用雲南方言風趣的說,在我記憶中好像沒聽他說過普通話。      我們聊了幾句,當時李華山老師在西藏旅行,我就向李老師報告,我1983年春離開賓居華僑農場,定居澳門。這一次是跟一個代表團到雲南省盈江縣,澳門緬華互助會的領袖們集資20萬元,在盈江縣銅壁關鄉和平村建一所小學校等。事後我寫了《銅壁關上的澳門緬華小學》一文。     當時年過花甲的李華山老師對我這個學生說的“大名鼎鼎,如雷灌耳”之句,是開玩笑。我當時認為可圈可點,現在也這樣認為。      1966年底,我在賓居華僑農場小學畢業,原本要上中學的我,因文化大革命運動,全國的中學、大學都停課鬧革命了,我也參加了三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也就沒有上中學。     這三年期間,我讀了一些閒書,雜七雜八的,當時是見到什麼書就讀什麼書,小說多一些,都半懂不懂。因為我寫字稍為端正,在這三年裡,我有時會到造反派的文攻部義務抄大字報,有時刻臘版,印傳單等。     1969年春,賓居華僑農場復辦初中,我這個在江湖上閒混了三年的小學畢業生,才有機會上初中。      這是賓居華僑農場有史以來的第一屆初中班,學制兩年。比我小兩屆的學弟、學妹們跟我同一級了,我當時非常難過,自己留級了。也感到自己是駱駝混入羊群中,雖然有的羊齡、羊身不比駱駝小,而駱駝之中,我也不是最老的那一隻駱駝,那是一個“駱駝和羊混合的初中班”。      李華山老師就是這個班的語文老師之一,他那時是一個二十幾歲的未婚青年教師,他比我們這一屆的駱駝大那麼六、七歲,約比其他羊大十歲左右。他原是賓川縣第一中學的高中畢業生,也因為文化革命運動,他推遲三年才高中畢業。      那個初中班因為復辦,教才不足,同桌的兩名學生共用一本課本,有語文課本的就沒數學課本,上課時主要是靠筆記。      記得有一堂語文課,李華山老師講到《秋思》,他在黑板上寫了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我當時只記下兩句。      因為我突然感到“小橋流水人家”似曾相識,我的思想回到緬甸仰光市郊的唐人村,那是建在一片沼澤地上的村子,小木橋將一家家連起來,那沼澤地上種了很多空心菜…… ...

  • 《似蜜随笔》无妄之灾,华人何辜?(了因)

        看遍所有的网络新闻,等待所有群讯,希望能有《似蜜》的,温馨的,暖心的喜讯能分享给了因的亲爱的读者,可惜一无所得,随着初春寒意,一切都冷冷清清。寻寻觅觅得知的是,第二故乡局变一个多月,没有向好,反而越陷越深,苗火在有心人的操控下,大有烧向祖籍的势头,卅多家中资和华资工厂在动乱中已付之一炬。可惜!多少人的饭碗被打破了,多少家又将饥寒交迫。     这个十分恶劣的抢劫烧杀事件发生后,了因们祖籍驻缅大使陈海发出通告,谆谆指出,『中缅友好政策面向全体缅甸人民,中缅经贸合作始终基于互利共嬴原则,尤其注重惠及缅当地民众。此次受害绝大多数企业来自纺织制衣行业,中方企业在这个领域的投资为缅甸创近40万个就业机会。不法份子的行为,同样损害缅甸民众的利益。』     『我们呼吁缅甸民众合法表达诉求,不被煽动和利用破坏中缅友好合作。』     一个被无理烧杀抢劫的国家,一个世界第二强国,发出的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没有谴责,没有胁迫,这种两个民族之间的深厚情感,真情实意,世上难有第二矣。 了因们生活在东南亚这个不很发达的国家,亲身经历过多次局变,不管是天灾人祸,兵荒马乱,国內矛盾,在他们无法摆平这些矛盾时,那些不良政客和外来势力就会把矛盾引向华人,华侨的身上,这次何尝不是这种瞄头。所有外界有人揪心居住在缅甸的华人性命财产的安全,了因们更是担心亲人又会遇上这无妄之灾。     说起无妄之灾,前两周在网上看到,了因们住的地方又括了一阵《掴亚裔脸挑战》的邪风,针对向是亚离老人和妇幼。生活在民主,人权社会,受着世界<最佳>教育的人们,竞会有这样不人权,不人道的作为,让人欷吁不已。了因以为接种肺炎疾苗,就可以出门行走,过上正常生活,现在又不行了,怕老脸被人掴了。 阿弥陀佛!亚裔何辜?老人何辜?妇幼何辜?! 3-28-2021 洛城...

  • 回忆我在仰光的生活(苏顺路)

    緬甸仰光世界和平塔举行佛会地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我在缅甸伊洛瓦底专区渺名县城读小学的时候,不要说是能夠生活在首都仰光,就是想去仰光旅游也是一种奢望。直至1956年,我读初中二年级时,吳努政府在仰光举行空前盛大的世界佛会,全缅各地的佛教信徒纷纷赶赴仰光,一睹佛会盛况。二哥苏顺源,带着三哥苏顺鸿和我,乘坐廉价的铁皮货船,前往仰光参加佛会,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我们在繁华无比的首都仰光逗畄一个星期,一连三天参加和平塔石窟洞举行的盛大佛会,拜听各国高僧颁佛念经,观看中国,印度,日本,泰国等各国高僧团敲锣打鼓,列队入场仪式,瞻仰中国佛教代表团展出的佛牙舍利。游览了大金塔,走街逛市,目睹了明亮的仰光夜景,五颜六色,闪烁走动的霓虹灯光,心中畄下永世难忘的记忆,依依不舍地返回渺名。 贡该郊区缅甸仰光南洋中学高中部     1957年3月,我初中毕业,当时我二哥在客船上开餐店,客船跑仰光与宗漂市之间,我得到二哥支助,同年5月入读南中高中,第二年得到校方照顾,参加寄宿生伙食团工作,做一名工读生,直至1960年3月高中毕业。     我在仰光南中读高中三年,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一方面学校纪律严明,不准学生随意外出,另一方面,自己家境贫寒,没有钱出外花费。对于仰光社会状况,了解甚少。印象当中只知道1958年缅甸政壇发生动荡,吳努政府高官内部分裂,各少数民族要求修宪独立,同年10月,奈温军人首次看管行政。1959年3月底,利用暑假,和其他4个同学到曼德勒,腊戍南度等地长途旅游。1960年5月,我离开仰光到土瓦县甘保镇任教,结束了我在仰光的第一阶段生活。 (左 )吳努总理  (右)奈温将军     1962年3月2日,缅甸发生军人政变,民选政府吳努下台,军人政府奈温上台。4月我辞退工作回到仰光,在甘马育群英小学找到新的工作。此时,缅甸政壇已经变了天。学校距著名的仰光大学很近,我亲眼目睹军队攻击仰大学生的坦克车队,亲耳听到凌晨仰大图书馆被炸的巨响。     群英小学耸立在永盛大道附近杜卡街边平民区内,尤如鹤立鸡群,属砖砌三层楼,前面突出,一层楼设幼稚园与一年级,后有小厨房冲凉房与卫生间。二楼突出部分是教师办公室,正房设小学二,三,四年级,后面有住校老师卧室。三楼是五,六年级。该楼为吳努时期地方文官私有,群英小学校董会租用。永盛大道边有华公小学,两校均为左派学校,附近也有小规模右派小学。 著名的仰光大学标志性建筑...

  • 怀念那消失了的凉亭《纪念母校缅甸华侨中学建校100周年》(三更羅)

       想起母校,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立即浮现那雄伟的钟楼,不错,华中的钟楼挺立在伊洛瓦底江畔上百年,在佛国诸多的建筑物中很是引人注目。直到现在,虽然学校已沦陷了50多年,但那钟楼依然苍劲昂立,标志着华中之魂永在!        每每想起华中钟楼的时候,我就会想念起另一座已经不存在的建筑,这就是校园中央广庇楼前的一座中国传统风格的凉亭。这座凉亭在上世纪50年代前还存在,好像到了60年代就没有了,那里已经是一座喷水池了。       究竟那座古老的凉亭是在哪一年给拆毁的呢?我的记忆里已没有任何印象了,那时年纪尚小,对许多事物变迁的背景不俱关注和理解能力,现在回想起来非常遗憾。       那时我家就住在华中附近,在没有考进华中时,还是小学生的我就经常溜进华中校园里玩耍,我至今记得很清楚,那座凉亭底座外墙上有一块碑文,上面刻有一段文字:“纪念中国远征军阵亡烈士”。当时我才10 来岁,不知道“中国远征军”是什么,为什么会在外国土地上建立起一座纪念中国军队的建筑?倒是对凉亭屋顶一组国画印象很深,共24幅,内容是讲二十四孝的故事,每一幅画表达一个故事。到了高中,虽然课本和老师会讲到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但是因为我们用的课本是香港左派背景出版社的,只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就是没有中国远征军的内容,我是后来从课外阅读中对中国远征军有了很粗浅的认识,但已令我十分敬仰,因为知道这支军队里有许多为国捐躯的青年学生,他们投身抗日救国,受尽了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磨练,不少人葬身异国。令我遗憾的是,到我对中国远征军有点了解的时候,凉亭早已给拆毁了,再也看不到那碑文了。       中国远征军是1942年3月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抗战“输血线–驼峰航线”而出征滇缅印、抗击日本的英雄部队,中国远征军在国外对日抗战中历尽了许多难于想像艰苦磨难,如惨烈的仁安羌战役、孟拱战役、穿越野人山、西进印度、强渡怒江、血战高黎贡山等等,都给中国军队谱写下了光辉的历史一页。特别是远征军的一支队伍穿越热带原始森林“野人山”时粮尽弹绝,疾病流行,病死饿死大量官兵,昏倒的士兵在蚂蝗吸血,蚂蚁侵蚀,大雨冲刷下,数小时内就变为白骨,以至沿途尸骨遍野,前后相继,惨绝人寰,一支3万5千多人的队伍只剩3千多人,40万的军队就有20万官兵牺牲殉国。中国远征军巨大的牺牲换取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远征的胜利,对亚洲太平洋战场和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感谢中国军队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英国女王曾向中国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       然而,纪念这支中国人可以引为骄傲的中国远征军阵亡烈士的凉亭,竟然给拆除了。每次想起这事,心里总感到一阵难过和悲哀,可能,经手拆除这凉亭的人还会有人健在,希望他们会对这段历史反省,对自己的行为自责。       十四年前,我重返离开近30多年的缅甸,曾找机会成功进入已被当地政府占据的母校校园走了一圈,现在的占据者已将母校折腾得面目全非,建筑物都还在,雨盖操场和足球场都盖了平房住人,唯独大钟楼旧貌不改,傲立异国疆土,我似乎感到无数中国远征军的孤魂在钟楼上空漂浮,什么时候,中国人会将这些流落异国他乡的英魂接回祖国,让他们安息!(2014年6月11日写于中国广州) 作者简介: 三更罗(网名) 1962年华中高中毕业,后在“中正”中学(原名“华侨女中”)任教,学校收归(缅甸)国有后于1965年回国,入学于广州华侨补校,适逢文革,曾任校革委会成员之一,1968年当知青上山下乡海南岛五指山麓黎村苖寨历经13年,1981年被抽调回广州在省直机关工作,并兼职广东省第七届政协委员。退休后从事网络评论和写作,以曾经下乡的村落地名“三更罗”(黎语谐音:“一块小田”之意)为网名,活跃于互联网领域近20年。...

  • 诗,是在诗人的心中(许均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词,也是一副国画。     我读宋朝张志和所撰的《渔歌子》 ,是中学毕业后,当时文化大革会刚结束,整个社会上书籍很少,文革时烧光了。那时,我是一个华侨农场的一名农业工人,这个农场是建在云贵高原的群山之中的一块小盆地上,农场四面都是山,有各种鸟类,也有不少桃树,数千亩的土地,种植水稻、玉米、棉花等等,典型的田园风光。     我当农民时,也是头戴黄色斗笠,身上也是彼着蓑衣,是棕色的,常在水田中工作,偶尔捉到鱼,在斜风细雨中工作,是经常的事。     云南的气候与广东不同,有“一雨成冬”之说,只要一下雨,就会很冷。蓑衣的保暖功能好,谈到蓑衣,会想起彼过的那件蓑衣。同样是斜风细雨,同样是斗笠蓑衣,与古代张志和描写的环境很相似,当时我感觉不到自己的生活、工作有诗情画意。     一晃数十年,换了多个城市,生活安定之后,有时也读诗,见到喜欢的诗,会介绍给朋友分享。偶尔搜索枯肠,也写几首自己都不知算不算诗的古诗、现代诗。上中学时,有一位老师说过一句话:诗,是感情的子弹。到现在还时常想起这句话。     有幸出席在澳门大学文化广场有限公司举办的《我想是一朵大红花》的新书发行,很开心。曾在2017年在中山市的青青农场,见到这本书的主人,她写田园诗,那个农场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 生活是美好的,当您对生活充满憧憬,对生活充满激情,诗就油然而生。尤其是带着诗去田园寻找田园诗的素材,轻松且甜蜜。     我现在再回想起当年戴斗笠,彼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吸吮着稻花的清香,雨点落在玉米叶上后发出的哒哒声,赤脚行走在乡间的小路,还真的感觉到有古典的美,宋词中的诗情画意。     说明一个问题,诗,原本就在生活中,你感到诗的存在,就有诗。诗篇是在诗人心中孕育,产生。...

  • 我的种植蔬果园友(苏顺路)

    缅甸仰光市中心高楼密布 朋友,你到过洛杉矶吗?洛杉矶位居美国西海岸,属美国西海岸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大都会,整个县区擁有千万人口,市区擁有三百多万人口。由于地处北美洲西海岸地震带,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强度大小不等的地震。因此,整个地区市民居屋全属木结构,而且绝大部分房屋建筑为单层或兩层,少有三、四层。若巡视整个市容,你看不到高楼大厦,更不用说摩天高楼。就城市建筑而言,与其名声非常不相称。      我的班友谭炳均同学家居缅甸仰光,那里繁华市区内全是三四层砖砌高楼,他曾告诉我,当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移民美国,来到洛杉矶,他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己身处乡下,而非身处著名大都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我家由香港移民美国,同样来到洛杉矶,我第一眼见到市区平房,与香港摩天高楼林立,天壤之别。马路边一排排木头电线杆,又老又旧,惊讶不已。洛杉矶的民房,独立房居多,均有院子,显得较为宽阔。 香港冲天高楼林立烟花亮丽      洛杉矶是著名的国际化大城市,擁有来之世界各个国家的移民,早期的英国移民。非洲移民。近代的欧洲各国移民。大量的中国,日本,韓国,菲律宾,印尼,印度,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移民,统称亚裔移民。中东移民。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各国拉丁语裔移民等。华人移民有早期与现代,大陆与港澳台,东南亚各国华侨之分。      一般而言,欧洲洋人与拉丁裔人在自家院里只种绿草与观赏用树木,而亚裔各国居民,则喜欢种植瓜果疏菜等有食用价值的植物。所以观看院子里的植物,大体上能判断出主人的国籍。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来的移民,除了喜欢种当地的牛油果,橙子,葡萄,无花果,柠檬等,同时也设法弄到原籍国的植物栽种,例如大陆的龙眼,荔枝,红枣,台湾的百香果,番石榴,东南亚的香蕉,芒果,木瓜,南瓜,冬瓜等。缅甸华侨还喜欢种辣木树,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因此,前院有辣木树(旦达仑丙),屋主十有八九属缅甸华侨。华人还喜欢种苦瓜,番茄,茄子,韮菜,各种豆类。 洛杉矶民居木头平房成排松木电杆成列      2006年,我们的兩个儿子,在洛杉矶阿汉布拉市,集资购买公寓楼,有四个单元,我们由橙县搬来,发现前后均有空地,前面种草,后面荒置。经其他三家同意,我利用闲暇时间,清理了后院狭小荒地。该地由新土堆积,碎石片瓦到处分布深埋,栽种植物,虽然施肥却长不好,没办法,我只好一个坑一个坑将碎石土挖空一尺多深,填入肥料土,脱胎换骨之后,种树效果好了一些。      我有许多园友,多为南中校友与华中校友,我经常抽空去拜访他们,参观他们院子里的各种瓜果蔬菜,和他们交流种植蔬果,自制肥料,改造土壤的方法,受益匪浅。我很羡慕他们园地里的土壤,料理的黑油油,松软软的,他们种出来的瓜果又大又多,每年丰收。 左:笔者旧居(1995) 右:笔者新居(2021)     ...

  • 我在南中的岁月(张基绵遗作)- 缅华网

    张基绵遗作(北京) 我常想,为什么一所普通的学校,一共办了17年,而且在43年前便关闭;可是,直到今天,她仍然具有那么大的凝聚力?这所学校,就是缅甸仰光南洋中学(下简称南中)。为什么1948年创办,1965 年便由于客观原因停办的学校,时隔40多年,师生们还那么怀念她?为什么只要谈起南中,师生们,包括家长及资助学校的校董们,还是那么激动?我想南中一定有某种精神,理念,感情和向往,是大家所共通的。南中的作风,同窗共读的友情,共同学习,生活,娱乐锻炼身体等情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啊!活跃的南中,青春焕发的南中,积极向上的南中。你的校门是闭封了,但你的精神火花,跃过关闭的校门,跃过高山,越过平原,漂洋过海,飞向蓝天,飞向世界的各方。 我是1951年3月15日到南中教书的。那时学校正放暑假。在校的同学告诉我,几天前发生了"护校运动",大家很勇敢,捣乱者知难而退了。我进南中后的第一项任务是刻蜡板。我抓紧时间,满腔热情地刻印4月开学时要用的英语讲义。从1951年3月15曰至1958年9月26日与林有文老师一起回国为止,我连续在南中任教了7年半。 这段时间,徐曰琮老师任校长,黄华民老师任教导主任,王毅诚老师任训育主任,林有文老师任总务主任。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老师们认真教书,同学们用功学习。在仰光郊区巴罕这座矗立的山岗上,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欢乐活泼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切,经历过的人都是记忆犹新的。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过去多少时间,那些激动人,扣人心弦的场面常常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就像昨天一样。 1951年到1958年这段时间,南中发展很快。小学部停办了,专办初中部,接着不久办高中部。这是以徐口琮校长为首的校领导工作的结果,同学们共同的努力和社会各届的支持。徐曰琮校长是个有真才实学,知识渊博,笔杆很硬的人。林有文老师告诉我,当时南中发展很快,需要建新的教室和学生宿舍,但是资金不够,怎么办?徐校长指示,先建起来再说,然后一边建一边募捐!当时在校的师生们看到一间间新的教室和一座座新的学生宿舍在南中的校园里建立起来。那时候徐曰琮校长兼任在仰光影响最大的华文报纸。 以上这部分是张老师写徐校长的事迹,因身体欠佳,(心脏衰竭)没能写完。 帮助: (1) 本文由吴锡枝校友提供。 (2)当年,我和张平也在南中读书,而且寄宿在学校里。当时学校每周末有一些活动,丰富了寄宿生的生活,例如,故事报告、球类比赛、歌舞表演、放映国产影片等。至今已经六十年的光景,现在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

  • 庆华中百年诞 勿忘此俩老師 (叶国治 )

         今年是缅甸华侨中学的百年诞辰日子,学子们及家属们都兴高采烈,原想热烈庆祝却被突发的新冠疫情打断。美国洛杉矶的华中校友发起以文字的接龙活动纪念母校华诞,又有一番格外兴趣和意义。      大家都认为,纪念华中要发扬华中精神,继承华中传统。华中精神和华中傳统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那股冲天的牛气,就是那种敢于向邪恶势力冲撞的勇气,就是那种追求科学真理的顽強精神。但是,这种不畏困难、勇于進取的精神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的師長的谆谆教导、潛移默化的行为里学來的。一九四八年重建华中的教职员里就有这樣一批人,学生们喜欢,而日趋腐败的旧势力人士不喜欢,他们脅迫校董会开除这批人。     比如校务主任李行健。他虽然只在华中一年。但他是个有经验的教育家。我们应该纪念他感谢他。     李行健,原名杨立賢,楊一波(1900一1981),云南省路南县人。他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政法学院。1926年被李大釗派到山西省担任共青团太原地委书记。1927年6月共青团山西省委成立时,担任第一任书记。1931年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后到莫斯科畄学。后担任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教导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云大附中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迁往路南县。杨一波是路南人,他与故乡父老和各界人士磋商后,当地騰出一些祠庙和房屋作为校舍。他经常邀请昆明一些教授、学者來石林旅遊,並给附中学生授课。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一些队员赵渢、李凌等便在附中任教。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內战,昆明白色恐怖笼罩,李行健等一些民主人士便出走缅甸。李行健、陈振华等人便在重建的华中工作。华中护校学潮后,李行健这批人便转移到新建的南洋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扬一波在中央担任扫盲委员会付主任,民主同盟中央组织部付部长等职,是全国政協第三、四、五届委员。路南县中学(原云大附中)師生员工感恩楊一波对该校贡献,便在优美的校園里树立杨一波的半身塑像,让人们永遠銘记他。路南縣现在改名石林县。      还有一位老師徐曰琮,1921年生,江苏常州人。牛年生的人有牛气。他1939年至1941年3月,在西南联大商学院经济系学习,曾任学生会干事,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至1944年,在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任教务主任。1942年缅华战工队撤退回国,有一批队员如楊章熹等也在这间学校任教。內战爆发,徐曰琮转到鄂豫皖觧放区第13旅45团任民運队长。1947年來到缅甸在仰光華侨中学教書。后來转到南洋中学教书。1953年至1958年任南中校长。1959年回北京,在中国新闻社工作,曾任编輯、记者、总编室主任、新闻部主任。1982年12月离休。1995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原北大缅文系教授施振财,云南军区缅文教授都是他教过的学生。徐在南中学生中赞誉很高,但在华中只教了一年,华中学生对他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对当年华中那场学潮,他就说过是一场国共爭夺领导权的斗争。纪念华中百年,那些曾经在校教过书流过汗的老師,都是值得我们感念、感恩、永遠銘记的人。 3/10/2021...

  • 杜鹃花(朱云)

    1968年一批缅甸华侨归国后被分配到闽西山区农场。归侨们在那儿生活,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种田上山,饮水靠山。归侨们真正成了山里的人,山里的人离不开山,山爱着他们,他们也爱着山,山也伴随着他们的新的生活……     让笔者难忘的是那山上盛开的映山红。     春来杜鹃鸣啼,满山映山红非常壮观,望着红彤彤的花山,仰望着广阔的蓝天,你的耳边会自然而然回响起有名的革命老根据地民歌:“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映山红》歌动听悦耳,它会撩起你身上的音乐细胞,而情不自禁地哼唱:映山红花艳丽大气,它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心花怒放,而忘却了艰辛的山区生活……       映山红是杜鹃花的俗称,花开成团成簇,你我融合无间,代表团结友爱,喜庆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据知西方对杜鹃花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可见杜鹃花多让人喜爱。 年来,我国人民抗疫取得了伟大成就, 正好应了报春、迎春杜鹃花盛开时节。顿时,想起当年在闽西山区与朋友观赏杜鹃花的情景……希望世间像杜鹃花一样,人人充满火热的爱心,顺随笔分享: (一) 媚俗锦花仙,含苞待放妍。 毗邻相对视,绽炫满山嫣。 (二) 花开绿叶中,火焰映山红。 岭岳听泉唱,鸣啼爱碧空。...

  • 一个学生给王丕泽老师的一封信(许均铨)

    王丕泽老师:     您好!我终于得到您的联络地址,是成都的张黎明同学转给我的,她又是从云南的王幼民那里得到的。张黎明在(美国)蔡玉梅的朋友圈上见到我的微型小说《乡村图书馆》,因此联络上我,还传了一张您与王幼民的合照,她说您身体健康。 王丕泽老师(左)与王幼民 于2018年在云南省巍山县留影     我于1980年春结婚,太太潘玉英,也是您的学生。我们育有一女一子,儿女都结婚了。女儿育有一子一女,儿子育有一女。     我在1983年移居澳门,我在这里生活几十年,喜欢澳门。工作之外我业余创作,在澳门出版了4本个人的小说集,一本散文集,另外编著,主编,参加编辑等有十几本文学作品。今天寄两本书给您,还请老师 您多多指正。     50年多前上中学时,我挺着迷数学,很喜欢您的数学课。当时我很想上高中, 也很想上大学深造,可我没有机会。    后来有同学问我:“你上初中时数理化好,怎么写起小说?”我说:“我没机会上高中,也没机会上大学,离开学校怎么学数理化?那时我的文学也不差啊!文学创作,我不用到大学深造。”     记得1965年春,我上小学六年级,您当时是校长兼数学老师,您讲完一节课,...

  • 《共庆母校百年华诞》华中百年1921-2021

    2021是母校华中建校100周年。昔日的莘莘学子,以发自内心的语言,憧憬着百年校庆的到来。期盼着与同窗好友相约于校園,在䇄立的钟楼下、玉兰树旁再次相聚,执手共敍舊日情。 突发的疫情,骤变的局势,瞬间打破了学子们的重聚之梦,百年校庆变得遥不可及……。 期盼風雨过后,彩虹再现,你我重逢于钟楼之下、玉兰树旁,延续我们的百年之梦,在历史中留下我们的一条足迹。   (一)苏金安(高十一届钢链班)1/13/21三藩市 遥想当年,一九二一 广庇曾公,献地义举 从此华中,开天辟地 累累硕果,声誉鹊起   欣喜百年,二零二一 不求而遇,莫大福气 错过此机,遗憾唏嘘 相约而至,此生足矣   钢链同窗,五九东西 你奋我斗,壮心不已...

  • 武俠小說與情花(朱徐佳)

         我是个武俠小說迷,第一次看的是金庸的”書劍恩仇錄”。     那時在仰光讀書,有次放假回到腊戍家中,偶然看到香港出版的新晚報小說版上的连载:書劍恩仇錄,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爸爸見到了,就對我說:“咦!你也喜歡看,我存有从報紙上剪下來的每一集。來,讓我拿給你。”於是,父女倆就繼續不間斷的追起這部小說來了。     從此以後,就看上癮一發不可收拾,追完一部又一部:射雕英雄传、碧血劍、雪山飞狐、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记……,看得日夜颠倒,废寝忘食。甚至隨著小說中人物的愛恨情仇而笑鬧人生。     喜欢金庸的武俠小說,凡是他写的一部都不放過。從剪報到書本到現在的網上閱讀,都有我看武俠小說的踪迹。老實說,有時還翻出來重看,有些甚至看了两三遍。各小說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名字也朗朗上口,真是樂此不疲。 記得在看“神鵰俠侶”時,其中有一段文字描寫一種叫情花的花卉,說是情花的莖有刺而且有毒,被它刺到後毒性滲入體内,每當動情時就會痛苦難忍,但清心寡欲時卻沒事般疼痛不會發作。      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细看花树,见枝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娇艳无比,入口极甜,后来却苦。身上若给情花的小刺刺到,不能动相思之念,否则苦楚难当。似是在此喻男女之情,相思之痛。情味初时虽甜,后来则苦涩。》     我不知世上是否真的有這種情花。想像着這花的外表應該是红色的,花朵总是两朵在一起一对一对的,花莖有刺……。所以每当去花圃或花市时,总会留意看看有哪种花与情花相吻合。     终于看到了一种花:枝杆肉質有短刺,椭圆形的叶子呈深绿色帶点蜡质,红色的小花一簇簇的冒出。最奇特的是,每一枝花都是两朵、四朵、六朵或八朵,无一例外都是成双的一对对紧靠在一起。心想这不就是我心目中的情花么?于是就买了回来种在家里。    上网查了查,知道这花叫麒麟花,又名铁海棠,虎刺梅……,且听听对这花的描述:     《倔强坚贞,温柔忠诚,勇猛不失儒雅。劲枝若斧削成,针刺布满了枝干,昂然地挺出一副凛然的意象。椭圆形的叶子深绿修长,将人引入美人何在的怀想;枝头一簇簇两瓣相依的小红花,似痴守不弃的爱之誓言……。》 麒麟花的英文名叫Kiss Me Quick!(快吻我!)直接、热情、开放……,充分表现出西方人浪漫的性格和表达爱的方式……。    ...

  • 千里追寻异国童年挚友(张新民)

    【前言】 《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以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旋律,传遍全国,成为最受欢迎的热门歌曲,出现了演唱的各种视频版本。 听了这首歌,我也非常感动,因为我自己也有相似的丶而且更动人的真实故事:1952我15岁时从缅甸回国,跟宝石城抹谷的幼年挚友缅甸姑娘缤姬不辞而别,50年后的2002年我第一次重回缅甸,在抹谷却见不到缤姬。经过千多公里追寻,才在异地跟她久别重逢。随后我写下《千里追寻异国童年挚友》一文,记述我跟这位缅甸姑娘从小亲密相处,到分别50年的才重逢的喜悦心情。我要回国而再次分别时,她送我一首缅甸歌曲《童年挚友》,歌词的内容跟我俩的实情非常吻合,好像是为我俩的交情而创作的,它成为我最喜欢演唱的一首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唱出牧羊人的深情,《童年挚友》也唱出我俩的深情。 现将《千里追寻异国童年挚友》一文和我演唱《童年挚友》的视频转发分享丶比较一下。我想说明的是,”千里追寻”一文所写的,句句是真实的,是真情的流露,没有虚假或夸张的成分。牧羊人没有心上人的照片留下,缤姬却送了许多照片给我留念,其中有她是当选为抹谷宝石小姐的美照。        我15岁离开第二故乡缅甸回国求学,直到在国内大学当英语教授退休后,相隔50多年,才第一次重返缅甸,见到了亲戚、同学和朋友,游历了缅甸主要城市和佛塔名胜,其乐融融,感触甚多。而我感触最深的是在缅甸千里追寻,终于见到了经常思念的缅族童年挚友,快乐的心情,真是难用语言形容。有一首缅甸歌曲“童年挚友”,开头是这样唱的:  幼年的朋友,现在成了童稚交, 如今能久别重逢,无比乐陶陶。 小小灯笼真美丽,五光十色照小岛, 就像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和美好。 这首歌,就像写我的亲身经历一样,非常恰如其分地道出了我当时与童年挚友久别重逢的情景和喜悦的心情。我每次唱起这首我最喜爱的缅甸歌曲,就回忆起童年的经历和50年后重逢的情景。 我的童年在缅甸摩谷度过,挚友是一对缅甸姑娘,姐姐叫翁姬,比我大一岁,妹妹叫缤姬,比我小两岁。1942年日军侵占缅甸,我父亲因为要跟随侨党组织和战工队步行撤退回云南,把我们一家留在摩谷。翁姬和缤姬的父亲心地善良,见我们一家因战乱没地方住,就让我们在他家的高脚楼下用竹篾和白铁皮间隔成房间来住,不收一分钱。房子在山青水秀的湖边,我和她们姐妹俩同住一屋,同读一间缅甸学校,一起在她们家楼上楼下和湖边玩耍,我们还一起玩过模仿大人结婚的游戏。我们从小就像兄妹一样亲密无间,即使我家后来搬到别处,两家相距也不到一公里,所以我们还经常来往。 1951年11月,我离开摩谷到仰光南洋中学读书,半年后乘船回国,从此离别了翁姬和缤姬,并断了音信。在国内,我会经常怀念第二故乡缅甸,怀念那里的亲戚、同学和朋友。他(她)们当中,只有翁姬和缤姬是缅甸姑娘,而且是我思念最多的人。在广州读高中时,我写过两篇小小说体裁的作文《女游击队员》和《过缅人村》,曾使语文老师深受感动而大受赞扬,说我有写作能力,前途不可限量。这两篇作文中虚构的女主人公丹丹敏,就是以缤姬为原型的。  2002年12月,时隔半个世纪后,我第一次回到了摩谷。我是晚上八点多到达的。第二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找翁姬和缤姬。离开五十多年后,我还认得摩谷的每一条路,我一点不费力,一步没走错,很快就找到她俩原来居住的院子,一问就找到了翁姬。别后五十多年,她已成了老太婆,我几乎认不出来了,她一时也想不起我是谁。但一见到她额头上两眉间的伤疤,我立刻就认出她就是翁姬。我说:“你不认得我了吗?你这里的伤疤就是因为小时跟我玩耍才得的。”我这么一说,她马上就明白我是谁了,激动得流出了眼泪。原来,小时候我在楼下推妹妹荡秋千,翁姬扒在二楼扶栏上俯首往下看,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来,额头插到楼下的锄头尖上,留下了终生抹不掉的伤疤,这怎能忘记呢?女儿受了伤,她父母对我没有一点指责,可见他们心地多善良,也可见我们两家交情之深。   在翁姬家没见到缤姬,只见到她的女儿。原来她已搬到仰光居住。翁姬则至今未婚(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好问她,也许…)。她父母已去世,现孤身一人,只好由缤姬的女儿陪伴度晚年。除了她父母的照片外,翁姬还把她姐妹俩从童年到成年的照片全拿给我看,并让我挑选留念,使我感触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