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签 "寻宝"

  • 华文文苑
    尋寶記(伍全禮)

    台灣元首家庭的珠寶,一度是媒體的焦點,從珠寶這件事上,令我回憶起了一件陳年的”買寶” 舊事。 珠寶玉器,當年在緬甸是政府經營的生意,不許私人買賣。民間也有做這一行的,但都是在暗地裏進行。 有一天,一位周姓同學來告訴我說:”有人有一件寶物,大小是差不多有小孩的兩個拳頭疊起來那麼大,要價五百萬緬幣(當時一美元大约等于緬幣十五、六盾),很可能是一顆鑽石。” 椐我所知,到目前為止,鑽石礦還沒有發現這麼大的鑽石,最大的一顆是英國皇家博物館內,英皇手杖上的那顆,也只有拇指般大小而已。五百萬緬幣,在我們所居住的小城,是沒有幾個人有能力和膽量敢買這麼高價的東西的。而且也不知道到底是否真的是鑽石,反正我也買不起。所以也沒跟他再談下去。 幾個月後,這位同學又來找我,跟我講起這件寶物的來歷:在清末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時,慈禧太后、皇帝和一些高官們退離京城到外地避風;當時宮內大亂。珍寶太多,能帶的就帶走,不能帶的就分散藏好。皇室成員們離開後,留下了一些人員看守皇宮。 有一天,有位員工在宮內的小路旁,發現了一包東西,拾了起來,感到沉甸甸的很墜手,以為是銀子,看看旁邊無人,就藏在身上帶出了宮,想發點小財。回到家打開包裹一看,原來是一塊閃閃發光石頭,也不知是什麼寶物。這下可急了,把宮中的寶物偷出,這罪可不小,多少人頭要落地。沒辦法, 只好把寶物深埋在後院。避風回來,皇室也有追問,其中還有許多曲折離奇的故事,這裏就不多說了。 不久之後,這位員工就告老,遠走他鄉。風風雨雨,在幾代之後,這件東西才又出現在緬甸北部的這個小城。 我聽了之後, 心想如果是真的寶物,財神上門了,刺激了內心的發財夢,就答應他尋找合夥人。 考慮到這不是一個小買賣,而且來路那麼複雜,也怕黑吃黑。因此首先請教了一位家姓鄉親,他是典當鋪的掌櫃,懂得品質。他說既然想做就要小心行事,先通報了緬北洪門幫幫主李先生、二幫主甄先生共同參與。甄先生對珠寶方面也很在行,人緣也好,並說再多的錢都沒問題。 經過緊密的斟酌,安排了看寶的時間與地點,只准同學一人帶同寶物前來,並不預先告知地點。這天早上九點,叫他把寶物裝入菜籃內到菜市場某處,我則鴐車到菜市場的路邊把他載走。到了另一位家姓鄉親的照相館,停車後,叫同學提著菜籃進入照相館,我隨後跟入。此時整個照相館已清場不營業,而當鋪掌櫃和甄先生也已在房內等侯。介紹了同學和他們寒喧了幾句,當下就把寶物放到有陽光照射的小桌子上,由同學自己解開包裝,只見現出了一尊晶瑩剔透的物體,大約六寸高、兩寸直徑,形狀有如一座摩天大廈,中位之下有許多紫色菱形的小山丘,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真是美麗。大家一一過目,甄先生仔細看了之後說,這不是鑽石,是一種稀有的水晶,價值他也不知道。 發財夢碎了,這才把事情告訴妻子,她說怪不得這些日子我的舉動怪怪的,吃睡不安,跟我講話也文不對題,鬍子頭髮長了也不整理。現在可好了,一切回歸正常了。 岳叔也曾經營過珠寶的生意。1976年我路過香港時,一五一十的向他敘述了我當年追買大鑽的這件事,他聽了之後,進房內拿出了一本前不久在香港珠寶拍賣會上所發表的刊物,翻到一頁,指著其中的一張照片對我說:”你說的東西像不像這一件?” 我一看,啊!形狀和顏色完全相同。他說已經有人以三百萬港幣標走了。在當時這也是不少錢了。噢…… 写于洛杉矶...